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无欲无求、有求必应”都是误区,你会教孩子提要求吗?

“无欲无求、有求必应”都是误区,你会教孩子提要求吗?

来   源:青岛以琳(青岛市城阳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无欲无求、有求必应”都是误区,你会教孩子提要求吗?在ASD孩子的生活中,有的孩子特别会提要求,以至于容易被有求必应。是不是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针对是否有求必应,我们回到提要求练习的教导以及行为维持和泛化的基础步骤中:最初在教导提要求行为时,为了鼓励孩子多使用语言行为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们需要尽量每次都满足孩子的要求,也就是需要给孩子连续强化,这在建立孩子的要求行为的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仿说,辅助,后效强化,BCBA,BCBA-D,BCaBA,情景练习,社会交往,问题行为

你会教吗?

提/要/求

_______

苏晶BCaBA 石磊BCaBA 张春华BCaBA     

教学督导:陈墨BCBA-D


先分享下几例“提要求“”的趣事:

苏晶(BCaBA):我的女儿在刚刚开始提要求的时候,很多名词不能熟练命名,于是所有的要求都是“拿拿、拿拿”,这个姑娘有一阵子的小外号就是“阿拿拿”。

张春华(BCaBA):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一进个训室就断断续续委委屈屈地说:“气死我了!”我愣在原地,非常惊讶又非常高兴他可以这样向我诉说自己的情绪,求安慰、求抱不平。

石磊(BCaBA):有时候我会故意拿一个新的玩具“诱惑”我的学生们,小可爱们很快就被新鲜的玩具和新鲜的玩法所吸引——“给我玩玩吧”、“我也想玩”、“让我试试”各种提要求的句子表达得非常好,但有时候我可能会故意为难他们,我说“不行,给你了我就没有东西玩了”,大部分小朋友依然只重复自己提要求的句子,有一个小朋友会跑去拿一个自己的玩具放到我面前说“我这个也很好玩,我们交换一下吧”,这个“小机灵”就顺利得到了我的新玩具。

在ASD孩子的生活中,有的孩子特别会提要求,以至于容易被有求必应。有的孩子拙于表达,不能流畅地说出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以至于被过于周到地照顾而愈发不需要说什么就可以得到。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很大的问题。有要求不是坏事,我们不是要培养无欲无求的孩子;而是要培养懂得如何提要求,能够接受延迟满足或者拒绝,能够考虑当下环境是否应该提要求的孩子。

为什么要教导孩子提要求?

提要求,是孩子最早发展出来的沟通交流技能,尤其是要求一些吃的喝的玩的。很多孩子在有需求但是却没有建立相应技能时,可能会依赖哭闹、喊叫、抢夺等诸多负面行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孩子一哭闹照顾者就慌了神,哄哄抱抱、好吃的好喝的赶紧送上。就这样,这些行为刚好被强化了。久而久之,孩子就用一些负面行为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就是我们平时在干预问题行为时所说的行为的功能之一。所以教会孩子使用适当的方式提要求,非常重要。在教学与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一个孩子提要求能力的提高以后,他的很多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明显下降。

提要求从哪些方面教起?

要教导孩子提要求,我们就要先了解生活中孩子的要求涉及哪些方面,这样也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教导提要求的技能。

总结一下孩子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要求类型:

有了这些练习的方向,我们就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来设计提要求的练习内容。

对于没有口语的孩子,

如何教导提要求

没有口语的孩子我们可以教导孩子通过肢体动作、图片、文字等非口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要求。以肢体动作为例,教导时我们先设计情景引发孩子需要的动机,比如爸爸在孩子能够看到的地方大口大口地吃薯片,并表现出满足的表情或者说“哇,薯片太香了”。当孩子看向薯片并靠近爸爸时,妈妈可以辅助孩子伸出小手指一指薯片,爸爸立即回应“你要吃薯片呀,给你”。多次设计类似的情景练习,慢慢撤出辅助,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这样我们就是在教导孩子使用指一指相应物品的方式,帮助孩子提要求得到那个物品。

对于有口语的孩子,

如何教导提要求?

对于有口语的孩子,教导孩子提要求的目标行为,要从多个维度考虑。一个是孩子提要求时的口语长度,另一个是他提要求的范围或类型是什么。

口语长度,需要根据孩子的现有能力进行设定。如果孩子现在的口语长度是词语阶段,那么孩子提要求的目标行为可能是“饼干”“喝水”这样的内容。如果孩子的口语长度是短句,那么孩子提要求的目标行为可能是“我要饼干”“我要喝水”这样的内容。如果孩子的口语长度通过仿说可以达到说复杂的长句子的水平,但是平时却经常使用短句甚至词语提要求,那么在初期设立的目标可以是“我要吃饼干”,后期可以是“妈妈,我要吃饼干”“妈妈,我想吃饼干,可以吗?”“妈妈,我能不能吃饼干?”

至于提要求的类型,是需要逐步多样化的。在开始教导孩子提要求时,一般先从教孩子要吃的开始(如果是吃货宝宝)。教会孩子要求一种食物之后,就要将这种食物替换为其他不同的食物,孩子可以向妈妈要各种好吃的东西。孩子会要求吃的之后,要考虑接下来要求玩具、要求活动等,以及向不同的家人要这个东西,而不是仅仅向妈妈要,这个就是泛化的问题了。

已经可以流畅使用句子提要求的孩子,

还可以再上哪些台阶?

根据别人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话语,比如:别人表现出没有听清时,孩子能够更大声地表达。同时精准地表达自己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比如:我想吃米饭不想吃馒头。别人表示不明白孩子具体要什么样的物品时,他可以用更具体的语言进行描述,比如:第三个格子里的草莓味的糖果。当遇到一些可以商量的事情时,能够使用合理原因的句子,以达成所愿,比如:我这里有一辆小汽车,我们交换玩可以吗?我最喜欢和爸爸一起玩了,我们好久没玩飞行棋了,就陪我玩一次吧。

是不是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是很多家长教会提要求这一项技能之后最为纠结的问题,我们经常会收到家长的问题:“我的孩子会提要求了,但是太多了,我都要满足吗?”“每次出门孩子都会要求买玩具,我该怎么办?”“孩子好不容易会主动和大人讲话了,我们太高兴了,要什么就给什么。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问题。”

针对是否有求必应,我们回到提要求练习的教导以及行为维持和泛化的基础步骤中:最初在教导提要求行为时,为了鼓励孩子多使用语言行为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们需要尽量每次都满足孩子的要求,也就是需要给孩子连续强化,这在建立孩子的要求行为的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的要求行为基本建立之后,有了太多的被强化的历史,大多数孩子到这里会进入不停地提要求的阶段。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提前约定要求次数、建立愿望清单与代币系统等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比如,出门前与孩子说明只买一个玩具,这里的计数可以使用手环等明显的视觉提示工具,给孩子的手腕上戴上约定数量的手环,用于交换要求的玩具、食物等。当孩子的手环都交换完了,今天提要求的机会也就没有了。通过这样的规则,引导孩子适当的提要求。

再比如,有一个孩子在个训课上学习使用口语提要求“老师,我要吃彩虹糖”,我们将一粒糖果剪成多份的形式对孩子的达标行为进行后效强化。当孩子将该技能熟练掌握之后,我们需要将连续强化变为间歇强化,即部分满足,或者说限制性满足。每次上课前,老师先在纸上画两个圆圈,对孩子说:这是两个QQ糖,你一节课可以吃两个,吃完了就要等下一节课才能再吃。然后在课堂进行中,孩子吃完一个,老师就使用彩笔划掉一个,并告诉孩子划掉的就代表吃完了,吃完第二个再划掉。当孩子贴满代币再次要求吃糖果时,老师出示在表示糖果的圆圈上划了斜线的纸张,孩子就明白了额度已经用完的道理,改吃别的零食或玩玩具。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列出每日、每周、每月的“愿望清单”,清单里面的内容基本包括了孩子的小要求。然后我们可以给每一项愿望明码标价——需要用多少代币才能兑换。那么代币从哪里来呢?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建立独属于孩子自己的“代币系统”。例如:帮妈妈倒垃圾,得2个代币;上课保持嘴巴安静,得1个代币;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得3个代币等。通过这样的约定,孩子有意识的去做好的行为赚取代币,然后再用代币兑换自己“愿望清单”里面的选项,我们对于孩子合理提要求的行为引导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是不是可以向任何人提要求?

答案当然是“NO”。但是,这却是ASD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有些能力较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这部分孩子的语言能力往往较好,遇到除了照顾者之外的熟人甚至是不熟悉的人都能够“搭讪”几句,慢慢地我们的孩子往往会对别人提出吃喝、物件等要求,而对方往往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或者觉得孩子可爱甚至爱心爆发,经常会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恰恰强化了孩子的不适当的提要求行为。这样就无形中把孩子纳入“混吃混喝”的恶性循环中,然后别人的负面注意力接踵而来,孩子在社交上的发展以及被人接纳的程度将会更加困难。

所以在孩子提要求行为建立的初期,我们就要给孩子规定明确的范围,即哪些要求可以向哪些人提出,我们可以借用“隐私圈圈”与提要求结合的视觉提示给孩子讲解。从中心向外,每一圈的人物逐渐疏离。最中心的圈圈是最亲密的人,面对这部分人可以提哪些要求,引导孩子写出来;从中心向外每圈再写上不同的人物,以及可以要求的内容。这样完成后,专属于孩子的面对哪些人可以提哪些要求的清单就清楚了。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清楚地划分要求的对象和内容,再配合专门的演练,慢慢地孩子的要求行为会更加规范。

跟提要求紧密相关的技能有哪些?

和提要求紧密相关的技能有很多,比如:等待,轮候,解释,部分满足,接受拒绝,提要求的对象,提要求者的年龄和表达方式,当下环境,社会礼仪等等。

刚开始学习提要求时,针对达标行为要立即给。学会以后,可以等等再给。熟练以后,可以部分满足,甚至偶尔拒绝。如果一个孩子不能接受别人的拒绝,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孩子看到别人吃东西,也想吃,这是很正常的需求和动机。如果转身对自己的家人提要求,是合适的。但是如果直接向别人索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适的行为。有的要求在社交环境里是不可以提的,比如询问别人的收入和家庭隐私,到别人家做客虽然不会自行乱翻但是却要求到各个房间看看。对于这些社会交往的禁忌,可以借助于上面提到的“隐私圈圈”教导孩子。在教导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导—演练—运用”这个原则进行,缺一不可。

关于提要求的内容、技巧和方法,有很多很多。

我们将会出续集,大家持续关注哦。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
机构简称:青岛以琳
成立时间:2017年10月16日
区     域 :山东青岛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最新文章
1ABA的第八维度:同情心与以琳模式
2ASD孩子太难了!这些核心障碍和上学困难该怎样解决?
3一名星爸在社媒抱怨遭网轰,星娃父母有负面情绪该怎么办?

作者专栏sign up

黄翠梅
黄翠梅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所属单位: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区     域 :广东韶关市
单位性质:公办康复机构| 公办诊疗医院| 科研学术机构| 事业单位| 残联定点机构
热点文章
1吴川市残疾人联合会召开特殊儿童家长培训会
22023年03月05日湖北孤独症康复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32023年02月27日广东自闭症训练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相关文章sign up
  • 原创文|于丹洋洋妈两年前,在ALSOLIFE创办的群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则留言:如何教孩子涂色?如何教孩子在框内涂色?我在...
  • 教这类孩子进行人物分辨,需要进行一些目光注视、追视的训练外,还要多做卡片与实际人物的匹配,多在生活中泛化图片2该如何解决...
  • 文|石荟哥伦比亚大学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及双语教育硕士持美国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特殊教育执照孩子语言、社交能力差、生活技能不好教...
  • 理解给出指令者的权威性/角色责任,从而选择听/不听该指令;举个例子,一个学前班的孩子可能因为看到其他孩子在排队,于是自己...
  • 有时候,孩子也会使用记下来的表达。这些表达并不一定能告诉我们孩子在组句上了解得如何,因为这些句子是复制的,可以不借助自己...
  • 翻译自AutismSpeaks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相信大家都会同意学会轮流对社交情境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对于AS...
  • 对于学校和社会生活来说,列为榜首的必备技能就是能够“听指令”,也就是给出要求或者指导后,孩子会遵从。这听起来十分简单,但...
  • ★教学目标四:较远距离引起注意的方式——适用于室外这一阶段,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们去操场等宽阔的场地,老师和辅助老师站相对较...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