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3岁NT孩子的语言是怎样的?

来   源:绵阳康语涪城第一中心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这几天我已经开始看这方面的一些课程和视频,不过我想在这之前说说我学RFT的另外一个动机,这个动机来源于我观察一个三岁NT孩子语言的发展所产生的问题。RFT或者PEAK能提供一些解释或测评?10为自己辩解,表达对自己有利的说法这就说到语言趋利避害的功能,这个功能跟社交有紧密关系,当意识到自己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状态的时候(比如他会让爸爸妈妈生气),他开始慢慢尝试用语言沟通的方式避免别人负面情绪的产生,比如对自己“犯错”行为的辩解,或者使用其他方式避免别人生气。
关键词:自闭症,认知,仿说,辅助,模仿,ABA,自闭症孩子

文章来源:【公众号】ABA共享空间;ID号:ABA-zoom

小乔老师说:

最近NDBI资源交流讨论群掀起了讨论学PEAK之风,我当然也对这个新事物心怀好奇,但是我更好奇的是它背后的支持性理论——RelationalFrameTheory。我在群里立了个flag,要把Foxylearning网站上关于RFT的课程学完,并进行推文分享。这几天我已经开始看这方面的一些课程和视频,不过我想在这之前说说我学RFT的另外一个动机,这个动机来源于我观察一个三岁NT孩子语言的发展所产生的问题。

3岁NT孩子是语言状态时什么样的?

小E快34个月了,现在的他语言水平达到的程度,用VBMAPP里程碑来看,大部分已经是第三水平(30-48个月)。但也有很多方面,是VBMAPP框架没有提供的,本文也列出来。做这个梳理,不仅仅是想描述一个三岁孩子理解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而是想通过回忆这个过程,追溯是什么原因让他的语言呈现出当前的水平,因为就在一年前,小E还只是会说几个词。我个人认为,孩子现在说出的话,很早之前就在准备和积累,到底是什么积累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小孩子脑袋里的变化,或许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东西之一。

很多时候,NT孩子表达语言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和他人沟通信息的意图,他并不是在自言自语(当然自言自语的情况也是有的),他知道旁边有人,他说的话是给这个人听的,并且期待得到回应。而孩子说话的内容往往具有各种功能,体现的是他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对周围人的心理状态的理解(认知和社交),也体现出趋利避害的功能。

01

仿说和描述

从小E两岁开始语言逐渐爆发之后,他的主动仿说就非常频繁,基本听到一个新词,要反复重复说好几遍,好像有意想记住它们。孩子这种学习动机从哪里来的?是原始本能还是其他强化的存在?比如他掌握了这些词,沟通更加高效?

另外一个语言爆发的特征是他主动自发地描述眼前的事物,当然很多时候会根据眼前事物线索讲过去发生的事情。

他对一些机械类的东西感兴趣,会讲这个按钮是干什么的,那个线是怎么连接的。这么精密的联系,一个三岁的孩子能搞清楚。

孩子描述的时候,词汇不仅仅是名词或者动词,还包含很多形容词和副词。

晚上他用锯锯木头,声音很大,动作很夸张,爸爸说他:“你是大疯子吗?”

小E说:不是,我在很使劲地锯。

VB第三水平的TACT,列出的里程碑聚焦在孩子对事物表面形态(颜色,形状,大小,位置,轻重等,也包含其他感知觉刺激的描述,比如味道,速度等)和脱离表面形态的稍微抽象的功能,分类等维度,也有提到一些更加抽象的形容词和动词(比如涉及到情绪状态的,社会事件的)的评估。

但是,三岁的NT孩子还能解释和描述非常细致的物理世界的联系,比如小E对各种线路插头很感兴趣,他会告诉大人哪根线应该插在什么上面,他对螺丝刀也很感兴趣,会辨别哪种螺丝应该使用哪种螺丝刀头。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RFT中一个核心吧(大胆猜测),孩子是如何加工和迅速获得这些联系的?

02

对周围事物和原理寻求语言上的解释

这主要体现在他两岁半之后的提问行为上,一开始是提问“什么?”,“在哪里?”,到后来“为什么?”“怎么?”的问题。

看到大人吃好吃的,跑过来问:你吃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吃的?

看到一个不熟悉的物品,问:这是什么?

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他不知道,就问:你在干什么?

爸爸说盒子下面有个弹簧,他一边重复弹簧这个词,一边说:弹簧是什么意思?

找不到现在想要的一个玩具,问:那个去哪里了?你帮我找找吧!

至于提问为什么,还主要体现在眼前事物的形态,比如:它为什么会在这里?它为什么断了?

其实更像是对事物为何呈现当前形态的好奇。也就是孩子意识到事物会随着时间变化,如果他没有看到之前的变化过程,直接看到了当前变化的结果,会好奇之前发生了什么。

至于更深入和复杂的因果关系,比如:他为什么哭了?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半圆?这些现象他都见过,但从未问过这些问题。

03

指挥别人做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

提要求除了包含要物品之外,小E还会要求大人为他做事情,比如:“妈妈你陪我玩吧!妈妈你坐下,我坐你身上。妈妈你不要玩电脑了”。爸爸说要下去拿东西,他说:你可以拿两个,一个是给爸爸的,一个是给宝宝的。

有一次妈妈在厕所里说了一句话,他在外面跟妈妈说:你说什么?我没听清,你大点声!

每次爸爸要打他屁股,或者做一些过分的肢体游戏,他感觉不舒服,就会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综合2,3两条,我对照了一下VB的第三水平,除了M-15,要求别人参与他的对话,说:“你听我说”,“我告诉你啊!”这些没有听到他说过,其他都覆盖了。

04

连续使用多个句子,描述整个事件

爸爸妈妈经常和小E一起看一集大概5分钟的无声影片《鼹鼠的故事》,在看的过程中成人会给他描述发生了什么。看完之后,成人要求他来讲这集影片讲了个什么故事。有一集讲的是鼹鼠和一条会飞的毯子的故事,来听听他的原话。

小E:有一个毯子在他家里,然后小鼹鼠出来发现一个毯子在外面。然后太脏了,然后掉在水里,都干净了。然后小鼹鼠掉进去游泳了。

妈妈:然后呢,毯子最后怎么样了?

小E:毯子最后洗干净了。

妈妈:毯子会飞吗?

小E:洗完干净又会飞了。

妈妈:那小鼹鼠坐在上面吗?飞到哪里去了?

小E:天空上面,飞回来了。

妈妈:飞到哪里去了?

小E:他家。

05

时间维度:过往回忆和未来的预测

有一次妈妈带他去一个妹妹家玩,在路上看到一辆蓝色垃圾车(这个颜色的垃圾车不太常见,一般他见到的都是绿色或者白色的垃圾车,小E对垃圾车本来就很感兴趣。)他很开心给指出来:蓝色的垃圾车。

以后好几次走在那条路上,他都会说:昨天看到妹妹家附近的路上有一辆蓝色的垃圾车。

他有基本时间概念,但是并不准确,以为过去的都是昨天。

家里有一块洗手香皂上面很多凸起的点点,他喜欢用这个香皂,但发现点点在变小。妈妈给他解释了香皂越洗越小的道理。后来几次,他看到这块香皂都会说:上面的点点马上就要没有了。还有一次,爸爸跟他用胶带做手工,他说:这个胶带马上就要用完了。

对过去的回忆,是因为他的长时记忆的发展,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记住好几天前发生的事情,因为语言的支持,他可以表达对过去事情的回忆,这一表达又加深了这个回忆。他为何理解事物在将来会变化?这个理解应该也是建立在很多次不同经验的基础上,比如我们观察蘑菇,月亮这些自然事物,它们的变化显而易见,孩子从中抽象总结出了这些现象的共同特征:事物会变化的,有些事物会按照一个规律变化,所以现在就知道以后它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对于过去经验的描述,在3岁NT孩子语言中挺常见的,至少小E就是这样,只要眼前这个物品之前接触过,现在又看到,他都会顺便说一下之前发生了什么在这个物品上。这个维度在VBMAPP上并未体现,如果TACT仅限于对当前事物的描述,那对过去和未来事物的回忆和预测应该归为哪个?Intraverbal吗,显然这些都是孩子由当前事物引发的联想,别人语言并非为前事刺激。RFT或者PEAK能提供一些解释或测评?

就我对几个工作过的自闭症孩子的经验,有两个VB在level3水平的孩子,在回答“你昨天做什么了?”这个问题上有挺大难度的。基本上没有回答,当我追问:“你昨天有去公园玩吗?”,他们会说“是!”,但到底是否真去了从后续问答上不能确认。

06

对规则的认识和解释

妈妈开车带他出门的时候,他坐在后座上,经常会描述他在路上见到的事物,比如一辆校车,一个快递车,还有一次等红灯的时候,他描述前面路灯上站着的一排小鸟。

他对交通规则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他看到红绿灯时开始说:“按下那个按钮(人行道按钮),变成一个人(走路的标志),人就可以过马路了。变成一只手,就不可以过马路”。或者“红灯要停下来,绿灯可以走,黄灯要小心。”这些概念的获得当然是我们大人告诉他的,但是是否他现在的表达是按照我们的原话原封不动复制,我想应该不是。

很多时候,妈妈会在具体场景中直接示范怎么描述这个场景,或者怎么表达自己。但他则不会复制我的话,而是经过一些自己的理解加工。有一次,妈妈跟他说:我们今天要去果果妹妹家玩。

小E说:不要去,果果妹妹会抢我东西。

妈妈说:果果妹妹只是好奇那些东西,所以直接拿来看看。不叫抢,你可以给她看看,然后跟她说:你看看吧,看完了给我还回来。

妈妈跟他说:你重复一遍,要怎么说?

小E想了一下说:你看看吧,看完了,还给我。

嗯,这个回答比妈妈提供的示范好像还简洁一点。

07

玩规则游戏的时候不甘于做玩家,还想做东家

小E和妈妈一起玩找小熊的游戏,通常大人会做东家,考验孩子。比如在三个杯子下面放不同颜色的小熊,然后考他记忆能力找到大人说的那个颜色小熊在哪个杯子底下。他也想做东家,把小熊塞到被子底下后,开始模仿达人的语气提问:红色的小熊在哪里?真的是连语气都要模仿。

08

使用一些微妙含义的词

这些词汇中包含他对自己和周围人心理状态的感知。

有一天他拿着一个抽纸在楼梯上,跑来给妈妈展示说:妈妈,我在给小浣熊擦脸。

妈妈脸一沉,问:你怎么又打开一盒抽纸?(昨天晚上连着打开两盒)

他赶快解释说:我只是打开这一盒。

品品“只是”这个词,强调他没有做不符合妈妈预期的事情。

小E在某一天学会了使用“应该”和“可能”“好像”这样的推测性词汇。因为在这之前,当成人问他猜测推理性问题的时候,他回答的很坚定。但是现在,如果他未亲眼看到某个事件的发生,他常常会使用:“应该是的!好像是这样!”

09

进行对比和比较

小E经常去两个小妹妹家玩,她们家都有小厨房玩具,小E也有一个。但是三家的都不一样,有天晚上,他在床上玩假面条的时候,联想到这些小厨房,便给妈妈解释:“Yoyo妹妹家的厨房是灰色的,果果妹妹家的是白色的,咱们家是红色的,都不一样。”然后他紧跟着说:“Victoria(我家隔壁邻居家的小女孩)玩咱们家的小厨房。”妈妈接着问他:“那Vicotria玩过Yoyo妹妹和果果妹妹家的吗?”,他说:“没有”。他这个结论是经过自己经验观察得出,他确实没见过Victoria玩过这两个妹妹家的厨房。妈妈问他:“为什么她没玩过呀?”,小E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妈妈给他解释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朋友跟别人的朋友可能不一样。

10

为自己辩解,表达对自己有利的说法

这就说到语言趋利避害的功能,这个功能跟社交有紧密关系,当意识到自己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状态的时候(比如他会让爸爸妈妈生气),他开始慢慢尝试用语言沟通的方式避免别人负面情绪的产生,比如对自己“犯错”行为的辩解,或者使用其他方式避免别人生气。

有一天早上,妈妈跟小E说:你去叫爸爸起床。

小E说:不去,爸爸会说我,妈妈去,妈妈用大声音(叫爸爸),他就听见了。

01

语言的意义(symbolism)

孩子获得语言的形式时,紧跟着获得了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在RFT中,强调语言的两个特征之一是Symbolism,意思是个体能意识到语言能代表其他事物(物品,事件,人,地方,想法等),二是个体可以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据我的观察,很多自闭症孩子在理解某些语言的意义上存在困难,他们可以理解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是涉及到人心理状态或者其他社会性抽象复杂的关系和逻辑时就出现了问题。如果是纯物理世界的抽象关系和逻辑,有的孩子还是能理解的。比如我教过的12岁高功能的孩子,可以进行多位数数字计算,也能理解桌子是什么做的。但是他很难理解与人心理状态有关的事物,比如:人笑的时候代表什么情绪。

举个小E对“朋友”这个概念的理解。小E玩小熊的时候说:他们是好朋友。妈妈问他:你觉得什么是朋友?他说:我不知道。显然,他头脑中有对朋友所代表的意义,但是无法用语言描述这个意义。妈妈追问:你和爸爸妈妈是朋友吗?你和Victoria是好朋友吗?……。追问了好几个对象,发现他认为是好朋友的特征是:经常一起玩的,他喜欢的。那些不是他好朋友的特征是:他不喜欢的,比如抢他玩具的小弟弟,他害怕的小猫小狗等。那他是如何获得这些意义认识的,我回忆了这样几个经验。

02

情景对概念形成和语言习得的作用

孩子是如何理解抽象语言的意义?情景是我想到的一个关键词,这个情景中有很多线索,但是最重要的线索是情境中的人(包括其表情,肢体语言和口语),我举一个自闭症孩子学习问“发生了什么?”这个例子,我相信这个孩子接触这个句子更多是在干预师人为创设环境中,这个环境是这样的:干预师有意在突发的情景中,比如积木突然倒下,物品突然掉落,孩子突然摔倒,重点示范“发生什么了?”,并且辅助孩子跟着模仿。后来,这个孩子自发主动地相似情景中,使用了这个句子,然后得到了干预师惊喜的表情和口头赞扬。

自闭症孩子获得以上提到这些概念的过程是怎样的?是否存在某些障碍或者优势?我们如何通过教学的方式帮助他们获得这些概念?这些是我期待从FRT和PEAK学习中得到解答的问题。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绵阳康语康复医疗中心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绵阳康语涪城第一中心
成立时间:2022年04月02日
区     域 :四川绵阳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 语言训练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职能治疗 | 能力评估
最新文章
1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筛查——改良的婴幼儿孤独症量表
2自闭症儿童在公共场合哪些行为容易引起误解?如何避免?
3小儿自闭症治疗时间要早

作者专栏sign up

朱璟
朱璟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 行为分析师
所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应用行为分析专业委员会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 行为分析师
区     域 :北京丰台区
单位性质:行业服务机构
热点文章
1安新县特殊教育中心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周
22023年03月02日南宁自闭症康复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311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评估项目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