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学龄阶段孤独症学生单一被试研究综述:当前趋势与未来方向

学龄阶段孤独症学生单一被试研究综述:当前趋势与未来方向

  • 2021-10-06 13:05:34
  • Jorieke Van Dijk
  • 理论观点;
  • 1.6W次
  • 分享
来   源:北京师范大学(海淀区)
作   者:Jorieke Van Dijk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在论文中,研究者系统检索并筛选出30篇单一被试研究元分析文献,梳理所包含的干预内容和研究对象特征,明确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元分析的发展趋势和局限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者利用Steinbrenner等人在《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青年成人的循证实践》中总结的十二大技能领域和28项循证实践,对30篇综述文献中的单一被试研究进行重新梳理,结果发现关注最多的是社交技能和挑战性行为,具体干预方法涉及15项循证实践。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认知,辅助,社交故事,自我管理,挑战性行为,AAC,共同注意,孤独症儿童,孤独症谱系,社交技能,辅助技术

本期简介

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心刚被SSCI期刊《PsychologyintheSchools》杂志接收的学术论文。在论文中,研究者系统检索并筛选出30篇单一被试研究元分析文献,梳理所包含的干预内容和研究对象特征,明确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元分析的发展趋势和局限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单一被试研究是一种检验自变量对目标结果影响的科学方式,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检验面向残疾个体的循证实践。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少,单一被试研究的外部效度相对有限,这也是其局限性之一。随着统计技术的发展,针对某项干预的单一被试研究元分析正在兴起。元分析可以用于探究样本量较小的结果的显著性,并可据此推及更广泛群体。

自20世纪末以来,单一被试研究的元分析一直是评估和整理相关研究趋势与结果的重要工具,能够为今后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信息,并为临床决策提供关键参考。越来越多针对学龄孤独症儿童的单一被试研究为学校、政策制定者、教育专业人士、家庭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撰写描述、整合或评估已有文献的元分析文章是非常有价值的,不仅有助于对实证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也能够让学校心理学家正确判断方案效果。

然而,已有的针对单一被试研究的综述文章缺乏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在使用恰当方法以整合研究结果这一方面存在不足,部分研究也未能以PRISMA流程图来规划文献检索与筛选。因此,基于上述不足,本研究集中回答三个问题:1)在针对学龄残疾儿童的单一被试研究中,研究对象与研究设计呈现什么特征?2)所采用的干预或实践以及目标结果是什么?3)元分析过程呈现出哪些特征(如效应量、异质性分析、发表偏倚等)?

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

研究者使用“single*case”或“single*subject”和“meta-analysis”或“systematicreview”和“autism”或“ASD”或“autismspectrumdisorder”为关键词,检索AcademicSearchPremier、PsycINFO、Pubmed、ERIC等数据库。选取针对学龄阶段(6-17岁)孤独症学生单一被试研究的元分析文献,要求是以英文撰写、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初步得到1063篇,对其进行全文阅读、筛选和参考文献追踪检索,最终保留30篇。

二、数据编码

研究者设计数据编码表,共21项,包括四个部分:

1)研究对象特征。如:总人数、残障类型、种族/民族占比、年龄等

2)所含单一被试研究的设计特征。如:干预地点、干预内容、目标结果、数据收集方式、实验设计类型、严谨性等。

3)所含单一被试研究的效应量。如:计算方式、总效应量、分效应量、效应量大小等。

4)综合质量。如:发表年份、PRISMA流程图、文献筛选标准、异质性检验、发表偏倚检验等。

研究者使用两份样本文献来培训编码者使用编码表,并对研究中25%的文献进行编码信度检验。

三、数据分析

研究者对所提取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针对效应量一项,由于各研究所采用的的分析方式不同,本研究根据原始数据,将其划分低中高三个水平。例如,汇报非重叠率(PND)的研究,若PND值超过90%,说明效应量很大;若达到70-90%,则效应量中等;若为50-70%,说明效应量较小;若低于50%则说明干预无效。针对其他的效应量计算方式,如PAND/Phi、IRD、PEM、NAP均有相应划分标准。

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特点

本研究所涉及的30篇单一被试研究综述,共包括3546名研究对象。其中,69%的综述文献仅筛取研究对象为孤独症个体的研究,部分综述涉及多种残障类型。10%(3篇)的综述文献汇报所取研究中研究对象的种族/民族信息,绝大部分未做汇报,其中仅有一篇汇报完整比例。

二、所含单一被试研究的设计特征

各综述文章中所涉及的单一被试研究包含多种实验设计,如交替处理设计、多基线设计、多探测设计、倒返设计、逐变标准设计、混合设计等。但同时,也有接近1/3的综述文章并未梳理文献的实验设计信息。

三、干预实践与目标结果

各综述文章所聚焦的干预实践不同,有的则关注综合干预包,并且具体的目标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者利用Steinbrenner等人在《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青年成人的循证实践》中总结的十二大技能领域和28项循证实践,对30篇综述文献中的单一被试研究进行重新梳理,结果发现关注最多的是社交技能和挑战性行为,具体干预方法涉及15项循证实践。

其中63%的综述文章关注社交技能。相关的单一被试研究中,多数包含特定的干预方法,如同伴介入法、视频示范法、社交故事(SocialStory™)干预等;亦有少部分探索学校本位社交技能综合干预的有效性。此外,也有综述文章梳理发现,不针对社交技能的干预亦可带来社交技能的发展,例如,Camargo等人指出,技术辅助策略能够对社交技能产生积极影响。

60%的综述文章关注挑战性行为,30%关注学业表现。有趣的是,有两篇综述文章都发现,辅助与替代沟通系统(AAC)能够对减少挑战性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在学业表现方面,元分析显示多种干预方法均可带来显著影响,包括技术辅助干预、自我管理干预、社交故事干预和行为干预等。

26%的综述文章关注学龄孤独症儿童的适应性行为,研究显示,传统的基于行为分析的干预和视频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功能性生活技能,同时,随着辅助技术的发展,技术辅助策略正成为相关干预的新趋势。

此外,各有17%的综述文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和沟通技能,20%的文章关注职业技能,10%的文章关注自我决定能力。仅各有两篇综述文章聚焦共同注意干预和游戏技能干预的有效性,一篇文章探讨认知发展问题,尚未看到对学龄孤独症儿童运动技能的综述文章。

四、所含单一被试研究的效应量

在30篇综述文章中,18篇效应量较大,7篇效应量中等,4篇效应量较小,有一篇探讨样本间标准化均数差(BC-SMD)的综述文章并未汇报效应量大小。

在所涉及的15种循证实践中,效应量范围如下表:

五、综合质量

研究者对30篇综述文章进行异质性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研究显示,干预效果在总体和各分组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说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具体干预地点、残障类型等特征可能与干预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

尽管各项元分析研究汇报了一定的文献筛选过程,但仅有7篇以PRISMA流程图展现检索过程。2篇以漏斗图或相似工具汇报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结果显示干预的效应量越小,效果估计就越精确,而效应量越大,结果就越不精确。

讨论

与Parsons和Kasari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显示一系列实验室环境下实施的干预是可以应用于学校环境的。从相关梳理来看,未来研究有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尽管自然性干预备受推崇,大部分针对自我决定、社交技能和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研究却显示其效应量较小。这与以往的研究存在矛盾,后续研究可以在学龄孤独症儿童自然干预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第二,尽管部分元分析研究探讨辅助技术干预的有效性,却无法分辨不同辅助技术在效果上的轻微差异,因此后续研究可以单独探讨某一项针对学龄孤独症儿童学习或学业表现的辅助技术。

第三,大部分元分析研究还是关注对孤独症儿童核心障碍的干预,而对其心理健康、职业技能、自我决定、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关注较少,后续研究可在此方向上进行探索。

此外,本研究也发现针对单一被试研究的元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缺乏对研究对象种族/民族信息的探讨,这可能会影响研究者对样本代表性和研究结果泛化性的评估。第二,缺乏对各分组的效应量分析,例如在五篇综述文献中,均汇报视频示范干预对社交技能的积极影响,但研究者发现这一干预方法对低龄研究对象的效果更明显。第三,尽管所有综述文献中的单一被试研究均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并未对发表偏倚的程度进行讨论。

当然,本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性。其一,由于仅考虑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其中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的问题;其二,研究未得到可以恰当计算单一被试研究效应量的通用方法;其三,本研究仅关注学龄阶段孤独症儿童的单一被试元分析研究,未涉及学前阶段或成人阶段。

参考文献:Songtian Zeng, Hongxia Zhao, Xiaoyi Hu, Brittany A Pereira1, Qichao Pan, Chen Meng, Arazeliz Reyes, & Angela Stone-MacDonald. (in press) Systematic Review of Single Case Design Meta-Analyses for School-age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Current Trend and Future Direction, 2021.

编辑|姜依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

审核|户秀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机构简称:北京师范大学
成立时间:1989年06月12日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脑瘫智障机构 | 科研学术机构 | 行业服务机构
优势课程:学术科研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孤独症儿童的阅读理解教学:总结中心思想
2提升学龄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小组教学研究
3孤独症儿童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

作者专栏sign up

Jorieke Van Dijk
Jorieke Van Dijk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所属单位:深圳长和大蕴儿童康复门诊部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区     域 :广东深圳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水哥王昱珩发文回应“曾患谱系自闭症”:它不是病,所以不存在治好;专家:自闭症会伴随人的终身
2是天才还是疯子?阿斯伯格综合症你了解多少?
3把自闭症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就安全吗?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