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新职业:职业监护人?能延续自闭症孩子的未来吗?

  • 2020-06-22 18:39:58
  • 孟维娜
  • 社会关注;
  • 1.3W次
  • 分享
来   源:恩启北京海淀中心(海淀区)
作   者:孟维娜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这位妈妈,名叫赵海燕,33年前,还是小学教师的她有了儿子王欣欣。2岁时,王欣欣被诊断患有自闭症,有着10年教龄的赵海燕无奈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开始在家里全身心照顾儿子。促使赵海燕成为全职妈妈的原因还有一个,除了王欣欣,赵海燕还有一个大儿子,名叫王满满。今年56岁的王满满是赵海燕丈夫与前妻的儿子,受遗传的影响,王满满从小就情绪暴躁而且常年酗酒,喝酒以后经常打人,26岁的时候,王满满被确诊为精神病二级,开始了依靠药物维持情绪的生活。为了两个孩子,赵海燕操碎了心,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虽然王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孤独症,行为问题,康复训练,自闭,自闭症,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康复,自闭症康复训练,恩启

第12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在浩大的宣传倡导中落幕。

 当“关注”、“真实”、“自闭症”、“误解”成为热词,公众的视线大多都停留在“儿童孤独症”。小龄的孩子需要被理解、被正确对待、被照顾,大龄自闭症者的现在与未来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缺口。

孩子会一天天长大,这是个必须要面对的紧迫事实。父母一天天老去,这些“大孩子”又该去往何处?当家长们意识到,扭转社会对自闭症的印象,得到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将会是一段漫长的旅途,为孩子寻找一个归宿,成了摆在眼前最重要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自闭症”的概念才慢慢开始走进中国人的视野,30多年过去了,“第一批”自闭症者们也逐渐步入中青年,现在的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父母百年之后,又有谁能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呢?

 由腾讯新闻出品的「中国人的一天」栏目,对一些大龄自闭症青年的家庭做了一个采访。他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之为“孤爱家庭”。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回报的孤独之爱,但是总会有个结局。”


 四个“孤爱家庭”的一天


1

哥哥把弟弟打的浑身是血

古稀之年的妈妈说:我还不能死

 

这位妈妈,名叫赵海燕,33年前,还是小学教师的她有了儿子王欣欣。2岁时,王欣欣被诊断患有自闭症,有着10年教龄的赵海燕无奈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开始在家里全身心照顾儿子。

促使赵海燕成为全职妈妈的原因还有一个,除了王欣欣,赵海燕还有一个大儿子,名叫王满满。今年56岁的王满满是赵海燕丈夫与前妻的儿子,受遗传的影响,王满满从小就情绪暴躁而且常年酗酒,喝酒以后经常打人,26岁的时候,王满满被确诊为精神病二级,开始了依靠药物维持情绪的生活。

为了两个孩子,赵海燕操碎了心,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虽然王欣欣有自闭症并伴随者智力障碍,生活也难以自理,但他的记忆力却很强,所以也顺利完成了在普通初中的学业。日子虽然难过,但在赵海燕的耐心与细心打理下,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井井有条。

 2006年,赵海燕的丈夫突发心梗去世,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爱人的离世也让赵海燕一度陷入抑郁。与此同时,她意识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自己年龄已大,还能陪孩子们多久?自己不在了,孩子们又该何去何从?

2014年,赵海燕因心脏病住院,期间不得已让两个孩子单独相处,赵海燕对此非常担心,生怕出什么问题。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回到家,就发现家中墙上、卫生间和卧室里满是血迹,小儿子躲在角落里浑身是伤,是王满满打的。 

“我不在满满身边,没人照顾他吃药,脾气一上来,就打了弟弟,我再也不让他俩单独相处了。”至此,赵海燕再不敢离开孩子半步,依靠低保,她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给了两个孩子。

 “我今年67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担心自己哪天走了,他们怎么办?”

 “我抑郁了一年多,我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我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兄弟俩的情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赵海燕的眼中,全是无奈。已近古稀的她每日饱受病痛折磨,却还要照顾两兄弟的生活起居。

“为了两个孩子我拼命的告诉自己我得好好活,我不能死。”赵海燕说。

 

2

无处可去,22岁的大男孩

成了养老院里最年轻的一员

 

去年6月,我们报道过刘广振的故事。

 97年出生的广振今年22岁,已经在老年公寓里住了3年。妈妈龙源刚把孩子送到养老公寓的时候,还一度引起过非议,但龙源也属无奈之举。 

广振3岁的时候,被诊断为自闭症,父母为此跑遍了北京上海多家医院,结果也是一样。为了照顾儿子,龙源只好辞职成了一位全职妈妈。

 虽然广振上过特殊学校,但当时学校对于自闭症的教育并没有多少经验,老师们束手无策,只能选择劝退广振。 

可家里还有4个年过八旬的老人需要照顾,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人,广振又没有地方可去,怎么办?

妈妈听一个朋友说起养老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广振送了进去,没想到,尝试的一个月里,广振竟然很喜欢待在那。妈妈就让广振留了下来,这一呆,就是3年。

 住进养老院的广振,从一个“猴瘦猴瘦”的男孩,长成了又高又壮的小伙子。

在这里,他慢慢学会了大小便后自己冲水;学会了自己系围裙给老人端饭... ...虽然他总是沉默不语,但他喜欢这里,老人们也喜欢他这个“闷葫芦”。

广振看起来在养老院一切都好,可是,这又引发了我们新一轮的思考:自闭症孩子,安置在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吗?

 答案很显然,不是的。

 没有一个自闭症孩子是一样的,广振能够待在养老院终究只是个例,那些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又要去哪呢?

 即便找到了可以托养的地方,当家长们不在了,没了父母牵挂,他们还会得到好的照看吗?

 

3

为了保障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

这群父母办了个监察中心

 

有托养之地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就一定顺利吗?

这也是一直悬在在周良骅心头上的一把“利剑”。

 走进周良骅的家,除了摆放整齐的家具、宽敞明亮的布局,最显眼的,就是屋内的一架钢琴了。每天,房间里都会飘扬着悦耳的琴声,儿子博涵专注的神情、灵活的手指,是周良骅小心翼翼维护的幸福。

 3岁的时候,博涵被诊断为自闭症,周良骅夫妇双双辞职照顾孩子。当发现儿子对音乐感兴趣的时候,夫妇俩好像看到了光亮,便引导孩子走上钢琴之路。

 现在,虽然博涵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也拿过很多奖,但他依然需要人照顾。虽然能够简单自理,但仍然不会照顾自己。冬天,周良骅趁博涵不在,开窗通风。博涵进门之后,感知不到冷暖,也不知道关窗,把衣服一脱就开始弹琴,即使冻病了也浑然不知。博涵也没有金钱概念,即便有钱,也不会花。 

这样的情况,让已年过50的周良骅夫妇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再照顾孩子,他该怎么办?

 曾经,他们也想过把博涵托付给亲戚朋友,但当看到一例亲戚为侵占家产而争夺抚养权,对孩子不管不问的案例以后,他就开始寻找更妥善的解决办法。

 2017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社会组织可以成为监护人。这就意味着,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可以委托某个社会组织,作为意定监护人,代替父母,为孩子进行财产的管理和支出,为孩子的重大医疗决定签字。

 在周良骅看来,社会组织比个人要稳定很多,而且也可以得到社会的监督。所以,他就开始寻找这样的组织机构。可是,多番搜寻后发现,国内并没有这样的专业组织。所以,他决定牵头做一个。 

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家长们的响应,陆续有90名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成为志愿者,他们把这个寄托了自己全部希望的组织称为“监察中心”。

 今年1月,监察中心开始了第一次试运营:对部分面临困境的自闭症孩子进行定期探望,志愿者们先报名,再排班。

 18岁的诗诗就是首批探望的对象之一。诗诗父母离异,爸爸带着诗诗生活。去年,诗诗爸爸身患癌症,卧病在床,没办法再继续照顾诗诗,他只好把孩子送到一家专为心智障碍者提供服务的寄养园。

 受诗诗父亲的委托,监察中心会定期探望诗诗。诗诗几乎没有语言能力,志愿者只能通过她的行为表现,判断她的生存状态。平时,诗诗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看看电视,学学手工劳动。在一节手工课上,诗诗的“同桌”突然拍打她的头,志愿者看到这一幕,赶紧劝阻:“不要欺负诗诗,大家要友好相处。”

探视结束,志愿者再也忍不住眼泪。

 除了在机构寄养的孩子,监察中心的探视对象还包括在家中生活、处境困难的自闭症孩子。在探视过程中,志愿者要在手机上填写一个表格,表格上包括了十多条关于探视对象生活状况的选项,这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探视结束之后,还要当场上传手机定位和相关的照片视频,以证明他们确实来过了。

 目前,“监察中心”已经试运行了3个月,志愿者累计进行了40多次探望服务。“探视既是一种关怀,也是一种震慑,孩子的寄养机构可以看到,孩子不是彻底没人管,有很多人在关心着他们,随时来探望他们。”周良骅说。

 周良骅还对每次的探视记录作了汇总:“一方面是可以让我们探视对象的家长比较清晰地了解孩子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供下次探视的志愿者参考,比如这次看到孩子很开心,但是下次看到孩子不开心了,可能就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监察中心尚不具备法律地位,而且他们不是孩子的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人的义务,寄养中心可以选择接待,也可以把他们拒之门外。即便在探望的过程中发现了孩子的困境,多数也都无能为力。

 

4

职业监护人,会成为

大龄自闭症者未来的依靠吗?


其实周良骅所面临的困难,就是中国千万自闭症者家庭的缩影。他们的担心,也是必然。早前,周立明老师在和大家的分享中,就有提到一个案例:麦太太的四个孩子。

 麦太太有5个孩子,四个男孩都是自闭症,老大老二由麦太太自己照顾,老三老四问题比较严重,就交托州政府全天监护。

 在周老师的干预下,老三老四的行为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后来,为了顺应融合的潮流,州政府决定关闭中心,把这些自闭症孩子们分散安置到当地社区。有医护人员和治疗师与志愿者的支持,孩子们的转移很成功。

 但不幸的是,麦太太患了癌症,她需要尽早指定监护人。麦太太的朋友中,有一位房地产交易人,自告奋勇担任监护人,麦太太被她的巧舌蒙蔽,最终指定了她为自己身后监护人。

但这位女士只是看中了麦家黄金地段的房产。当麦太太病入膏肓,她把麦太太转移到养老院,房子几经转手低价收入自己的名下,把孩子们转移到了连窗户都残缺不全的房子里。

 麦太太去世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麦家遗产不知去向,孩子们只能依靠政府发放的残疾社保金生活。

 对于孩子的爱,很少有人能超越一心一意照顾孩子的父母。父母百年以后,把孩子交给谁,都不能放心。周良骅的监察中心,其实就是家长们的希望。

 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在积极寻找出路,上海市人大代表陈婕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从事自闭症康复训练多年。在今年的上海“两会”,她就提出了《关于制定职业社会监护人地方性法规的议案》。“我希望专门从事社会监护人职责的机构能够成立,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由政府民政部门来管理监督。”陈婕说,“职业的监护人有职业规范和道德,国家对它有一个层面的管理。这样对我们家长来说,会比较安心。”

 现在,陈婕的议案已经成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正式议案。而周良骅也已经开始草拟章程,他希望尽快让“监察中心”注册成立,取得法律地位。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在“自救”这条路上迈出的又一大步。这艰难的一步终要迈出,如何保障孩子未来的生活,是所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职业监护人之路道阻且长,但家长们都在为未来而战。


新闻来源:腾讯新闻、看看新闻、澎湃新闻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正在关怀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恩启北京海淀中心
成立时间:2014年07月18日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融合课程 | 能力评估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孩子在校被孤立,不会处理冲突?这些方法帮助TA
2做评估不踩雷,有经验的家长这样说!
3语言及言语评估和OT评估是怎么样的呢?

作者专栏sign up

孟维娜
孟维娜
人物性质:机构创始人 | 公益人物
所属单位:广东省慧灵智障人士扶助基金会
人物特长:机构创始人 | 公益人物
区     域 :广东广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社会公益机构
热点文章
12023年03月07日哈尔滨儿童康复中心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教孩子说话,别走进这个误区
3自闭症儿童需要哪些辅具?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