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孕妇携自闭症儿子自杀的背后,我们离“真正”融合还有多远?

孕妇携自闭症儿子自杀的背后,我们离“真正”融合还有多远?

来   源:恩启北京海淀中心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12月25日清晨,广州南沙某居民楼内,聚集而来的议论声打破了往常的宁静。一名孕妇与其正在上幼儿园的7岁儿子被发现在家中身亡。 孕妇家属说,他们是烧炭自杀的。 7岁的明明(身亡男童)患有自闭症,今年9月,来到广州一家幼儿园读书。7岁的明明今年本应上小学,但由于自闭症,医生建议推迟一年上学。在入园之前,明明父母也有和幼儿园讲清楚情况,再三恳求下,幼儿园终于同意让明明入园读书。园长表示,明明入园几个月以来,只是比较好动,没和小朋友们发生过争执。但在十几天前,明明在幼儿园与一名女孩发生争吵
关键词:行为问题,融合教育,问题行为,自闭,自闭症,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孩子

一名怀孕中的妈妈带着7岁的自闭症儿子

以烧炭的方式离世


这一切被盖棺为

“一个抑郁症者的离世


1.


12月25日清晨,广州南沙某居民楼内,聚集而来的议论声打破了往常的宁静。一名孕妇与其正在上幼儿园的7岁儿子被发现在家中身亡。

 孕妇家属说,他们是烧炭自杀的。

 7岁的明明(身亡男童)患有自闭症,今年9月,来到广州一家幼儿园读书。7岁的明明今年本应上小学,但由于自闭症,医生建议推迟一年上学。在入园之前,明明父母也有和幼儿园讲清楚情况,再三恳求下,幼儿园终于同意让明明入园读书。

园长表示,明明入园几个月以来,只是比较好动,没和小朋友们发生过争执。但在十几天前,明明在幼儿园与一名女孩发生争吵,期间有了一些推搡。此事引起了女童家长的不满,家长群内也对此事有比较激烈的讨论。

群内家长言辞激烈

为平息家长们的争执,园长建议明明暂时停课两天。本以为,小孩子之间的争执是常有的事情,风波很快会平息。

 但明明的停课并没有让这件事结束。明明妈妈带着明明到幼儿园与所有明明曾经“打”过的小朋友及家长诚恳道歉。在明明妈妈在与家长们沟通的时候,透露了明明有自闭症的事情,结果被家长们群起而攻之。事发第三天,明明父母决定让孩子退学。

 明明妈妈在道歉

没有学上的明明很伤心,跑去和爸爸说:“爸爸我不做全球大王了,我想上学。”明明每天穿好袜子,穿好校服,背起书包,央求爷爷带他去上学。但家长群内激烈的言辞让明明妈妈濒临崩溃。女孩的妈妈更是找到园长,质问其为何招收特殊儿童入学,并要求明明马上退学。

 明明母亲曾说过:“希望别遇到逼你上绝路雪上加霜的人。”

 父母决定让明明退学

事件愈演愈烈,舆论的重压之下,怀孕的妈妈选择带着7岁的儿子在家烧炭自杀。

 3个生命,没有迎来新年的曙光。

 

 2.


我们无法断定,家长的“围攻”是否是造成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但周围人的不理解,对自闭症的抗拒与排斥,足以成为他们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这不是第一次自闭症群体被抵制了。

 2012年9月,广东深圳

由19名家长签署的联名信,被送到宝成小学,要求班级内一名自闭症儿童退学。因为他“不遵守纪律、不讲卫生”,同学们都不敢靠近他。为了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全班45名学生家长中有19名签署了联名信。

 2015年10月,浙江瑞安

一小学被家长拉起红色横幅,内容为“我们不要被伤害,我们要上学”,副标题为该校一年级(5)班42名家长。原因据说是一位自闭症儿童在上课时推倒了同学,有干扰课堂的情况,该班全体家长集体抗议、集体罢课。

 2016年末,北京

某小学校门口发生了一起家长抗议事件,多位家长拉起写有“还我安全、安静课堂环境”的横幅、喊口号,并联名签署意见书,要求该校一名自闭症儿童退学。

 2018年4月,浙江宁波

一名二年级的孩子由于“问题行为”先后被11所学校退学,即便这个孩子几乎门门功课满分。

 2018年7月,广东深圳

某小区业主拉起横幅抵制15户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入住。横幅上赫然写着“保障了他们的住房权,谁来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成了业主们眼中的“精神病人”。

 ... ...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2017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提出“推广融合教育,保障残疾人进入普通幼儿园、学校接受教育”。

 帮助有特殊需要的群体融入普通群体,融合,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

 看着这些自闭症儿童被抵制的新闻,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融合吗?

 无疑,在这过程中,我们要面对很多问题。

 

 3.


广州怀孕妈妈带着自闭症儿子自杀的新闻一经报道,就像以往所有类似的新闻一样,马上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

 与其他关怀弱势群体的声音不同,在这样的新闻之下,总存在着两种声音:

 “这个妈妈太脆弱了,家长说几句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家里有特殊小朋友压力已经很大了,为什么那位家长不能包容一下,非要逼得人走投无路,不知她现在作何感想?”

 “为什么不送去特殊学校,非要和普通孩子在一起?”

 “不是所有自闭症小朋友都会伤害别人的,希望大家不要一否全否,多点理解吧。”

“你见过重度的吗?眼睛直勾勾的突然抓住你的衣领?防不了还哭嚎!”

 “校园暴力无处不在,不要和自闭症绑定在一起!没有数据表明自闭症孩子的攻击性更高!”

 “家长怎么这么想不开,自己抑郁就非得带着孩子自杀,不明白。”

 “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的融合幼儿园,融合学校啊,我的孩子也是星宝,现在也没学上... ...”

 “你爱你自己的孩子,可为什么要伤害别人的孩子?”

 ... ...

评论,是大众的缩影。


 4.


自闭症孩子接受融合教育到底有多难?

 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7年,中国有幼儿园29万所,在园儿童4886万,儿童毛入园率77%。但残疾儿童入园率为0.05%,不足1%。

 另一组数据表明,2017年,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全覆盖,北京户籍孩子入园率保持在95%以上。然而对于北京户籍3至6岁年龄段内,1400多名学龄前残疾儿童,只有18.7%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而在没有入园的孩子中,95%都有学前教育需求。

 这是在北京。那么其他城市呢?

 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样一个极少数的特殊群体,也有受教育的需要,包括很多老师都不了解。当我们谈论起融合教育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在一起接受教育。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呼吁大众接纳他们,但当这些孩子真的来到自己的生活圈内,当他们和自己的孩子成为同学,能真正做到接纳的,又有几人?

 特殊儿童常常因为自身的一些外显障碍被拒绝在校园的大门之外。在很多人的眼里,自闭症是一个很危险的疾病,他们“不听话、不守规矩、总是尖叫、吵闹甚至会攻击别人。他们出手没有轻重,常常会吓到其他孩子,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自闭症真的是这样的吗?融合教育是这样危险的事情吗?


5.


 真正的融合是什么样子的?

 我曾经到过几所融合幼儿园参观。所有的孩子都很可爱,他们对每一个小朋友都很友好。当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你很难发现哪些孩子是有特殊需要的。

 你可能会说,那是这些孩子没有行为问题!有问题的早就不让上了。

 但这些幼儿园,都是零拒绝的。园中有没有“不守规矩”的孩子呢?有的。我也看到有几个孩子会去“打”其他小朋友,小朋友生气抛开去找老师告状。也有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时候,把其他同学推到了,摔倒的同学哇哇大哭。有的孩子不听指令,不与同学合作,总是自己霸占着滑梯,有人玩他就哭... ... 这些,都是幼儿园常有的事情。

 每天冲突不断,为什么没有家长来这里投诉?为什么没有家长来要求让这些孩子退学?

 因为家长们知道,这不是融合幼儿园会有的问题,这是所有幼儿园,甚至所有集体中都会出现的问题。

 老师们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

 上周,我到北京市海淀区现代艺术幼儿园采访园长赵琦时,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北京,有一所收费很高的融合幼儿园,大概一个孩子要收费1万多1个月。那个园里有200个孩子。在其中一个班里,就有一个特殊需要儿童。全体家长都表示不满,让这个孩子退园。

这时候园长站了出来,说:199个孩子,你们在北京有1000所幼儿园可以选择,但这个孩子,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来这里。我拒绝了他,就是拒绝了他的百分之百。我宁愿你们199个孩子全部退园,都没有关系,我要留下他。

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园长态度如何如何坚决,他也为了梳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关系做了很多工作。例如:给孩子做评估,和所有家长交代清楚孩子的情况;找到专业的特殊教育支持,到园里给老师专业的指导;设置一个时间线,给特殊孩子一个尝试的时间;当孩子有问题行为时,及时采取措施... ...

 这是一个专业的融合幼儿园的处事方法。

 

 6.


但这样的幼儿园毕竟只在少数,那些没有机会到专业融合环境学习的孩子怎么办?

 这是目前中国融合教育的现状。没有那么多专业的融合幼儿园与学校,更多的仅仅是把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放到一起,这其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成了激化两个群体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就像那些两级分化的评论。

 身处漩涡的家长渴望理解,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家长急着躲避。

 谁的错?

 没有谁有错,只是因为不了解。

 中国现阶段的融合教育虽然没有达到一个特别理想的水平,但仍有很多人在为之努力。我们缺少的,是沟通的桥梁。如果有更多了解融合教育的老师,有更多了解自闭症群体的人,能够站出来,做好中间的沟通,或许就不会出现这个凛冬的惨剧。

 这件事情会像以前所有类似新闻一样,快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吗?

 在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DV现场》的报道的末尾,采访了一位心理学家。她说:

 “对这样一个群体(孕妇),要给多一些关注和关爱。当我们观察到身边的孕妇,情绪非常低落或焦虑的时候,我们要适度跟她交流,适度给到关爱、支持和安慰,这是很有必要的。要去看看孕妇是否有抑郁症的倾向,要立刻去找专业心理医生帮助,或者要到妇产科医院进行咨询。”

 要把这件事的发生归结于“产妇抑郁”吗?

 不要忽视一个事实:

 第一胎是自闭症的情况下,第二胎也是自闭症的概率可达7%-20%。这位妈妈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决定要第二个孩子的呢?

 这可能是千万自闭症家庭都曾面临的艰难选择。

 不求设身处地,但希望你会理解。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正在关怀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恩启北京海淀中心
成立时间:2014年07月18日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融合课程 | 能力评估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语言及言语评估和OT评估是怎么样的呢?
2两会声音|推动孤独症人士全生涯全方位服务支持与关爱成共识
3自闭症孩子秒变“饭霸”的进食攻略

作者专栏sign up

林国强
林国强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所属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星智少儿心理成长服务中心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区     域 :广东广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社会公益机构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