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万字长文:娃娃爸爸对于自闭症的几点认识

来   源:东营康语(东营市东营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今天分享一篇一位爸爸对于自闭症这件事的一些反思和思考,当家长愿意运用理性思辨的方式,去思量自闭症这个圈子里各种说法的时候,其实能够发现明显的各种悖论,这次分享的爸爸算是思量的很深入的一位,今天一起从娃娃爸爸的视角来看看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文:娃娃爸爸群友正文:1.自闭症的初识的印象我最早听说得自闭症
关键词:ABA方法,DTT,阿斯伯格症,阿斯伯格综合征,成年自闭症,行为问题,强化物,问题行为,自闭,自闭症,自闭症谱系,自闭症谱系障碍,邹小兵,量表,认知,阿斯伯格,模仿,星星雨


今天分享一篇一位爸爸对于自闭症这件事的一些反思和思考,当家长愿意运用理性思辨的方式,去思量自闭症这个圈子里各种说法的时候,其实能够发现明显的各种悖论,这次分享的爸爸算是思量的很深入的一位,今天一起从娃娃爸爸的视角来看看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文:娃娃爸爸  群友
 
正文:

1.自闭症的初识的印象
我最早听说得自闭症的都是成人,而且是一种心理状态,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个人不爱交流而已。如果合并抑郁症、高敏感,这个人可能看起来就是个很丧又高冷的怪咖。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而且大多数都卓有成就。直到娃娃被确诊自闭症,才让我重新关注了这个话题。
 
一个两岁的孩子会得自闭症吗?
 
当然会,人类都能生出来连体婴儿。为啥不会生出来两岁的自闭症?
 
这种方式的提问正是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无法证明孩子不是自闭症。
 
试问你在酒后怎么证明自己没有喝醉?试问你被关进精神病院之后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这都是我们无法证明的流氓逻辑。
 
那我们的孩子是自闭症吗?他不是自闭症为啥还不会说话呢?会和网络上的悲观论调一致吗?到底有没有自闭症这个病?林林总总的很多问题,我都进行了一些思考,也产生了一些认识。
 
我带着这些疑问看到了网络上那些成年自闭症。例如22岁学会了叫妈妈、26岁了只能蹲在地上抱着头哭泣,后来又看到了星星雨他们家孩子,三十多岁,智力只有五岁。
 
看到这里,我对自闭症的未来感到无比震惊。经过我哥们老王的阐释,让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他们要把智力障碍再细分一次类?
 
性格开朗的智力障碍,被称作智力障碍。
性格内向的智力障碍,被称作自闭症。
 
这个诊断标准是不是有点太搞笑了?
 
这都应该是智力障碍啊,为什么这能和自闭症能挂钩呢?
 
邹小兵教授说,这是继发性智力障碍,而不是天生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疑惑。因为他们不学习,所以任其发展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由此我得出初步结论: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么最多也就是我开头说的,一个性格内向的成年人而已。
 
2.关于自闭症的基因假说的看法
后来随着我对自闭症的搜索和认知,我听到了很多对于自闭症成因的解释。我挑选几个主流的来说一说。
 
基因假说(没证实的,我都可以说是假说):
 
如果五十九分之一的概率是基因病,且最终会成为散播恐惧那帮人(星星雨、以琳、大米小米、北京天使儿童医院)所描述的样子,那人类是不是早就灭亡了?不要说五十九分之一的人是自闭症,哪怕这些人都是丁克,人类基数都会锐减。所以这个论调我就不谈了。这是和这些机构利益链挂钩的。熟悉保险业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在玩大数据对赌。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了解一下美国自闭症之声这个最著名的机构的前世今生以及他如何拥有话语权的经历,我相信你会有个新的认识。
 
那有没有基因造成的自闭症呢?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答案,因为我没有证据说没有。可是目前也没证据证明哪个基因是自闭症基因,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扯皮,也不必细聊。虽然有很多医生是坚持认为这一定和基因相关,这我可以理解,就像村头巫婆神汉一样坚持这是中邪了一样。等找到了证据,一切自明。
 
如果你问我怎么解释同卵双胞胎中一个是ASD,另一个大概率也是ASD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很多解释,但是现在我就反问你一句:为啥相同的基因还存在一个发作概率呢?不应该是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吗?是不是又基因突变了?是不是又代际遗传出错了?这个问题真是扯来扯去没有任何意义。
 
这时候我看学界又从一百多个基因中找到了问题,但是拥有这样的基因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得自闭症,于是学界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高功能、轻度、稳态、隐性基因携带者、阿斯伯格……
 
好吧,我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
 
我给暂时就提一个原则:奥卡姆剃刀原则。他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假设越多,离真理越远。

一个人得了胆囊炎,你切开他的胆,他的胆就是发炎了。一个人断了腿,你就能看到他的腿断了。这就是事实的力量,不需要假设。那为啥同样是得病了,自闭症就需要这么多假设?
 
而且我看新闻说,自闭症已经不是自闭症了,现在成为了一种谱系。凡是符合量表标准的都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并由此来推论爱因斯坦、牛顿、梵高都是谱系障碍。
 
说这样的话的人,我很想问问你,如果他们生在今天,你是打算把不会社交的他们干预成重度智障,然后我们大家还刀耕火种吗?没有这些人,火箭怎么上的天?卫星还飞不飞了?交流电你还打算用不用了?是打算把学科带头人都扼杀,然后大家围着篝火快乐的“社交”吗?
 
要是从这个角度看过来,得了谱系障碍反而应该让大家重视起来,这些都是未来专业领域划时代的人物啊,这不该弹冠相庆吗?
 
这时候,你可能会和我说,那些人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而不是ASD。那我继续聊聊这个逻辑。这世界上原本没有阿斯伯格症。而且,阿斯伯格本人是不是纳粹的政治背景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年差点就因为他的政治背景,而取消把阿斯伯格综合征列入精神病诊断目录的行列之中。

这时候,我就又有一个想不通的地方了。我如果得了阿斯伯格综合征,那么我是不是神经病,不是看我的病情,而是看阿斯伯格本人是不是个纳粹。这合适吗?
 
我的结论是:ASD领域的专家,是基于经验的,而不是有尖端核心技术或者是灵丹妙药的。也就是说,专家们和你一样迷糊着呢。
 
所以综上来看,目前能清晰的聊谱系的人,都是在基于科学、询证的前提下扯着最荒谬的淡。
 
为啥基于询证和科学还能扯淡呢?
 
这一部分文字需要一些知识储备。我展开讲太长,就简单说说结论。
 
3.关于科学不得不说的一些事
目前我们对科学的态度已经是迷信了,而且把科学的概念已经混淆了。
 
但是这个现象很正常,因为这就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这个历史时间阶段认知世界的边界。就像汉朝当时最先进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是谶纬学,凡是精通此学问的,都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很受人尊重。今天我们回头看谶纬学是很难相信的。很难说几百年之后的人会不会很嘲笑的看着我们说:你们看,当时那帮人迷信科学。
 
波普尔的反证原则定义了科学,但是这个定义非常流氓,所以导致科学是可以成长的一种认知方式,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的真理,(这也是我们混用概念的代价,科学是方法论,而不是命题。也就是说达到真理的道路有很多,科学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因此我说ABA也很流氓,因为ABA就是基于此的。他是永远对的,哪怕他错了,那么在他改正之后也会是对的,就像今天提倡的快乐ABA——更流氓。当然最流氓的是:基于科学的就是某种正确,而有效的因为不科学,所以就不能在某种正确的影响下,被大规模应用。这很像某国国粹医术,即便拿了诺贝尔奖也不能被推广的逻辑。当然这是后话,随后谈。
 
那宗教、哲学、艺术、心理学、巧合(绝大多数科学发现都是基于巧合或灵感,而不是已有的认知)、都不是循证的,也就是说这一类的人类高级认知都不是科学,甚至说科学领域最信赖的伙伴——数学,数学也不是科学,数学是艺术或者文学而不是科学。

那么再甚至说,爱因斯坦的很多理论依旧还是猜测,还需要被证实。如果他生在今天,那么医院、机构是不是也打算用“科学”来干预干预他们的学科带头人?结合爱因斯坦的发型,再给扎一头针灸是不是有点可笑了?
 
科学不是万能的,因为科学解决不了哲学问题,哲学解决不了宗教问题。科学在面对我们从哪来,到哪去,这一类的问题是无比苍白无力的。

就如同面对一个用科学询证理念的医学都还没有找到原因的自闭症的时候,你竟然要用“科学”的ABA方法去解决,这很扯。
 
如果你要ASD会像科技领域一样,终究有一天会出现一个大一统理论来解释所有不同的观点。那我们就共同翘首以盼,看看是ASD这个“流行病”消失的早,还是大一统理论出现的早。
 
4.关于智力的那些事
到此,我就不关注自闭症了,转而关心如何避免产生继发性智力障碍。
 
是什么导致了继发性智力障碍呢?
 
常规的理论的描述中,都是说孩子有很多行为问题,斜眼,转圈,跑斜坡之类的,占用了孩子大量的学习、观察、模仿的时间,所以导致了孩子没时间学习。这我是认可的,因为人家用来努力读书的时间,你都用来抽烟喝酒烫头了,那你肯定学习成绩差。

但是这东西为什么和智商挂钩呢?我想不通,因为这些都是我童年最沉迷的事情,我也没觉得有啥影响智力的啊。(我本人量表智商147,我知道我实际没这么高,除了能够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也没体会到过什么高智商带来的便捷。)

这里我顺带提一句关于ASD是不是天才的问题。我从我智商测试147来说起,我可以明确的知道,提出这问题的人一定是没有见过天才的。我的知识全部都是习得性的,不是天给的。我有幸见过几个天才,他们除了常识需要学习,在擅长领域的认知模式都是直接认知,而不需要学习,这才是天给的。你面对一个天才时,最直观的感受是:恐怖。而我给人的感受是这人很努力,很喜欢思考和阅读。所以我和天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果你对你孩子某些领域的认知产生过恐怖的感受,那么很有可能他就是在那个领域的天才。当然了,这通常在五到七岁才能看出来,有的甚至更晚。
 
那我来谈谈智商领域难以理解的悖论吧。
 
我不是医学专业,但是我从很多医生那里得知,智商是天生的。天生高,长大就不会太低。天生低,长大也就不会太高,这东西是有天花板的,也是有地板的。那么,我就从这个假设开始说起。
 
我看了看目前用于智商测试的题目,依旧是没有逃过人类认知局限,也不是什么高明神秘的玩意。这些题目在最大的角度来说,无非就是考察两个领域:归纳和演绎。向下细分有逻辑、联想等等等等小类,至于运算什么的我就不谈了。

那么这些类型的题目设置还是符合我对智商这件事情的判断的,他在考验人类对于各类连接的认知,有明显的,也有隐晦的。
 
那么ABA的课程在智商领域看似就是对的了,两个圆形放在一起是归纳,两个三角之后再放置一个三角是演绎。可是问题是,医生说这智商这玩意是天生的啊!学的来吗!
 
我觉得用ABA的思维方式一定能教会俩圆圈放一起,那教的会费马大定理吗?闹呢?玩扬汤止沸呢?如果你觉得ASD孩子不配研究费马大定理,会穿衣吃饭就够了,你看看格兰丁天宝的成就,是NT能随意达到的吗?
 
那么智商该怎么教呢?启迪,且唯有启迪。
 
如果要我说智商这种玄乎的东西,那么也只能得到这么个玄乎的答案。当然我也可以细说,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问题了。一年半载肯定说不明白,但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古希腊的著名哲人师徒传承之间的启迪,看看禅宗的公案,机锋,都会有收获的。
 
于是我得到了一个结论:继发性智障是一个现象,而不是一个疾病,更不是ASD的一个必经过程。
 
至于如何区别小孩是不是智障这件事情我也很疑惑,但是我毫不纠结。我想起来一副红楼梦中的对联,写在这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是每个孩子都要达到书本标准,更不是每个学霸都有美好人生。
 
写到这里,我聊两句鸡汤。即便是NT,也要经历生活的苦涩。哪怕是AS或者ASD,也一样会爱与被爱,而且谱系的爱,更加专一且长情。即便真的是有那种崩坏吃屎的“ASD”,感受到痛苦的人是我们,给他们一个车轮子就能开心一整天。这是一种非想非非想的一门深入的至高禅境,多少高僧大德、圣者先贤都苦求而不得的。
 
5.关于ABA
聊完鸡汤,我们谈一谈ABA这个东西。
 
ABA是个基于哲学假设的科学方法论,我这里说的ABA大部分都是ABA的支点——DTT。
 
ABA,是我2008年做一个心理学的项目时,第一次听说的这个词。随后因为生活环境改变,我就再也没听到过这个词。我以为这个臭名昭著的东西已经销声匿迹了,没想到在ASD这个领域却枝繁叶茂了。

为什么我认为ABA臭名昭著,因为他和人类最高教育目标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对ASD孩子不应该训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启蒙。(有兴趣的朋友读一读康德,会理解我说的启蒙)
 
我先说结论,ABA针对行为问题,是一定有效的。使用基于ABA的教学法DTT是一定能学会的。
 
为啥有效和能学会,我还这么讨厌ABA?(我本人可能对ABA存在刻板偏见,不喜欢看的可以略过这部分,当然,其他的部分你也可以不看)。
 
ABA的核心我总结是四个字,趋利避害。教学法也是四个字:惩恶扬善。这是利用了生物学特性,别说人类了,就是个草履虫,他一样能够远离含盐量高的水域,而趋近于适合自己生存的水域。人类是生物,生物当然符合这个特性。所以在干预行为问题上,这是一定有效的。可是这能治疗自闭症吗?这绝对不能治疗自闭症,这只能干预问题行为。
 
当下的机构所使用的干预方式,其实远远没有把ABA的功力发挥出来,要知道历史上第一个用ABA方法干预的自闭症实验,是三个四十多岁老ASD了。他们的自残行为严重到已经导致自己咬掉了双手拇指,还有一个把自己右耳朵的骨头打碎好几次了。这种程度的ASD在当时都是24小时穿着束缚衣等待生命终结的命运的,可是用了ABA之后,一周左右就把他们的自残行为弄消失了。
 
这还不能证明ABA有效吗?太能了。可是他是怎么做的呢?他用的是电击棒,一次电击能电晕一头牛。每次当这几个实验体要自残的时候,就给与电击,这样的痛苦远远大于通过自残来寻找本体的快感。

是什么起效了?是他教会了实验体不要自残吗?并不是,这是生物特性,趋利避害起效了。后来因为处于人道主义的考虑,而不是干预效率的考虑,他们才选择了强化物,而不是电击棒。我再顺带提一句,电击棒和强化物之间,他们还给孩子用过可穿戴的电击设备。
 
你觉得我能同意孩子去这样地方做所谓的干预吗?
 
那好,机构说现在已经不电人了,是快乐ABA了,那我为啥还不去。因为DTT。
 
DTT一定能学会,为啥,因为拆分的绝对够细。我见过一个被DTT出来的小孩和我说再见。他可能是掌握的不够纯熟,才让我看出来他是习得性的再见。1、转身。2、抬头。3、找我的眼睛。4、抬手。5、挥舞双手。6、迅速跑开。可能是第五步步他还没掌握,因为他手心冲着自己就和我再见了。再见完了之后扭头就跑,因为我听说他们要求说了再见之后,三秒就要真的要再见。
 
我看到这样的一个孩子,我觉得小孩如果需要付出如此的代价,仅仅是为了学会一个再见的手势,那么他会不会再见这个手势还那么重要吗?
 
那行为问题需要干预吗?我认为除了自残、打人、吃屎这一类极端的,其他的真不需要干预,当孩子综合能力上来了,自然去玩更好玩的东西。你见过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对着婴儿手摇铃产生过沉迷吗?这就是因为能力不匹配了。孩子能力上来了,自然要玩能给他更多快感的东西。这也是生物本性,谁还不喜欢多巴胺呢?
 
反倒是家长,更需要找到方法,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认知,让孩子能在更多地方找到快乐,而不是别无选择的陷入沉迷的刻板行为中。不过实话实说,这种沉迷真的很快乐。比成年人刷抖音利用随机性奖励成瘾机制所获得的快乐还要快乐。
 
综上,我最烦DTT的一点是,DTT和人类认知是完全相反的。他能教会任何一个人一项技能,但是它不能启迪学生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你家狗也能学会一项技能,但是它不会通过已有技能去演绎出另一项技能,更不能去归纳已有的几个技能都用在什么地方。
 
如果你跟我谈ABA能泛化,那么你就仔细想想,啥是泛化。泛化这个词是不是仔细一琢磨就更荒谬了?接受正常教育的人需要泛化吗?你这时候又要和我强调ASD的特殊性了,那你能明确的指出ASD儿童在生物学的意义上,到底和NT有什么不同吗?
 
ASD和NT唯一的不同就是目前所在的精神状态不同,仅此而已。

反倒是行为心理学学派的开创者约翰·华生,也就是哭声免疫法的发明人孩子的下场,恰恰能说明一切。他通过了臭名昭著的小亚博实验,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在条件刺激下建立物体与感受连接的。所以得出了一系列的行为理论,例如可以在婴儿啼哭的时候忽略他,然后让孩子未来成为独立坚强的人格等等。这在当时极端科学思想盛行而忽略伦理的年代引起了学界关注,幸好后来有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来反驳,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他的孩子发生了什么呢?他有三个孩子,老大成功自杀了。老二多次自杀未遂。老三一直流浪。

美国使用哭声免疫法育儿的家庭产生了什么呢?这个我没有是数据,但是你可以看看这个理论出现后的二三十年,也就是被使用这个方法的养育孩子们成年之后。美国的暴力犯罪率达到了历史高点。

现在还相信ABA那一套孩子哭起来就忽略他的理论吗?想象一下,这会在孩子心中造成一个多么大的创伤?
 
那该怎么育儿呢?当然是爱啊,全情投入啊,(以防被杠,我要加一句当然是符合社会道德且有方式方法的爱。)
 
6.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我们关于摘帽的悖论。
 
第一个论点:能摘帽的就不是自闭症,自闭症就不能摘帽。
这个论点只要听到的人精神状态正常,智商在70以上,就能想明白,我就不谈了吧。我只抛出一个退一万步的论点:这世界难道没有奇迹吗?
 
第二个论点:ASD儿童只能无限接近正常人。
首先,谁是正常人?他是谁?他在哪?他在这世界存在吗?为啥我一个没见过?我见到的都是带有各种特质的人。性格开朗的正常吗?太自来熟了吧。头脑聪明的正常吗?这人一定精于算计,我们要防备。那我问问谁是那个正常人呢?

其次,如果真有一个人是正常人,那他作为绝对少数,还在正常的行列里吗?
再次,正常人有什么好的呢?接近正常人干啥呢?要是谁都能理解你,你得多俗?
再再次,正常人没有作奸犯科的吗?

最后,ASD儿童的特质,我恰恰认为是善良的、美好的、专注的、务实的。这有什么不好呢?

这帽子谁给戴上的,最终还是需要谁去摘。当然,这个问题不能细聊,一旦细聊,就会遭遇一个某种不正确的窘境。
 
7.我来谈谈我们和ASD儿童共同成长的问题。
 
在这里我既没有说教育,更没有说干预。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孩子大人共同成长的过程。
 
ASD儿童的问题,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我就不谈了。也有很多方法去“干预”,我个人推崇的是发展学派,丹佛、地板、PCI、这一类都可以,也不反对轻微的ABA(不是DTT),因为效率最高。

但是我无论怎么思考还是觉得这些学派没有抓住核心。还是依旧停留在ASD这个表面问题上,也就是这些学派还是在谈这个“标签”。这导致我根本不想从表面问题入手。而是从人类共性入手。
 
我就谈一个关键词,欲望。

这个关键词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马斯洛理论的欲望阶梯。二是佛教理论中的欲望(某种意义上的动机)。三是佛洛依德说的欲望。当然了,以下的文字中对欲望的阐述我也不必分开。
 
我先说一个我的观察。我没见过任何一个有人照顾的傻子是因为傻而把自己饿死的。我也没见过因为傻,用眼睛吃饭,用耳朵喝水的人。这就是人的最基础欲望,生、生存的欲望。当然了,你要是非和我杠大脑、小脑、通用脑、神经反应这一套理论,我也接受。因为我知道你就是单纯是因为想杠。
 
如果这个基础欲望是人类共通的(我以下所有观点都建立在这个假设上,如果你反对也没必要看下去了),那么我想ASD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封闭状态,而是和我们有共同点的。从这里看,ASD就是一种能够被打破的状态,从而避免继发性智力障碍,最终摘帽。
 
通过以上思考,我似乎在理论上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论:这人会吃饭,就能摘帽。
 
为啥会吃饭就能摘帽呢?
 
这个命题需要有几个假设,首先这个人的寿命要无限长,其次,人类的认知有边界。直白点说,寿命无限的乌龟也能做一次环球旅行吧。
 
坏消息是这两个假设都不成立。
 
可是好消息是人类的寿命也不短,大脑这个设备也足够精良,孩子也不需要走到人类认知的边界这么远的路程,只需要完成摘帽即可。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个公式。
 
孩子剩下的时间比上大脑闭的程度等于摘帽的概率。
 
目前我们思路的很清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孩子闭的状态,孩子就可以摘帽。
 
时间问题我就不谈了,我只谈一谈如何打开孩子闭的状态的思路。(本次更新没有具体方法,只有解决思路)。
 
在没有饥饿感的时候,我们很难主动进食,同样,我推理出在没有社交欲望的时候,是不会产生社交行为的。
 
根据马斯洛的欲望阶梯,在社交欲望出现之前,分别是生存欲望(温饱)、安全感、社交欲望。
 
如果前两个欲望阶梯没有满足。怎么可能产生第三种欲望呢?
 
在丹佛等学派的主流的不同观点有两个,一个是ASD天生就没有社交欲望。另一个是天生对物更有兴趣。
 
这两个观点我都不能认可。因为认可了这两个观点,相当于孩子没有办法摘帽。只有办法改善。而且通过我对孩子的观察,我认为这两个观点都站不住脚,因为孩子很明显对人存在兴趣,而且兴趣可以随着对人的了解而增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并稳固前两个欲望阶梯,激发出来第三层社交欲望来。
 
我这里用一个比喻,你没有吃过瓜子瓤的时候,你看着瓜子皮觉得这东西肯定很难吃,但是一旦吃到了,就会食髓知味,欲罢不能了。当然了,如果要是连吃十个瓜子都是苦的,那估计很久都不会再碰瓜子这东西了。除非再次建立起探索的欲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本来已经有社交欲望的小孩,会突然退缩的原因。这就是他们忽然感受到了某种安全感的不足。

当然,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安全感的问题,还有基础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比较复杂,我暂时也没有想的十分清楚,但是主要因素应该是这些。
 
我尝试着做一个比喻:一个三岁孩子(ASD)、一个柔弱女人(NT)、一个训练有素但是没有武器的特种兵(社交高手)。三个人同时被瞬移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中(社交场合)。谁会第一个适应环境?当然是特种兵、其次是弱女子,最后是孩子。这么这个适应环境的心理过程是什么呢。
 
首先特种兵肯定会因为被瞬移过来而懵逼一阵,但是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动作顺序一定是:1、躲避爆炸,不要被炮火击中。(第一层欲望阶梯,活下去)2、找到掩体、检查身体是否受伤(安全感)3、确定有掩体,且没有受伤的时候查看是否存在队友、队友是否受伤、有没有支援、等其他脱困因素。(社交欲望)
 
如果放在这个极端情境中,我们会发现,社交欲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很多先决条件的。在满足了先决条件之后,才能激发社交欲望。
 
现在我们反观第一阶梯中的温饱,按说我们今天的粮食产量已经不足以担心这个问题了。但是为啥我觉得还是个挺重要的事情呢。因为我觉得食物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这就不同了。所以还是得用心考虑。
 
第二个阶梯安全感,我觉得首先要抚平抚养和机构时期的PTSD,才能谈建立。否则根本不能谈这个事情。从我观察的经验来看,一个ASD小孩有了充足的安全感之后,都会在状态上存在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比如从看起来蔫蔫的,变得有精神起来。当然,我这个没有办法量化。其实孩子的状态也不需要量化,比如眼神有没有光、有没有灵气,这一类经验性的观察大家都会做。(摘帽的可能性和方法,应该主要在这个部分中)

如果非要量化,我可以给一个参考标准。你可以看看这个小孩的活动范围。观察孩子在正常状态下(不是疯跑)离他的安全中心(比如妈妈的怀抱,心爱的玩具)的距离,越远越强。
 
当前两个欲望阶梯建立完善之后,才能谈起社交欲望的问题。
 
我并不是说在建立的期间不能加入认知,但是加入认知的过程必须是非常谨慎的。要建立在1、不破坏安全感。2、不破坏亲子关系。3、不能引发抵触情绪4、不造成新的创伤的基础上。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但是我坚信通过摸索是可以找到方法的。

我想到这里,我觉得已经得出了我是否选择机构的标准。无论你选择多么好的机构,你也不可能建立起来良好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关系非常简单,谁陪他久,他就喜欢谁。
 
8.最后再说几句
当然了,机构也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吊诡的话题。我也可以在未来好好谈谈。我只说在机构中最胡扯的一条逻辑:自闭症需要终身干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孩子有进步,就是机构的功劳。如果孩子没进步,反而退步了,那就是孩子的病情失控了。那我还去机构干啥?且不说所有人“正常人”都一样需要导师、家人、爱人、朋友的“终身干预”,就算是像机构说的这么悲观,真的需要终身干预,那每个月去机构的钱,请一个保姆照顾他、再请一个厨师喂养他,这钱也绰绰有余了吧。对于绝对不可治愈的疾病,是不是把干预转成关怀才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但是对于现实的成年人来说,劝你辞职机构让你花光存款,不劝你辞职的机构更坏。他要让你把工资永远分他一半。还不保证会还给你一个想要的孩子。这样的对赌,你有兴趣吗?
 
这一刻,我想引用《韩非子》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来讲三个道理。一、不要讳疾忌医(不是单指医生)的道理。二、大多数疾病都有发展规律,都是由征兆到发作的。ASD诊断不过是医生和孩子共同给你提了个醒,让你要抓紧时间,找对方法全力陪伴成长。哪怕是静待花开派,也不要再起到反作用。三、在古老的韩非子时代蔡恒公都知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道理。别太迷信权威,多有点自己的判断。
 
今天(2020.7.15)就先谈到这里。孩子的午休要结束了,我要继续带娃陪伴了。
 
最后抄一首袁枚的诗送给大家: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诺爸曰:娃娃爸爸算是我遇到的家长中算是非常典型的类似于学者候群的特点,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自闭特质,我也算这类吧,写的东西和想法,信息量庞杂,逻辑思辨和需要去思考的东西很多,读起来会很痛苦。

但是其实思考这件事一直都是需要痛苦的打破自己原有的对于世界的看法的过程,否则就是盲目的接受别人的观点,而不是自己真正的去验证和与自己的知识体系去思考和融洽。

自闭症这件事,在这个商业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恐吓家长然后盈利的商业工具,我并非想让大家觉得谁说的一定对,谁更厉害啥的,其实很无趣。而是希望你能够和娃娃爸爸一样,为了孩子或自己也好,真正的去思考这件事,去在一个更大信息量和宏观的视角去看待这个圈子里的种种,因为自相矛盾,危言耸听,乌烟瘴气的东西太多了些。

我所说的,娃娃爸爸说的,也许全都是错的,但是你必须真正的思量和考虑正视我们提及的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才是对于孩子真正的负责。

谢谢娃娃爸爸的热心与深刻的分享。

愿所有的孩子被温柔以待。

诺爸说 出品
【微信公众号】 nuobashuo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康语儿童启能发展中心
机构简称:东营康语
成立时间:2020年09月18日
区     域 :山东东营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 语言训练机构 | 感统训练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ABA训练
最新文章
1东营康语_东营东营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价格贵不贵?
2孤独症十级划分标准
3自闭症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哪些表现?

作者专栏sign up

闫春梅
闫春梅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所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区     域 :北京西城区
单位性质:公办康复机构| 公办诊疗医院| 事业单位
热点文章
1自闭症孩子的焦虑状态如何缓解?这些方法值得尝试
2提高自闭症孩子注意力的游戏是什么?
3自闭症孩子家庭教育D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