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静进医生:由自闭症儿童的“对视回避”谈谈眼神交流

  • 2020-05-05 02:46:56
  • 静进
  • 名人访谈;
  • 1.5W次
来   源:中山三院(广州市天河区)( 电话:020-85253333 )
作   者:静进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虽然还不清楚自闭症为什么不看或少看他人的眼睛,但心理表征上可以肯定这是恐惧对视的表现。自闭症儿童通常存在感知觉方面的异常,要么过度敏感要么过于迟钝;他们的超敏现象同样会影响到视觉,如痴迷观看某些光线或物体,或恐惧看某些物体,如别人的眼光;他们也有触觉回避的表现,就是不愿意别人触摸或拥抱。理论解释,自闭症的这种反应是“感觉加工障碍”所致,它包括感觉过度反应、感觉反应不足和感觉渴望/寻求三个反应类型,有时可发生在同一自闭症孩子身上。
关键词: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行为问题,统合,自闭,自闭症,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孩子,静进

文 | 静进医生

眼神交流的功能


我们知道,人类获取信息量的80%是通过视觉实现的,故此有“眼睛是心灵窗口”之说。人彼此交流时,肯定会发生眼神接触,对视是一种非言语信息交流,它对人的社交和社会行为有很大影响;非言语信息还来自于时间、空间以及听觉。眼神交流成为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焦点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事情,起初将眼神对视定义为个人信心、尊重和进行有意义社交的重要标志。不过,人们的眼神接触会因文化、习俗及社会环境而有所差异,有时宗教信仰及社会性差异会使眼神交流的意义产生很大变异。


例如,在某些宗教礼仪中强调,接触异性时要低头和尽量避免关注异性眼神和身体特征,视为是一种尊重。再譬如,我们国家父母或老师训斥孩子时会狮吼“我说话时你要看着我!”;而欧美国家师长批评孩子时并不强调看着批评者,甚至鼓励接受批评时盯着地板看。日本学校指导学生们上课时尽可能目光投向老师的颈部或领带;成人与上司交谈时会垂低他们的眼睛,以示尊重。可笑的是,有些国外议会规定在会议上发言时禁止成员间的目光接触,因为政治争论时互相对视会增加彼此的敌意。

 

人的眼神接触,起初演化于识别对方的面部表情,即了解和揣摩对方的情感信息;这对人类食不果腹、茹毛饮血时代的生存极为重要,快速获悉敌手或盟友的信息,完全靠眼神对视的那瞬间,对视也是发出威胁和攻击的重要信息。难怪,猛兽如猫科动物相遇时通常避开彼此眼神,意在避免发生冲突,犬类也是如此,除非开打撕咬。因此,除了人类驯养的宠物,还真不要轻易近距离凝视动物们的眼睛,否则容易被理解为威胁而向你下口。


如今,人们交流时会本能下意识地去搜索他人的眼光和面孔,寻找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征兆。在社交活动中,眼神接触会彼此提供十分重要的意图和情绪线索。抛开敌对和开打的情景,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众人的眼神很少或不看某个人,则说明该人在群体中无足轻重,或表明他/她在群体里是很孤立的;反之,聚焦众人眼神者可能是擅长社交和受欢迎的,他/她表达的信息是重要的。当然,眼神接触也是异性间沟通情感信息及调情意图的要素,无须语言,眼神就可表明和衡量出对方的兴趣、欲望或意图,如起初短暂的对视和避开,再频繁地窥探到深情地凝视;哈哈,人的所有情意绵绵、七情六欲的秘密竟然全在眼神里。

 

眼神表达情绪的几个特征大抵如下:

☀ 焦虑 - 眼神飘忽不定,眼睛湿润或潮湿

☀ 愤怒 - 眼睛瞪大、怒目圆睁

☀ 无聊 - 眼睛不专注,或看其他方向

☀ 欲望 - 睁大眼睛、瞳孔扩大

☀ 厌恶 - 迅速转离眼睛

☀ 嫉妒 - 瞪眼、眼飘不屑

☀ 恐惧 - 瞪眼睛或回避,甚至闭眼/捂眼

☀ 幸福 - 眼神闪闪发光,眼角轻微皱纹

☀ 兴趣 - 强烈凝视,也可能眯眼看

☀ 可惜 - 目光凝重,眼内潮湿

☀ 悲伤 - 流泪或低眉垂眼、微闭眼睛

☀ 羞耻 - 眼神回避、眼神低垂

☀ 惊喜 - 睁大眼睛


另外,眼神也极会撒谎。至少,在地铁公交等地方近距离接触陌生人时,人们都会刻意彼此回避目光接触,以掩盖自己的困窘或个人隐私,也是出自对对方的尊重;不信,你试试盯着人家看,要么会遭冷眼,要么找挨骂。人撒谎时,眼睛往往会回避、飘忽、犹豫或“视而无物”,用手骚眉搭眼也是心虚的表现之一,不过谎话老手除外,他们说起谎来眼神可能更淡定更自信。


自闭症的对视回避


研究发现,母婴之间的眼神接触量从新生儿至生后12周内会快速增多,生后1-4周内母婴眼神接触是最佳敏感期。婴儿哭闹持续时间与母亲眼神交流之间呈现负相关,即母婴眼神接触越多,婴儿哭闹越少,而且母亲对婴儿的依恋与关注的敏感性会趋于稳定。这说明,对婴儿敏感的母亲比非敏感母亲更容易注意和观察到孩子的行为问题。


英国心理学家对一组5岁儿童进行的研究发现,被提问时避免目光接触的孩子比保持目光接触的孩子更能正确回答问题。说明,观看对方眼睛和面孔时更能分散孩子的思考,且看着主试的面孔会同时加工过多信息而造成信号超载,因此答对效率降低。因此,告知老师和父母们,要孩子回答问题或批评时勿强调对视,这会适得其反。

 

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与他人眼神交流水平低下或干脆没有对视,称为“对视回避”。虽然还不清楚自闭症为什么不看或少看他人的眼睛,但心理表征上可以肯定这是恐惧对视的表现。自闭症儿童通常存在感知觉方面的异常,要么过度敏感要么过于迟钝;他们的超敏现象同样会影响到视觉,如痴迷观看某些光线或物体,或恐惧看某些物体,如别人的眼光;他们也有触觉回避的表现,就是不愿意别人触摸或拥抱。理论解释,自闭症的这种反应是“感觉加工障碍”所致,它包括感觉过度反应、感觉反应不足和感觉渴望/寻求三个反应类型,有时可发生在同一自闭症孩子身上。


很多机构或家长容易把它称为“感觉统合失调”,甚至把一些运动发育不太好的孩子也这样盖帽界定,但这种称谓迄今还不属于正规的医学定义,至少在精神心理权威诊断标准里(如DSM-5或ICD-11)就没有这样的诊断名称和疾病单元。

 

自闭症的对视回避有相应的神经缺陷的依据吗?目前,确实发现自闭症脑内调控情绪的神经中枢,如杏仁核、梭状回、尾状核等的发育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右侧脑半球的梭状回对人的面孔识别起着重要作用;自闭症儿童识别他人面孔与情绪时能力低下,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他们观看人面孔时梭状回不激活或弱激活;他们的超敏和恐惧他人眼神,也可能与其脑内纹状体的一种叫做多巴胺受体2(D2)递质增多有关,这种递质可增加个体对某些刺激如眼神的恐惧与厌恶;这似乎与早期的不良应激/刺激有关,作为记忆印刻会在脑内不断得到强化而异化为持续性的对视回避。如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发现,产前的某些应激刺激会显著增加母体的触觉回避和厌恶触觉。


视觉交流对人类和儿童如此重要,意味着强化母子依恋和早期母子眼神交流,对儿童早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或是基础。我门诊接触的很多自闭症幼童,常听到母亲描述,因工作或其它原因较少照护孩子,或将孩子托养给祖辈老人;而有些老人喜欢使用视屏方式养育孩子,孩子可以痴迷于视屏而不吵不闹,省了老人们的很多操劳。过早过频接触视屏是否是自闭症发病的一种风险,目前尚不好说,因为还缺乏有效的证据。因此,凭个人观察和经验,建议母亲最好自己带养孩子,促进母子间的情感与眼神交流,少让孩子接触视屏,这至少对孩子早期发展、建立安全感和降低恐惧感是有好处的。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
机构简称:中山三院
成立时间:1970年01月01日
区     域 :广东广州市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 科研学术机构 | 事业单位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早期丹佛 | 职能治疗 | 小组课
最新文章
1静进医生:育儿焦虑是怎么回事
2静进医生:孤独症的“神经多样性”与争议
3“你好啊,多样性”2024世界孤独症日倡导活动在中山三院举行

作者专栏sign up

静进
静进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 科研专家
所属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 科研专家
区     域 :广东广州市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科研学术机构| 事业单位
热点文章
1孤独症会掩饰自己吗?大龄孤独症人士如何掩饰自己?
2静进老师——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2是诊断ASD的“金标准”吗?
3静进医生:孤独症是神经多样性的存在吗?如何理解孤独症为“神经多样性”的观点?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