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指南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21837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7 字数:370000

  • 商城价:
  • 市场价:
  • 90.00 手机购买更便宜

累计评价

0

累计销量

196

  • 配  送:
  • 数  量:
  • - +
    已售罄

看了又看换一换

商品名称: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指南

  • 货号:ASD0000351

 年来,孤独症儿童呈现迅猛增加之势,到底“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当前困扰特殊教育教师、家长、相关康复人员的最大困惑。但无论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都需要对每一个孤独症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系统、有重点的评估。教育评估不仅仅为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设计和开展,相关数据跟踪和收集奠定基础,本身就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充分认识孤独症学生的“人”的生活、发展和教育需求。

  为此,本评估指南强调孤独症学生的教育需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感知觉需求以及运动发展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的发展需求,包括情绪管理、常规执行以及兴趣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第三个层次是较高的发展需求,包括社会交往、言语沟通以及认知与学业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孤独症学生的教育教学应按照这三个层次依次进行,并根据学生年龄、严重层度等进行各个领域评估的优先级排序,以此确定学生的长短期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本评估共分为三个层次八大领域,共计363个条目,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融合教育中的资源教师和普通教师、干预康复机构教师以及家长使用。本指南详细介绍了每个评估领域的主要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以及每个评估条目的评估目的、要求、工具与标准。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这一曾经被认为是低出现率的残疾类型,是当今最为普遍和高发的发展性障碍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公报,各国孤独症儿童的出现率在1/160至1/68,其中亚洲地区为百分之一。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全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孤独症儿童的出现率已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孤独症的核心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往沟通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刻板行为,且这些症状在三岁前出现。由于孤独症儿童所表现出的高度异质性、奇特刻板的行为特征、难以衡量的智力水平、令人费解的沟通与思维形式、琢磨不定的社会交往缺陷,更给其家庭以及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莫大的挑战。

  当前,大量民办和残联所属康复训练机构承担着孤独症幼儿的早期干预和康复工作,但始终无法解决学龄孤独症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条件与孤独症儿童少年的教育需求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目前缺乏合理的孤独症儿童少年安置模式和适宜的教育模式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主要接收学龄孤独症儿童(以下称孤独症学生)的主要为两个教育场所,一是培智学校和综合性的特教学校(接收中重度的孤独症儿童),二是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收轻度孤独症儿童)。面对日益增长的孤独症儿童,无论是特教老师还是普教老师,由于不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特征,不知道教导什么内容,不明白采用什么适宜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方法,所以其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家长和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问题,2006年制订的《“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规划》,正式将孤独症作为精神残疾列人残疾类别之一,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同时,《国家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中提出,将在全国31个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试点机构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这成为我国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工作重点之一;是针对广大孤独症儿童少年的教育需求所做出的重大举措。201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了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并承担了教育部关于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的系列课题。


胡晓毅简介

胡晓毅,中国人民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硕士,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97-2001年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系 英语语言文学 学士学位

2004-2007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 硕士学位

2007-2011年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年至2011年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教师

2011年9月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 任教

2011年9月至今 美国堪萨斯大学比里奇残疾人家庭和政策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获得奖项

1、2010年堪萨斯大学Friends of Life Span Institute 优秀研究助理奖

2、2007年美国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协会博士生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

专业学会会员

1、美国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协会会员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AIDD,原 AAMR)

2、美国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协会青年专业人士委员会委员 Early Career Professional Committee, AAIDD 

3、国际早期干预协会会员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arly Intervention (ISEI)

4、 美国残疾儿童协会会员 Council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CEC)

5、 国际智力残疾科学研究协会会议,生活质量研究分会委员QOL (Quality of Life) SIRG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ientific Study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ASSID)

教学工作

现主讲:《自闭症儿童教育与训练》,《特殊儿童行为管理》

科研项目

1、参与美国教育部与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的科研项目:密苏里州残疾高中生转衔项目;堪萨斯州衔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2、参与美国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院(IES)的科研项目:课堂中通过沟通辅助技术培养社会能力的研究项目:学前儿童自我决定研究项目

3、参与美国教育部国家残疾与康复研究院(NIDRR)的科研项目:残疾成年人医保和福利的参与性模式的研究(Participant Direction of Medicaid Funding ),早期干预中的家庭支持项目,早期干预与学前特殊教育项目。

学术成果

译作

《学习问题学生的教育》,《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简明辞典》,《思维习惯》等


刘艳虹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系)副所长、副主任 

研究领域:特殊教育 


获奖情况: 

1.第二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08年获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3.2008年首都统战系统参与奥运、服务残奥先进个人称号 

4.2011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 

主讲课程: 《特殊教育医学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听力学》,《康复学》,《学习障碍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