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秋爸爸:如何做好行为管理

  • 2020-02-29 18:21:23
  • 秋爸爸
  • 名人访谈;
  • 1.4W次
来   源:北京ALSOLIFE(昌平区)
作   者:秋爸爸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ALSOLIFE 秋爸爸 ALSOLIFE三个火枪手之一,医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双胞胎自闭症孩子父亲,央视“朗读者”邀请嘉宾,主译两部孤独症著作,《行为原理(第7版)》等译者。  当当当,伴随着秋大王充满魔性的上场音乐,我们今天隆重迎来了ALSOLIFE第二季微课的压轴之作。  ALSOLIFE在
关键词:ABC,DTT,负强化,孤独症,行为问题,强化物,任务分析,提示,问题行为,正强化,自闭,自闭症,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家长,自我管理,秋爸爸


  ALSOLIFE 秋爸爸 ALSOLIFE三个火枪手之一,医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双胞胎自闭症孩子父亲,央视“朗读者”邀请嘉宾,主译两部孤独症著作,《行为原理(第7版)》等译者。

  当当当,伴随着秋大王充满魔性的上场音乐,我们今天隆重迎来了ALSOLIFE第二季微课的压轴之作。

  ALSOLIFE在这里由衷地感谢各位学霸们的认真聆听,你们的听课笔记和实践反馈就是对老师们最好的强化,你们的分享就是对ALSOLIFE团队最好的支持,大爱你们~~~

  下面,让我们有请秋大王脚踏七彩祥云隆重登场,为本季微课画上一个帅帅的句号。

  本节微课,秋爸爸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先抓一个小目标,价值一个亿》!课程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就是:“以让自闭症孩子听话为例,谈如何做好行为管理”。

 


  课程大纲

  一、自闭症家长一定要懂的3大基本干预原则

  1. ABA的首要原则:强化+辅助

  2. 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大任务、小聚焦

  3. 高功能和低功能的差异化管理原则:技能型vs规则型


  二、 关于行为管理,你的三观正吗?

  1. 行为管理的3大常见误区

  2. 怎么看待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

  3. 问题行为管理的4大常见策略


  三、做到这4点,孩子听话不再难(含音频)

  1. 建立一个关联:听话=好事

  2. 用好两大策略:辅助&强化

  3. 打破一大困境:恶性社交循环 vs 等价行为模式

  4. 抓紧一种机会:DTT桌面教学


  四、桌面DTT教学,有最多的机会来教孩子“听话”(含音频)

  做好强化物管理

  清晰简短的指令

  及时辅助

  布置好快乐角

  别掉进过度泛化和盲目自然教学的坑

  

       精彩问答

  音频提示:

  一、自闭症家长一定要懂的三大基本干预原则

  1. ABA的首要原则:强化 + 辅助

  一切没有强化,没有辅助的训练,都是耍流氓,耍流氓,耍流氓~~~

  听过秋爸爸微课的家长们,一定对这句幽默而魔性的开场金句念念不忘吧。虽然话风搞怪,但这句话可绝对是ABA入门的首要原则和基础,大家可一定要记住,记住,记住啊~~~


  2. 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大任务、小聚焦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在做行为管理时,往往特别喜欢抓大问题,比如,怎么提高社交能力啊?怎么提高游戏能力啊?

  实际上,做ABA行为管理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先从任务分析着手,不死磕大任务,而是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找到其中的可强化单位,然后再对这些细小的、明确的目标进行及时管理。

  如果我们不能分解到小目标,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就会导致任务的中途失败;而孩子对于强化物到底强化的是什么,也是稀里糊涂的。因此,一定要做好任务分解,否则强化了不好的行为可就事与愿违了。


  3. 高低功能的差异化管理原则:技能型 VS 规则型

  在任务分解的过程中,对大龄或者高功能孩子,和对小龄或者低功能孩子,我们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导方式。其中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

  低功能和小龄孩子:

  我们要更加侧重那些能够立刻直接强化的、具体的、小的、技能型的学习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再循序渐进地引入规则管理。

  高功能和大龄孩子:

  我们会更加侧重于那些间接强化的、规则型的学习项目,让孩子能够从规则中体验到自然的强化效果——遵守了就有好事,没遵守就有麻烦。而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让他们在规则管理的教导下实现自我管理。

  低功能小龄的技能学习,大家可以在ALSOLIFE平台找到非常详细的训练方案,那么,高功能大龄的规则学习该怎么着手呢?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1)将行为的ABC(行为本身和行为的前因后果)用语言描述给孩子。

  2)如果孩子语言能力和技能不足的话,则直接让孩子体验到我们设计好的行为和它的前因后果之间的关系即可。

  这样慢慢地,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把这些规则内化成为他自己的习惯。


  二、 关于行为管理,你的三观正吗?

  1. 行为管理的3大常见误区

  1)找不准焦点,聚焦的是“非行为”。比如关注的是让孩子不尿裤子,而不是让孩子按时上厕所。

  2)瞄准的是不好测量、不好观察的内隐行为,比如兴趣、欲望等。这些东西只能靠猜,而且一般一猜就歪。

  3)过分关注偶发事件。事实上,偶发事件没有科学分析的价值,不需要做行为的ABC记录。


  2. 怎么看待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

  关于这一点,首先我们要正一下自己的三观,明确以下几条大原则:

  1)不是因为有自闭症,就必然导致了问题行为,而是因为有了特定的行为,孩子才被贴上了自闭症的标签。

  2)自闭症孩子身上所有的不当行为,都会在正常孩子身上出现。

  3)即便最重度的自闭症孩子,也会有表现良好的瞬间。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焦虑,而对孩子身上的行为过于夸大。其实,行为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不适应,家长的价值观不同,对行为的界定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常常容易把自己的喜好和标准加到孩子的行为管理过程中去,一看到怪异的行为就联想到自闭症,这种有色眼镜很影响我们对孩子的客观干预。

  咱们孩子的主要问题,不是身上的坏行为太多,而是他们掌握的好技能太少了。所以我们做行为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孩子建立“好技能”。


  3. 问题行为管理的4大主要策略

  1)抓重点行为:

  把行为排好队,抓那些最近经常出现的、很有必要纠正的行为进行干预就可以了,而且要持续观察记录一至两周才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找到问题行为的强化物:

  如果一个行为经常出现,那一定是被强化出来的,而且一定有强化物在维持它。因此,我们要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出这个强化物到底是什么,并且要让这个强化物今后尽可能不再出现。

  3)明确引发问题行为的环境条件并做好预防:

  通过行为分析,找准行为的环境条件后,首先要做好预防,避免再次出现同类的条件刺激。如果你明知道孩子在某种情况下出现问题行为的机会非常大,那你就一定要做好预警,别给他机会犯错。行为不出现,就不会被强化。

  4)抓“好行为”,抓“替代行为”:

  用好行为的建设来挤压问题行为出现的时间和空间,这是问题行为管理最重要的一个手段。


  三、做到这4点,孩子听话不再难

  接下来就是本节微课的重点了,秋爸爸以“让孩子听话”这个小目标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行为管理原理的应用,并且提供了一系列非常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给我们。

  让孩子听话,是我们非常渴望实现的一个目标。孩子“听话”了,很多后续的技能和规则学习就好入手了。这个小目标要是实现了,那绝对价值一个亿!

        1. 建立一个关联则:听话 = 好事


  父母的话一定要听,听父母的话一定有好处。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一叫孩子名字,接下来跟着的就是不准干这个,不准做那个的负面指令,这样下来,孩子就会发现,配合了也没好事,那倒不如逃避、反抗来的爽,所以好行为就很难建立起来了。


  2. 用好两大策略:辅助 & 强化

  怎么建立“听话=好事”这个原则呢?答案依然是秋爸爸金句中提到的:强化与辅助!

  通过辅助保证孩子听话,通过强化让孩子以后愿意主动听话。

  好行为增加,你要强化;好行为维持,也要强化;好行为没有,要进行差别强化,塑造它出现。

  新指令发出,要辅助;旧指令发2次后执行的不好,也要辅助。不要企图通过喊叫、发脾气来让孩子完成指令。否则,当发指令和执行不成比例时,孩子不听指令的行为会越来越多。


  3. 打破困境:恶性社交循环vs等价行为模式

  我们常会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的ABC,可是,有多少家长分析过自己在行为管理失败中的表现吗?自己究竟是怎么败下阵来的呢?自己的行为ABC又是怎样的呢,与孩子的行为是怎样的关系呢?

  下面这些图就帮我们做出了清晰的解读:

  上图中,上面一行是孩子的行为ABC,孩子通过哭闹得到了抱抱,从而在这个社交过程中得到了正强化。

  下面一行则是妈妈的行为ABC,妈妈因为抱了孩子,得到了孩子不再哭闹的满意结果,所以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就得到了负强化。

  由此一来,把上下两个图合并起来,就有了下图展示的这个恶性社交循环。今后如果妈妈没有警觉的话,再有类似的情况,事情只会越来越严重。

  教学中的恶性循环也是如此。

  下图中,上面一行同样是孩子的行为ABC,孩子通过发脾气成功地逃避了学习任务,得到了负强化。

  而妈妈则因为布置了作业,得到了孩子发脾气的结果,受到了“惩罚”,这样一来,孩子学会了用发脾气逃避,妈妈也渐渐地越来越不愿意布置作业了。

  恶性循环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开始了。

  由此可见,在行为管理中,我们除了要分析孩子的行为,也要经常分析自己的行为,了解了行为的ABC,才能避免陷入这种恶性社交循环。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

  答案其实有很多种,从ABA的角度就能列出数十种方法来。在这节课里,秋爸爸主要介绍了其中的一种:用等价“好行为”替代掉“坏行为”,即等价行为模式。

  上图就是应用了等价行为模式的一个案例。

  在这个例子中,整个事情的前提是:孩子刚好身体不舒服,而这时妈妈布置了作业。妈妈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完成任务,得到奖励(第一行),但实际上孩子却发了脾气,妈妈则放弃了教学(第二行)。

  其实,除了这两种行为和结果,我们还可以提前做好第三种安排(第三行),那就是在孩子提出休息一下的时候,妈妈同意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先休息一会儿。这种用等价行为替代的方法,虽然也没有完成任务,但是总比在孩子发脾气之后再妥协要好的多。


  4. 抓紧一种机会:桌面DTT教学

  DTT教学是ABA原理和实践最为浓缩的精华,在桌面上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高效率地落实行为管理的小目标。

  DTT教学的重点本来就是配合和遵从,每一个回合都是在教孩子听话。所以,一定要重视DTT教学。


  四、桌面DTT教学,有最多的机会来教孩子“听话”

  桌面DTT教学中,不仅有大量的提供给孩子的学习机会,也有大量的提供给家长的操作细节关注点等学习机会,有了这些实践,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施展ABA技术。因此,实践“听话”这个行为管理小目标最好的地方,就是桌面。

  否则,那些盲目追求自然教学或泛化教学的,在行为管理失败时都不知道败在何处,找不到抓手。

  那么在DTT教学中,做好哪些细节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听话呢?秋爸爸举出了几个常见的要点。


  1. 做好强化物管理

  在强化物管理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好动因操作。

  首先来说,桌面教学当中使用的强化物,一定是平时不会让孩子随便吃到的,只有在桌面教学当中才能见到,否则平时都吃腻了,还能有什么强化效力呢?

  其次,也不要滥用“你真棒”这类的社会性强化,我们以为社会化强化很好,总会随时张口就来,但其实用多了,同样也就没有强化效力了。孩子还是没法从中获得“听了家长的话就有好处”这个关联的。


  2. 清晰简短的指令

  发指令时,一定要清晰简短不啰嗦,保证一个刺激下去,孩子能够引发出一个行为,得到一个强化物。

  相反,如果我们啰里啰嗦地说了一大堆,一边说一边连强化物都被孩子抢去了,那这时你去强化的可不是孩子“听话”的行为,反而是“抢夺”的行为了。


  3.及时辅助

  如果孩子没有执行指令,我们要马上启动一个矫正程序,保证孩子在这个回合中听话,最终能够得到奖励。也就是不让孩子有连续犯几次错误的机会。


  4. 布置好快乐角

  这个快乐角要简洁、干扰物少,但是强化物丰富,孩子一来这里就有好事,尤其是刚开始,只要一进入这个快乐角,我们就白给强化物,一定要让孩子把这个学习的地方和愉快建立起关联来。

  不光如此,这个快乐角当中的教学任务也要慢慢地增加,刚开始肯定做不了连续十个回合一组的高密度训练,那么一开始就先做三五个回合,做完了就让孩子去休息,但是好吃的只有在这个快乐角里、在这个桌面上才提供。这样逐渐匹配下来,把这个快乐角变成一种强化物才是一种好状态。

  教学结束的时候也别忘了干脆一点,千万别拖堂,而且在结束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强化物,让他对下次教学始终保有念想。


  5. 别掉进过度泛化和盲目自然教学的坑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那就是千万别掉进泛化和自然教学的误区中去。

  1)关于自然情景教学:

  如果你是因为做不了桌面DTT教学,转而去寻求自然教学的话,那么秋爸爸就要给你敲警钟了:放弃桌面教学谈情景教学,只能是一种奢谈,而且这种托辞很危险。

  因为桌面DTT已经是排除掉各种干扰,最为简洁清晰化条件下的教学了,如果做不了,在自然环境下的干扰和不确定性下,那教学过程就更容易沦落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式的乱撞。

  熟练的桌面DTT教学过程中,10个回合一般就能在2~3分钟内完成,一天下来也许就有两三百次的连续机会,每一个回合就是一来一往的社交练习,一教一学的互动机会,这不光是在教技能,也是在教听话。而且,技术细节上强化与辅助的操作要求,可以充分让孩子得到“我的话一定要听,听话一定有好处”的体验。


  2)关于泛化:

  对于自闭症孩子,至少对于那些中低功能的,区辨教学要比泛化教学更值得去抓。

  泛化是一个黑箱,盲目泛化是一个陷阱。所有泛化,一定都是从区辨开始的,只有大量的区辨的积累,才可能形成泛化,没有专门单教泛化的妙招。

  圈内一直是喊“泛化”的多,喊“区辨”的少,很多家长过度热衷于“泛化教学”,甚至喊“机构管桌面,我在家管泛化”,抓了半天却发现抓不好,而且,往往搞成“以考代教”。

  日常中的这种“以考代教”经常发生,家长自以为这就是在做自然情景下的泛化教学:“原来教给过你的,你现在也应该会呀!”,因而不去及时辅助,等着孩子反复出错,却总还心存侥幸地指望孩子在下一次考问时就能做对,结果常常是等孩子连续犯错之后仅凭最后一次蒙对或仿说的答案,获得家长的随手奖励。这就不是在教听话了,实际上只是在教孩子无所谓的乱答一气后的“鹦鹉学舌”。

  在“寓教于乐”和“走到哪儿教到哪儿”这类“看上去很美”的说法下,放弃了桌面教学,只去追求所谓的“自然泛化教学”,那就如同丢掉了锄头,荒废了种地,只想轻轻松松地坐在树荫底下“守株待兔”一般。

  最后,再强调一次这节课的重点:

  行为管理,抓住一个小目标,让孩子听话:我的话你一定要听,听我的话一定有好处。

  靠什么实现:我们不能耍流氓,要靠强化与辅助

  在哪里有最多的练习机会来训练这种听话呢?在桌面教学上,DTT里的每一个回合,就是一个教学机会,而且DTT的教学程序和细节,能够确保辅助与强化的实施。它是非常有效率的行为管理教学策略。

  

精彩问答


  Q1:  如何判定给孩子的目标设置是否合适?怎样避免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谢谢!


  秋爸爸解答 

      按also平台给出的阶梯,就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此外,如果其他项目都可以通过,而只有个别项目长时间无法通过,那也提示课题可能有问题。请有经验的老师帮忙看一下,他们也会一眼看出目前的计划合不合适,是不是高低不平的不同等级项目乱组合在一起的。


  Q2:  孩子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能安坐,喜欢挥舞手臂并发出滴滴嘟嘟的怪音。经过ABC记录确定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自我刺激,极少数情况是答对问题后的兴奋高兴。请问这种情况怎么训练孩子安坐。孩子是男孩,刚满5岁。

  秋爸爸解答

  这个按住手臂就是了,只要无声地控制好,表面上,依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任务教学上, 可偶尔给出'坐好'的提醒,要求坐姿为双手平放在桌面上。通过模仿加以专项训练。


  Q3:  孩子3岁一个月,估计功能算中底,有时自然情景下提问题例如你叫什么名字,有时做桌面个训问哪个多;问一次有时他会回答或者指出哪个多,但再进行下一回合就经常会不耐烦,摇头尖叫,我前面一次他回答对会给强化物或者赞美,但是他还是会不断尖叫,不能再进行教学。怎样改善(教学内容为also计划内)

  秋爸爸解答

  这个算高功的了。

  首先建议审查强化物是不是不够强。强大的强化物,是不会导致孩子逃避的。


  Q4:  我说我们是玩拼图还是积木,她会说我什么都不想玩,这时候我是该放弃还是坚持?

  秋爸爸解答

  你既然问,她那么答,那就该按她说的做。否者,你就根本不应该问。直接发指令:来玩积木。


  Q5:

  出门了孩子要刻板的要锁门。我去帮忙锁了,他就哭闹,一定要重新让他来,怎么样改?每次都想自己做,做不好,你要帮忙他又不愿意。

  秋爸爸解答  等等他呗。比如锁门的事如果你能预计他肯定出现,那就早出发5分钟,拿来给他自己去锁呗,或等他求助。也可以教'计时',时间到了还锁不上,你就出马,不管他愿不愿意。


  Q6:  孩子总是喜欢问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记录分析表示多种前提都有,吃饭时,跟大人一起游戏时,个人连线、涂色时,感兴趣不感兴趣的时段都有。这样的行为,看上去更可能是自我刺激。这种怎么处理呢?

  秋爸爸解答

  这是高功能孩子常见的对话纠缠现象。最简单的,就是是回答一次,淡漠地告诉他,已经回答了,绝不做第二次解答,忍住。第二次就开始冷酷拒绝回答。当做没听见。

  第二季微课结束了,第三季还会远吗?

  让我们一起相约第三季微课,不远了哦,大~约~在~春~季~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阿叟阿巴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北京ALSOLIFE
成立时间:2017年02月07日
区     域 :北京昌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最新文章
1重磅消息:父母和自闭症子女可以同时住进公立养老院了
2两会信号:自闭症领域这些方面可能迎来重大变化
3这些说不出口的难言之隐,只有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才懂

作者专栏sign up

秋爸爸
秋爸爸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 专业家长
所属单位:北京阿叟阿巴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 专业家长
区     域 :北京昌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孤独症儿童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22023年03月24日汕头自闭症教育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311.21 脑科学日报| Nat子刊:闻一闻就能减肥?气味可调节脂肪代谢
相关文章sign up
  • NO3孤独症家庭纪录片《坏爸爸好爸爸》一名好爸爸,究竟是什么样?12月30日18:00,不论你是位妈妈还是爸爸,都可以锁...
  • 转眼你已经三岁了,说话没叫过爸爸妈妈,不跟小朋友玩,你也不玩玩具。—叫你名字你从来都没反应,你对你的父母表现得一点感情都...
  • 谱系无处不在,其实这么多年,我遇到好多复二代是自闭症的校友们。校友加上圈友那个感觉,惊喜加酸爽啊!我们班一个同学前不久还...
  • 这是大部分特需家庭的真实写照,父亲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甚至是唯一收入来源,为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及孩子的教育和康复提供支持,承担...
  • 受访人供图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自闭患儿加入到李际新的学校里。2016年,李际新了解到游泳对自闭患儿的康复训练有显著效果,...
  • “对妻子用ABA”常在一些交流、讲座上和其他家长见面时,人家夸我,你真是个好爸爸,看,这里基本上都是妈妈来。我自己的感觉...
  • 马凌冬BCBA一周前有幸在中残联为自闭症机构负责人员做了两天培训,重点是机构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讲课之前我习惯地问“虽然...
  • 文章来源:【公众号】希爸分享;ID号:xibafenxiang正文大家好,我是希希爸爸,我的儿子希希,从出生就与众不同,...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