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人生有何意义?(下)——谈行为主义的人生观

  • 2020-02-28 22:59:59
  • 郭延庆
  • 名人访谈;
  • 2.2W次
来   源: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海淀区)( 电话:010-62723860 )
作   者:郭延庆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郭延庆人生有何意义?说人生的意义,基本上等同于人为何而活。为目的而存在,为意义而奔忙,大概是人之为人最鲜明的行为特征了。人生的意义是多重、因人而异、不一而足的。但如果我们把芸芸众生的一众行为放在一起,就会看到它们差不多指向三个方向:成就性的,关系性的,和体验性的。它们既可以是行为的产品或后果(尤其成
关键词:郭延庆

郭延庆

人生有何意义?


说人生的意义,基本上等同于人为何而活。为目的而存在,为意义而奔忙,大概是人之为人最鲜明的行为特征了。


人生的意义是多重、因人而异、不一而足的。但如果我们把芸芸众生的一众行为放在一起,就会看到它们差不多指向三个方向:成就性的,关系性的,和体验性的。它们既可以是行为的产品或后果(尤其成就性的意义),本身也可以是行为自己(尤其体验性的意义)。


成就性的意义,简单理解就是向事而活或为事而活。成就可以是发展的,比如坐、爬、行走、说话等行为里程碑的获得;可以是学业的,比如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各学科的学业成绩;可以是理论、伦理的,比如规律、定理的发现和阐发;可以是积累、累计的,比如工作量的计算、财产以及财富的聚积。


关系性的意义,简单理解就是向他而活或为他而活。“他”如无亲疏远近,则是泛爱或兼爱;“他”如有亲疏远近,则是亲“亲”。一家之人,一单位之人,一社区之人,一家乡之人,一国家之人,一地球之人。你身处不同样的情境,你对“他”者的亲疏体验就各个不同,你对他者的行为取向和表现也各个不同。


体验性的意义,简单理解就是向己而活或为己而活。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与感官相接的体验,包括色、声、香、味、触;第二层次,是与理性思维相接的体验,包括各类定法之形成;第三层次,是超验之体验,譬如佛之涅槃,道之天人合一。超验体验的特征是可验却不可说。


人类之合目的之行为(无论是意识下的还是下意识的)的意义,总归来看,不超此三个方向。三个方向之间,彼此相融相通,可相互成就,也可相互掣肘,但并无壁垒。


这三个方向的意义,都是在行为中体现(个体与人、事、物、我打交道中体现),也是一切行为的归宿(与人、事、物、我打交道的行为无不指向成就、关系和体验)。所以,人生的意义,不外乎彰显成就,关爱他人,丰富个人体验。人生有何意义?(下)——谈行为主义的人生观


活着,不是一种态度


活着不是一种态度,而是行为的具体表现。行为就是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有机体本身也是影响其自身行为的环境的一部分,是环境中自己的部分,是特殊的环境因素。比如有机体发热,或者腿有外伤,或者胃肠不舒服。有机体在或者不在这样的环境状态中,其行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机体与环境互动的历史经验(认知是意识到的经验范畴之一,但历史经验更多是体现在直接的行为中而未被意识到的部分)也是环境中属于自身部分的特殊环境因素之一,这些历史经验因其它环境因素而激活和失活的状态对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我们谈到有机体行为的时候,环境是有机体存在的载体也是有机体能作用到的那个部分,而不是指客观世界整体或者客观世界本身。所以,作为有机体借以显示其行为的环境世界是变动不居的,是以有机体为中心且与有机体密切接近的,是影响并被有机体影响的那部分世界,其中影响与被影响的相互作用正是通过有机体的行为这个中介显露。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机体离不开环境,离开环境有机体无以体现其生存;环境也离不开有机体,离开有机体,环境就失去了其相对有机体而存在的意义。

 

相对于有机体而存在的环境的变动不居,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自身的变动不居,如冷热风雨,他者变故;二是因有机体自身的行为变化而带来的环境变化。比如,有机体从A处到B处,行走的有机体也经历A到B的环境变化;饥饿的孩子哭的行为会让本不在眼前的妈妈出现在他面前。

 

生命的有机体自身是一个行为体,生命的进程也是以行为去适应或者改变有机体所处环境的进程。这个进程因生命而开始,因生命的了结而终歇。生命因自身的了结而终止了其对相对于自身的环境的影响,但个体的生命过程本身又是"他者"的环境因素,相对于存在着的他者,每一个有机体的生命并不因为自身生命的了结而终止了对"他者"相关的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个体可以在自身死亡以后仍以其"他者环境"的身份对他者生命(或行为)发挥作用。所以,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个体生存之时是借行为对自身环境的适应与改变;在个体消亡之后是借"他者环境"的身份改变和影响他人。

 

个体作为“他者环境”而超越自身生命限制的存在,体现为两个个方面,在个体生命时限内,因个体行为本身而对他者有所影响;在个体生命结束以后,因个体生命时限内的行为产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个体存在以及其行为历史在他人记忆(无形)中;个体的言论、思想、著述体现在其它物质载体(有形)上,而对他者有所影响。行为产品对他者的影响,是含生命时限又超越生命时限的。

 

(后记:这是未画句号的思考,是行为的哲学层面的探讨,但于当下的教育和育人也不无相关。呓语也罢,咀英也好,你读到了,也被影响了)

 

论体验的自由与人的存在(本篇为2015年中写就的一篇博客)心理现象由来已久,对它的反思和解释也如影随形。自人类文明史以来,这些反思和解释始终围绕一个“人”与“非人”的主题。一下子抛出去这个观点,很容易让人误会。所以,在进一步论述之前,有必要先对“人”与“非人”做一些限定或者解释。

 

这里的“人”,指的是一种能动的,可意会的,灵活不居的,既广且深的附加于人的一种现象(能体验和体验着);这里的“非人”不是否定人和人性的意思,而是取不以其个人意志为左右的,受客观环境、客观规律甚至客观结构所限制的那一部分同样属于人的属性的,也可以广而深的,附加于人的一种现象(已知和可知)。

 

可以稍做概括地说,自冯特以远的数千年,以对前一部分人性现象的解释和说明为主,但自冯特以来,百多年间到现在,对后一部分人性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却成为主流,直到人本主义以及他的极端发展“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这百十年间,对心理现象的兴趣和研究,不仅成为“学”,而且,还努力地挤进了“科学”的殿堂(不能不提行为主义对此的贡献),尽管地位上不免尴尬:在哲学界发生过把心理学赶出去的呼吁(原配地位不保),在科学界则一直存在对它的科学性的质疑(小三地位不正)。从上述层面的意思出发,这个“人”与“非人”的主题实质上就是“人到底有无自由以及如何自由”的主题。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人首先跟他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动(体验的一面,比如“能看与看到”,“能思与所思”)而不是他自身的身体结构(非人的一面,或者解剖的一面,比如眼球的内部构造与大脑神经元的连接,这是人自身所不能体验的东西)更密切地接触。所以,人自然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以及由此思、想、感、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更首先地关注,而不是首先关注自己的骨骼、肌肉、心、肝、脾、肺、肾,到最后是脑。甚至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剖认识以后,还是更多地从人性之“体验”的一面,而不是“非人”的一面,去认识和理解这些解剖结构。在中国,这种认识更是延续到现在,比如,在中医学里对心、肝、脾、肺、肾的理解和认识。

 

无论从发展的历史角度,还是现实存在的角度,人最亲密接触的,是他最难根本认识的那个层面(体验)。但人最能把握和控制的,是他最不能直接体验的或者不是那么容易体验到的层面(科学,或者非人的)。所以,科学是最有力的改变自然的武器,但要人人建立科学的思维也绝非一时之功。

 

围绕人究竟是自由还是无自由,人在搞清楚他真正的“人”的本性(这是道的问题,形而上的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他“非人”的本质属性(这是器的问题,形而下的问题,或者狭义地说,科学的问题)。人在结构上是物质的,不自由的,决定论的,但人在体验上是非物质的,自由的,无限制的。物质的,不自由的,决定论的东西更容易为人所把握、了解和精确控制;而自由、无限制、非物质的体验却总是变动不居但又客观存在。它离不开物质(此处物质取具有且仅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狭义层面),却又不为物质的属性所羁绊。神经认知科学家一直梦寐以求地尝试着用物质的变化去解释和说明人的体验,但是,它只完成了一步:那就是它只是说明了物质的变化和体验的相关,却无法用物质的变化解释体验的内容和体验本身。这也不难理解,物质难以超出它自身的属性,除非,我们找到一种能体验的物质。

 

人就是一种能体验的特殊物质。他在结构上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他在体验上的属性是客观存在性。我思故我在,是说体验上的客观存在;我不思也在,说的是结构层面上的客观实在。没有人能否认思考(作为一种体验)存在的客观性,也没有人能否认思考的人实在的客观性。思考作为一种现象,它的存在是自明的;但思考不能脱离思考者的结构属性,也就是它不能离开思考者而独立存在。作为体验的思考不能脱离思考者而独立存在,而作为体验的结果(思考的产品,或者思想)则完全可以借助于其他物质的形式而独立存在,譬如,表达于声波,或者记录在书简上。我们在思考上的很多混乱(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等等),在我看来,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区分作为体验的思考和作为“思考”这种体验的“产品”(思考所得,它可以脱离思考者而依附于另外的物质形式)是不同的。

 

作为能体验的特殊物质,人是不可无限还原和分解的。分解和还原是探索作为实在的物质世界的有力武器,假如我们要了解作为实在存在的人性层面(即人的结构属性),当然就要解剖入微,不仅仅要大卸八块地拆开来看,还要拿着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去看,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也的确取得了显著且非凡的成就。但要研究作为体验存在的人性层面,分解和还原论显然是个死胡同。但我们除了现象学的方法和手段,似乎还仍然未得其门。可是,现象学,对于我们经常跟体验打交道的精神科医生来说,又知之多少呢?

 

后记:

我的这篇思考产品(思想)是我思考体验的产物。您能看到,它首先依赖于体验着的我(我的结构属性),其次还要依附于另外的物质的形式(我敲在电脑上,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微博、微信所依赖的科学技术)。“体验着”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存在的时候也就消失了,不可复来。体验的产品(思想),却可以复制,传播,复现。因为它作为产品,已经不再依附于我(我的结构属性),而是依附于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其它物质。

 

在这个产品里,我希望您能区分我刻意地强调了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不同;我还刻意地强调了体验和体验的产品的不同。如果您能体验到两组概念的不同之处,您与我就达成了一种理解。

 

本篇是纯思辨的产物,可能受我曾经阅读过的文献或书籍的影响,但至少在思辨时我没有去参考任何文献或者书籍。因此,一概不附任何参考文献。如果诸君因此认为没有任何价值或科学依据,可一笑置之。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机构简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成立时间:1942年01月01日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 科研学术机构 | 事业单位
优势课程:学术科研 | 评估诊断 | 能力评估
最新文章
1贾美香:不同的年龄段,家长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
2郭延庆谈《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怎么读:怎样“开卷”,才能“有益”
3郭延庆《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第二版自序

作者专栏sign up

郭延庆
郭延庆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 科研专家
所属单位:北京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 科研专家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科研学术机构| 事业单位
热点文章
1郭延庆《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第二版自序
2郭延庆《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陆林序
3郭延庆教授亲述关于挂号难的问题?
相关文章sign up
  • 我放心了心心妈妈会坚持给孩子做训练,但此时此刻,我也感觉到了压力。而心心的变化也让我看到了,给孩子一点时间,在没有成果的...
  • 小依米是一名被诊断有轻度自闭症谱系障碍的16岁学生。小依米和他的同伴都很不爽,如果没有成年人的介入,他们可能会在接下来的...
  • 爸爸把周周送进小教室后就离开了,从那以后,我就成了替他们看一节课孩子的人了,后来我才知道这背后是不信任。第二天,为了保证...
  • 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听到TobiiDynavox眼控仪的十年老用户,倪文斌。#2试着活下去吧作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现在我可...
  • 我教过有语言的孩子,会用语言来探测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但我没教过语言能力弱,听指令能力差的孩子,我们发出指令他们都听不...
  • ID号:laokaidekafeiwu周周说:马莎莎老师不在。自闭症儿童存在刻板行为,他们会做一些重复性的动作。刘老师问...
  • 大米和小米有时候也会好奇,为什么这些人愿意进入特教行业做老师?也许今天的文章里,会找到答案。1那个给我写信的6岁小女孩袁...
  • 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正反馈能够减轻自我厌弃,增加自我认同‣开始学习直接表达需求和感受‣感官超载时有意识地进行环境丰容,而非...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