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我也想上体育课——融合式体育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来   源:循循培训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安安到资源班从事动作练习后,动作虽有进步,但当她看着同侪在操场上做各类活动时,总是充满羡慕的眼神,她希望有机会能上体育课。叁、教学流程一、准备阶段在每周的体育课之前,资源班教师与体育教师先讨论融入体育课程的方法及所需的各项资源(如:小球、软球、无靠背椅子、旋转椅等);
关键词:特殊教育,融合式体育课程,融合教育,多重障碍学生

特殊教育—融合式体育


郑慧珠,台北市辛亥小学教师——特殊教育季刊 2012年6月 第123期 

摘 要

本文旨在,描述帮助一位普通班多重障碍学童参与体育课程的历程。

本教学活动藉由和体育教师的合作,不断反思、讨论以及调整课程,陆续发展的体育课程内容包含拔河、乐乐棒球、掷远、垫上运动、跳绳、多人多脚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以下结论:

课程愈符合障碍学生的能力,融合效果愈好。

课程除了着重障碍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应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及「自信心」,进而提升自己的价值。

竞赛活动若丧失刺激感,会影响同侪对障碍学生的接受度。

孤独的体育课——融合式体育

温暖的阳光下,操场上的小朋友正激烈的进行篮球比赛,安安独自坐在操场旁的树荫下观看活动的进行,她看得兴致盎然,还不时的帮小朋友加油。

安安智力正常,但因为骨骼异常、肌肉无力,所以四肢的灵活度不似一般人。她旁边随时都有保姆照顾她,要到教室外活动时(例如:升旗、到图书馆、科任教室等),保姆会将她放在婴儿推车上,然后推她到定点后,再抱到座位上。

因此,安安的活动量明显比同侪少,体型也稍胖。安安到资源班从事动作练习后,动作虽有进步,但当她看着同侪在操场上做各类活动时,总是充满羡慕的眼神,她希望有机会能上体育课。资源班教师设计的动作训练课程是以训练四肢的肌力、肌耐力为主,另外辅以手指灵活度。

纵使课程设计活泼实用,师生关系融洽,她还是会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去操场上体育课?」,为了能让她专心上课,老师只好回答:「你的动作要有进步,我们才有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体育啊!要不然你动作跟不上,我们要怎么上?」。这样哄孩子让老师觉得心虚,毕竟,与生俱来的缺陷,再怎么要求,她也不可能达到一般小朋友的能力水准啊!

为难身心障碍学童,让人觉得不妥,身为资源班教师应该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而非闪躲它。一对一教学可以针对安安本身的需求加以设计课程,她可藉此获得她所应具备的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普通班的体育课也会因大家的体能水准一致,上课内容更多元化,但这是最适合的方式吗?这种方式对安安好吗?抑或是对同侪适合吗?

Fragala-Pinkham等(2005)对一群5-9岁的身心障碍孩童进行运动处方的介入,实验期间包含14周团体活动及12周的居家运动课程。每周2次,每次60-70分钟的训练,结果显示这些儿童在团体活动的改善效果及参与度均大于居家的运动训练。王惟俊(2006) 对脑性痲痹儿童实施融合式体育,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形及动作能力均有所提升。

研究显示团体活动(融合式体育)对身心障碍儿童的影响是有相当助益的。郑丽媛(2002) 提出融合式体育(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强调的是让身心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共同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让身心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同样都享有体育受教权与身体 活动权。

由以上研究得知融合式体育课程符合身心障碍学童的需求,学童在异质性的分组活动中,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最好 (Briggs, 1975);另一方面,一般学生不会因为身障学童的参与而受影响。其实,每一个人都念过小学,上过体育课,在记忆里,哪一项活动不是因为有同侪的参与而显得热闹有趣。

融合式体育在实施时,应当尽量安排能和同侪一起进行相同的活动(陈志佳, 2006)。为了促使多重障碍学生能以有意义的方式持续参与班级活动,我们须针对学生的个别需求与障碍、特定的活动和场所来做变动,务使重度障碍学生与其同侪之间的差异达到最小的程度(Auxter, Pyfer, & Huettig, 1997)。 

以下就课程调度的方法进行介绍(阙月清、游添灯,1998)

教学方式的调整

教师教学时,应视学生情形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可依据以下面向思考:

1.教学目标

2.学生能力

3.活动场地与空间

4.活动的设备、器材,且教师应透过省思来提升教学成效,在教学中配合语言提示、实际操作示范、身体协助与保护动作、触摸,提升教学效果(Lieberman & Cowart, 1996)。

规则调整

主要是让参与者获得成功的机会,例如得分方式改变、固定球的位置、降低网子高度、增加组员、球可反弹两次等,都是好的规则调整方式(Lieberman, 1999)。

环境调整

应符合最少限制环境的原则来进行教学,其调整如缩短距离、减少环境干扰因子、增加安全维护、建立斜坡道等。

器材调整

依学生的能力进行器材调整,例如:棒子加长、用较软的球、用较轻的球、篮框加大等。器材稍加修正,可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及成就感。

调整动作形态

不同的动作替代,如:以走代替跑;以轮椅代替跑;以滚翻或爬代替跑跳;以滚球代替投球等。

融合式体育为了让身障学童尽量参与一般学童的体育课程,所以应在依据学生状况做以上调整,如此可增加身心障碍学童融入班级体育课的机会(阙月清、游添灯,1998)。

贰、个案描述

一、障碍程度

根据障碍手册上的资料为重度多重障碍,起因为基因异常、导致骨骼异常、脊髓损伤,所以无法站立、坐稳、转头;手部骨骼异常,导致双手无法抬高,手指不灵活。但在视、听、触觉等感官功能均正常。

二、动作能力

(一)移动:以助行器行走,但行动极为缓慢,无法跟上班级同侪的速度。

(二)粗大动作:因骨骼异常、上下肢各关节角度受限,所以无法抬脚、上下楼梯、丢接球等。

(三)精细动作:无法和常人一般用正确标准的姿势拿汤匙、剪刀操作,而是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模式,会用剪刀,但无法剪构造太复杂的图形,能写字、画图、做劳作,但速度缓慢。

(四)动作协调能力:坐在不平稳的平面(例:大龙球)上不易保持平衡,平衡所需的反应时间较长,无法自行上厕所。

(五)生活自理能力:

1.可自行进食,但速度慢,手腕翻转角度小,舀起的量也少。

2.能自行收拾桌面和餐具,但无法捡起掉落地面的小物品。

3.某些穿脱衣服的动作可以自己执行,有些不行(例如:无法自行抬脚穿裤管,但可自行拉起或脱裤子;需要人帮忙套头,但可自己穿袖子)。

叁、教学流程

一、准备阶段

在每周的体育课之前,资源班教师与体育教师先讨论融入体育课程的方法及所需的各项资源(如:小球、软球、无靠背椅子、旋转椅等);每次课程结束后,就录影内容分析讨论上课情形,再调整课程内容。在讨论修正课程的过程中,尽量发挥身障学童的优势能力。由于每天使用助行器,学童的手臂肌力和肌耐力较其他能力为佳,然因下肢能力受限,故走位、跑步等需要移位的活动都须进一步修正与调整。

二、执行阶段

为了提升安安与一般学生进行融合式上课的可能性,在课程上尽量采取简化课程内容及改变游戏规则的方式以便让安安参与,陆续修正的课程内容如下:

(一)课程名称:热身活动

1.课程目标:能跟上班级同侪节奏,一起做热身活动,并记得事先修改的动作。

2.上课情形:资源班教师上课前先提醒安安该配合的动作,例如:手部动作要和同侪一起做,脚步动作改为双脚交叉跳跃,若不知道怎么做,可以观察资源班教师的动作。

(1)体育教师带热身操时,安安有很多动作无法做到,例如:侧低压腿(一脚全蹲,另一脚向体侧伸出)、体前弯及脚踝关节转动。

(2) 安安忘记改成什么动作的时候,会问资源班教师要怎么做。

(3) 安安到达操场定位时,常不知道怎么开始做热身操。

3.反思后修正:

(1) 将热身活动固定化,方便安安记忆,练习久了就会记得修改部份,资源班教师也可以事先修改动作,在安安上课前先教她,让她熟练动作。

(2) 所有手臂动作同于一般小朋友,脚的动作改为双手用力撑助行器,双脚离地,以训练肌力。

(3) 小朋友依照座号顺序轮流出来带热身操。

4.检讨回馈:

(1) 双手撑助行器双脚离地的动作可节奏性的配合班上同学的开合跳;如此全体动作颇为一致。

(2) 热身活动固定化并改为三大部分:动态伸展、静态伸展及体能活动。

将热身活动从头到脚的顺序固定后,安安容易记得修改的部份,资源班教师也不用随时注意安安的动作配合状况而随时修改。

(3) 安安可以出来带热身操,这对安安有激励及鼓舞的作用。

(二)课程名称:传接棒、握棒练习、接力赛

1.课程目标:能定点做传接棒、握棒练习。

2.上课情形:全校正如火如荼地准备体育表演会,各班都在练习大队接力。

(1) 老师将学生两两配对进行传接棒练习,安安并未配对到。安安跑到队伍前面,她似乎想要练习,但王老师告知她无法参与,所以她就往队伍后方排队。

(2) 体育教师无暇管到安安,请她到旁边当啦啦队,帮小朋友加油。

3.省思后修正:课程结束后,研究者和两位体育教师就上课的录影内容讨论改进方式。其结果决定修改方式为:

 (1) 安安和保姆练习传接棒。

 (2) 自行操控助行器前进替代跑步。

 (3) 缩短起点与终点的距离。

 (4) 安安参与的组别减少人数。

 (5) 安安棒次调整为第1棒。

4. 检讨回馈:

(1) 融合式体育目的是增加同侪互动,所以应避免安安和保姆一组。

(2) 分组方式不拘泥于两人一组,可采三人或多人一组。

(3) 因手握助行器,无法练习传接棒;若场地改为地板教室,小朋友以四肢爬行练习传接棒接,安安即可参与。

(4) 也可让安安坐轮椅来练习传接棒。

(三)课程名称:传接球练习

1.课程目标:能在缩短距离的情况下,和同侪一起做传接球练习。

2.上课情形:老师将学生分组两两配对传接球,李圆圆和安安一组,安安因为动作能力欠佳,李圆圆觉得无趣,并未好好和安安练习。后来,体育教师和安安一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再由保姆和安安同一组练习。

3.省思后修正:

(1) 缩短安安和小朋友的距离。

(2) 请保姆帮忙捡球。

4.检讨回馈:

(1) 因为安安的球丢不远丢不高,大家不喜欢和她一组。

(2) 活动方式采三人或多人一组方式,鼓励同侪和她一组。

(3) 需要适时地特教宣导,鼓励同侪接纳特殊学生。

(四)课程名称:地板运动

1.课程目标:能在缩短距离、简化游戏规则、调整动作形态的情况下参与地板活动。

2.上课情形:

(1) 分组比赛婴儿爬行、匍匐前进、侧滚翻前进时已缩短安安比赛的距离。

(2) 仰卧起坐时,只要求肩胛骨离地及腹部用力来取代传统的手必须触及膝盖 。

3.省思后修正:和安安同组的小朋友不是很愿意和她一组。故随时鼓励小朋友接纳她是必要的。

4.检讨回馈:因为安安手功能比脚功能好,所以在地板教室做四肢活动,其效果比在操场用助行器好。例如:此活动包含3或4 人一组,两两脚尖碰脚尖、屈膝,手牵起来, 身体往左边倒。这些活动不须修改或帮忙,她就可以做。

(五)课程名称:多人多脚

1.课程目标:能在短距离、减少人数情况下参与活动。

2.上课情形:

(1) 一般学童和旁边的学童是用伸缩带绑脚;安安是用伸缩带和隔壁的学童绑手。

(2) 安安在练习该活动时是站在中央位置,用助行器来竞走,和她同组的学生必须注意安安的速度,否则易跌倒。

(3) 小朋友在前进时,配合「黑、白、黑、 白」口令,喊「黑」时,踏绑黑色伸缩带的脚,喊「白」时,踏绑白色伸缩带的脚。

(4) 安安两脚也各绑上黑白伸缩带,配合学生的「黑、白」口令,一齐到达终点。

3.省思后修正

(1) 缩短距离:此竞赛活动较为刺激,大家为求快速达到终点,都不喜欢和安安一组;为了避免大家反弹,宜缩短练习的距离。

(2)教师支持:若体育老师适时的鼓励小朋友接纳安安,强调大家一起活动的乐趣,可让同侪愿意慢一点以配合安安的速度。

(3) 将班上学生分成五组练习,每一组学生轮流和安安练习多人多脚,所以全班小朋友都有和安安一起练习的机会。

4.检讨回馈:此活动属于较为激烈,体育教师及资源班教师需时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及安安的安全,心里压力颇大。

优点:分组后,让每一组小朋友都有机会和安安同组别。每个小朋友除了能尽情练习以外,亦有机会放慢脚步体会身障生的不便。

缺点:安安的加入会让活动变得不刺激,也让其他小朋友觉得不好玩。

另类思考:虽然安安参与任何活动的意愿都很高,但是还是要让她了解自己身体能力的极限,不是所有活动她都适合参与。讲求速度、刺激的竞赛活动可以让她当裁判。

如此,她不仅可参与活动,也不会造成同侪及教师的困扰。

(六)课程名称:乐乐棒球

1.课程目标:可以坐着挥棒或靠着助行器挥棒。

2.上课情形:今天是代课老师上课,因为以前玩过这个游戏,所以这次体育股长照着以前模式将安安排在第一个挥棒,而且只要球棒碰到球,就算好球,另外,也会找学生代跑垒。

3.省思后修正:之前上乐乐棒球时,曾试着搬椅子让安安坐着挥棒,但发现安安一坐在椅子上,就被局限在座位中,反而不容易移动自己的身体,用最佳姿势去挥棒;所以,还是决定让她站着挥棒,助行器在旁,让她站不稳时可以倚靠。

4.检讨回馈:设计过的课程只要跑过一遍,就算教师不在,同侪也会帮助安安进行体育课程。

(七)课程名称:跳绳

1.课程目标:能抓对节拍和同侪一起甩动绳子,让小朋友跳跃。

2.上课情形:两人一组拉绳,让同侪跳过绳子。安安做手部的拉绳、甩绳动作。安安不太会甩,一方面手臂肌肉无力,一方面拍子抓不准。

3.省思后修正

(1) 体育老师拉着安安的手让她感觉甩绳的节奏。

(2) 安安的手臂无力无法用力甩绳,所以过程中尝试换较高的椅子,以弥补手臂力气的不足。

4.检讨回馈

(1) 甩动绳子的双方须有默契,才能让小朋友跳跃。这活动对她来说需要长时间练习才做得好。

(2) 安安力气不够,虽然曾尝试让她坐在较高的椅子上甩动绳子,但活动还是进行得不顺利。

(3) 若让大人(保姆)和安安一组甩绳,利用大人的力气甩绳子,则小朋友跳过去的机会较大,效果较佳。

(八)课程名称:足垒球

1.课程目标:安安能在更换较软、轻、 小的球或缩短距离的情况下,碰到对方踢过来的球。

2.上课情形:一开始尝试较软的球,让小朋友丢给安安踢;或者缩短安安和发球者的距离,但是安安的脚无力,还是踢不到学童滚过来的球。恰巧一位体育老师经过,看到学生们手足无措,就建议直接将球放在安安的脚边让她踢,踢出去就算好球。实施后,发现安安及同侪都玩得很尽兴;只要多点创意及心思,每个人都能帮助障碍学童完成一堂有意义的课程。

3.省思后修正:

(1) 安安排在第一位踢球。

(2) 球直接放在安安前面的固定点,让她踢球。

(3) 因为无法跑垒包,所以找学生代跑。

4.检讨回馈:

(1) 虽然安安踢球只能算是碰到球并非真正踢球。但是,至少她能参与活动,用脚尖让球滚动。

(2) 有一次问她,上了这么多体育课程她最喜欢什么活动?她回答:「足垒球」。可以帮队伍得分让她觉得光荣;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除了强调「参与」外,若能让学生「享受成就」,这样的融合课程会更具意义。

(九)课程名称:跑道竞走

1.课程目标:能以调整动作形态及缩短距离的方式和同侪竞赛。

2.上课情形:体育教师利用跑道及角标,让小朋友分组竞赛。

竞赛方式如下:

学生有鸭子走、倒退爬、袋鼠跳等各方式,从角标的一端爬到另一个角标,安安是用助行器行走,并不做任何动作变化。

学生分组竞赛,安安排第一位,因她动作慢,老师等她走到一半距离,就要第二位开始。

3.省思后修正:本次活动安安及同侪均适应良好,所以并不须做任何的变更修改。

4.检讨回馈:安安和小朋友同组进行竞赛,老师计算时间让安安尚未到达定点,就叫第二位小朋友开始,以免安安的组别落后其他组。

(十)课程名称:球击九宫格

1.课程目标:在适合的距离下,能成功击倒九宫格板。

2.上课情形:学生在乐活教室玩球丢九宫格的活动。

方式如下:

学生在一定距离后丢球,安安走到九宫格前面丢球(因为缺乏臂力,距离不应太远因为怕其他同学的球丢到安安,所以安安自成一组,有专用的九宫格板,体育教师会在旁规定她丢几号的板子,并且计算她走到九宫格的速度是否有进步。

3.省思后修正:这活动上了几次,其中并没做活动规则的修正,只是让安安自己去找适合她的距离及角度丢九宫格的各数字。

4.检讨回馈:

(1) 让安安走一段距离再丢球,而非定点丢球,除了活动有变化以外,也可训练其心肺适能。

(2) 这是个训练肌力、肌耐力的活动,若多练习,手臂会更灵活。

(十一)课程名称:篮球机

1.课程目标:能找到适当的距离、高度玩篮球机。

2.上课情形:学校的投篮机跟市面上游 场的投篮机一样,适合大人使用。依安安的状况,若有小型较为低矮的篮球机,就能让她真正有机会投篮框。

此大型篮球机的活动实施方式如下:

坐在桌子上投篮,只要练习丢球碰到篮球机内较低的架子即可(因为缺乏臂力,球无法丢到篮框)。

其次保姆抱着安安投球,但是安安太重,保姆无法持续太久。

3.省思后修正:刚做这活动时,教师手忙脚乱地到处找适合的桌椅让她坐,希望能发现适合的高度让她有机会投篮;但是投篮机对她来说还是过于高大。

4.检讨回馈:曾经试着桌子上再放椅子,让安安坐着投篮,但是,她被架得太高时,会害怕。既然活动难度高就不须过于勉强。

(十二)课程名称:拔河

1.课程目标:做好裁判工作。

2.上课情形:上课前体育教师就告知安安要当裁判,并告知裁判的义务责任。教导安安裁判的指令如下:

(1)准备(当裁判两手伸直平举表示学生举绳)。

(2)比赛开始(两手放下并吹哨子)。

3.省思后修正:因为是四年级班际比赛,所以这活动进行一个月之久。安安在不断练习下,吹哨子的声音从原本的中气不足变得渐渐大声,也很胜任裁判的任务。

4.检讨回馈:学生在比赛时必须看裁判动作,因此安安很骄傲地执行裁判工作。

肆、融合式体育课程成果检视

一、融合效果佳的活动

(一)地板活动

 因为手功能较佳,可弥补脚功能的缺陷,故实施上颇顺利,体育教师不需刻意做课程的修正。

(二)拔河

 教学活动一开始,体育教师就教导她如何担任「裁判」工作,这工作让她颇为光荣。体育老师:「老师来介绍裁判,安安同学,请大家鼓励!鼓励!」安安头低低的,不好意思的笑一笑 (Video)。

(三)体育课上课情形

 拔河课程期间,每次体育课都会看到安安脖子上挂着哨子,准时到操场的裁判位子等老师;不像以前都要催促她动作快点,不要迟到。

(四)其他的活动

 乐乐棒球、足垒球,这些活动是个别进行,班上同侪不需要为了安安而改变活动形态,这样的活动大家比较会接纳她。

二、融合效果待加强的活动

(一)多人多脚

 此活动过于刺激危险,和她同组的小朋友知道和安安一组必须迁就安安的速度,无法跑快,所以大家不愿意和她一组。后来修正为短距离的竞赛以及让安安轮流和各组小朋友体验活动,但这个活动对她而言还是困难度太高。

(二)跳绳活动

 安安无法跳跃,所以请她拉绳子,但是力气又不够,因而请保姆和安安一起甩绳,藉由大人的力气甩动绳子,让其他小朋友跳跃。为了让活动进行顺利,更换过不同的材质的绳子以及为了安安坐位的高度,更换不同的椅子。

(三)传接球活动

 安安的球丢不远又丢不好,小朋友还要帮她捡球。后来除了请保姆帮忙捡球外,也改成多人一组传接球,才较为顺利。

伍、结论

课程愈符合多重障碍学生的能力,融合效果愈好。拔河、地板运动及乐乐棒球等这几项活动内容并未做太多的修正,一般学童及身障学童都熟悉活动的进行方式,实行上较为顺利,另外因为担任裁判、地板爬行等活动符合她的起点能力,所以实施上也颇为顺利。课程除了着重多重障碍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应让多重障碍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及「自信心」,进而提升自己的价值。若竞赛活动丧失刺激感,会影响同侪对多重障碍学生的接受度。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循循培训咨询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循循培训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20年05月11日
区     域 :江苏南京市
单位性质:感统训练机构 | 社会公益机构
优势课程:融合课程 | 公益事业 | 行业服务
最新文章
1脑性麻痹水中运动治疗运个案
2ADHD儿童融合教育:普通班介入、环境调整
3我也想上体育课——融合式体育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作者专栏sign up

臧子文
臧子文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所属单位:上海棕榈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区     域 :上海松江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珠海市残联铭爱家属资源中心开展孤独症系列讲座
2湖南省首例肠道菌群移植治疗自闭症: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3自闭症孩子学过的东西反复出错怎么办?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