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培养一个不听话的自闭症孩子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容易了!

培养一个不听话的自闭症孩子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容易了!

来   源:恩启北京海淀中心(海淀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美国儿童心理学家Patterson对于表现问题行为的儿童家庭进行了多年研究,提出“强制恶性循环”(coercive cycle)的理论。他指出由于家长缺乏积极行为干预的技能,对于儿童表现的问题行为常常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管教(如斥责,剥夺,罚站 ,体罚以及其他形式的处罚),结果形成 “压迫越深反抗越烈” 这样的 “强制恶性循环”:家长的惩罚越严厉越频繁,孩子的不服从行为越顽固越恶化。Patterson的研究表明,学龄期与青少年期儿童表现的严重问题行为,往往起源于学前期幼儿的不服从行为。不服从
关键词:CBA,孤独症,孤独症谱系,行为问题,示范,问题行为,应用行为分析,自闭,自闭症,自闭症孩子,恩启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孩子康复的第一步·系列之2”:

周立明,恩启特聘研究员,旅美孤独症行为干预专家,Ph.D.,国际认证BCBA-D,DEEP行为教学中心督导。

拥有24年科研临床经验,在ABA核心学术刊物 《应用行为分析学报》上发表科研论文5篇,其中有3篇为第一作者,均被收入BCBA考证教科书《应用行为分析》参考文献目录。


从不服从指令到不服从规则(下)


1 不服从行为与负面管教方式形成 “强制恶性循环”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Patterson对于表现问题行为的儿童家庭进行了多年研究,提出“强制恶性循环”(coercive cycle)的理论。

他指出由于家长缺乏积极行为干预的技能,对于儿童表现的问题行为常常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管教(如斥责,剥夺,罚站 ,体罚以及其他形式的处罚),结果形成 “压迫越深反抗越烈” 这样的 “强制恶性循环”:家长的惩罚越严厉越频繁,孩子的不服从行为越顽固越恶化。

Patterson的研究表明,学龄期与青少年期儿童表现的严重问题行为,往往起源于学前期幼儿的不服从行为。不服从行为得不到积极干预,获得增强,会通过反应泛化(response generalization)转变成其形态的行为问题,例如发脾气,自伤,进攻,扰乱,破坏,逃跑等。这样的行为可能造成伤害,引起家长更为强制的管教;而更为强制的管教反过来又加剧了不服从行为恶化泛化的进程。

如此恶性循环,也是造成孩子年龄越大,不服从行为的强度越大,越难改变的一个原因。

 

2.从不服从指令到不服从规则


孩子的不服从指令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必然向着不服从规则行为发展,这是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服从指令发展泛化成为不服从规则,可能对孩子的未来造成重大伤害。

人类表现的操作性行为分两大类:一类是后效制约的行为(contingency controlled behavior),一类是规则控制的行为(rule  governed  behavior)。

后效制约的行为我们比较熟悉:A-B-C,老师指令是刺激A,表现服从是行为B,老师表扬奖励(或者纠错批评) 是后效C。行为B未来发生的概率受后效C的制约控制,因此称“后效制约行为”。

而规则控制的行为则不一样:行为的发生并不受后效控制,而是受前提刺激(例如,指令,言语,通告,启事,政策,法规,警示牌, 指挥棒,天气预报,航班通知等等)的制约控制。后效控制的行为直接呈现A-B-C,而规则控制行为通常只能观察到刺激A和行为 B,后效C 潜藏在“后台”并不呈现。


例子一:

上课了,老师说:“起立,坐下!”,是指令刺激A,;学生起立,坐下,表现行为B,行为之后通常没有后效呈现。学生的行为起立坐下直接受指令刺激控制。


例子二:

步行过街指示灯显示红灯(刺激A),尽管路上没有过往车辆,需要穿越马路的人群还是默默地在路的一边等待(行为B)。他们的等待行为并不产生奖励(正面C),或者在这时穿越马路也不会发生事故(负面C)。

行人的等待行为受前事刺激(红灯)和交通规则的控制。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只观察到A和 B,没有后效C,学生的起立坐下和行人的默默等待都属于规则控制行为(当然规则控制行为也是有后效C的,此处暂不讨论)。可见规则控制行为与我们熟悉的A-B-C后效制约行为长得很不一样。

在人类生活中,直接受后效控制的行为只占一小部分,规则控制行为更为普遍,也更为重要,几乎组成了我们所有的社会行为。规则控制是使得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人类活动可以正常运行,人们可以正常生存的重要制约。

通过学习规则控制来学习行为,而不是直接接触后效来学习,也是我们学得大数行为的途径。


举几个例子:

锅台很烫不能触碰是规则,我们非得一定要被烫焦了皮肤才能学会不去触碰吗?窗台很高不能攀爬是规则,我们非得一定要等爬上窗翻下楼了才能学会不去攀爬吗?河水很深会淹死人是规则,我们非得一定要等溺水了才能学会不去游吗?在普通孩子中通常不会。

但即使在普通人群中,人们对于规则服从的行为差异也很大。

不能醉驾是规则,但总是有驾车者非得等吃了罚单甚至出了人命才能学会。作者回国时看到过一条很搞笑的标语:“光缆无铜,偷了没用”,就是借着“规则”来控制(警告)小偷。不幸的是,由于谱系孩子天生的障碍,他们在规则控制行为方面表现得特别弱,上述类似的悲剧在他们中间就有可能发生。

对于学前期幼儿来说,指令就是规则,指令控制就是规则控制,指令服从就是规则服从。学习教学指令服从是孩子最初学习的规则服从,是孩子建立服从规则行为的开端。孩子不服从教学指令,也是不服从规则的开端。

以Tom的个案为例(☜点击回顾Tom的故事),他在家对家长指令不服从,进了学校对老师指令不服从。这是行为的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从对家长的不服从,泛化到对老师的不服从;从对个训老师的不服从,泛化到对所有老师的不服从;从对教学指令的不服从,泛化到对纪律和规则的不服从。

不服从指令行为泛化成为不服从规则行为,就成了孩子适应生存的一大障碍。孩子长大,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将处处面对规则:学校讲纪律,团队讲守则,工作讲工纪,社会讲文明,讲习俗,讲法规,连小区里倒个垃圾还得讲“垃圾分类”,如果不服从这些规则,孩子就会显得到处不听话,到处不合群,到处不配合,到处不遵纪守法。如果不服从行为频繁发生,孩子最终将无法参加工作,无法融入社会。

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变得容易冲动,个头也发育得人高马大,一旦表现激烈的不服从行为,对自己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力度就可能很大,这时家长也很难在肢体上对孩子加以控制。在美国,大龄孩子爆发激烈的问题行为,家长束手无策,常常不得不求助于精神病院或者警察这样的危机干预机构来帮助控制。

如此未来局面,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都极其不愿意看到。

2016年举行的青海湖环湖国际自行车大赛中发生的一件事,引起全国舆论关注。当各国赛车手进入最后冲刺圈时,一位在赛道旁观看比赛的大龄特殊孩子,他的帽子被风吹到了赛道当中。他叫着:“我的帽子,我的帽子“,不顾道旁工作人员极力阻拦,推推搡搡,硬是冲进赛道去捡帽子。这时赛车飞驶而来,十几辆赛车被他撞得人仰马翻,赛场顿时大乱。运动员多人受伤,孩子本人也被撞倒在地,满脸鲜血,被警察带走。外国选手抗议,国家形象受损。

发生这样的不幸事件有多种原因,但是从孩子的行为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不服从规则行为。

2018年美国芝加哥市的警察误伤了一位18岁的孤独症谱系孩子,民众哗然。

据警方报告,当时两名警察正在一个犯罪现场搜索,发现这个孩子也在场。警官命令他停止前行,他不听;命令他高举双手,向警察显示没有武器,他不听;命令他趴倒在地,他还是不听。他不但不服从命令,而且对着警察大喊大叫,同时双手在衣兜里掏着什么。警察怀疑他可能藏有武器,一边继续命令,一边朝天开枪。孩子听到枪声拔腿就跑,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了疑似手枪的物件。警察感觉生命受到威胁,于是开火。事后发现这个孩子与犯罪现场毫无关系,他也没有武器。

造成这一误伤无辜的悲剧,警方固然有责,但是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孩子的不服从规则行为。

统计表明,无论是在学前期,学龄期,还是成年期,孤独症谱系人群中不服从规则行为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由于不服从规则行为而造成严重伤害,这样的事件时常见诸报道。

大龄孩子的不服从规则行为从何而来?儿童行展研究表明:追根溯源,唯一的起源就是学前幼儿期的不服从指令行为。

研究文献和临床经验都告诉我们:在谱系儿童的早期行为干预中,特别是刚开始时,强调教学指令服从,实现教学指令控制,从而打下服从规则的基础,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家长与老师合作,集中时间精力,帮助孩子学习服从指令,克服不服从行为,既是孩子走向康复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建立规则服从的第一步。

只有走对这第一步,才能保证孩子走向康复;只有走对这第一步,才能保障孩子一生平安。

参考文献


1.Stephenson, K. M., and  Hanley, G. P. (2010)PRESCHOOLERS' COMPLIANCE WITH SIMPLE INSTRUCTIONS: A DESCRIPTIVE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J Appl Behav Anal. 2010 Summer; 43(2): 229–247.

2.Bare, A.M., Rowbury, T., & Bare, D.M., (1973).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control over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deviant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6, 289-298.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正在关怀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恩启北京海淀中心
成立时间:2014年07月18日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融合课程 | 能力评估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别着急,进入普校之前,星宝家长、特教老师还需要做这些努力!
2孩子在校被孤立,不会处理冲突?这些方法帮助TA
3做评估不踩雷,有经验的家长这样说!

作者专栏sign up

罗雪丽
罗雪丽
人物性质:机构创始人
所属单位:上海学建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创始人
区     域 :上海普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2023年01月01日郑州市自闭症治疗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不破不立,请先从打破自闭症的旧世界开始
3为什么在孤独症赛道,开始推崇数字疗法?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