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以轻黏土为载体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手工疗法教育康复的研究———以广西三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以轻黏土为载体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手工疗法教育康复的研究———以广西三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 2023-06-30 20:05:55
  • 2.2K次
来   源:教育观察2022年9月 第11卷第27期
作   者:
摘   要:本研究将手工疗法引入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以4名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情绪表现为训练点,以轻黏土为载体对其进行手工疗法教育康复训练。训练后,4名孤独症儿童在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情绪表现四个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证实了以轻黏土为载体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手工疗法教育康复具有积极效果。
关键词:孤独症,强化物,特殊教育,广泛性发育障碍,康复训练

陈清凤,汤春丽,梁美凤,梁婵婵,李松幸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来宾,546199)


[摘要]手工疗法作为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康复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综合能力水平。教育康复是以教育和训练为手段使患者的机体功能得到恢复的方式,旨在使受损害的个体重返社会、适应社会,在特殊教育中应用广泛。对广西三江县特殊教育学校4名孤独症儿童采取以轻黏土为载体的手工疗法教育康复训练可知,训练后他们在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情绪表现四个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手工疗法;教育康复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22)27-0117-04
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2.27.011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由神经病变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1-2]手工疗法是指让患者参与手工制作,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以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20世纪初,手工疗法开始运用于心理、精神类疾病的治疗。[3]手工疗法不仅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物理治疗技术,而且被认为是医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造性治疗手段。[4]手工疗法能够让患者通过手部对材料的感知,使触觉变得敏锐,刺激患者的神经元建立联系,从而促进大脑发育。[5]教育康复以教育为训练手段改善或恢复受损害的机体功能,旨在使受损害的个体重返社会、适应社会[6],以提高残疾者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的操作能力、职业技能、智力、适应社会的心理能力等[7]。本研究将手工疗法作为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主要方式,将轻黏土作为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康复的载体,从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情绪表现四个方面观测孤独症儿童的表现,总结、分析和归纳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过程,探索促进孤独症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手工疗法的可行性与积极作用。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广西三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融合1班和融合2班被确诊为孤独症的4名儿童作为观测对象,将他们分别编号为A、B、C、D,其中A为11岁,B为6岁,C为10岁,D为9岁。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内含感知觉领域共55项、粗大动作领域共71项、精细动作领域共66项、言语与沟通领域共79项、认知领域共55项、社会交往领域共47项、生活自理领域共67项、情绪与行为领域共52项。本研究选择认知领域、粗大动作领域、精细动作领域和情绪与行为领域四个子量表进行施测。在研究实施前,研究者根据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观测4名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原因。


(三)手工材料的选择

研究者对4名孤独症儿童依次开展折纸、树叶粘贴画、轻黏土等手工活动,发现4名孤独症儿童对轻黏土的兴趣最大,参与积极性最高。在拿到轻黏土之后,他们会反复揉、搓、抓等,在揉捏轻黏土的过程中,其情绪表现相对稳定,没有叫喊、摇动桌子、走来走去等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分析,研究者总结出轻黏土对4名孤独症儿童有很大吸引力的原因如下:一是轻黏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通过摆弄,轻黏土可以混合成新的颜色,这对孤独症儿童来说,色彩上的刺激要远远大于语言上的刺激;二是轻黏土活动可锻炼小肌肉的发育,孤独症儿童在捏、揉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压抑的情绪,排解难以言表的情感烦恼,有利于情绪的稳定;三是在玩轻黏土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手指不断运动,塑造一个个物体,有利于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刺激他们的大脑。基于此,研究者确定轻黏土为手工疗法的载体,制订与孤独症儿童相适宜的轻黏土康复教育课程。


(四)教育康复训练计划

研究者对4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以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情绪表现为主题的教育康复训练,依照“熟悉材料、自由捏造物体、按规定要求制作一个手工物品”的顺序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指导,并对其主要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如表1所示。

表1教育康复计划

训练阶段训练内容对应领域
第一训练阶段(第1—2课时)引起兴趣,认识轻黏土的特性,基本能抓、握轻黏土认知能力
手部粗大动作能力发展
第二训练阶段(第3—5课时)自由捏造物体,在教师一对一指导下,能搓出长条、揉出圆球等各种形状精细动作发展
第三训练阶段(第6—9课时)使用轻黏土制作棒棒糖,通过搓、揉、卷、按等动作初步制作出棒棒糖的形状。当4名孤独症儿童能按指令做出物体或规定动作时,教师及时鼓励,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手部粗大动作能力发展
精细动作发展情绪表现能力发展

(五)环境材料的准备

在训练开始前,研究者根据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对4名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现状进行观察评估,通过与家长、教师沟通了解其主要行为特点,根据其喜好选择他们喜欢的事物作为康复训练的强化物。例如,食物类强化物有A喜欢的糖果、B喜欢的螺蛳粉和果粒橙;奖励的形式有动作形式和语言形式,如抱抱、说“我很喜欢你”等。
选择的教育康复环境是4名孤独症儿童所在的教室,研究者在教室放置与教育康复内容相关的轻黏土和轻黏土手工成品,准备相应的强化物。在孤独症儿童有进步时,研究者会及时给予强化,使他们有持续的兴趣,能保持注意,以顺利完成教育康复训练任务。


二、研究实施


根据4名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特点及表现,结合其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情绪表现情况,研究者实施了三个阶段的教育康复训练。


(一)熟悉材料,强化认知能力

教师依次呈现几种常见颜色的轻黏土,以此吸引4名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这些轻黏土是什么颜色?”A能快速且正确地回答,能够正确认识绿色、黄色、蓝色等颜色,对轻黏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B一直盯着教师手上的轻黏土,说不出颜色,教师教了很多遍“绿色”才跟着说,且眼睛不敢与教师对视。当教师说“谁的手先放好谁先得(黏土)”时,B有规则意识,在家长引导下第一个先把手放好。C瞪着眼睛一直盯着教师手上的轻黏土,说不出颜色,教师引导他说轻黏土的颜色,他不说,但动手抢。D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看到轻黏土就抢,说不出相应的颜色,在教师试图引导时表现出烦躁、易怒的情绪,并发出叫喊声。


(二)自由捏

4名孤独症儿童拿到轻黏土后会通过视觉、嗅觉以及触觉对轻黏土进行探索。A一直用手捏轻黏土,在捏、拉的过程中,能捏造简单的长条或圆形;B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搓出长条;C拿到轻黏土后能做出拉、搓、抓等动作,玩了一会后能捏出不同的形状;D拿到轻黏土后,会进行揉、搓、拉,还会时不时尝试将轻黏土放进嘴里,这一动作会被陪同上课的家长及时制止。


(三)按要求制作一个手工物品

教师先播放图片,呈现各种形状的棒棒糖并提问:“你们喜欢棒棒糖吗?”教师拿出做好的不同形状、颜色的轻黏土棒棒糖,让4名孤独症儿童感知形状、颜色等。随后,教师做示范,捏出一个轻黏土棒棒糖。
拿到轻黏土后,A用手捏了捏之后便放下,嘴里自言自语。教师进行引导后,他只是在桌面上搓轻黏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B拿到轻黏土后,马上反复地拉、搓、抓、按,并把轻黏土搓成长条。对递给他轻黏土的教师,他会说谢谢。教师引导他搓轻黏土时,会跟着做,但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拉、搓、抓、按等动作。B最终在无意间做出了一个棒棒糖,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与其他人交换轻黏土作品。
C不说话,抢轻黏土,自己能从袋子里拿出轻黏土,并反复拉、搓、抓,并把轻黏土分为几小块,凌乱地放在桌面上。教师尝试跟他说话,没有回应。教师引导他做物品,同时试图跟他交换轻黏土,均没有成功。C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D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看到轻黏土就抢,说不出轻黏土的颜色,但能做出搓、揉等动作。在教师试图引导时,D表现出烦躁、易怒的情绪,并伴随叫喊。在做手工的过程中,D拿不到轻黏土时会出现身体抖动、叫喊的行为。教师递给D轻黏土以后,他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安静地坐在位置上捏轻黏土,没有再出现上述问题行为。


三、以轻黏土为载体的手工疗法教育康复效果


通过上述训练,研究者对4名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情绪表现四个维度进行了观测,以下是4名孤独症儿童训练前后的对比。


(一)认知能力发展对比

A:训练前有基本的认知能力,能正确认识绿色、黄色、蓝色,但专注力较差;训练后能够正确识别轻黏土的基本颜色,但无法表达出相近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他人表现,模仿能力较强,听从指令,在语言辅助下能完成大部分任务,能回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
B:训练前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认知能力,存在主动的口语表达;训练后能够完成给出的简单要求和指令,能在一定的指令下完成任务,有时需要教师语言辅助或身体辅助。
C:训练前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在一定的指令帮助下能完成任务,自控制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并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训练后能听懂教师指令,能偶尔与人对视但不能长时间对视,在进行手工训练时,表现出对轻黏土的兴趣并一直在捏,能根据教师的指令捏出简单的物体形状,偶尔还能说出个别轻黏土的颜色。
D:训练前认知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情绪问题,经常咬自己的手指,无语言能力,靠发出叫声表达自己的需求,且控制力差,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训练后能够在教师的语言或身体的辅助下完成大部分任务,能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捏、揉、搓轻黏土,并在帮助下捏出简单的物体形状。


(二)手部粗大动作发展对比

A:训练前双手基本可以协调配合,动作模仿能力较好,但不够大胆,不敢自己走平衡木,会时不时打或者掐其他同学;训练后愿意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尝试走平衡木,且在成人陪伴下可以独立行走一段时间。
B:训练前能够走指压板、荡秋千,自主捡东西,手臂能做到基本的抬、弯等动作,动作较为顺畅;训练后能安静地玩感统材料,可以在成人的指导下走平衡木,并把手臂打开走。
C:训练前能够自己擤鼻涕,会去抢教师手里的轻黏土,可以做到基本的抬、伸手等动作;训练后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搓揉轻黏土,并制作出成型的物体。
D:训练前会用手晃动桌子、用手捂住耳朵,能够自己玩陀螺,但是不敢玩独木桥和平衡木,会去抢别人的轻黏土;训练后经过几次尝试,逐渐不再害怕感统室里的各种器材,手臂可以慢慢打开,可单独玩独木桥和平衡木。


(三)精细动作发展对比

A:训练前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薄弱,不能自主打开轻黏土包装袋,仅能捏一捏轻黏土,用手抓轻黏土,无拉、搓、揉等进一步的精细动作;训练后可以单独做出一些精细动作,如通过捏轻黏土呈现物体的细节特征,制作的物品完整程度更高。
B:训练前会通过拉、搓、抓、按轻黏土,将轻黏土搓成长条,不能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将轻黏土揉成小球;训练后可反复拉、搓、抓、按,把黏土搓成长条,并能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形状,通过双手配合做成圆形、三角形等形状。
C:训练前能够用手指点击电脑白板播放视频,并通过反复拉、搓、抓等动作将轻黏土分为几小块;训练后能自主从轻黏土包装袋中拿出轻黏土,不断地拉或顺着一个方向搓、捏出轻形状,并捏出物体需要的“小配件”,精细动作发展较好。
D:训练前没有太多的精细动作,只能简单做出搓、揉等动作,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差;训练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做出初步的拉、搓、捏等精细动作,逐渐能自主捏出一个物体的简单形状。


(四)情绪表现发展对比

A:训练前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但能在成人的引导下控制自己的情绪;训练后在活动中能逐渐控制情绪,并能保持安静一段时间,在别人情绪波动大时不易受他人干扰,可以专心探索手上的玩具。
B:训练前情绪外露,易冲动,如一直哭闹,但通过安抚可以控制情绪,过一会又开始重复;训练后在轻黏土制作过程中比较专心,注意力在轻黏土上,能很好地控制情绪,不会被他人影响。
C:训练前情绪容易被他人影响,看到别人哭闹时自己也会哭闹,表情痛苦但没有眼泪;训练后能够专注地捏自己的黏土,在外界的干扰下会发生一定的情绪波动,但次数逐渐减少,情绪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D:训练前情绪波动较大,常会不受控制地咬自己的手指,捂住耳朵,不断发出声音,表情呈恐惧状;训练后对轻黏土的兴趣最强烈,在接触黏土的过程中情绪较稳定,并没有发出惊恐的尖叫,且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捏黏土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通过以轻黏土为载体的手工疗法教育康复训练,4名孤独症儿童在以上四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如情绪不易受外界干扰,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情,对轻黏土的性质、材质、颜色等有了简单的认知,A和B还能正确识别相近色。同时,4名孤独症儿童双手的配合能力均有了一定的提高,A、B、C都能捏出一些细小的物体,并能在造型上呈现物体的细节。


四、以轻黏土为载体的手工疗法教育康复反思


本研究将手工疗法引入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以4名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情绪表现为训练点,以轻黏土为载体对其进行手工疗法教育康复训练。训练后,4名孤独症儿童在认知能力、手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情绪表现四个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证实了以轻黏土为载体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手工疗法教育康复具有积极效果。当前研究还存在不足,如训练主题和内容较为单一、训练主体合作力度较小。未来研究不仅可以尝试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经验拓展多样化的训练内容,还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更复杂、更精细的动作训练,有效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此外,还需加大训练主体合作力度,在后期康复教育中寻求家长的辅助及社会的助力,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提升康复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海珍,夏中权.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81-91.
[2]杨峰.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N].鞍山日报,2015-05-15(A08).
[3]刘斌志,李长洪.手工疗法:融合文化创意的社会工作技术新探索[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6-121,128.
[4]黄海云,彭生辉,周晶,等.手工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5):526-530.
[5]吴文义.针对自闭症儿童手工疗愈的研究[D].成都:四川美术学院,2019:14.
[6]蒋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教育康复线上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22(8):1747-1758.
[7]傅王倩,肖非.试论医教结合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与沈晓明教授商榷[J].中国特殊教育,2014(4):3-7.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深圳市五色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琉璃杉总部
成立时间:2018年01月19日
区     域 :广东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最新文章
1琉璃杉总部_深圳南山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教学情况?

作者专栏sign up

唐委
唐委

深圳市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所属单位:深圳市五色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区     域 :广东深圳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被动和古怪是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吗?
2【洁爱星声】感谢您,特教老师
3一张量表,教你认清孩子的手部功能!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论文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