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浅析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的同伴冲突

浅析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的同伴冲突

  • 2024-01-17 15:01:12
  • 1.8K次
来   源:山西青年.青年硕士园地2021年第11期
作   者:
摘   要:本文将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的同伴冲突界定为在学校范围内,除课堂教学之外随班就读儿童在与正常儿童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争执。随班就读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关爱残疾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科学评估、应随尽随,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坚持普特融合,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特殊儿童,问题行为

孙家珍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我国对同伴冲突的研究基本以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随班就读儿童的同伴冲突关注较少。通过对残疾儿童在活动中的同伴冲突现状研究发现:认知发展不健全、争抢游戏资源、同伴互斥和缺乏教育引导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从发展残疾儿童认知、改变普通学生接纳态度、改善父母教养方式、落实教育教学特殊关爱、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期望能帮助随班就读儿童获得更好的同伴关系。

【关键词】: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活动;同伴冲突


前言

随班就读是指让有轻度残疾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的特殊教育形式,是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教育安置方式。[1]本文将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的同伴冲突界定为在学校范围内,除课堂教学之外随班就读儿童在与正常儿童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争执。随班就读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关爱残疾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科学评估、应随尽随,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坚持普特融合,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的同伴冲突现状

在活动准备阶段,由活动材料和活动空间的争抢引起的冲突。也许是因为资源匮乏,学生确实需要某种材料来满足活动需求;但也有可能是出于模仿,想要占有游戏资源;还有是对参与活动机会的争夺,没有机会加入活动的随班就读儿童会做出过激行为扰乱正常的活动秩序。在活动进行阶段儿童会有充足的接触时间,冲突发生的次数就相对较多,并且冲突的时间基本维持在3分钟以上。[2]在活动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普通儿童的无心之失或故意挖苦,导致特殊儿童的情绪失控,导致同伴互动品质不佳。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无法很好地解决冲突的矛盾。调查发现,大多数随班就读学生认为自己的同伴冲突没有很好解决,导致他们缺乏参与集体活动的热忱,更愿意回到他们原来的特殊教育机构。


二、随班就读儿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的原因

通常来说,班级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普特儿童都会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坦诚相待以获得真诚的同伴关系。但也因为这个环境相对松散,缺乏教师的引导,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因为语言、意图和需求不同而产生分歧。

(一)随班就读儿童认知发展不健全缺乏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

随班就读儿童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都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在活动中明显不自信、不合群,很难获得“真朋友”。[3]首先,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不注重个人卫生,经常会不加遮掩地打喷嚏、挖鼻孔,弄脏、弄坏活动材料,很多普通学生不愿意与他们接触,甚至是产生厌弃心理。其次,在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上存在障碍,干扰活动进程。活动的推进离不开良好的沟通交流和配合。有些特殊儿童在吐字发音上存在困难,声音小、意思表达不清楚,同伴需要反复确认来辨别他们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同时当活动需要特殊儿童做出某种回应和行动时,也需要表达多次他们才能清晰获得活动指令。最后,在活动过程中,特殊儿童存在一定的“自我中心”,不考虑同伴的感受。当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回应时,他们就很难管理情绪,采用破坏性、骚扰性的方式扰乱活动。

(二)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同伴互斥和偏见

普通学生的情感接纳和伦理认知水平有限,对特殊儿童缺乏同理心。调查发现,不少正常学生对“跟随班就读学生一起学习、参与活动”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同伴交往方式和现状表示“不感兴趣”,甚至是不考虑特殊学生的感受毫不掩饰地欺凌和嘲笑,拒绝特殊学生参与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出于自我保护。怕自己受到伤害和冒犯,拒绝与特殊儿童交往;其二,普通学生只看到自己与特殊儿童的差异,没有意识到“我们都一样”的同理心,没办法做到感同身受。其三,大量普通儿童看似理解、接纳特殊儿童的背后隐藏着不少拒绝、歧视。在活动过程中本来就对特殊儿童不待见的学生会对他们的异常行为而感到厌烦和抵触,作出不恰当行为伤害他们。

(三)特殊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合理

大部分特殊儿童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在引导特殊儿童与同伴相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4]没有筛选地模仿是认知缺陷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当父母没有树立积极的榜样时,他们在与同伴接触过程中便容易产生矛盾。还有一些家长存在“护犊”情节,即便是儿童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明显粗暴无礼,他们也不会批评和引导,而是示弱和博取同情,给特殊儿童一种不正确的心理暗示。还有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以后在某方面有所成就,急于求成地从一些杂志、书籍寻找家庭教育的“偏方”,忽略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也有个别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不抱任何期望,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配合更是流于形式。

(四)普校教师缺乏教育特殊儿童的能力和经验

普校教师在特殊教育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量远达不到日常教育的需求,不具备引导随班就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同伴关系的能力。不少教师产生这样的疑惑:“该如何引导他们与同伴交往?他们的情绪太容易波动了……”。表明不少教师虽然认识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在处理特殊儿童的问题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些教师不了解与随班就读学生沟通的技巧,他们想要了解特殊学生在活动中的问题和想法时,才发现很难与这些学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反而导致随班就读学生更加地胆怯、远离群体活动。最后教师缺乏解决特殊儿童冲突的经验,冲突不仅得不到化解,反而会使同伴关系更加紧张。


三、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同伴冲突的解决建议

(一)发展随班就读儿童认知能力和同伴冲突处理的能力

提高残疾儿童的认知水平,对其在活动中的问题行为和错误认知,进行有针对地干预,避免做出影响活动秩序的行为。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平。让他们懂得互帮互助、理解接纳可以帮助他们融入班级活动,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他们对冲突的识别能力,掌握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在活动中避免过于强调自身需要的满足,而忽视与同伴的分享;遇到矛盾时,耐心地与同伴交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被调戏和取笑时,做好自我调节,避免产生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发生冲突时要主动向老师求助,主动与同学和解等等。

(二)改变普通学生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态度

为减少同伴冲突,改变随班就读儿童成为团体活动“局外人”的现状,普通儿童应主动出击,积极走进特殊儿童的同伴世界中去。普通儿童需要主动了解特殊儿童,尝试与他们沟通,打破原有的特殊儿童难以相处、行为怪异的刻板印象。在与特殊儿童一起进行活动时多点耐心和重复、语速尽量缓慢,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多点退让和安抚。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活动从观念上端正对特殊学生的认识,着眼点不再放在随班就读学生的缺陷上,而应该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建立帮助弱者的责任心。[5]学生也可以自愿申请成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协助伙伴,当随班就读学生感到惶恐和自卑时及时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三)改善父母对特殊儿童的教养方式做好榜样示范

家长应该改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家长应该主动了解特殊教育方法和技巧,与专业人员建立联系,获得有关特殊儿童行为和情绪管理、交往和沟通技能引导、特殊儿童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技能,引导特殊儿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充满理解和爱的家庭氛围是特殊儿童与外界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前提。当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时,父母要冷静解决矛盾,做好榜样示范,让孩子观察父母是如何化解矛盾的,尝试教给孩子一些缓解冲突的具体语言,比如:“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等等。消除“护犊”情节,保持适宜的教育期望。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参加适合的亲子活动和兴趣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削弱孩子的社交恐惧,获得与人沟通的技巧和信心。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赢得同伴赞赏和认可,获得积极的自我认知。

(四)落实教育教学特殊关爱

面对融合教育问题,各学校应敞开大门,支持随班就读政策进一步落实和改革,制定满足随班就读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的教育措施。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包括设立专项资金筹备无障碍活动设备、安排合适的教室和座位位置、配备学习或者活动的智能辅助器材等帮助特殊儿童自如活动融入同伴群体。另一方面是要关注特殊儿童的内心诉求,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心态环境能够消除特殊儿童的自卑情绪和消极心理,帮助随班就读儿童改善同伴关系。学校要照顾到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生活劳动教育活动,完善随班就读儿童评价制度,培养特殊儿童敢于交流、乐于交流的自信心。当然,家校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对随班就读儿童进行家访,及时给家长一些指引帮助他们掌握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技巧,树立正确的融合教育观。[6]

(五)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

教师应定期参加一些特殊教育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做好班级管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冲突观,优化解决冲突的方法。首先,教师应做好班级管理,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获得归属感,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当随班就读儿童作出不恰当行为时也可以借助集体的“压力”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其次,教师要善于组织集体活动,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引导普特儿童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师要不断优化冲突的解决方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冲突观,平等对待普特儿童。教师要慎重选择处理冲突的方式,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和维护任意一方,在公正的赏罚规则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化解冲突。同时要树立科学的冲突观,不要把冲突看作是单纯的违纪行为,肯定冲突的教育价值,注重引导而不是帮助他们解决冲突。


四、总结

帮助和引导随班就读儿童解决同伴冲突,获得融洽和谐的同伴关系,可以消除其自卑感和孤独感,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获得解决冲突的能力,对其生活技能、行为习惯、道德意志的养成也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与特殊儿童平等、包容的同伴交往活动,有助于培养普通儿童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对弱势群体的认知理解,厚植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社会人格。最后,解决随班就读儿童在活动中的同伴冲突,也会促进随班就读政策下的教育公平发展,对特殊儿童的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海荣.整体布局区域推进全面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15(4):5-7.

[2]刘雪萍.浅析随班就读学前特殊儿童在游戏中的同伴冲突[J].教育观察,2019(6):142-145.

[3]谭千保,陈芳,傅朝晖.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对比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2):18-21.

[4]马乃伟.对特殊儿童父母角色认识问题的研究[J].儿童大世界(上半月),2019(1):7-9.

[5]卿春.锦江区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6]杨中枢.随班就读学生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兰州市P学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广州乔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广州乔致教育
成立时间:2021年12月06日
区     域 :广东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最新文章
1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如何教他时间观念?无非是这两招!
2广州乔致教育_广州天河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好不好?
3直播预告 |家庭如何开展孩子的社交训练?

作者专栏sign up

凌碧凤
凌碧凤

广州市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广州乔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广东广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2022年12月31日山西儿童康复中心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牡丹江市自闭症康复中心(2022年11月补充名单)
3菏泽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2022年师德师风知识竞赛活动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论文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