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静进医生:孩子如何发展出亲社会行为

来   源:福州康语仓山第一中心(福州市仓山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有趣的是,在利他行为方面,人天生就有一种权衡利弊或得与失的能力(博弈论)。最后,变成无论是互惠还是利他,都可能激发许多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包括物品分享、无私奉献、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信仰献身等(Dickerson,P
关键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静进医生

文 | 静进医生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人们相互帮助、分享、捐赠、合作和志愿服务的行为。在人类社会,这种行为无处不在,且与生俱来,内里包含着各种利他、助人行为。

10月龄大的幼儿即可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例如将饼干塞进妈妈嘴里,或将玩具递给爸爸,无须提示、引导或奖赏。1岁儿童就会读懂别人求助的眼神,进而会做出相应的“帮助”行为。当妈妈装出难受或痛苦表情,幼儿也会表现难受,甚至试图安抚妈妈。

到了2岁,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更具复杂而深刻内涵。他们能够感受到别人是否处在困境或痛苦中。但凡有可能,他们都会试图安抚同伴或帮助别人,哪怕是陌生人或小动物,这并不是父母引导或教出来的。当然,父母的道德行为示范,而非滔滔不绝的说教,极有助于孩子的观察模仿,养成助人乐群的习惯。

有趣的是,在利他行为方面,人天生就有一种权衡利弊或得与失的能力(博弈论)。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揣摩和判断要否出手安抚或帮助对方。所以,孩子凭个人能力,觉得无法出手帮对方时,会产生愧疚和“对不起”的心理。

观察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平均10分钟就会表现出一次分享、帮助和安抚等亲社会行为,且没有性别上的差异(Bar-Tal.1982)。

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为寻求、获得友谊和安全感,他自然会练习和提升助人行为,进而形成一种信念,明白分享是社交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对是非对错做出合理判断。儿童十分在意,利他行为会获得更多赞誉和朋友。总体而言,青春期后,女孩的亲社会行为要高于男孩,意味着女性的“情商”高于男性。

家庭中,父母维护公平、协商做事和无私奉献的行为,会极大提升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由共情(empathy)和同情(sympathy)两种动机启动。共情是对他人情绪活动的认识与“感同身受”,同情则是对他人不幸的怜悯或悲伤的感觉。儿童是否出手帮人,还取决于有无旁人观看,这是道德感驱使的行为,言外之意“我做给你看”。成功的亲社会行为,还会激活大脑“奖赏环路”,因此它会逐渐固化下来,成为习惯行为。

互惠是动机吗

纯亲社会行为是利他动机驱动的,是一种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起初在亲属血缘关系者之间产生,后逐渐发展到社群或陌生人之间,形成一种共守的社会契约意识。

许多看似无私的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受互惠规则的驱动,暗含“我这次帮你,你可能会下次帮我”的潜意识。所以陌生人间的亲社会行为背里,隐约隐藏着,在未来某个时刻有可能得到相应回馈的意思,尽管当事人不会明显图即刻的回报。如典型范式便是人们无偿献血,这种互惠性的亲社会行为,仍存在着有义务报恩或互惠的含义。的确,当一个人做了好事,若总得不到回报,也可能感到不平或愤懑;同理,获益方若没有给出相应回馈,也会产生内愧或负疚感。在群体生存策略驱动下,这种亲社会行为会代代相互影响,形成具有遗传特质的驱动。最后,变成无论是互惠还是利他,都可能激发许多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包括物品分享、无私奉献、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信仰献身等(Dickerson, P. 2012)。

静老师说

合作、共享,是人类社会属性中最典型的行为。文明更加推进了人们之间的互惠利他行为。按Wilson(2000)的说法,自古至今,自私自利的个体易遭群体孤立与排斥。从进化史来看,极端自私的个体,极难实现基因扩散,易使族群灭亡。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除了遗传的作用,也受养育者的示范行为影响。母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其共情能力也很高,对伙伴表现更频繁的利他行为。如果母亲经常鼓励孩子反思自己行为后果,并想象自己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什么用的影响,孩子就很容易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发展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这要符合两点:

一是,父母经常表达的价值观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而不是令人厌烦的道德说教,孩子能够正确接受父母的信息。

二是,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价值观是合理且适当的,孩子能够感同身受和自愿接受这些价值观,并能自发地做出相应行为。

我以为,父母的如下行为会对孩子亲社会行为产生正面影响:

①向他人(包括家人)答谢、感谢和表达真诚的感激。

②对孩子微笑、拥抱和言语表情结合的感谢。

③赞扬孩子的助人利他行为。

④以身示范的利他行为,而非口头说教。

⑤与孩子平等讨论社会公德话题。

相反,这些做法会削弱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①道德说教与没完没了讲道理。

②提出高于儿童认识水平的利他要求。

③对孩子利他行为邹眉头或责备。

④父母贪图小便宜行为。

⑤直接和强迫的亲社会行为,如强迫孩子与他人打招呼、问好、示好等。

⑥默认、无视,甚至赞许孩子的自私行为。

当然,托幼和学校教育也会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教育的影响,会使孩子超越自我,学会更有广泛意义的亲社会行为,如助人为乐、利他互惠、责任担当等。

今天的科普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有疑问未能解惑,可以在公众号中进行留言,我会尽力解答,谢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人~

静进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福州市仓山区康语康复医疗中心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福州康语仓山第一中心
成立时间:2018年12月25日
区     域 :福建福州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 语言训练机构
优势课程: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职能治疗 | 能力评估
最新文章
1康语福州仓山中心:语言发育迟缓孩子干预前后的成长点滴
2福州康语仓山第一中心_福州仓山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怎么选?
3箱庭疗法在自闭症训练中的作用

作者专栏sign up

马晶
马晶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残联定点机构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