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纹状体回路

来   源:杭州心驿(杭州市江干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只有不断地深入探讨神经回路在孤独症特质中所扮演角色的戏份,才有可能找到有效改善孤独症的革命性靶点!_Ray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特征是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症状领域:社会沟通能力受损,包括社会交互、非语言沟通和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以及限制性和重复性的行为和兴趣(RRBIs)的存在。ASD征候学的
关键词:高功能孤独症,孤独症,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患者,孤独症谱系,提示,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功能孤独,异常行为

只有不断地深入探讨神经回路在孤独症特质中所扮演角色的戏份,才有可能找到有效改善孤独症的革命性靶点!_Ray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特征是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症状领域:社会沟通能力受损,包括社会交互、非语言沟通和建立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以及限制性和重复性的行为和兴趣(RRBIs)的存在。ASD征候学的多样性是否代表了大脑网络的分布式功能障碍或特定神经回路的异常尚不清楚。

 

社会缺陷在科学和大众媒体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RRBIs在理解孤独症方面也同样重要。虽然RRBIs也出现在典型的学龄前儿童,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如强迫症,这些损伤和持续的特征是ASD的一个标志。

 

RRBIs可以有多种形式:有些孤独症患者会拍打手臂或前后摇摆;另一些人则习惯性地排列物品或坚持严格的日程安排。几项研究表明,RRBIs起源于纹状体,这是大脑中心的一组神经元,帮助启动和执行动作。

 

纹状体受损的人表现出孤独症特征,包括重复的、不灵活的行为和各种各样的运动问题。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家对纹状体的了解有所增加,这就产生了一些诱人的暗示,表明该区域与孤独症患者特有的社交困难有关。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纹状体要么激活了运动,要么抑制了运动。但纹状体也可能涉及灵活性、动机、目标导向、注意力的调节、情绪、趋近好或避免坏、基于奖励的学习——诸如此类的事情。孤独症患者通常在情绪、动机或奖励系统方面存在问题,所有这些都可能使他们对与他人的互动不感兴趣。

 

该区域似乎也是学习眼神交流和辨别哪些感官信息值得注意的关键。这一新观点来自于对纹状体与大脑其他部分连接的研究,包括处理感觉信息、思想、感觉和情绪的区域。

 

许多与孤独症相关的基因突变会损害纹状体的结构和功能。对动物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例如,扰乱老鼠纹状体的神经元会引发重复性行为和社会问题。

 

从一开始,就值得从神经回路功能障碍的角度来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这一方法试图揭示在确定的、可再生的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组中的变化,这些神经元组负责在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心境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中出现的离散行为现象。

 

它并没有试图将这些复杂的疾病联系到一个单一的区域,因为哺乳动物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相互连接的结构,它的全部功能输出当然依赖于多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并行处理。尽管如此,该方法确实试图发现疾病病理生理的特定回路节点——特别容易受到基因的影响,或在调节行为输出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的环境侵害。这些节点的改变可能代表一个初始事件,触发后续的下游适应,共同成为异常行为的驱动因素。

 

考虑到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出现的运动和认知异常之间的交集,前额叶皮质和小脑也预示了同样易受生理变化影响的主要区域,这些生理变化会导致行为变化。这些系统的潜在重要性以及它们与基底神经节回路的相互作用将在以后的推文中详细讨论。


基底神经节:进化保持的“盈亏”评估回路


在大脑进化出皮质前,在无皮质的大脑找到两组结构丘脑和基底神经节,丘脑负责接收、处理从大脑外部进来的信息,基底神经节负责运动行为和动作。大脑进化到相当后期的时候皮质才开始出现,首先是原皮质,接着是旧皮质(海马回、扣带回),最后新皮质闪亮登场。

 

新皮质的出现,带来了大脑内部权力平衡的剧烈改变。以前的皮质下组织独立执行的模型功能,现在要屈服于新皮质的集权。新皮质的出现并没有完全放弃以前的皮质下结构组织,皮质下组织在新皮质的领导下担任辅助的功能。

 

人类大脑的进化是新的组织结构覆盖在老的组织结构上,新功能自然也是建立在老功能的基础上。新老结构和功能相互协同才能保障人类大脑的经常运作。

 

基底神经节大约在5亿3千万年前首次出现在脊椎动物谱系中。虽然该区域的整体解剖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成分在无羊膜动物时期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哺乳动物谱系中,其与皮质回路的连通性得到了显著增强。

 

从一开始,基底神经节就可能是生物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重要中介。然而,一开始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结构,将传入的感觉信息与运动输出的调节联系起来,已经进化成一个复杂的回路,能够计算“盈亏”,并根据传入的感官信息、以前的记忆、期望和当前的动机状态来选择最有效的行动。所提出的基底神经节神经回路的功能部分来源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

 

基底神经节、丘脑底核、黑质、大脑皮质、丘脑协同合作,共同调节运动控制功能(包括躯体运动和眼球运动)以及某些认知功能。

 

基底神经节包含了尾状核、壳核、苍白球,而尾状核和壳核又被称为纹状体。基底神经节接受大脑额叶的密切控制,同时也协助额叶的功能。

 

基底神经节输入:

 

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是基底神经节接受输入的结构,几乎所有的传入基底神经节的纤维都终止于纹状体。纹状体从运动和感觉皮质、运动及联合皮质、丘脑核、海马体、前额叶皮质区域、脑岛和杏仁核接收到丰富的收敛性兴奋性投射输入。这些兴奋性投射扩散地突触到背侧纹状体的D1多巴胺受体表达(D1R +)和D2多巴胺受体表达(D2R +)的中型多棘神经元(MSNs)上。此外,皮质的运动区域还可以通过丘脑和丘脑底核的细胞群向基底神经节投射。

 

基底神经节的输出:

 

输出的投射分2条路径:直接路径 -- 背侧纹状体发出投射至苍白球内侧(GPi,或啮齿动物的内齿突核) /黑质网状部 (SNr),间接路径 -- 苍白球外侧(GPe)、丘脑底核(STN)。输出几乎只通过直接路径,而间接路径的作用是调节苍白球的输出。

 

基底神经节的输出主要是上行的,苍白球发出的轴突终止于丘脑,丘脑又发出投射至大脑皮质,主要是运动皮质、运动前区以及前额皮质。也就是说,基底神经节并不参与对运动的直接控制。相反,基底神经节属于皮质—皮下运动环路,这一环路同时监控运动及非运动活动的进程。

 

虽然这两种回路最终都以丘脑的运动区域为目标,但间接通路中额外的抑制连接的存在被认为是纹状体中型多棘神经元亚型对丘脑输出的相反影响。直接通路MSNs的激活可解除对丘脑的抑制,并促进运动输出;而间接通路MSNs的激活可维持苍白球对丘脑的抑制,减少运动输出。

 

黑质致密部(SNc)部分区域的多巴胺投射调节纹状体的活动,通过作用于D1受体促进直接通路,作用于D2受体抑制间接通路。

 

皮质运动区域的加工可以看作竞争的过程,其中备选动作作为最终支配运动器官而竞争。基底神经节能够帮助解决竞争冲突。强大的抑制性基线活动使其保持对运动系统的抑制,使有可能发生的动作的皮质表征激活而不引起肌肉活动。随着特定的运动计划得到激活,对于特定神经元的抑制信号减弱。

 

这个长期存在的关于纹状体MSNs在运动上的二分功能的模型,最初是基于临床观察,最近已通过细胞类型特异性光遗传学询问得到证实。

 

在中脑核的调节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投射回最初以纹状体为目标的皮质区域,对正在进行的行为提供感觉反馈控制。然而,这些回路看似的“闭环”性质被中断和扩展,可能是通过非交互的皮质-丘脑通路以及盘旋上升的多巴胺能输入,来进行皮质-纹状体-丘脑的迭代运算。

 

通过这种方式,来自涉及动作认知方面的高级皮质区域的信息被传输到初级运动区域,以执行特定的运动输出。基底神经节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个连续体,一端由感觉运动控制与另一端由动机和意图行为的产生而构成。

 

多巴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奖赏通路的关键神经递质。可以假设,在基底神经节内的多巴胺的活动可能使系统偏向于产生特定的反应而不产生其它的反应。多巴胺向纹状体的释放往往跟随在一个成功的行为之后(产生愉悦感)。神经递质可能修饰了基底神经节的输入--输出通道,使得当同一输入模式再次被激活时能够发起同样的(受到奖赏的)反应。




纹状体回路与ASD


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推测性的,但ASD症状学和纹状体功能之间的大量重叠似乎在整个范围内都是明显的。

 

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的输入结构,处理几乎所有大脑皮质区域和丘脑的输入,从而控制和调节着运动、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皮质-纹状体-丘脑回路与认知功能、社交功能和运动功能有关,制约着学习能力和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所有这些功能都在ASD中受到影响。

 

纹状体特别处理来自大脑皮质的有关预期目标的信号,并促使基底神经节的其他神经元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行动。另外,它还会提醒丘脑,一个处理感觉信息并与大脑皮质交互的大脑区域,形成一个回路,控制一个人如何开始和停止一个动作。丘脑除了向皮质发送信号外,还直接向纹状体发送信号,因此整个回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回路组成。

 

纹状体通过纹状体-黑质(直接)和纹状体-苍白球(间接)途径调节下游基底神经节回路,是重复行为控制和习惯形成的基础,在自然和习得行为中起重要作用。重复行为功能障碍的分子和回路基础仍不清楚,但人们认为它们依赖于这同一的基底神经节回路。

 

直接途径的活动似乎与支持正在进行的行动和促进正在进行的行动的继续或重复有关。相反,间接通路的活动似乎是负责类似行动的许可,并控制开关或抑制正在进行的行动。有假设ASD中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之间存在不平衡,偏向于直接途径,这种不平衡导致行为改变。

 

 感觉控制 

 

早期脊椎动物谱系利用简单的神经网络将感觉信息转化为直接的运动反应,而脊椎动物进化则选择了越来越复杂的回路,从环境中提取更多的信息,并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运动行为。基底神经节回路与大脑皮质结构和中脑多巴胺核并行发展,构成一个核心的计算单元,使这种更复杂的运动输出控制成为可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基底神经节必须处理两个在高等脊椎动物中日益复杂的区域:(1)来自更专门的感觉系统的传入信息的增长(感觉选择),和(2)反应中可能出现的运动反应数量的增加(动作选择)。随着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感官输入的多样性和收敛性的增加,需要一种强大的感官选择机制来提取上下文相关的信息。

 

灵长类中记忆引导扫视的调控研究,提示基底神经节通过其抑制连接来达到这一目的,感觉输入调节丘输出,从而选择环境信息指导基于记忆的扫视。当动物根据环境的显著特征动态地调整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时,基底神经节介导的感觉控制的其他例子可能会出现。

 

在一个新的刺激模型研究中提示,注意力并不是通过过滤大脑皮质内的感觉表征来产生的,而是基底神经节为了正确判断内部状态进行神经计算的副产品。在这里,基底神经节将动机驱动和以前的任务历史与来自外部环境的感觉信息相匹配,以期实现对当前现实的最准确评估,并据此做出未来的决策。

 

显著的感觉刺激对正在进行的运动活动的抑制也可能是通过基底神经节回路介导的。具体地说,丘脑向纹状体胆碱能间神经元的投射会产生一个短暂的减少对两种MSNs亚型的皮质驱动,随后一段时间内间接途径的敏感性增强,间接途径是运动抑制的关键介质。感觉处理异常是ASD广泛的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对环境感觉方面的异常反应。此外,孤独症患者在自主控制扫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是否可以利用额纹状体神经回路(通常用于高级认知过程)来弥补广泛的感觉运动缺陷。

 

最后,值得探讨的是,对感官刺激的注意力调节功能障碍是否可能为孤独症患者发展高度集中、固定的兴趣提供了基质。

 

 动作选择和运动模式 

 

基底神经节回路也被假设在行为选择中起作用,即从一系列运动程序中选择一个单一的行为输出并执行。调节这一选择过程的神经机制仍有争议,但在体内和计算研究提示纹状体及下游基底核具有中枢功能。一种假说认为,分布的、同步的纹状体外兴奋招募特定的MSNs,这些群体随后释放下游的基底神经节通路来启动选择运动程序。

 

与下游的苍白球和丘脑核相比,纹状体的兴奋性输入水平(约为10:1)有广泛的收敛,这意味着对行为选择的最初处理发生在纹状体突触连接上。尽管许多皮质-纹状体轴突覆盖了纹状体体积的大部分,相邻的MSNs似乎有独特的兴奋性输入,从而创造皮质放电的稀疏纹状体表征。复发性MSNs络脉的侧抑制和抑制性间神经元的前馈抑制可能在形成编码替代行为的邻近纹状体集合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最后,下游基底神经节回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进一步加强纹状体的选择过程。

 

基底神经节回路的另一种功能,特别是背侧纹状体,是编码短的运动程序(所谓的动作汇编的“分块”),可以防止对皮质结构的过度计算。这些短的运动程序可以连接在一起,在背侧纹状体,以增加复杂的运动输出。当功能正常时,上述系统应允许有效的选择和装配行为程序。然而,当功能失调时,这些相同的网络可能会倾向于驱动在ASD中经常观察到的重复的、自动的行为模式。尽管有大量关于纹状体形态异常的文献记载,但人类影像学研究只能提示受限的、重复的运动输出与纹状体形态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一个小的支持的证据来自于两个结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一个在对学龄前儿童的纵向研究中,首次强调了尾状核的生长与重复性行为(特别是“抗拒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另一个将尾状核和壳核与重复性行为指标相关联。此外,还需要研究评估其他与孤独症相关的重复症状,包括刻板印象或言语异常,是否与基底神经节形态的改变有关。

 

 奖励行为 

 

中脑多巴胺系统与基底神经节的感觉运动神经回路一起发展,显著地增强了奖赏偏倚动物行为的方式。多巴胺信号可以通过对感觉选择机制(检测相关线索)的作用来提高行为效率,以及行动选择机制(选择之前奖励的行为),尽管具体的神经机制仍有争议。一种假设是,纹状体与多巴胺系统的相互作用选择性地加强了环境提示、特定反应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动物行为及其后果的内在表征。该模型可用于指导随因变化的适应行为,或作为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通常奖励的活动可以自动化。

 

在啮齿类动物中,调节这些功能的纹状体系统被认为是分离的,其中,背内侧纹状体(大致类似于人类的尾状体)支持目标导向的行为反应,背外侧纹状体(类似于壳核)支持自动行为,伏隔核负责调节动机状态和奖励处理。此外,背侧纹状体和伏隔核都是在奖赏随因变化情况下维持灵活行为反应的关键神经回路。每个纹状体接受离散的兴奋性投射和多巴胺能神经支配,以支持其特定的处理功能,这些区域之间的异常协调被认为是几种神经精神疾病行为控制缺陷的基础,包括强迫症和药物滥用。

 

影像学研究和心理测试已经证明ASD患者存在离散的奖赏处理缺陷,包括社会奖赏和金钱奖赏。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在动机和基于激励的学习上普遍存在的缺陷,这在临床上是可以观察到的。此外,在高功能孤独症患者中观察到一系列执行功能缺陷,包括反应抑制、计划和为灵活性的改变。相比之下,其它基于纹状体的范式,如获得基本操作性能和协调目标导向和习惯性行为控制的能力,似乎没有改变。综上所述,以ASD为代表的社交方式的严重缺陷和刻板的行为模式可能部分源于纹状体奖赏处理的特殊异常。

 

 行为可变性的产生和调节 

 

最后一个与ASD症状学特别相关的考虑是,纹状体作为行为变异的发生器的功能被提出。大量关于高度刻板的运动输出的发展和环境依赖性调节的信息来自于对专门的皮质-基底神经节回路的研究,该回路调节鸟叫声的可变性,即前脑前通路。在孤立的“练习歌唱”过程中,雄性对不同鸣叫的探索,是由同步的纹状体输出的下游可变基底神经节放电介导的。相比之下,针对潜在雌性伴侣的歌声则更为精确——它是更刻板的基底神经节活动模式的副产品,这可能是由纹状体内多巴胺释放增加引起的。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哺乳动物的纹状体是否也参与了行为可变性的调节,但很容易看出该功能的缺陷是如何导致ASD中观察到的受限的行为输出的。




纹状体涉及ASD的证据


1978年,纹状体首次被发现与孤独症有关,当时医生报告说,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运动障碍”。

 

孤独症患者表现出典型的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的神经体征,包括四肢的张力障碍和“纹状趾”——一种类似巴宾斯(Babinski)的自发反射。除了无意识的动作编排和姿势改变外,动作迟缓的异常也很常见,导致运动输出的启动、调节和停止出现明显的延迟。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人或实验动物纹状体受损的情况惊人地相似。在154名2至7岁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中,运动异常的患病率相当高,51%的儿童表现为肌张力障碍,34%的儿童表现为运动失用症。

 

大脑成像研究也支持孤独症和纹状体之间的联系。正常情况下,纹状体通常会随着儿童的成熟而缩小。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和青少年的纹状体会继续生长,纹状体的某些部位会增大,这与儿童重复行为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磁共振成像(MRI)研究探索了与孤独症相关的纹状体体积的变化,发现了在儿童和成人ASD患者中尾状体大小变化的证据;从目前的孤独症文献中提取的基于形态学研究的一项荟萃分析同样强调了基底神经节是一个具有一致结构改变的大脑区域;

 

关于ASD大脑的功能连接,有证据表明尾状核与一系列孤独症相关的皮质区域之间的连接增强,包括前额叶、前运动区和顶叶区,这些区域在静息状态和特定任务范式下都能观察到。

 

采用功能性MRI来研究ASD患者的特定任务时纹状体活动模式,发现在范式分析社会奖励处理和认知灵活的响应速度下降。孤独症患者在完成有社会回报的任务时,纹状体也表现出异常低的活动。它们的纹状体与处理奖赏的大脑区域之间的联系异常薄弱。处理社会奖励的困难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孤独症患者似乎对社会互动没什么兴趣。

 

随着年龄的皮质-纹状体连通性的发育变化在ASD中缺失。

 

尾状核在ASD中的生长速度是TDC(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的两倍。这与大脑的整体生长、精神药物的使用或其他主要的混淆无关。最重要的是,在生命早期严重的RRBIs,尤其是对相同行为的坚持,如避免日常生活和环境中的细微变化,以及坚持强迫和仪式,与平均年龄在9到12岁之间的纹状体生长速度更快有关,且影响较大。意想不到的结论是,与RRBIs有关的尾状核发育的不同轨迹很可能是由早期且持续的改变纹状体发育的重复行为模式导致的,而不是相反。

 

然而,一个问题仍然存在:是什么原因使RRBIs,比如对相同事物的坚持、强迫和仪式,成为这样一种力量,从而影响像尾状核这样的进化古老的大脑结构的生长轨迹?

 

然而,有一个假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它涉及到RRBIs的大脑奖励回路中社会动机和非社会动机之间平衡的变化的效应。这个模型表明ASD在一定程度上是RRBIs的“行为依赖”的紊乱,因为它们会诱导奖赏效应。的确,据报道,受影响的人坚持相同的观点和全神贯注于有限的兴趣是非常愉快的。

 

特别是带有尾状核的背纹状体,被认为是对有目的行为的奖赏价值的中介。功能成像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的大脑奖赏回路,尤其是纹状体和腹侧前额皮质,会选择性地对可能包含强烈特殊兴趣的物体反应过度,而对更典型的欲望,如社会奖励和金钱反应不足。这可能表明ASD患者的大脑对传统奖励的关心较少。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最初缺乏社会奖励动机是否为某些受限制的对象、主题和惯例打开了增强奖励效果的大门。或者反过来讲,非社会对象、主题和惯例的主要奖励效应会降低社会参与的奖励价值。

 

RRBIs的奖励效应被认为是由于ASD患者在他们的环境中对可预测性的偏好所致,这样他们可以行使更多的控制权。社交接触在很多方面都与此相反,因为社交接触往往是快速的、难以控制的,并是更多变化的不可预见性。当RRBIs执行奖励时,可以通过强化机制来增强对RRBIs的追求,这种强化机制会逐渐将其转变为僵化的和强烈期望的习惯,这些习惯几乎会在几乎没有意识的监督下自动执行。

 

有了这个启发式的模型,RRBIs是自我强化的,它们开始劫持整个行为的正常发展轨迹。具有尾状核的背侧纹状体在这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与RRBIs相关的尾状核的加速生长速度可能反映了ASD患者的非典型性脑特异性化。

 

从生命早期起,尾状核就对各种不同的刺激和环境的习惯性过程起调节作用。然而,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尾状核可能会被环境中最有价值的方面所利用。这种相互作用和自我维持的生物行为过程-与其它中脑皮质功能协同,可能形成尾状核的生长轨迹,增强ASD中RRBIs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RRBIs会干扰社会发展和功能,因为它们可能会吸收通常用于其他学习机会(包括社会机会)的资源。

 

ASD中的RRBIs涉及尾状核(控制行为的额纹状体回路中的一个主要枢纽)的可塑性,这一发现对我们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进步。它使我们更接近神经生物学的根源,即受影响的个体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发展和保持这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行为。

 

研究再发现,壳核在TD(正常发育)中被分成两个簇,而在ASD中没有。在TD中,前壳和后壳的分离,而在ASD中没有,是由与扣带回后部、楔前叶、后岛叶和辅助运动区的差异连接所驱动的。前壳核团簇(ASD中缺失)与社交和语言功能相关。

 

丰富的临床和影像学证据,再加上纹状体功能的多样性,为纹状体回路在ASD病理生理学中的中心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尽管如此,我们对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最终依赖于操纵系统以检验因果关系的能力。对啮齿动物ASDs的建模主要通过环境和遗传模型进行,重点关注结构效度(模型如何产生的疾病相关性)和表面效度(模型如何概括疾病行为和病理学。

 

在ASD实验啮齿动物的产生过程中,环境模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因果遗传因素的发现仍在进行中。例如,产前暴露于丙戊酸和母体感染模型均可导致社交和运动表型,与孤独症患者所见的异常相一致。然而,我们对ASD发病机制的环境因素的了解有限,严重限制了这些方法的结构效度。小鼠遗传建模提供了替代疾病模型,其结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功能分析起点的遗传关联数据的质量。

 

鉴于纹状体功能障碍在孤独症相关行为中起着因果作用的最新证据,更全面地了解特定的纹状体回路是如何调节行为控制的,可能有助于我们在啮齿动物疾病模型中建立突变行为相关物的尝试。病变研究、药理学操作以及最近对纹状体回路进行的光遗传学/药理学研究,已开始对特定行为模式的选择和强化产生细胞和突触上的理解。

 

越来越多的异常——包括通过孤独症患者的成像观察到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在孤独症小鼠遗传模型中记录的生理异常——强调了识别回路功能障碍共性的重要性,这是理解疾病病理生理学的一条途径。本文讨论的是纹状体功能障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小脑和皮质在内的其它区域也与孤独症相关。

 

患者和基因小鼠模型所表现出的重复性表型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特定的回路与孤独症密切相关?一种可能性是,这些回路具有某种特定的分子脆弱性,使它们更有可能在受到某种遗传损伤时发生功能障碍。另一种假设是,尽管ASD相关的突变对生理学有广泛的影响,但ASD相关的回路占据了处理的中心和汇聚点,这些点对神经元功能障碍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并调节通常与ASD相关的运动和认知行为。

 

来自临床影像和啮齿动物疾病模型的多种证据表明,纹状体功能障碍与ASD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这一知识为理解遗传异常如何干扰神经和回路功能,从而产生ASD中所见的复杂的行为异常范围提供了一个初步的立足点。

 

对已存在的ASD模型小鼠进行生理和行为的比较分析,目的是识别常见的行为缺陷,并确定这些缺陷是否可归因于保守的纹状体异常。阐明复发性细胞类型、突触或电路特异性缺陷有助于孤独症相关行为的发生,将极大地有助于聚焦未来治疗的方向。将这些信息与受影响的回路部件的分子信息整合,来寻找疾病改善的革命性靶点。


展开全部

作者专栏sign up

陈欢
陈欢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北京宝秀兰诊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北京朝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民办诊疗医院
热点文章
1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立“儿童脑病多学科联合专家门诊
2自闭症孩子可能会存在哪些感官敏感的现象?
3什么是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安置?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安置的形式
相关文章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