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15年特殊家教与120个特殊家庭的相遇

来   源:大米和小米(深圳市龙岗区)( 电话:17097222919 )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大米和小米》我与我的特殊家教生涯旁注:天后是她的网名。真实的天后是个长相有点木讷,普普通通的年近不惑的女性。自从2001年开始,她已经做了15年特殊家教,上门服务过的孩子和家庭,有120多个。很多孩子已经记不得名字了。她在这些特殊家庭间兜兜转转的15年,也构成了她个人命运漂泊辗转的前半生。现在的她
关键词:孤独症,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自闭,自闭症,自闭症的孩子,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特教,大米和小米

大米和小米》  


我与我的特殊家教生涯

旁注:天后是她的网名。真实的天后是个长相有点木讷,普普通通的年近不惑的女性。自从2001年开始,她已经做了15年特殊家教,上门服务过的孩子和家庭,有120多个。很多孩子已经记不得名字了。

她在这些特殊家庭间兜兜转转的15年,也构成了她个人命运漂泊辗转的前半生。现在的她,半年前再次回到深圳,进入一家小小的机构,做了一名普通的特教。


口述:天后

采写:当当、梦心、大米

1999年

18岁的我从湖南长沙一所中专毕业,遇到当地一家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招聘老师,本来只想跟着同学去看看,没想到最后因为实在找不到别的工作,而这个机构对求职者没什么要求,只要你想干就接收,为了讨个生活,我误打误撞入了行。

从此开始了17年的特殊教育老师生涯。

那时候机构工资很低,刚进去的时候只有300元,后来的两年里调过两次,到500再到800元。但是总的来说再没太多提升空间了。

很多17年前的回忆已经淡去了。“成功混入”特殊教育行业后,我开始一遍遍观摩机构其他老师上课,除了每个礼拜六有安排博士生给我们做简单培训外,再没有更多的学习渠道。,专业知识提升很慢,我越来越觉得工作很吃力。

与此同时,很多在机构学习的家长反映,孩子在机构所学的知识并不能用到生活中,我也反思,其实对这些孩子的干预回到生活中才是最重要的。


奔走于各个城市之间

2001年

我从机构辞职。离开熟悉的城市长沙,我跟随着邀请我的家长去到了他们位于广东佛山的家,做起了第一份居家家教。

虽然工资已经涨到了包吃住每月1800元,但做了三个月后我觉得居家带孩子比在机构里累多了。24小时全天陪着一个孩子,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大,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开始跳槽,尝试接触不同的家庭和孩子。

这些愿意请家教的家长一般条件比较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会去香港购买书籍补充专业知识,我也会跟着看,同时实操的经验越来越多,技能也在不断提高,面对孩子开始变得轻松。

但是我的工作也越来越不稳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小孩要入学了、不再需要家教,或者家长希望尝试一些别的教育或医疗方式,我那时年龄小,也没什么意识去谈年假五险一金什么的,也觉得家长们都已经挺难的,我和这些家庭之间没有任何合同和保障,只是口头约定,而最后,家长们常常一句话“不用再来了”就结束了我们简单的工作关系。

 

2003年

我同样在一个家长的邀请下,又去了厦门,在厦门,我一直做家教到2006年,这三年是特殊教育行业发展很快的三年,残联对自闭症儿童有了各种补贴,家长也会更倾向于去残联指定的机构上课,对家教的专业水平也心存怀疑。我的家教对象也依然像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

这时特殊家教行业已经有了两点明显的变化:

一是家教开始按时段收费

二是家教更倾向于教家长学会干预而不是只教小孩

我后来一天带三个孩子,上午、下午、晚上各一个,每个孩子半天每月各收1500的费用,一个月的薪水有4500。那时候觉得工资很好了,我也乐意奔走于各个家庭之间,终于工作和生活可以分开了----刚刚做家教的时候,我住在这些家庭里,但是慢慢觉得这样上下班的概念太不清晰了,会让我感到有压力,另外年龄慢慢增长,我也开始喜欢下班后独处。

我自己租房独居,除了接触这些家庭,我没有任何的人际交往,下班之后就是泡特教专业论坛,在网上学习,看很多老家长写得帖子感觉都是很深刻的。全年无休的工作之余,我偶尔自己去逛街看一个电影,就算是全部的休闲方式了。


2004年

我刚毕业的弟弟也被我带入行一起做起了特殊家教,由于家教生源多数靠互相介绍太不稳定,离开上家找下家有时候长达几个月。


2006年,怎么突然间,好像就找不到学生了,我们离开厦门南下去了广州。

当时,很多训练机构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在大量招聘老师。我也开始有点向往集体生活,于是通过朋友介绍,我和弟弟进入了广州的一家机构。可是我在机构只待了半年,因为管理人员态度很差,我在家庭里带过那么多孩子,家长们大多数对我也是客客气气的,多少有些傲气的我就从机构辞职了。我弟弟却在这个机构里收获了爱情暂时没有离开。

可能因为政府提供的福利不错,广州对家教的需求似乎不多,我辞职后一直没有找到下家。


2007年

我去到了深圳。深圳的家长很努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在专业方面会逼着我们自己去提升。我赚到一点钱就要买书、买教具,自己去各地参加培训,一直到现在都几乎攒不下来多少钱。

虽然频繁换地方,一直在奔波,但也不觉得很累,因为自己也没有那么挑剔,只要家长认可,并且孩子能够有进步,就会觉得有满足感成就感。


看到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家长如果把老师当作神仙,想把孩子轻轻松松交给我们,然后就能变成普通孩子还给他们那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有效的干预,这些自闭症的孩子长远来看是有实实在在变化的,这是我一直以来工作的动力。

这么多年来,我多少都和曾经的家教家庭保持着联系,看着这些家庭的悲欢离合也会有些唏嘘。

我带过的孩子,最早的那一批应该也成年了。我会陆陆续续听到他们的消息。如果说真正融入社会去工作的,好像还没看到,当然也因为我带过的孩子程度都不是特别的好。但是有些家长去残联闹,好像会叫的孩子有奶吃,政府就会安排一个工作给他们。但是是不是真正上班,能不能真正融进去,就不知道了。

也有的孩子没有能够熬到成为青少年的那一天。我知道有一个我家教过的孩子几年后高空坠落意外身亡了。谱系孩子的丢失和意外情况是必须要重视和防范的。

 

这些孩子们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我多年后再见到以前的学生,相隔时间久的也许就把我淡忘了,但是也有一些家长会告诉我,发现孩子再见到我还是愿意靠近,表现得比对其他人亲近,我也会很欣慰。

你问我和教过的孩子家庭之间的感情。这些孩子和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我也不可能全都一见如故,遇到的家长更是形形色色。

我还遇到过只请我去做了一天的家教就放弃了的家长,我到了对方家里,孩子爸爸介绍了孩子目前会一些什么,然后就让我开始工作。那个孩子当时只有一岁九个月,是我家教生涯里遇到的最小的孩子之一。我和孩子待了小半天,感觉孩子整个都是软绵绵的,状态类似于一个脑瘫孩子,完全要人抱着。不抱就哭,拿东西玩不要,身体就扭来扭去。

我一开始肯定是没辙的,因为我完全不了解孩子,这么短的时间,和孩子的关系都没有建立,我能教他做什么呢。结果三个小时后,估计是家长没看到我太多作为,或者我们常说的,“没搞掂孩子”,当天晚上就电话我,说不需要家教了。

突如其来,没有理由,没有解释。

又过了很多年。我在厦门妇幼保健院附近的一个大公交车站等车,那里有很多个站牌,隔了几行站牌,我看到了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行为异常,手在做自我刺激动作,明显是个有问题的孩子,再望向他身后的大人,大人的样子是不会改变太大的,我认出来,是当年那个爸爸。他整个人很茫然,很没有生气的样子。

这里距离他们的家坐公交车要五十分钟的路程,也许他们奔波这么远就是为了在妇幼保健院做康复课程吧。

没有来得及和他说话,我坐的公交车就开走了。


我带过最久的孩子是一年多

我曾经在一个家庭里和孩子妈妈互动良好,理念相近,一是妈妈比较相信家教,二是在制定孩子学习计划方面也觉得我的经验很好,另外妈妈也经常各处去学习,听各种培训,所以可以很好沟通。但因为老人和母亲的理念不一样,中间她们也发生过比较多的争执,我也会被夹在中间比较为难。当他们得到一家外地机构的通知可以去训练的时候,妈妈问我是否原意一起去陪读。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很高兴的答应了。可是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她们却走了。没有带上我。

她们没有告诉我原因,我也觉得家长有自己的考虑,比如是否是因为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我就像一个懂事的孩子一样没有过问,但,这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疑问。

七八年后我才从别的家长闲聊中得知,原来当时那个孩子的外婆认为,孩子在我面前“乖”是因为我会打那个孩子。而我训练的时候都是妈妈陪在身边,我是不可能有机会打孩子的。而且我从来没有有意打过任何一个教过的孩子。


对于这份职业的思考

在厦门断断续续呆了很久。

失业的时候,也经常会在海边发呆,思考自己要不要继续做下去,因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多年之后都会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就会很苦恼。

但,除了这个,我想不到我还可以去做些什么。做了这么久,这个职业习惯已经似乎成了我的固守。在外面看到小孩子,我都会下意识去留意到,有些孩子就是会和别人不一样,对物品的兴趣远超对人的兴趣,没有界限感,轻易超越人和人的安全距离,有时我甚至会忍不住跟陌生人的家长提醒,你这个孩子不理人,要注意。

而新的工作邀约的到来,又会让我马上忘记了这些迟疑和徘徊,看到家长期盼的眼神和孩子的一天天进步,我又会决定,继续做下去。


就这样一年年过去了。

到了2011年,忽然间,我发现自己已经成了33岁大龄女青年了,在这个圈子里,除了家长和孩子,也很难认识到其他人,后来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厦门的男朋友,也没谈多少的恋爱,只是感觉对方条件比较稳定,我就关闭了深圳的工作室把自己嫁去厦门了。

2012年

我也有了自己的宝贝女儿。老公为人处事看法比较偏激,我们在一起矛盾不少。

2015年

11月份,因为弟弟和弟媳在深圳开起来了机构我又回到了深圳当老师,老公不舍得放下厦门原有的一切,只能和我异地分居,我带着女儿在这边找了个幼儿园安定下来,再次当上专职的特教。


希望可以工作到81岁

我一开始就知道家长的痛。所以我这么多年不去跟家长谈很多条件,包括什么福利那些。我就觉得能有饭吃就行。

现在回想起来,做家教,百分之八十都是家长在换我。很多都是一个月期满,对方因为或者不满我的工作效果,或者又想尝试新的教育方向。而我们之间又没有任何的工作合同约束,我就这样轻易被辞退掉了。

想想也会很难过,因为一个人,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为人处事,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当然,我也有几个一直对我很友好的家长朋友。大米算其中一个。我只教过小米一个月,但是此后的七年里,我每次回到深圳,她叫我去玩,我都会非常自然住在她的家里过夜,甚至带着我的女儿。

家长是很难和我做真正的朋友的。我曾经在四叶草群呆过几年,也泡过一些不同的家长群,也试图和她们聊天,可是彼此总觉得身份都是怪怪的。我的身份,即使遇到再奇葩的家长,我也不适合去批评他们不爱学习或者怎么样。

从业17年来,除去机构带的孩子,做为家教,我大概走进了120个孩子的家庭。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工作到81岁,从18岁一直工作到81岁,或许我不是最聪明的,但那时候我就会有很多经验很多经验。我的外婆80多岁了还在地里劳作,我也不太会管理个人财务,也只有工作到81岁,可能生活才会有保障。


|大米后记:我眼里的天后|

我会写天后,写特殊家教这个群体,是因为天后身上凝聚了这个群体这个时代的很多特征。她就是庞大的特殊家教群体中的普通一员。她的命运,她的思考,甚至她的困境都让我们并不陌生。

天后的真名叫XX萍。天后坐在我家的客厅里 和我聊天,我说到她的名字感觉就像她的人生,她笑了一下:“是啊,我的名字......为什么我会叫这个名字呢?”但天后并不希望我把她写的多么悲壮,她说,她还是非常热爱这份工作的,对自己的经济期望值也不高。“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

7年多前,我陆续认识了一些特殊家教,虽然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到今天。我对每个帮助过我和小米的人,都感恩在心。比如陈俊义老师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特殊家教,也有丰富的经验,现在他也不做家教了,改任思齐训练中心的教学部负责人,我们至今仍然是好朋友;另外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入户特教,就是天后。

天后是她的网名,真人和这个网名相差甚远,相貌平平也很少笑脸,说话也不是太有趣,寻常到无论男人或者女人都可能不会特别多看一眼。平心而论,教小米的天后不是太活泼,对年幼的小米可能缺乏吸引力,但她比较认真和尽职职责。

做了一个月半日家教,就因为我觉得小米可能更适合去早教班或者换一个活泼的保姆姐姐,我终止了我们的工作关系,但,我们一直都保持联系。

她的生活似乎总是乏善可陈,也没什么别的朋友。甚至后来很久,她都在我们四叶草qq 群里存在着,她是家长群里唯一的特教老师。在我们热火朝天聊天的时候,她会插几句天,不见得有趣也似乎不见多少深度,大家不会觉得她存在感很强,但是也习惯了她的存在。但后来,大家还是觉得她的身份尴尬(虽然她从未主动在群里做过广告),把她踢出去了。

我总感觉她在努力靠近我们家长这个圈子。但是,始终,之间千山万水。

我陆陆续续也和她联系,得知她匆匆远嫁厦门,又有了孩子,兜兜转转又回到深圳在一家机构入职。她跟我说,因为女儿的户口在厦门,过两年女儿该入小学了,她可能还是要把女儿送回厦门。至于自己留在哪里生活和工作,她也很茫然。

离开女儿,有百般不舍,而深圳,似乎才更容易讨到生活。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深圳市复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部)
机构简称:大米和小米
成立时间:2014年10月27日
区     域 :广东深圳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地板时光 | 融合课程
最新文章
1假如你有一个自闭症儿子,请不要对他说这些话
2985博士妈:儿子确诊重度自闭症4年,但我过得很快乐
3女儿班上有个特殊孩子,家长纷纷不满,我偷偷做了这件事!

作者专栏sign up

郭红军
郭红军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固安为爱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河北廊坊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