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音乐治疗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

音乐治疗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

  • 2023-04-25 20:56:21
  • 3.1K次
来   源:教育界2022年第30期(总第506期)
作   者:
摘   要:教师在特殊儿童健康心理教育中有效运用音乐治疗,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塑造健康心理。因此,在实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立足特殊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音乐治疗,有策略地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分阶段安排活动,促使特殊儿童与音乐互动,让特殊儿童自然而然地减少心理问题,塑造健康心理。
关键词:孤独症,语言障碍,音乐治疗,特殊教育,社会交往

陆玫


【摘要】特殊儿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方面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且特殊儿童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音乐治疗是帮助特殊儿童塑造健康心理的有效方法,在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时,教师要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应用多样化的策略实施音乐治疗,帮助其塑造健康心理。文章结合笔者的经验,从建设良好的音乐治疗环境、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分阶段安排活动这三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音乐治疗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
【关键词】音乐治疗;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实施


特殊儿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各方面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并且特殊儿童可能受到来自外界的排斥,久而久之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然而,特殊儿童因心理障碍而封闭自己的内心,很少与他人进行密切交往,导致其心理问题无法被他人及时地发现。面对此情况,人们着力探索治疗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人们发现音乐治疗是帮助特殊儿童塑造健康心理的有效方法。音乐不但可以提高特殊儿童的智力水平,而且可以直抵特殊儿童的心灵,促使其调整错乱的精神状态及心理认知,由此塑造其健康心理[1]。


一、建设良好的音乐治疗环境


(一)建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显性环境,是特殊儿童可以直接感知的环境。特殊儿童与物质环境互动的过程,正是其敞开心扉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实施音乐治疗时,可以借助各种与音乐有关的物品,建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例如,教师在教室里摆放一架电钢琴、一个存放各种乐器的柜子以及一张摆放乐器的桌子。同时,教师依据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摆放相应的乐器,如针对孤独症儿童摆放打击乐器等。特殊儿童进入教室之后,会被各种乐器所吸引,自觉地走近乐器,甚至动手操作,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扉,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二)建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隐性环境,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良好的精神环境,可以使特殊儿童有效地放松身心,进入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塑造其健康心理[2]。音乐是建设良好精神环境的工具,教师在实施音乐治疗时,可以依据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音乐,利用不同时机为其播放,使其沉浸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例如,有的特殊儿童情绪波动较大,很难主动地从课间过渡到音乐课堂上。针对此情况,教师应把握音乐课堂课前三分钟的时机,为其播放节奏轻快、旋律舒缓的音乐。伴随着轻快舒缓的音乐,特殊儿童走进教室后能够自觉地平复情绪。之后,教师则鼓励特殊儿童坐在座位上,闭眼倾听音乐。此时,特殊儿童会放空自己,进入静谧的精神世界中,自然而然地舒缓情绪,做好上课的准备。由此可见,实施音乐治疗,不但可以建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助力特殊儿童塑造健康心理,而且可以推动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二、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一)节奏训练活动

节奏和旋律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特殊儿童的起床、吃饭、走路、跑步,乃至大喊大叫,都有一定的节奏。教师对特殊儿童进行节奏训练,可以使其产生熟悉感,自觉迁移已有经验,感知熟悉事物的节奏与情感,由此敞开心扉,塑造健康心理。
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节奏训练活动时,应关注鼓励特殊儿童迁移生活经验,如可以让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等。特殊儿童从中可以了解到,小狗的叫声短但有力,小猫的叫声长但轻,从而可以直观地认识节奏的强弱和快慢。之后,教师可以播放相应音乐,驱动特殊儿童继续迁移经验,感知音乐中的节奏,并自主使用各种方式表示节奏。通过这样的节奏训练活动,特殊儿童可以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并乐于与周围的事物进行互动,从而敞开心扉,塑造健康心理。


(二)律动训练活动

心理感知水平低、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是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而律动是刺激特殊儿童多种感官的有效方式[3]。首先,在律动的过程中,特殊儿童接收到的感知信号会有所增加,有利于其扩大感知容量,自然而然地发展感知能力。其次,在律动的时候,特殊儿童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从而有利于其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最后,部分特殊儿童在律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想象和联想,并做出相关的动作,有利于增强其思维想象能力与动作协调的整体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自然会有所改善。
例如,教师播放《拍手鞠躬》这一歌曲,引导特殊儿童想象与他人打招呼的场景,并让其伴随音乐做出拍手、鞠躬的动作。当特殊儿童建立熟悉感后,教师鼓励其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互相打招呼。在互动的时候,特殊儿童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依据歌曲的节奏做出相应动作,实现与他人的交往。如此,特殊儿童很容易敞开心扉,乐于与他人交往,从而为塑造健康心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歌唱训练活动

特殊儿童通过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水平。尤其是部分有语言障碍的特殊儿童,可以通过歌唱,学会发单音,从而逐步提高语言能力。在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的情况下,特殊儿童的心灵会获得满足,逐步地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交往,塑造健康心理。例如,在设计歌唱训练活动时,教师以特殊儿童的生活经验入手,选择贴近其生活的事情,编创歌曲《用音乐介绍我自己》。之后,教师播放音乐,演唱歌曲,向特殊儿童介绍自己。明快的节奏,简单的歌词,很容易吸引特殊儿童的注意力。通过倾听歌曲,特殊儿童会了解歌词的内容,甚至产生歌唱的欲望。教师把握时机,鼓励特殊儿童模仿、演唱歌曲。随着特殊儿童唱出的歌词增多,教师鼓励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通过歌曲互相介绍自己。这样的歌唱训练活动,不但能使特殊儿童集中注意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其主动地与他人交往,有利于提高其人际交往水平,塑造其健康心理。


(四)音乐综合训练活动

音乐综合训练是音乐与游戏活动、运动训练、语言训练等融为一体的活动。有效的音乐综合训练,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活动的内容,增强音乐治疗的趣味性,还可以及时地发现、矫正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塑造其健康心理。如在玩游戏时,部分特殊儿童表现得较为兴奋,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教师则把握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控制情绪,减少不良行为。
例如,针对特殊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判断他人意图的能力低下这一串问题,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法,组织音乐综合训练活动“我为娃娃穿衣服”。在此训练中,教师鼓励特殊儿童与他人合作,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在扮演角色时,教师播放《我为娃娃穿衣服》这首歌曲,并发出相应指令。特殊儿童根据指令的内容,通力合作为娃娃穿上衣服。在为娃娃穿衣服时,特殊儿童会自觉判断他人的意图,如他人的手指向纽扣是要做什么等,从而做出相应反应。这样的训练,不但可以丰富特殊儿童语言储备,提高特殊儿童语言感知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其在合作中学会自我控制与判断他人的意图,从而减少不良行为,塑造健康心理。


三、分阶段安排活动


(一)探索阶段

社会交往能力较差,语言障碍较为严重,排斥接触周围的人,是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4]。而健康的人际交往,是缓解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特殊儿童对各类乐器有浓厚的兴趣,在演奏乐器时,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在遭遇问题时,其会产生向他人求助的欲望。向他人求助的过程,正是特殊儿童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将演奏乐器作为探索阶段的主要活动,并在适当的情况下,与特殊儿童一起演奏乐器,携手探索音乐世界。
例如,特殊儿童在演奏三角铁时,缺乏节奏感,发出一串串“魔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特殊儿童会向教师请教。此时,教师可作为同伴介入演奏活动。在介入的过程中,教师耐心地与特殊儿童沟通,了解其演奏意图、演奏方法等。同时,教师发挥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并有节奏地演奏三角铁,为特殊儿童提供模板。特殊儿童在倾听教师的演奏后,主动进行模仿,解决自己演奏时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良好表现进行赞赏,使其获得满足感。在心理满足感的支撑下,特殊儿童继续探索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在遭遇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地向教师请教。由此可见,特殊儿童探索乐器的演奏,不仅可以掌握演奏乐器的方法,还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有利于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为塑造健康心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信任关系建立阶段

经过探索阶段,特殊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接着,教师要以音乐治疗为抓手,创设多样的趣味性活动,引导特殊儿童参与其中,借此与其建立信任关系,为其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控制不良行为做好准备。
例如,在信任关系建立阶段,教师根据特殊儿童的发展情况,为其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并就此对其进行赞赏。教师敲击木鱼,演奏出节奏鲜明的乐曲。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特殊儿童伴随乐曲进行自我介绍。在其自我介绍时,教师认真倾听,发现其亮点,并毫不吝啬地对其进行表扬。在教师的表扬下,特殊儿童会获得心灵的满足,从而乐于与教师交往,无形地与教师建立起信任关系。


(三)行为控制阶段

不良行为正是特殊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5]。不良行为具有直观性和可感性,教师可以直接发现,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通过开展前两个阶段的活动,大部分特殊儿童能够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此便有利于教师对其进行观察和指导,帮助其控制不良行为,减少心理问题。
例如,部分特殊儿童情绪起伏较大,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此情况,在音乐治疗时,教师要特别关注特殊儿童的情绪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应用音乐发出指令,促使其自觉控制情绪。当特殊儿童大喊大叫时,教师打击乐器,发出低沉的声音,让特殊儿童自觉地将音乐与自身行为建立联系,由此控制不良行为。在信任关系的支撑下,特殊儿童往往会主动地配合教师,通过这样的音乐治疗,特殊儿童得以逐步学会控制情绪,有利于塑造其健康心理。


(四)音乐能力发展阶段

音乐能力发展阶段是教师以特殊儿童发展情况为基础,为其提供进一步发展空间的阶段。在此阶段,特殊儿童可以体验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从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对此,在音乐能力发展阶段,教师应立足特殊儿童的发展情况,为其创设多样的音乐活动。
例如,教师创设“节奏+律动”模仿活动。在开展此项活动时,教师为特殊儿童发放乐器。接着,教师鼓励特殊儿童与他人合作演奏乐器。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部分特殊儿童产生律动的欲望。于是,教师鼓励其展现自我,伴随着音乐节奏舞动身体。通过体验这样的音乐活动,特殊儿童不但可以展现自我,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提高节奏感知水平和律动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特殊儿童健康心理教育中有效运用音乐治疗,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塑造健康心理。因此,在实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立足特殊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音乐治疗,有策略地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分阶段安排活动,促使特殊儿童与音乐互动,让特殊儿童自然而然地减少心理问题,塑造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刘全礼,郝晓敏,付超.我国特殊儿童音乐治疗的现状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20,42(02):45-55.
[2]张夏蕾.试论特殊儿童中实施音乐教育的措施[J].北方音乐,2019,39(22):156-157.
[3]白雪艺兰.探究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及发展[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4):142-143.
[4]梁庆东,梁秋月.音乐治疗理念在特殊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24(06):110-114.
[5]余晓,郭琴.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内涵、价值及现实困境[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4):142-144.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机构简称: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成立时间:1981年05月19日
区     域 :香港
单位性质:科研学术机构 | 脑瘫智障机构
优势课程:学术科研
最新文章

作者专栏sign up

李月裳
李月裳

人物性质:科研专家
所属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人物特长:科研专家
区     域 :香港
单位性质:科研学术机构| 脑瘫智障机构
热点文章
1企业通过N种方式关爱“星星的孩子”
2我的母亲如何证明自闭症专家是错误的
3借钱干预,负债累累,普通家庭如何面对孤独症?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论文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