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融合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创新

融合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创新

  • 2023-05-19 08:35:30
  • 2.7K次
来   源:学前教育
作   者:
摘   要:随着跟班就读的兴起,设立双模块教育课程模式,让特殊儿童在幼儿园很好地与普通儿童交流,促进语言的发展,跟随教育模式的实施,逐步锻炼特殊儿童认知能力或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试着在幼儿园实施双模块教育课程。
关键词:融合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创新,感统训练,,残障儿童,特殊需要儿童,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

孔芳芳 李倩


【摘要】融合教育是目前对于特殊儿童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现阶段的趋势导向。现在幼儿园融合教育存在专业教师缺口大、管理模式一刀切、融合教育理论应用不明显、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现象。基于此,文章提出建立新型特殊训练室、专业教师与普通教师的联合及建立双模块教育课程来创新幼儿园教育模式,以适应特殊儿童及其他幼儿正常稳定全面发展。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教育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1)10-91-04

孔芳芳/李倩/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从事学前教育研究(贵阳550025)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特殊儿童在儿童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受教育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不被世人关注。过去,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模式是将他们集中起来,安置在与普通儿童相分隔的教育机构和特殊学校中接受教育。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隔离式的教育剥夺了特殊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权,于是,融合教育的理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对此,有些问题值得思考:学前儿童融合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普通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提供特殊需要的教育?幼儿园该如何创新教学模式?这些成为现在幼儿园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上问题出发,探析融合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以期为特殊儿童的跟班就读和公平受教育机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努力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融合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关于融合教育观念的研究

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兴起于20世纪中晚期。1994年,联合国组织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召开第

五届特殊教育大会,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对融合教育进行详细分析:所有的儿童都应有受教育的需求,这是他们的根本权利;每个儿童都具备独特的天性、才能、兴趣和学习需求等。自此,融合教育的理念逐步被各个国家所接受和理解。广大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融合教育的本质进行剖析,有研究者以发展的眼光论述自己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看法,认为“无论他是如何特殊的,在发展中滞后的和遇到麻烦的儿童,儿童终归是儿童”“每一个儿童,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特殊的,是有别于他人的和独一无二的”[1]。每个儿童都可以学习,儿童发展虽然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是应对其持尊重的态度,相信所有的儿童都具有汲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发展的眼光判定,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儿童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黄志成认为“全纳教育思想充分反映了人类对民主、平等及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对旧有的教育思想、理念、体制的挑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2]

朱宗顺提出要“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学前融合教育”并“逐渐建立各级学前特殊教育的资源中心”“逐步增列学前特殊教育的专项经费”“调整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3]。

(二)关于幼儿园融合教育的相关研究

在当今融合教育的背景下,特殊儿童在园生活状况应受到关注,不能只是把他们安置在正常环境便置之不理,还需进一步分析特殊儿童是否能较好地融入普通幼儿园的正常群体当中,能否达到理想中的融合效果。

方俊明提出,融合教育中,教师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敬业精神”“教育与康复、训练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4]。赵鑫鑫、王庭照认为,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5],并且根据台湾地区的融合教育发展为大陆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启示。特殊儿童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且课程设立的合理有效是融合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持保障,牛先平、乔秀梅认为,幼儿园教育课程需根据特殊儿童的需要开设“双模块”课程,注重特殊儿童的发展。[6]

综合上述已有文献来看,众多研究者对融合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实践基础和一定的借鉴价值,使笔者对此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对融合教育实施的现状、可能存在的问题影响、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及融合保教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有了初步的印象。通过研读文献发现,研究中较少提及在融合保教过程中对特殊儿童所处境地存在不利的方面。另外,多半研究者往往在对特殊儿童实行干预的同时也将自己置身其中,但对于常态环境下,普通教师面对特殊儿童出现特殊行为时的应对策略少有关注,这为本文提供了可探究的目的。


三、概念界定

(一)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在我国又被称为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该接纳所有人,无论是精神上或是身体上有缺陷的儿童,都应与所有儿童在同一环境下共同学习和参与活动。主要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大多数轻度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在普通班增进学习的一种方式,因其特殊性设立不同的环境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适才适能地在快乐中学习。

(二)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为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7]本文所指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学前儿童同时或靠后1~2岁入学。


四、幼儿园融合教育下教学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专业教师缺口大

专业教师缺口大是影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进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教师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关键人物,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性较强的还是普通幼儿园的幼儿园教师,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据了解,现在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除了公立示范幼儿园或好的幼儿园,其他幼儿园的教师都存在文化程度从中专到本科不等的现象,所以教师专业的缺口大且极度不均衡,从而促使特殊儿童发展不均衡。由于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大多是普通儿童,容易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对所有的儿童都用一个教学方式来教育,但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他们根本接受不了,跟不上其他儿童的思路或思维,长期下去就会使特殊儿童变得更自卑,促使认知障碍加大,种种原因导致普通

教师缺乏对待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本体性知识。所以当特殊儿童产生特殊行为时,教师只能通过猜测原因,再结合对普通儿童的教学方法,慢慢去探索融合教育的可行性。

由于特殊儿童在我国的融合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普通幼儿园教师没有大量的前人经验可借鉴,只能通过自身实践不断摸索,在融合教育上,还有较长的路需要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

(二)幼儿园教学模式与管理“一刀切”

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幼儿园是以接收普通儿童为主,且教师都对融合教育的理论知识不了解,更别说应用到实践当中了,并且绝大部分幼儿园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都是按照普通儿童的发展

指标来的,没有考虑到特殊儿童的需求,且在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也是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设计学期计划或年计划来进行教育活动,当出现特殊儿童跟班就读的现象,就应该在《纲要》或《指南》的指导下改变活动的设计方式,考虑特殊儿童的发展特殊性。但是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普遍为“一刀切”,没有安排特殊儿童的特殊课程,还是在接收特殊儿童跟班就读,这只会让更多特殊儿童进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特殊儿童接受公平的教育,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教学活动中会让他们感到自卑。例如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上课,本来就有认知障碍情况,在活动中举手回答问题或被叫到说出自己想法,还是会紧张,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利于特殊儿童的发展。

(三)融合教育理论应用不明显

幼儿园管理者担心融合教育对普通儿童产生影响。在普通幼儿园中开展融合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倾注更多的人力,需要配备专业性的教师、创设相应的融合环境、为特殊儿童调整课程设置以及建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而幼儿园缺乏特殊教育的硬件设施,没有专门设立融合资源教室、感觉统合室等,就如同特殊儿童没有专门的教师,只是单纯地随班就读,这些都是开展融合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者,实施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不够健全,对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没有形成明确的职责管理划分,而对于经费支持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融合教育的实施。并且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实施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还比较少。融合教育之所以要与幼儿园教育模式结合起来,是为了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考虑的。

(四)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关乎幼儿教育的质量问题。在教师培训学习上,大多幼儿园会进行园内“公开课”比赛和其他专业技能比赛,但这也仅是在园内教师中比赛,由于是在同一所幼儿园内比赛,教师的一些教学理念和观点都相同,在教育教学上创新不强,间接性地阻碍了教师的多方面发展。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外出培训学习方式,例如去其他优秀示范幼儿园进行学习,或参加一些专业教育会议等。但在有特殊儿童跟班就读的情况下,幼儿园要考虑到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适当派遣一部分幼儿园教师去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机构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或者再招聘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这样能够避免发生“一刀切”的问题,也能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应对自如,采用恰当的处理方式。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幼儿园应考虑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对教师的培训方式要均衡科学化,不单一片面,保障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及提高幼儿教师的应变能力。


五、融合教育下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建立新型特殊训练室

特殊儿童跟班就读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幼儿园要结合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建立在特殊时间属于特殊儿童的训练时间。跟班就读就是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幼儿一起上课学习,但是这会让特殊儿童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学习进度等,建议建立特殊训练室,例如设置一些感统教育训练,因为早期特殊儿童的感知能力与语言能力发展较为缓慢,所以进行一些感统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包括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为了清楚地了解智力障碍儿童在感觉统合基础上的问题,再设计儿童可以尽力去玩的游戏,使儿童身体和大脑的反应协调、顺利发展。训练时也要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设计难度适中的游戏,这样智力障碍儿童会产生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有必要建立特殊儿童训练室,帮助特殊

儿童训练认知能力,增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特殊儿童融入幼儿园大家庭。

(二)专业教师与普通教师的联合

幼儿教师的融合教育素质是实施和推广融合教育的核心因素,专业的教师队伍是融合教育的灵魂。首先,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评价观,能够有效地开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各项教育活动。其次,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级,幼儿园应当积极争取和组织相关培训,积极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教育内容互通,培训内容应该包括:特殊儿童的常见类型、相关成因和典型行为、教师对此的相关对策是什么,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等。另外,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特殊教育有关书籍,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反思,在日常活动中要适量增加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相互交流,以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实现融合。

(三)建立双模块教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与特殊儿童训练课程相结合,建立双模块教育课程。在早期特殊教育中,也应加入学前教育课程,不应有歧视,特殊儿童仍然拥有受教育权利,所以在课程设置中,把握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的平衡,既符合普通儿童的教育发展也符合特殊儿童的发展,可以建立双模块教育课程,但是“双模块课程”大多都是在特殊学校实现的且由非常专业的融合教师来进行,随着跟班就读的兴起,设立双模块教育课程模式,让特殊儿童在幼儿园很好地与普通儿童交流,促进语言的发展,跟随教育模式的实施,逐步锻炼特殊儿童认知能力或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试着在幼儿园实施双模块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E·艾伦,J·S·施瓦兹.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M].周念丽,苏雪云,张旭,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朱宗顺.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8(12).

[4]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5]赵鑫鑫,王庭照.我国台湾地区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特点及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20(3).

[6]牛先平,乔秀梅.支持学龄前自闭症儿童融合的双模块课程设计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9(15).

[7]特殊儿童定义[EB/OL].[2020-08-28]。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安徽小海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
机构简称:芜湖小海龟镜湖中心
成立时间:2021年04月30日
区     域 :安徽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最新文章
1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领导莅临小海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参观调研
2王文君博士校园行之104|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家长讲座
3芜湖小海龟镜湖中心_芜湖镜湖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怎么联系?

作者专栏sign up

贾李军
贾李军

芜湖市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安徽小海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安徽芜湖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自闭症有什么特征?饮食问题和睡眠障碍是自闭症的特征吗?
2团市委联合爱心企业开展“彩绘梦想 呵护成长”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32023年02月03日福州市自闭症教育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论文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