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硬核来了!自然环境下如何运用强化物

来   源:青岛以琳(青岛市城阳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原创小忘老师自然环境中的强化物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大量的食物强化物逐渐退出强化物的行列,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让其他的强化物发挥作用,使强化物更接近自然,与环境和社会接轨。1、设计使用强化物的时候,需要和项目相匹配,尽量使强化物融于自然环境。家长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一个是强化物比较单一,单一强化物
关键词:强化物,生活自理,自闭

原创 小忘老师  


自然环境中的强化物


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大量的食物强化物逐渐退出强化物的行列,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让其他的强化物发挥作用,使强化物更接近自然,与环境和社会接轨。


1、设计使用强化物的时候,需要和项目相匹配,尽量使强化物融于自然环境。


家长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一个是强化物比较单一,单一强化物对孩子吸引力非常大,孩子容易上瘾,比如手机,电子游戏。还有的是一个单一的强化物和一个行为或者训练项目紧密相连,几乎到了一对一的地步。项目和一个单一的强化物连接的太紧,使得孩子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因果关系,而这个强化物又对孩子吸引力非常大,就变成孩子主动去做一些事情来要这个强化物。比如想要糖吃了,就去随便打几下球,想要看动画片了,就随便翻几下书,然后就去向家长要。


这里涉及到设计强化物的问题,在设计使用强化物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和这个项目的目标有最大限度的匹配,尽量朝着自然方面,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比如说孩子背诗,如果这个孩子喜欢画画,写字,家长可以奖励他根据诗的意境写字画画,或者背完诗可以看说文解字相关的动画片。家长想让孩子打球,可以奖励他在打球过程中听一些他喜欢的音乐,打球之后奖励他玩一些他喜欢的户外游戏。尽量做到奖励和项目相关,不要奖励他和项目目标不相干的附加强化物。



张春华老师(BCaBA,以琳研究部总监):这个提醒是很棒的。在教孩子时,有时遇到难搞的项目,孩子不想做,而又必须做,可能教者会将最强的强化物用到这个项目上,其他项目都不出现,这个做法在短期内是有作用的。但从长远看,教者需要做得更多:

(1)分解项目目标,让孩子的学习变得容易;

(2)想办法提高项目的趣味性;

(3)当孩子技能提高时,及时降低最强的强化物使用频率并增加其他强化物;

(4)最高的境界就是小忘老师说的设计强化物时尽量朝着自然方面,与社会环境接轨。


2.在自然的环境当中,应该尽量考虑环境中可以作为强化物的东西,不要只带吃的作为强化物。


有一些家长在外面想给孩子做泛化的时候,也带着食物强化物,不小心让孩子看见了,孩子就撒泼打滚地要,闹得不可收拾。其实带孩子出去玩,强化物随时随地都有,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功课,一路上孩子可以看到那么多的东西,有那么多的商店饭馆小摊游乐场所,有各种自然/人为景观,还可以在广场之类的地方玩一些小游戏,跳舞唱歌参加活动,比起在家里面关着,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把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活动作为强化物。使强化物来源于自然环境,真的不要带食物强化物了。


张春华老师:是的,带孩子出门前提前做功课很重要,海苔和饼干能不带就不带,能不拿出来就不拿出来。不要担心,情况往往比家长们想象的要美好。


3.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使强化物成为项目的一部分。


这里我用一个例子作为讲解。有家长说,小孩儿喜欢玩水,让他去洗手,他就玩水玩得不出来。让他上厕所,他就洗手洗个没完。其实,孩子这些对自然环境里的东西的爱好,可以融入到训练当中,如果他喜欢玩水,家长可以带他做需要用水的家务。家里的清洁和打扫卫生的工作,都可以让他加入,可以带他洗碗,洗衣服,擦玻璃,家里的蔬菜水果可以和他一起清洗。在给他玩水机会的同时也让他学习了生活自理,和家人配合。并且这样并不需要给他额外的强化物,因为这些活动本身已经包含了强化因素。


4.奖励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你以为他喜欢的东西。


有一个强化物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的,就是每天需要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不要给他安排什么活动,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儿。虽然孩子自闭,但也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把他安排得满满的。家长奖励孩子一个人玩一会儿,并不是让孩子一个人玩,自己就可以去睡觉了。家长可以在不打扰孩子的情况下,观察他喜欢什么,他自己在玩什么,从中发现他真正喜欢的。


家长容易想当然:别的孩子喜欢什么,我的孩子也应该喜欢;别的孩子想要什么,我也给孩子什么。其实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所以家长真的需要好好观察自己的孩子。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到超市,广场,游乐园等等不同的地方,在保证安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让他一个人逛逛,去看一看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比如有一个爸爸说,我的孩子在机构训练的时候, 每次得到食物强化物,他自己不喜欢吃,喜欢看我吃。所以孩子每次得到强化物,就拿给爸爸吃,然后还喜欢和爸爸抱抱,这是对他的最大的强化。如果这个爸爸不了解孩子,硬把食物强化物往孩子嘴里塞,还生怕塞慢了,这就不是强化,可能是惩罚了。


还有一个例子,有个妈妈和我说:我带孩子到超市,他看见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就想买,我每次都和他说:我们家买不起,然后就把他带走。我对妈妈说,这是多好的机会,以孩子的能力,可以挣代币了,他喜欢什么东西,可以挣代币换,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用呢?


张春华老师:我赞同小忘老师说的给孩子一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不打扰他,而是观察他,看他注意哪些事物,看他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的,从中寻找训练的契机。通过这种直接观察找到孩子的强化物,甚至找出孩子需要教导的更多的技能项目。


5.怎样夸奖孩子又不使孩子变成玻璃心?


有家长说,我经常夸奖孩子,他干什么,我就夸他说:你真棒!做得真好!但是这样下来就有个问题:孩子做什么都需要夸奖,如果别人不夸他,他就很委屈,就变成玻璃心了。不夸他,孩子就做不好或者是有疑问:为什么我做的这么好,却没人夸我了?


有的家长夸奖孩子就三个字:你真棒!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你真棒!”,孩子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棒在哪里,他只依赖这三个字作为外界评判他做得好还是不好的标准。有这三个字,就说明孩子干得好,没有这三个字,就说明他干得不好,自然就变成了玻璃心。


夸奖孩子要根据他在做什么事,夸得越具体越好,把孩子和孩子的进步来比。比如说:孩子在洗菜,家长可以夸他洗得干净,洗得耐心,这样家长夸孩子的时候,也给他一个什么是洗好菜的标准。等于一边夸他一边也教了他怎样干。


有些家长教子心切,觉得不能放过一切机会教孩子,孩子一边干,家长一边在旁边唠叨得没完没了:你要这样,你要那样,要怎么怎么样。孩子听到的都是满满的指教和批评,这样一来,孩子在干的过程中,就感觉自己无所适从,甚至一无是处,孩子怎么能不反感呢?其实家长可以换一个角度,孩子只要干的有一点好,你就可以指出来,你夸他干得好,然后让他自己向自己看齐。这就等于说,孩子只要干得有一点好,就坐实了他的进步,然后用他自己的进步约束自己,让他自己激励自己,这样即使换了一个环境,别人夸他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别人不夸,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什么是干得好。




张春华老师:在孩子刚开始和我们做项目的阶段,往往需要高频率的口头表扬配合其他强化物。但是,即使是使用口头表扬,也不能固定只用一种,若一天到晚的都是“你真棒”,那就没有效果了。能力好的孩子兴许会说“你能不能说点别的”,说不定总这么说最后反而成了孩子的厌恶刺激。这种简单的口语反馈,相比具体的描述目标行为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多样化的口语表扬是非常必要的。使用具体的语言描述目标行为,虽然不是每次必须,但它的效果是毋庸置疑不打折扣的。


6.怎样批评孩子又避免和孩子产生对立?


首先,如果涉及非常紧要的问题,比如生命安全,违法犯罪,必须要使用严厉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和禁止。除此之外,孩子犯错的时候,批评他需要考虑周全,尽最大可能避免和他产生对立。


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做错事一定不是他的初衷,他肯定不是一开始就想把事情做错。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或者被告状,就觉得下不了台,就一个劲儿地数落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孩子满心委屈,和家长就对立起来了。


其实,家长先要搞清楚事情的原委,需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再安抚孩子的情绪,最后和他分析具体的事情。


如果孩子有什么坏习惯希望他改进,家长可以拿家里的人做例子。比如,家长自己或者是爷爷奶奶。可以和他说:在我们那个年代,我们也是怎么怎么样的,有怎么样的问题,受到了什么批评,后来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受到什么鼓励。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不断编故事给他,如果家长编的故事,主人公是他非常信任和了解的人,或者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人,他就会有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也容易接受和思考。即使是批评,批评的对象是家长自己或者是爷爷奶奶,即使连带他一起,他的抵触情绪也会低很多甚至没有,因为这样的批评,就等于大家都站在一条战线,是共同经历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张春华老师:在家长的教学当中,有时候会看到,当孩子在做项目时,出现调皮捣蛋的行为,家长声色俱厉地骂了他几句。等到孩子接着做项目时,虽然孩子表现很好,但家长却还陷在上个项目的后效状态里,没有弹回原状,还是拉长着脸、使用凶巴巴的声音发指令,孩子不和你对立才怪呢。一码归一码,不要把一个项目里的情绪延续到另外一个项目里。


在教学中,孩子出现一些调皮捣蛋的行为很常见,家长拉下脸批评几句是需要的。但如果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的,则需要另外考量。比如我的一个学生忘记带文具盒了(这是他第二次忘记带了),我问:“怎么又忘记了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哈哈,不错,能说表决心的话了,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没有追究他不带文具盒的行为。他自己忘记带,得到一个自然后果,那就是老师要求写的任务时他没笔用了,要么借,要么买,看下次长不长记性,这应该比批评他效果还好。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
机构简称:青岛以琳
成立时间:2017年10月16日
区     域 :山东青岛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最新文章
1ABA的第八维度:同情心与以琳模式
2ASD孩子太难了!这些核心障碍和上学困难该怎样解决?
3一名星爸在社媒抱怨遭网轰,星娃父母有负面情绪该怎么办?

作者专栏sign up

赵晓昕
赵晓昕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 行为分析师
所属单位:海豚乐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 行为分析师
区     域 :北京朝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吴中分院儿童康复中心正式启用
2五岁自闭症男童走失 蚌埠民警二十分钟找回
3沛县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废标(终止)公告
相关文章sign up
  • 原创小忘老师自然环境中的强化物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大量的食物强化物逐渐退出强化物的行列,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让其他的强化...
  • 强化物

    2019-12-18

    正强化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
  • 随着某个行为发生的事件(行为的结果),使的正确的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增大。行为受其结果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增加,称之为“强化...
  • 不管中文还是英文,不少做ABA的人,总是用一些高深晦涩的词汇来讲述ABA的理论,甚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也要各种“很专业”...
  • 强化物配对

    2020-08-10

    原创马凌冬BCBA刚开始家庭ABA训练的时候,经常会有心急的家长抱怨:“都一个多星期了,这位老师只跟孩子玩儿,聊天儿,什...
  • 强化物的难题

    2020-08-14

    原创小忘老师以下问题是小忘老师讲座之后家长的一些提问,希望也能帮到有类似问题的家长,感谢小忘老师的专业解答和辛苦付出。问...
  • 原创小忘老师张春华老师(BCaBA,以琳研究部总监):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行为的困难程度需要与相应等级的...
  • 很多家长只要接触过自闭症相关知识,或多或少都知道强化物是什么,以及强化的重要性。但总是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强化物,什么时候...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