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强化物

来   源:恩启北京教研中心(朝阳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正强化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这里的某种奖励就是正强化物。负强化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之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负强化。这里
关键词:ABC,负强化,强化物,问题行为,正强化,自我管理

正强化

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 这里的某种奖励就是正强化物。

负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之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负强化。 这里的某种刺激就是负强化物。

惩罚

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映之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三者区别

其中正强化和负强化比较好区分,很多朋友在区分负强化和惩罚时遇到困难。

举例来说,当我们做出一个行为后,受到表扬或奖励就是正强化。

如我们去ATM机取款,插卡,输入密码,取到钞票,那么这个时候得到钞票就是正强化,以后我们还会使用ATM机取款(取款的行为增加)。

因为银行要排队,我们去ATM机取款,避免了排队时间,这个时候快速取到钱就是负强化,经常这样,那么我们用ATM机取款的行为就会增加。

我们去ATM机取款,插卡,输入密码,没有取到钱,银行卡还被ATM机吞了,这时的卡被吞,就是惩罚。这样几次之后,我们就不敢用ATM机取款了。

再比如头痛时吃一种药。当我们吃药后,痛苦减少了,这就是负强化,这样我们以后头痛就还会吃这种药。但,如果我们吃药后,副作用非常大,呕吐,嗜睡等都非常严重,这就是惩罚,以后我们头痛时就不会吃这种药了。


延伸操作:

ABA教学应用到的强化物,你用对了吗?

1. 强化与强化物是什么关系?

强化是指一个过程,强化物是指一个刺激。ABA研究的就是三大块内容:刺激、行为、刺激。也就是说,我们研究行为,是研究这些外界的刺激怎样对行为产生影响。强化物是行为后的刺激,辅助是在行为前的刺激。

在干预行为的过程中,我们抓好行为前的刺激和行为后的刺激来对行为进行影响,改变行为,这就是ABA。孩子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我们要怎么样帮助他实现我们要的目标行为,最后的目的是让他获得强化物,让他有这个机会。

辅助是一种额外的刺激。区辨刺激之外的额外的一种刺激,它是帮助孩子实现目标行为而获得强化物的一个过程。可以在行为前或者行为中。

2. 强化物在ABA中的地位

强化物是ABA中的首要概念。家长在训练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出在强化物上。包括孩子在上课当中抗拒、逃避等,我们都可以从强化物上找到最关键的原因。就算你崇尚自然环境下的教学,有时孩子会做出一些好的行为,这个时候强化物的力量也非常有用。

对于问题行为也是,一般孩子乖乖的时候你也自得其乐,但是孩子一哭闹,你马上脸色一变,甚至是上去哄劝、训斥,一下子跟你在孩子乖的时候的状态发生了巨变,这种变化给孩子带来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孩子看到的是,我一闹,面前的这个人就立刻跳起来了,就如同摁了按钮一般。这种关注与安抚的强化物,你是在不经意中给孩子的问题行为提供的。

3. 强化物的定义

强化物的三条缺一不可的条件:①行为之后出现的;②紧紧跟着行为的;③能够增加该行为在日后出现的。


1所谓行为之后才出现的,这里明确指的是行为带来的,而不并只是说被他看到、猜到。而是强调该刺激必须是行为导致的结果。

2强化物要来得快才行。越快越好,越能体现它是“行为带来的”,就越高效。最多一分钟,超过一分钟你再给予的奖励,强化效力就几乎丧失殆尽,我们就不把它看做强化物了,所以你能1秒钟内给出,就不要拖延到2秒钟。

3家长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这东西是好东西,孩子应该喜欢,其实不然,我们说,能够增加目标行为的刺激才是强化物。而常见的对问题行为的不当关注,你却没有意识到那恰恰是强化物,是在增加孩子的错误表现。

4. 社会性强化真的比食物强化更高级吗?

家长们有个误区,认为社会性的赞扬才是“高大上”的强化物,更愿意使用口头表扬、击掌等,看不上“食物类强化物”,甚至有些诋毁或误解把使用食品训练贬低成是在训练小猫小狗。但,事实上,广泛使用的“击掌”强化物的时候,往往对我们的孩子不具备奖励作用,只是一种大人自以为是的仪式,有的孩子对此并不会开心地去迎合“击掌”,甚至有缩手吃痛的厌恶表现。那么这种“击掌”就不可能强化到孩子。

我们一厢情愿地使用的很多社会性强化物,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强化物。要成为真正的强化物,需要一个匹配的过程。

比如说,要想口头表扬“真棒”这个中性刺激成为社会性强化物。那么,在孩子每次正确反应后说“真棒”,同时立即给予食品强化物。这样,经过长时间、有效的匹配过程,它才有可能成为强化物;匹配过程中,社会性赞扬语言要保持简洁、统一;否则,没有经过长时间匹配的中性刺激就拿来单独使用,那就是“自以为是”。即便当社会性赞扬最终成为强化物时,我们依然要时不时地给予孩子食品等具体的天然性的强化物来奖励。

对于刚开始训练的孩子或者是中低功能的孩子,不要去排斥食品类强化物,这些“天生的、不用经过学习的”强化物非常好用。

5. 代币制的使用要注意什么?

代币制强化物需要长时间与后备强化物进行匹配,要做到给予孩子代币等同于强化物的效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还要考虑后备强化物的效力问题。

对于刚开始训练的孩子、低龄的孩子,不建议使用代币。我们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习得行为技能”,这需要有强大效力的强化物。不能单为了追求“强化物在形式上的进步”而乱了主次。事实上,有很多时候,我看到的只是家长在努力追求一种场面上的热闹,追求形式上的活泼,但要小心操之过急。

代币,依然需要紧紧跟随行为之后出现,遵循强化物紧紧跟随行为的原则。

6. 强化物的培育

食品强化物,通常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强大的,也很容易找,当然也有家长抱怨说我孩子什么都不爱吃。

针对这一点:常见的问题是没有做好剥夺,孩子日常中太容易获得。另外我们的孩子也确常常实存在刻板行为和挑食的毛病。那么,培育强化物,本身就是一种干预内容。

比如说,水果中孩子只吃苹果,不吃其它的。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接受吃香蕉,就要在开始的时候让孩子只吃一丁点的香蕉,紧接着给孩子都吃苹果。用强化物苹果去强化孩子吃香蕉这个目标行为,每一次吃香蕉的量都比上一次的量增加一点点,循序渐进。经过一段的时间,孩子就可以接受香蕉,吃香蕉成了自动强化。

7. 强化物的撤出

首先要明确:一个行为如果要维持下去,那必须永远有强化物在,它不会被撤出。我们所说的强化物的撤出,是指在干预过程中对孩子某一行为给予的额外的刺激的强化物,争取慢慢让它淡掉。我们的孩子,不会像普通孩子那样,如果仅仅靠行为本身产生的天然强化物,往往不足以塑造和维持这个行为,因此需要我们提供外加的强化物。而当孩子的技能掌握之后,那么技能自带的天然的强化物就会逐渐有力起来,最终能够依靠着它继续维持好行为的出现。

动作模仿有什么天然强化物作用吗?有,就是他自己做的跟你做的一样,这种视觉刺激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强化物,不需要我们社交鼓励,不需要说你做得真棒,你做得真像,那些也都是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外加进来的。

包括代币和人为的表扬,孩子真正的掌握一个技能以后,他可能不需要你再提供这些了,那就叫作自我管理了,或者说自我控制。你说他认知提高了也好,说他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提高了也好,都是往高级发展的。

8. 关于“贿赂”

提前出示强化物,算不算贿赂?

“贿赂”不是ABA的专用术语。只是一种文学比喻说法,我们常用这个词来批评强化物使用不当的一种表现。

也就是那种提前出示强化物,拿它来引诱孩子参加训练,这种做法是不大妥当的。

这会造成区辨错误你非要出示了强化物才能引诱孩子开展训练,那就说明你的指令本身不足成为区辨刺激,不足以引发孩子出现正确反应,只有当你的训练指令再额外地加上强化物视觉刺激的引诱,才能够让孩子做出正确的目标行为。那么,现在的局面是这两样刺激缺一不可,互为条件,要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区辨刺激,一个真正有效的指令。

也有家长说提前跟孩子谈论好,达标之后怎么样?这算不算贿赂?

如果你的孩子能力比较强,能够通过商量来拟定这种约定、或者说制定行为合同,当然好,前提是孩子能力比较强。至少有相当的语言描述能力,能够将行为规则传递过去。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这样的能力,这样做就不合适。尤其对于低龄的、低功能的孩子,以及刚开展训练的高功能孩子,都不宜指望这样做能取巧,原因前面已经说了。缺乏能力的孩子,强化物必须要紧跟行为之后才算有意义,他们需要的是行为之后的即刻奖励。而单单地讲条件,希望孩子是在一个你靠语言描述传递给他的行为规则来管控行为,这种高级技能,还是以后慢慢再来练习。

9. 在问题行为中分析强化物

遇到问题行为想解决的时候,我们要做行为分析ABC。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分析这个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

在分析问题行为时,强化物是我们首要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一个行为的出现,它一定是有强化物在起作用的。我们要找到强化物,如果不分析出来强化物,那么干预有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分析到了什么是强化物,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第一招就叫消退。不再给这种强化物了,那么这种行为就会慢慢变少。

比如说“关注”这一强化物。当孩子哭闹或出现攻击自伤行为时,关注是一个常见的强有力的强化物。尤其像自伤行为,家长特别心焦,忍不住的就会去阻止、去呵斥、去安抚,带去了“关注”这一强化物。而在孩子那边体验的就是:我一出问题行为你看你就跳脚。大人那种抓狂,对于问题行为是有促进作用的。

孩子在公共场合闹腾了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冷处理、忽视或者冷抱。方法是跟周围人解释说这是特殊孩子,大家不关注就是对我的帮助,让大家别围观。家长也应该立刻带孩子离开围观人群,在围观下你的处理很可能会走样,找一个无人僻静处,那里干扰少,你可以更轻松地使用消退。在家里,如果孩子比较小,也可以才用冷抱的方式,从身后紧搂住孩子,无目光对视,无呵斥无讲解无对话,就是耐心地固定住,不允许他闹腾或者自伤。这种冷抱本身,虽然主要可以算消退,但也带有一定的厌恶刺激的惩罚惩罚,因为这种固定身体太不舒服,但总体上来说这样做杜绝了你原来给予的那些关注。

孩子在家里发生自伤怎么处理?

如果采用通常的忽视的方法,一般是将孩子带到床上,或者一个安全的地方,我们在旁冷冷地陪着,偷偷地对他进行观察,不给他扑过来的机会,自己咬住牙坚持10分钟,通常10分钟内孩子会自己缓和下来,平稳之后再当没发生一般带他去做些简单的有强化物的小任务,而在孩子没有缓和下来的时候,就忍不住去主动去安抚他的话,那么前功尽弃,以后你可能要等20分钟了。

忽视失败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你做得不彻底,孩子也给搞困惑了,往往体验成闹得狠点才能获得安抚,行为的升级就是被家长有时忽视、有时不忽视,闹得越凶越不敢忽视,如此就是在塑造坏行为。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恩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恩启北京教研中心
成立时间:2019年05月30日
区     域 :北京朝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融合课程 | 能力评估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从“孤独”走向“融合”,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之路该怎么走
2理清动机问题,让自闭症孩子更喜欢做任务!
3特教故事03 | 支撑20年资深特教走下去的原因,竟然是……

作者专栏sign up

沈鹏思
沈鹏思
人物性质:机构创始人 | 机构督导 | 机构特教 | 机构管理 | 行为分析师
所属单位:北京可睿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创始人 | 机构督导 | 机构特教 | 机构管理 | 行为分析师
区     域 :北京朝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湖南脑瘫男孩获全国职业竞赛冠军
2案例分享:自闭症孩子干预的成长过程
3关于孤独症,专家不会告诉你的一些“关键”之处!
相关文章sign up
  • 强化物

    2019-12-18

    正强化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
  • 随着某个行为发生的事件(行为的结果),使的正确的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增大。行为受其结果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增加,称之为“强化...
  • 不管中文还是英文,不少做ABA的人,总是用一些高深晦涩的词汇来讲述ABA的理论,甚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也要各种“很专业”...
  • 强化物配对

    2020-08-10

    原创马凌冬BCBA刚开始家庭ABA训练的时候,经常会有心急的家长抱怨:“都一个多星期了,这位老师只跟孩子玩儿,聊天儿,什...
  • 强化物的难题

    2020-08-14

    原创小忘老师以下问题是小忘老师讲座之后家长的一些提问,希望也能帮到有类似问题的家长,感谢小忘老师的专业解答和辛苦付出。问...
  • 原创小忘老师张春华老师(BCaBA,以琳研究部总监):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行为的困难程度需要与相应等级的...
  • 很多家长只要接触过自闭症相关知识,或多或少都知道强化物是什么,以及强化的重要性。但总是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强化物,什么时候...
  • 妈妈给予奖励并且说:“好孩子,妈妈给你吃巧克力,听话”,孩子的错误行为继续出现。“贿赂”则是利用物质方面的东西引诱孩子完...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