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孩子接受融合教育的起点,为什么越早越好?

来   源:游语(杨浦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孩子接受融合教育的起点,为什么越早越好?融合需要和孩子的早期康复一样,越早开始越好。“早发现、早干预·早融合”!做到“早融合”、做好“早预防”、才能“早见效”!研究表明,将特需孩子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之中,在社交、学业发展上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自闭症谱系的孩子的核心是社会交往,家长期待的长期目标是学
关键词:行为问题,康复训练,口肌训练,融合教育,社会交往,示范,自闭,自闭症,自闭症谱系,自我管理,自然情境教学,认知,仿说,模仿,影子教师,影子老师,特教,戴玉蓉,游语

孩子接受融合教育的起点,为什么越早越好?


融合需要和孩子的早期康复一样,越早开始越好。

“早发现、早干预·早融合”!

做到“早融合”、做好“早预防”、才能“早见效”!

研究表明,将特需孩子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之中,在社交、学业发展上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自闭症谱系的孩子的核心是社会交往,家长期待的长期目标是学业进步!

被家长问道最多的问题“社交怎么教?”

答:学习游戏中的“自我管理”的100个主题+自然情境教学,这样教社交,是最好的。”

所以,游语“大、中、小”三级融合模式主要是为了支持孩子社交的发展的。

学校集体生活,是小白学习社会规则的最佳途径,有利于孩子进行社会模仿、学习人际交往。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辅以影子老师在环境中的直接知此,我们的孩子的社交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学业发展上,普通教育环境对学业有更高的要求,孩子、教师、家长可能有紧张感和压力感,但是,潜能也会在适度的压力下被挖掘。

我的大学老师华东示范大学苏雪云教授指出“3-5岁的特殊孩子在融合环境内,轻度中度障碍的孩子如果他们的功能水平相对较高的话,在融合环境内表现较好。中度重度障碍孩子一般在融合环境内的表现较高或至少一致,特别是独立性、社会能力领域。”

我最尊敬的钮文英教授也强调,融合教育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

当我们发展融合教育的时候,能够让普通孩子增加同理心,增强自我决定,有机会学习到“接纳差异,欣赏特殊”,从小学习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上与自己不一样的人。

在游语进行融合启动的时候,重心也在让普通孩子、班级老师感受到“融合带来的益处”。益处不止于孩子,班级老师更能受益!这种受益一方面体现在融合的“生态评估报告”中,通过3次迭代升级,我们的报告中不仅看到孩子的融合困境,更加注重加强对班级老师的指导。很多学校在看到报告之后,变得更加信任游语的融合实践,工作上的配合度也增加了。如此,是建立普通班级良好的融合心理环境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将小白放到普通学校,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改变环境,支持孩子去上学!


那普通学校,到底指的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呢?

在这里,想和大家聊一下“学生的本分”!

简单来说,幼儿园孩子的本分是“玩”!小学生的本分是“学”。

幼儿园的孩子常在玩耍过程中、和同伴交往过程中,采用模仿学习,这点非常重要!对于以社会交往及语义功能障碍为核心障碍的自闭谱系的小白来说,在有丰富同伴的环境中,“边训练,边泛化”核心技能,比“先个别化训练,再泛化”的效果要好。

创办游语的初期,我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边训练,一边泛化呢?”

游语,顾名思义,游戏中学习语言,游戏中能应用语言,游语中能用语言交流。游戏是所有孩子共同的语言,也是最容易产生融合的途径。孩子们在游戏中最能实现语言最本质的作用——交流!

提高自身心智技能、实现融洽交流是我们一整个人生的重要功课!

没有在训练过程中考虑到泛化的训练,在我对内部教师考核体系中,是不合格的。

游语认证的影子老师要坚持提供丰富的支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促进孩子的校园融合,帮助孩子完成一个学生的“本分”。

——让孩子上幼儿园,尤其是幼儿园小班,应该是中国所有特殊儿童家长努力的目标!

千万不要不给孩子上幼儿园!

即使孩子的能力再低,也可以“先有环境融合”!

环境融合不是浪费时间,是“该在什么年龄,就做那个年龄的事情!”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该去上幼儿园就去上,孩子能力低,没问题,频率调整而已。

带着孩子去上幼儿园这件事情,可以允许有时间的延迟与调整,但请不要缺失!


那普通学校,到底指的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呢?

在我的求学生涯、工作生涯、以及创办“中国影子老师项目”期间,我所经历和指导过的中国大部分的融合教育实践都是越早开始越好的。尤其是上海、北京、广东的城市,2020年7月我在深圳残联和深圳80+机构的交流,他们对于“努力促进幼儿园融合”这件事情,眼睛里都是泛着激情与激动的光的。

2009-2012年,我在上海进行融合实践的融合幼儿园A、B,都是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融合的。2009年-2010年夏天,我常去A幼儿园。尤其是2010年夏天,我基本都在A幼儿园用康复的方式支持融合实践。A幼儿园是上海私立幼儿园,主张“医教结合”(2009年的说法)。

A幼儿园模式下,是用典型的使用“幼儿园的一天”模式,完美地将孩子的康复日程融入幼儿园日程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比那个融合模式更精准、更适切的融合实践!

可能有人会觉得国外的东西比较香,可是,未基于中国国情在中国实践过的国外模式,真的不香。当我们把宝贵的融合时间、精力和经费放在一味地套用国外模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人失去了激情,尤其是普校老师。


融合的后劲,怎么办?(太多辛酸泪,不说了)

国外的操作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操作,不适合中国国情。

没有在中国国情下探索、实践的国外模式,水土真的不服。

最大的原因不仅关乎教育体制,更关乎师资及团队。

中国缺乏大量的优质师资,已有的优质师资蜗居在体制内、习惯了特殊学校的隔离的氛围,缺乏走出去和普校老师交流合作的自信、能力与勇气。如果他们持续这样,后续的师资去哪寻找榜样?

中国体制内最优质的融合师资不仅缺乏系统的职后培训,更加缺乏是有有针对性策略指导下的职后培训。而确实有的教育局、残联,一味地为了凸显“高大上”,不顾及中国一线老师、一线家长的迫切需求的做法,不懂得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不懂得实际经营与探索。这样的做法,很难让家长感受到希望!

我们并不缺有爱心、愿意支持特殊孩子的普校老师,也不缺专业、有热情的班级老师,那些老师缺的是教授他们形成团队、建设团队和团队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培训……那些老师的辛苦、努力、热情,没有明确的机制被看到!这种负能量的小宣泄,就此止住。

回到2012年的春天,我在B幼儿园进行融合实践。B幼儿园是上海优质的私立幼儿园,他们有3个特殊班。3个特殊班的存在是为了集中主要精力,对孩子进行集中的个别化训练、集中的“小融合”、集中的“中融合”。但是,3个特殊班的孩子是有多种机会和普通版的孩子一起“大融合”的。如:集会、演出、做操等。

插播解释大中小融合:依据我自身多年的实践,我把孩子在普通幼儿园的融合称为“大融合”;把普通幼儿园的孩子返到特殊学校、特殊机构中和特需孩子——小白一起做游戏,以及特殊机构内部2对多的小组课,称为“中融合”;老师给两个特需孩子做1对2的VIP社交友谊课,称为“小融合”。

大融合下,有影子老师支持,不仅解决“紧急、严重行为”,更重要的是谱系孩子的核心障碍——社交、心智、语言,也能得到解决!

中融合,包含了10个阶段的小组融合。小组融合体系和游语影子老师体系一起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部分内容可以查看文章同伴是最好的自然支持来源|同伴支持策略的内容知多少?

小融合,主要是内部的特需孩子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的存在,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为了解决“特需孩子之间的鄙视链”,不展开说了。


你的孩子轻、中、重度?标签重要吗?

目前看来,A幼儿园是典型的好的融合教育的模式,B幼儿园的存在,是能缓解校方压力的缓冲模式。A+B都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形势下,融合教育的典型存在。但都远未达到融合第四等级的“全融合!”

真正的融合是:无论孩子能力如何,都应该安置到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中去。

真正融合是建立在零拒绝的基础上;

真正的融合教育需要我们调整一些课程目标以适应孩子的个别需求,以及特教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协同合作。

以上是值得我辈中人共同努力、共同倡导。

这不现实吗?

这很现实!且容易获得——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先从努力让孩子去上幼儿园开始!

在我大学学习“言语听觉科学”专业课期间,我们的大学老师就有强烈的使命感——宣传“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这种使命感影响了我做融合的基本思路——融合也要“早发现、早干预、早融合”。


如何规划孩子的上学之路

2010年,Peterson&Hitttie的研究表明,在美国过去的20年中,面对孩子去隔离的环境还是去融合的矛盾时,只有少量的法院判处支持孩子的隔离安置,绝大多数案例都是要求融合的。

这意味社会发展的趋势、孩子安置的趋势是要去正常化的环境——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

传统的“医教结合”模式认为:孩子的能力没有达到,就不能去上学。

“游语康教融合”模式坚持:孩子去上学是孩子的基本权利。孩子无论能力多弱,只要我们对孩子的支持和帮助足够,都能去幼儿园上学。

(游语有大量的实践个案,我们能做到,相信你们也可以!)

传统的“医教结合”模式认为:孩子要“先康复再上学”,2-6岁是康复黄金期,要抓紧时间做康复。有个响亮的口号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于是很多小龄的孩子都在隔离的机构做康复,而不去幼儿园上学了。

“游语康教融合”模式认为“2-6岁不仅是康复黄金期,更是上学黄金期”。

幼儿园是孩子模仿同伴、学习语言的关键事情,更是学习社会交往、提高心智能力的关键时期。小班是幼儿园适应的关键时期,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小班适应班级规则,老师给孩子的耐心更多,观察更细致;和家长的沟通、交流的机会与频率也更多。如果环境允许,越早去幼儿园融合,效果越好!关键是有专业的支持!

小学一年级是小学适应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错过!我们和所有其他小朋友在一起,适应幼儿园、适应小学,普校老师会给与更多的耐心、关注与支持。

如果没有幼儿园融合的经验,突兀地让孩子直接上小学,我们的家长和孩子都很焦虑。一是因为从来没有融合经验,不知道融合环境中孩子容易出现问题的典型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做好预防。二是因为小白缺乏和普通孩子相处的真实环境,以及面对真实环境中出现矛盾的应对策略。缺乏经验和策略的家长,可以努力,一起称为能有效支持孩子的“训练有素的大人”。

训练有素的大人可以在学校环境中,以“康教融合”的形式,用灵活且专业的康复的技术支持孩子“边康复边上学”,有些重要的技能,能够直接在幼儿园环境中泛化个训中习得的基本能力,破除“孩子过于机械、不会泛化”的难题。

游语强调孩子无论能力高低,都需要去上幼儿园,但不是指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全天在幼儿园。这是一个误区,在第三课中,再具体说明安置的三个层次。


了解融合教育的不同层次(Inclusion)

小白刚来游语进行康复训练时,处于完全无语言的状态,且有较为严重的自我刺激。如:一个人时玩手的频率很高,喜欢看挂钟且情绪行为问题较严重,体现在稍不如意就哭闹。通过3个月的有效干预,能力上达到能简单仿说、有简单的游戏能力但动机不足。妈妈想让小白想上对口公立幼儿园,可是被拒了,妈妈大受打击。后来找到了愿意接受小白的托班。

妈妈的愿望是孩子能够进入正常幼儿园学习,哪怕学业落后一点也没关系。妈妈的愿望很简单:先感受环境。感受融合的环境,在融合体系中叫做“环境融合”。这是最低层级的融合安置——环境融合。那么,除了环境融合,还有哪些融合形式呢?

最低层级:环境融合是三级融合

何为环境融合?

小白的妈妈愿望中的“孩子进入正常幼儿园学习,先感受环境”,是环境融合的一种。环境融合指的是每周2次左右去幼儿园感受环境的机会,让孩子能跟其他孩子接触。这样,孩子能够适应有同龄小伙伴的存在;与同龄小伙伴相互熟悉之后,有助于彼此支持。

这样,小白之后增加了融合频率,和小伙伴之间才不会有陌生感。中班开始,则依据“幼小衔接三级安排”,开始做高效的幼小衔接计划了。

“即使是能力很低的孩子,也可以去上幼儿园小班!”为什么?要达到最高级的“完全融合”需要哪些支持?

来自2020影子教师夏季训练营的上海学员Jane说,“之前上过戴教师的个训课,我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不上幼儿园。上幼儿园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刚入学时小朋友们都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适应常规的建立,也会有小朋友独自游戏。所以小白在其中不会觉得那么的突出,幼儿园小班的教师也会有更多的耐心,也愿意与家长沟通讨论孩子的情况。在幼儿园时期,是语言、社交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这关键期中向同伴学习、泛化都非常的重要,在泛化中提供的环境也非常的重要,影子教师的出现可以帮小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常规,家长、班主任教师和影子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会让小白的幼儿园生活更加顺利。”

以上,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环境融合对孩子的好处是什么?

普通孩子能够理解身边有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孩子,能够学会理解“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感受“多元·接纳”的班级氛围。普通孩子从小开始耳濡目染、学习着同理他人的不容易,如:同理小白身体的不舒服,才会有各种看似破坏规则的行为问题等。

能加入环境融合的小白对班级的普通孩子来说,并不是陌生的!他们在“学校生涯之初”遇到了小白,同作为“接受启蒙教育”的宝贝们,对于和自己同一批入园的同伴同学的包容接纳度会比“空降、插班”而来的小白的接纳度要高。这比中班、大班才去读书要容易提早相互了解!

小白作为社会人,也需要环境,提升对“同伴”的感知。但处在环境融合的孩子,更多的时间还是要结合大量的针对性个训。

小小提醒的是:影子老师和个训老师的合作、沟通如果做好了,融合才能事半功倍!没有做好团队合作的融合,效果不够显著 。

中间层级:部分融合是二级融合

5个半天(或左右)的上午在幼儿园的融合形式是半融合。上午幼儿园、下午半日托的形式,是部分融合的形式之一。

依据影子老师的记录,半日托的针对性个训&VIP加强孩子的基础能力;小组课中继续夯实。

对于所有孩子,儿童发展关键期内处于丰富的能积极反馈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有发展问题的小白尤其如此。

一个要求更高的环境可能会促使小白进一步发展更合适的行为,获得学习契机,这时孩子具有强烈动机并更容易获得某一特定技能;如果老师能识别这些契机,采用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将孩子引导至适当的发展空间,就能丰富孩子的学习经验。

这需要我们大人,了解教学契机的意义,指导环境中的人如何发现这些契机以及共同应对。

部分融合的存在,也提供了游语改变环境、改变班级老师、改变融合小天使——同伴、改变大天使的很多契机。游语支持与改变普通班级环境的很多策略,都发生在这里。

最高层级:完全融合是一级融合

孩子在有\无影子老师的情况下,全部时间都在学校学习,这是全融合。

然而,全融合也是分层级的。并不是待着,就等于全部的全融合了。在未来的章节中,围绕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社交品质,还会做更多阐述。

实践游语的经验发现,那些注重“前语言”能力开发的、早期干预早早开始的、且干预

没有只围绕“单纯的桌面认知”、“侵入性高的口肌训练”的孩子,能够较早进入“全融合”的状态中。

他们的家长,在一开始的时候选择围绕孩子核心缺陷——社交能力,尤其是社交能力的核心指标“眼神”的不同层级、不同场景的训练。

将每一个心智目标、每一个游语ISP训练目标在小融合、中融合和大融合三级泛化模式中做扎实,是游语“康教融合”的基本要求。


声明:

内容来自《融合教育实践指南——家长操作手册》by上海游语戴玉蓉

内容全部原创,且受版权保护。

转发需获得允许,并注明出处。联系微信:yyjydai

展开全部

作者专栏sign up

徐瑞迎
徐瑞迎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北京朝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2023年01月01日佛山市自闭症康复中心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儿童认知理解提升训练的两大方面和12个要点
3熟悉“自闭症文化”解读孩子的心理诉求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