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 2022-08-01 12:36:22
  • 1.3W次
来   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10月第20卷第10期
作   者:
摘   要:国内也有研究发现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具有某些家庭动力学特征,家庭治疗不但能改善家庭互动模式,同时也能改善精神症状[8-9]。但有关抽动障碍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的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应用家庭动力学量表对家庭系统进行整体评估,探讨抽动障碍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抽动障碍,家庭动力学,性格特征,南京脑科医院,陈一心

焦公凯1陈一心1陈图农1李沙沙1王民洁1虞琳1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治疗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对30例抽动障碍患儿(研究组)和3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的家庭气氛和系统逻辑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51,P<0.01;t=2.142,P<0.05),在个性化、疾病观念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家庭气氛倾向于“敌对、沉闷”,系统逻辑倾向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

关键词:抽动障碍家庭动力学儿童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mily dynamics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Method】 30 children's patients with tic disorder and 30 normal controls were evaluated by general information inventory,the self-rating scale of systematic family dynamics(SSFD).【Results】 The study group showed higher scores on family atmosphere,systematic logic in SSFD(t=3.151,P<0.01;t=2.142,P<0.05).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individuation and disease conception dynamic dimens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The family dynamics of tic disorders include:The family atmosphere is inclined to be "hostile and sullen",and the system logic tends to be "white or black",seldom " not only… but also…".

Keywords:tic disorder;family dynamics;children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理疾患防治研究与示范项目(2009BAI77B05)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障碍[1]。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研究表明,除生物学因素外,个性特征、应激、家庭环境、养育方式、亲子间不安全的依恋模式等心理、社会学因素方面与起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2-6]。

家庭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沟通以及家庭和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的科学[7], 对家庭的描述强调一种动态的互动过程。以系统取向结合现代构成主义的海德堡流派的理论认为,精神病患者呈现的精神病理现象,反映了家庭认识论及相应的人际交流行为和关系的紊乱,干预应着力于改变这种紊乱的关系模式。国内也有研究发现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具有某些家庭动力学特征,家庭治疗不但能改善家庭互动模式,同时也能改善精神症状[8-9]。但有关抽动障碍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的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应用家庭动力学量表对家庭系统进行整体评估,探讨抽动障碍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1.1 研究组

以方便抽样法,于2010年4月-2012年6月期间,在南京脑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收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抽动障碍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均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诊断,发病年龄18周岁以下的患者。要求:1)患者年龄10岁以上;2)患者父母自患者幼年时期起大部分时间一起生活,受教育年限6年以上,无精神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均知情同意。

一般资料:抽动障碍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男∶女=6.5∶1。年龄10~18周岁,平均(12.63±2.59)岁;起病年龄3~14岁,平均(8.07±2.36)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53±3.12)年;类型分布:短暂性抽动障碍2例(占6.7%),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7例(占23.3%),Tourette综合征(TS)21例(占70%)。


1.1.2 正常对照组

以1∶1比例抽取与研究组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0~18周岁,平均(13.63±1.564)岁。入组标准:1)儿童及青少年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精神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2)父母自儿童幼年时期起大部分时间一起生活,受教育年限6年以上,无精神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均知情同意。研究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收入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性格特征、家庭经济、家庭结构、主要养育方式等。其中性格特征是父亲或母亲(主要抚养者)对儿童性格特点的定性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胆小、孤僻、少动、兴趣少、敏感、自卑、依赖性大、多疑、好烦、嫉妒心重、不听话、任性、易冲动、脾气大、易急躁、担心、大胆、热情、好交际、活泼开朗、兴趣广、合群、刻苦耐劳、耐心、细心、自信心强、动作快速、动作缓慢、情绪易波动;养育方式由主要养育者(父亲或母亲)根据统一指导语判断,内容包括: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ystemic Family Dynamics,SSFD)[7]。 SSFD量表是以德国海德堡小组的系统家庭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参考WR Beavers等的自我报告家庭环境问卷(Selfreport Family Inventory)编制而成的多维度反映家庭环境的自评量表,由国内康传媛等于2000年制定,杨建中等于2002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包括29个条目,4个维度,即家庭气氛(指家庭内部交流、沟通的情绪特征。高分说明“敌对、沉闷”,低分说明“轻松愉快”、“和谐开放”)、个性化(指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和行为的分化程度。高分说明分化极低、自我界限不清,低分说明分化极高的自立自主)、系统逻辑(指家庭成员价值判断的逻辑特征。高分说明典型的“非此即彼”,低分说明典型的“既…又…”)、疾病观念(指家庭成员对疾病过程的自我责任的看法。高分说明“完全的受害者”,低分说明“完全的行为者”)。SSFD是至今为止唯一本土化发展的家庭动力学测评量表,整个问卷的同质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1,4个维度α系数为0.67~0.89;4个维度的重测系数为0.74~0.93,总分重测相关为0.89[10]。


1.2.2 实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抽动障碍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首先获取家长知情同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讲解填表注意事项,然后由受试者自己填写上述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由家长填写,家庭动力学量表由儿童填写,研究人员对每份逐一核实,缺漏项目及时给予补正,填完后当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资料均由SPSS 18.0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一般性统计学描述、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法。


2 结 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系统家庭动力学特征对比

在系统家庭动力学特征上,研究组的家庭气氛、系统逻辑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在个性化、疾病观念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性格特征的对比

在性格特征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下列性格特征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3.1 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

家庭动力学是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来描述家庭成员的关系和互动特征。家庭气氛是指家庭系统内部交流、沟通的情绪特征。系统逻辑反映家庭随着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气氛倾向于“敌对、沉闷”,在系统逻辑上倾向于“非此即彼”的逻辑判断,即其家庭在认知或价值判断上更倾向于使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思维方式更僵化,很少使用“既…又…”的多元宽泛思维模式。推测:抽动障碍家庭非此即彼的线性因果思维模式,容易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僵化,因而缺乏情感互动,气氛沉闷无乐趣。詹明心等[11]发现,抽动障碍病例组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抽动障碍儿童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亲切的情感联结,尤其是亲子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家庭体系伴随环境改变不具备灵活的应变力,抽动障碍儿童本身对家庭能否发生改变的期望也较低。这些支持本研究结果。


3.2 抽动障碍患儿的性格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抽动障碍患儿多表现胆小、自卑、好烦、脾气大、情绪易波动,不如正常儿童热情、合群、好交际、活泼开朗、刻苦耐劳。与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刘智胜等[13]认为,抽动障碍患儿的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较易产生焦虑及抑郁,自控能力差。同时在精神质维度层面,抽动障碍患儿比较孤僻、古怪及麻烦,过分敏感多疑,性情较暴躁,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喜欢攻击和干奇特的事情,不顾危险,易冲动。抽动障碍患儿还可能表现出敌视心理倾向,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可能出现癔症性变态人格或偏执性人格。因此抽动障碍儿童的不良个性特征,会给父母养育带来压力,引起他们焦虑、不安,使家庭气氛受影响。


3.3 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对性格及疾病的影响

众所周知,家庭气氛亲密和谐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而抽动障碍患儿长期生活在“沉闷、敌对”的家庭环境中,难以跟其他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负面情绪如紧张、焦虑不能得以宣泄,个性容易发生偏离,表现出胆小、不合群、自卑、脾气大、情绪不稳定、好烦。在遭遇到压力情景时,易造成心理冲突,增加心理应激的风险,从而导致心理和神经调节功能障碍,加重或诱发抽动障碍。有研究认为,环境因素可能通过改变、干扰和影响神经化学和神经内分泌来对疾病产生作用,如在压力状态下增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脑脊液中压力相关激素水平,可提高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扰乱大脑运动控制,从而引起抽动障碍的发生[14]。

综上所述,抽动障碍患者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 家庭气氛倾向于“敌对、沉闷”,系统逻辑倾向于“非此即彼”的二元认知对立模式;抽动障碍患儿存在个性缺陷。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抽动障碍患者的治疗,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加强家庭治疗,要改变僵化的家庭互动模式,增加家庭的多元化价值观取向,改变家庭不良的气氛和互动模式,增加家庭的适应性,促使家庭朝向良性动力方向发展。同时要注意培养儿童健全人格,促进患儿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样本量偏小,统计分析尚不够深入。今后,还可对抽动障碍患者家庭进行心理干预,进行家庭治疗前后家庭动力学对比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家庭动力学特征与抽动障碍发病、转归及预后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陶国泰,郑毅,宋维村.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226-234.
[2]詹明心,陈一心,陈图农,等.抽动障碍儿童亲子依恋特点的初步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1):17-19.
[3]刘秀梅,王玉玮,衣明纪,等.共患强迫障碍的Tourette综合征儿童的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6):595-596.
[4]Singer HS.Treatment of tics and tourette syndrome current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J].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2010,12(6):539-561.
[5]李念,朱翠珍,黄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抽动障碍病因学中的作用[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4):246-249.
[6]Hoekstra PJ,Steenhuis MP,Kallenberg CG,et al.Associa-tion of small life events with self reports of tic severity in pe-diatric and adult tic disorder patients:a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J].J Clin Psychiatry,2004,65:426-431.
[7]杨建中,康传媛,赵旭东,等.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的初步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63-265.
[8]焦公凯,陈一心,陈图农,等.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特征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1):4-7.
[9]赵旭东.系统家庭治疗前后精神障碍家庭动力学变化及其疗效的关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2):81-84.
[10]李沙沙,陈一心,詹明心,等.家庭动力学理论、评定与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4):262-266.
[11]詹明心,陈一心.抽动障碍儿童家庭功能和依恋特点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和脑科学杂志,2010,19(7):598-600.
[12]汪萍,汪晓炜,黄成玲,等.Tourette综合征患儿的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4):447-449.
[13]刘智胜,静进.儿童心理行为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159.
[14]Swain JE,Scahill L,Lombroeo PJ,et al.Tourette syndromeand tic disorders:a decade of progress[J].J Am AcadChild Adolese Psychiatry,2007,46:947-968.Study on the family dynamics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机构简称:南京脑科医院
成立时间:1970年01月01日
区     域 :江苏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 事业单位
优势课程: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学术科研 | 评估诊断 | 能力评估
最新文章
1柯晓燕:至少10%自闭症能脱帽,有两个误区太害人
2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柯晓燕关于自闭症早筛查早干预的意见
3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柯晓燕做专题讲座

作者专栏sign up

焦公凯
焦公凯

南京市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 科研专家
所属单位: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 科研专家
区     域 :江苏南京市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事业单位
热点文章
12023年03月24日成都自闭症教育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淄博市首届特教教师基本功大赛周村区特教中心获佳绩
3请查收,最适合居家进行的训练游戏合辑!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论文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