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提升学龄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小组教学研究

来   源:北京师范大学(海淀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5、实验结论本研究采用了小组教学的形式,探究是否能够通过命名教学(简单命名教学、类别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对话能力以增加儿童回答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数量,研究数据表明:三名儿童经过教学后,食物类、音乐器械类、体育项目类、动物类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数量有显著增加,对话能力通过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成功衍生,并显著提高,且能够取得较好维持和泛化效果,并在教学前后出现了较多的未经教学的新奇反应,但某些子类的增加数量有限。
关键词:提升学龄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小组教学研究,教学对孤独症儿童对话能力的影响

本次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心胡晓毅教授,中心特聘专家蔡馨惠老师,北师大特教学院毕业生沈淳同学等人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上的文章《Brief Report: Increasing Intraverbal Responses to Subcategorical Questions via Tact and Match-to-Sample Instruction》。

1.研究总体介绍

融合教学环境对于学龄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难以主动发起对话,难以对他人的对话内容做出合理回应。对话对于所有儿童的社交而言至关重要,探索学龄孤独症儿童对话的不同教学方法是极为必要的。本研究选取了三名随班就读学龄(6至8岁)孤独症儿童(2男1女)为研究对象,使用单一被试研究中的跨行为多探测设计,运用言语行为中的刺激控制转移理论,并结合小组教学的模式,评估了简单命名教学、类别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对孤独症儿童对话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经过直接教学的情况下完成简单命名教学、类别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后,三名被试在食物类、音乐器械类、体育项目类、动物类上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数量有显著增加,对话能力通过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成功衍生,并显著提高,且能够取得较好维持和泛化效果。

因此,可以得出使用言语行为中的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程序,能够成功衍生和提高学龄孤独症儿童的对话反应及能力。

2.研究的详细介绍

接下来是该研究的详细介绍。

1、被试

本研究选择了3名6岁的学龄期、在普通学校一年级随班就读的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选取标准如下:

(1)儿童智力测验结果达到中度及以上水平;

(2)儿童应具有基本的教学依从能力,能够听从教师提出的简单指令并做出听者反应,例如教师提出“拍手”,儿童拍手;教师提出“小手放到桌子上”,可以做出相应反应;

(3)儿童应具有一定言语能力,能够命名熟悉的物品、跟着教师仿说、提出基本要求,即儿童接受并理解指令“这是什么?”,能够回答相应物品的名称;儿童接受并理解指令“跟我说,小汽车”,并正确仿说“小汽车”;儿童可以独立提出需求“我想喝水/上厕所”;

(4)儿童应具有一定集体规则意识,知道在集体课堂上打扰同学、大声说话等行为是不正确的,能够接受并理解集体指令;

(5)无特殊服药史。

2、干预环境和材料

本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的思维训练营中进行。

教学阶段使用的图片为10cmx10cm的硬质卡片,分为食物类(四个子类)、音乐器械类(四个子类)、体育项目类(三个子类)、动物类(三个子类)四类,分别为 57 张、40 张、33 张、42 张。类别的选择均基于普通小学一年级科学课、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及规定课外读物所涉及的领域,既与生活息息相关,且难度未超出该学龄段的认知水平。


动物类教学项目

动物类教学项目


3、研究变量

自变量:命名教学(简单命名教学、类别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的方法;

因变量:儿童的对话能力,具体为儿童回答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数量。

4、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设计中的跨行为多探测(multiple probe design across behaviors)设计。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先备技能测试阶段、前测阶段、教学阶段(教学前探测-教学期)、后测阶段、维持阶段)。

1.先备技能测试阶段:

包括课堂规则依从情况评估、命名测试和听者反应测试。

2.前测阶段:

在前测阶段,研究者收集了研究对象的基线水平,了解研究对象对类别问题的掌握情况。在本阶段,研究者选择了三名研究对象状态良好的时间分别探测。探测指令如“你知道有哪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说得越多越好”等。

发出指令后等待儿童反应,针对反应正误不给予任何反馈,但可对儿童良好的配合行为和参与度给予赞扬。若儿童在前测中出现了不属于教学材料里的对话反应,仍然计算为正确数量。

每个行为预先收集三个前测点(回答正确的数量),确定最为稳定的水平的行为进入教学,剩余行为在前一行为教学结束后收集剩下两个前测点。


前测、后测和维持期探测流程图

前测、后测和维持期探测流程图


3.教学阶段:

教学阶段分为简单命名教学、类别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三个环节。

一、简单命名教学

简单命名教学分为两个过程:教学前探测和教学期。在教学前探测中,研究者向儿童单独呈现目标行为的所有事物图片进行教学前探测,共有 33-57个回合,提出指令:“这是什么?”,等待儿童回答,儿童正确反应记为正确,错误反应记为错误,计算正确率。针对反应正误不给予任何反馈,但可对儿童良好的配合行为和参与度给予赞扬。


简单命名教学 教学前探测流程图

简单命名教学 教学前探测流程图


在教学期,研究者首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确保儿童的状态良好,并进行规则讲解:“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上小组课,小组课的规则是,听到铃铛声后再回答。”确认儿童无疑问后进行教学。提出指令:“这是什么?”,每名儿童回答正确后迅速给予强化,回答错误立即给予仿说辅助,例“跟我说,xx。”,仿说正确不需给予强化。每次教学随机呈现 33-57 张图片,一次一张。一次完整教学包括 33-57个测验回合。计算每名儿童的正确率,达标标准为连续两次教学每名儿童正确率在 90%以上,达到标准后进入类别命名教学。


简单命名教学 教学流程图

简单命名教学 教学流程图


二、类别命名教学

类别命名教学同样分为两个时期:教学前探测和教学期。在教学前探测中,研究者向儿童单独呈现目标行为的所有事物图片进行教学前探测,共有 33-57个回合,提出指令:“这是什么类别的食物/乐器/体育项目/动物?”,等待儿童回答,儿童正确反应记为正确,错误反应记为错误,计算正确率。针对反应正误不给予任何反馈,但可对儿童良好的配合行为和参与度给予赞扬。


类别命名教学 教学前探测流程图

类别命名教学 教学前探测流程图


在教学期,研究者在所有儿童的操作动机已建立的情况下开始教学。每次教学均有 2名辅助教师,防止儿童产生过多问题行为。开始教学前,研究者需提前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确保儿童的状态良好,并进行规则讲解:“小朋友们,小组课的规则是,听到铃铛声后再回答。”确认儿童无疑问后进行教学。提出指令:“这是什么类的食物/乐器/体育项目/动物?”,每名儿童回答正确后迅速给予强化,回答错误立即给予仿说辅助,例“跟我说,xx 类。”,仿说正确不需给予强化。每次教学随机呈现 33-57 张图片,一次一张。一次完整教学包括 33-57 个测验回合。计算每名儿童的正确率,达标标准为连续两次教学每名儿童正确率在 90%以上,达到标准后进入配对教学。


类别命名教学 教学流程图

类别命名教学 教学流程图


三、配对教学

配对教学分为两个时期:教学前探测和教学期。在教学前探测中,研究者单独对儿童进行探测,确认儿童状态良好后,提出指令:“小 A,我们现在来玩一个配对游戏,这里有三/四张不同种类的食物/乐器/体育项目/动物的图片,老师会随机给你一张图片,请你把它放到和桌上的相同类图片的后面。”确认儿童无疑问后正式开始探测。共有 30-53个回合,等待儿童反应,儿童正确反应记为正确,错误反应记为错误,计算正确率。针对反应正误不给予任何反馈,但可对儿童良好的配合行为和参与度给予赞扬。


配对教学 教学前探测流程图

配对教学 教学前探测流程图


在教学期,研究者在所有儿童的操作动机已建立的情况下开始教学。每次教学均有2名辅助教师,防止儿童产生过多问题行为。开始教学前,研究者需提前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确保儿童的状态良好,并进行规则讲解:“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上配对课,这里有三/四张不同种类的食物/乐器/体育项目/动物的图片,老师会依次随机给你们一张图片,请你们把它贴在和白板上的相同类图片的后面。”确认儿童无疑问后进行教学。每名儿童反应正确后迅速给予强化,反应错误立即给予手势/肢体和口头提示辅助,例“这个应该是xx 类,所以要贴到 xx 后面” ,仿说正确不需给予强化。每次教学随机呈现 30-53 张图片,一次一张。一次完整教学包括 30-53个测验回合,每名儿童平均得到 10-17/18个测验回合。计算每名儿童的正确率,达标标准为连续两次教学每名儿童正确率在 90%以上,达到标准后进入后测。


配对教学 教学流程图

配对教学 教学流程图


4.后测阶段:

后测阶段一共收集三个后测点,程序均与前测程序相同,记录对话反应正确个数。

5.维持阶段:

分别在每行为后测结束一周、两周、四周后进行探测。一共收集三个维持点,程序均与前测程序相同,记录对话反应正确个数。

5、实验结论

本研究采用了小组教学的形式,探究是否能够通过命名教学(简单命名教学、类别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对话能力以增加儿童回答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数量,研究数据表明:三名儿童经过教学后,食物类、音乐器械类、体育项目类、动物类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数量有显著增加,对话能力通过命名教学和配对教学成功衍生,并显著提高,且能够取得较好维持和泛化效果,并在教学前后出现了较多的未经教学的新奇反应,但某些子类的增加数量有限。

6、教学示范

下面以水果类进行教学示范,我们选取常见的两类水果进行示范,读者也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

1.教学材料

热带水果的卡片,包括荔枝,芒果,椰子等;温带水果的卡片,包括苹果,梨,桃子等。

2.教学程序

1前测:

发出探测指令“你知道有哪些热带/温带水果吗?说得越多越好”等。

发出指令后等待儿童反应,针对反应正误不给予任何反馈,但可对儿童良好的配合行为和参与度给予赞扬。若儿童在前测中出现了不属于教学材料里的对话反应,仍然计算为正确数量。

2教学:

第一,进行简单命名的教学前探测。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提问儿童“这是什么?”,记录儿童回答情况,不进行强化或纠错。接着进行简单命名的教学,发出指令“这是什么?”,对儿童的正确回答给予强化,对儿童的错误回答给予仿说辅助,例如“跟我说,荔枝”。达标标准为连续两次所有儿童正确率均在90%以上。

第二,进行类别命名的教学前探测。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提问儿童“这是什么类别的水果?”记录儿童回答情况,不进行强化或纠错。接着进行类别命名的教学,发出指令“这是什么类别的水果?”,对儿童的正确回答给予强化,对儿童的错误回答给予仿说辅助,例如“跟我说,热带水果类。”达标标准为连续两次所有儿童正确率均在90%以上。

第三,进行配对教学的教学前探测,教师选取不同种类的水果图片各一张,依次放在桌面上,给儿童一张卡片,发出指令”请放在相同类别图片的上面“。记录儿童回答情况,不进行强化或纠错。接着进行配对教学,教师选取不同种类的水果图片各一张,依次放在桌面上,给儿童一张卡片,发出指令”请放在相同类别图片的上面“。对儿童的正确反应给予强化,对儿童的错误反应给予手势/肢体和口头提示辅助,例如“这个是热带水果类,应该贴到这里”。达标标准为连续两次所有儿童正确率均在90%以上。

3后测和维持期:

与前测环节一致。

参考文献:

Lee, Hu, X., & Shen, C. (2022). Brief Report: Increasing Intraverbal Responses to Subcategorical Questions via Tact and Match-to-Sampl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公众号点击“阅读原文”,并输入提取码vfjg获取全文

https://pan.baidu.com/s/1xMrTlqH5KmmqGR9gKcG2kQ

编辑丨孙蕴轩

审核丨王印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机构简称:北京师范大学
成立时间:1989年06月12日
区     域 :北京海淀区
单位性质:脑瘫智障机构 | 科研学术机构 | 行业服务机构
优势课程:学术科研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孤独症儿童的阅读理解教学:总结中心思想
2提升学龄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小组教学研究
3孤独症儿童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

作者专栏sign up

秦宁箴
秦宁箴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所属单位:上海学建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区     域 :上海普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2023年01月02日苏州市自闭症治疗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颍州区残联对我区儿童康复机构民生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3【语言老师笔记】儿童语言训练十大技巧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