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内训提升实操有感

来   源:合肥慧灵(合肥市庐阳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我记得我见过的第一个自闭症孩子还是在福利院的时候。说起来,福利院里面自闭症很少,可能是因为自闭症被发现的时候,大多已经有两三岁了。指导思想的形成,必定在于解释一个问题:自闭症到底是什么?这件事也没有动机啊,实际上是因为这件事情足够的简单,足够的重复,孩子能够把握到位。
关键词:自闭症,认知,辅助,口肌训练,特教,肠道菌群,ABA,DTT,发育迟缓,感统,生活自理,社交技能,社交障碍,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干预,认知能力

文章来源:【公众号】康复师X;ID号:kfsx123456

-01-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

自闭症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实际上我们并不知晓。我记得我见过的第一个自闭症孩子还是在福利院的时候。不过那个孩子并不是因为自闭症被遗弃。说起来,福利院里面自闭症很少,可能是因为自闭症被发现的时候,大多已经有两三岁了。但是,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状态却与NT有本质的不同,与其他发展障碍的儿童相比也有很大不同。

我在机构门口有接收新家长报名的工作,新生带来,自闭症和发育迟缓给我的感觉可以截然相反,发育迟缓的孩子给我的感觉只是“笨”,但与人有亲和性。自闭症孩子的感觉则完全相反,他们自我封闭,眼里无光,有些孩子甚至可以用“与世隔绝”来形容,即使他们之中有些评估的分数不低。

一个干预方法的形成,必定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形成,必定在于解释一个问题:自闭症到底是什么?搞肠道的,认为自闭症是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搞感统的,认为自闭症是感知觉统合出现了问题;搞桌面ABA的,好像从来没听说他们是怎么解释自闭症的,嗯,印象中没有。这些不同的看法,直接导致干预手段的使用。

我们的看法是什么呢?实际上一直没有变。我记得我最早认识源爸的时候,当时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过自闭症,源爸告诉我自闭症是认知障碍。这个认知障碍不仅仅是认知低下的意思,而是孩子没有办法认知这个世界,他们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出现了问题。于是有了我们现在还在传的一篇文章《我们是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查看完整文章请戳文末“阅读原文”或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https://www.meipian5.cn/18nbaqki?share_depth=3)。到目前,这个看法仍然没有改变。自闭症孩子吸收处理信息发生了障碍,导致他没有办法从自然环境中吸收信息,也就没有办法发展起来认知、社交等能力。社交障碍是这种认知障碍的结果,而并非原因。

我们看一个人的社交技能的发展,一岁以内的孩子以啼哭来表达需求,这是最原始的本能。那么后面的社交技能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呢?当这个孩子具备吸收信息的能力时,他能够习得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奶”,孩子习得之后,也会尝试说“奶”来告诉妈妈要喝奶。妈妈和孩子说的过程就是被动社交(输入),孩子尝试说出的过程是主动社交(输出),这就能印证后面要说的社交线是另外两条线的印证,是大量输入的结果而并非是我们需要强行推进的目标。

随着孩子吸收信息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懂得人与人沟通的方式的时候,他的社交能力也就慢慢形成了,所以孩子社交能力的起源仍然是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个极端的反例是狼孩的故事。孩子本身有正常吸收信息的能力,但是他的环境不是一个正常的环境,也就是说孩子吸收不到人与人沟通的信息,社交也就发展不出来。很多自闭症孩子到了3岁,5岁仍然是用啼哭表达需求,如果再去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很多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吸收不了什么有效的信息的。

经历了那么多做法的变更,实际上我们对于孩子的看法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的干预模式一直是一种整体发展的干预模式。说到整体发展,特教和普教都比较喜欢去划分领域。比如普教幼儿园的五大领域,特教的划分就更多了,大运动小运动认知社交注意力适应性兴趣行为等等,但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划分领域没问题,可以让人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分析问题。但教育干预,却要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据我向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请教,幼儿教育这几年也有“总-分-总”的现象。

自闭症干预领域就更加多见了,注意力不好,给你拉注意力,做注意力训练;听的语言不够长,那就做听觉长度训练;不会说话,那就做口肌训练等等。这还算站在孩子角度考虑的缺啥补啥,更有甚者是站在老师自己的角度考虑的:我会感统,来一个我就做感统;我会口肌,来一个不会说话的我就做口肌。就像给你吃药包生男孩一样,总有几个能撞到的。这种解决思路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我们需要看到孩子的整体,每一个领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直击孩子吸收信息障碍的核心就是三条“干预主线”。

-02-

三条干预主线

三条干预主线,分别是认知线,社交线,参与线。

三条干预主线互相印证,并不孤立存在。认知线是孩子目前认知理解的水平,参与线是孩子吸收信息的能力,也就是他能参与多少事件,在一个事件中持续吸收信息的能力怎么样。认知线和参与线是一体两面,认知是目标,参与是手段,认知通过参与的方式完成输入。通过参与为手段来输入的这种模式,是我们干预方法的重大革新。

为什么认知要通过参与的方式完成输入呢?其实源于人获得认知的方式。婴幼儿获得直接认知,必须要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获得,皮亚杰把这段时期叫做感知运动期。亲身体验怎么样才能最有效?必须要尽可能调动最多的感知器官,并且尽可能要有大脑的思考活动来实现。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学习开车,如果教练只是让我们在边上看他开车然后同时讲解,虽然这个教练可能讲解很生动也很耐心,告诉你这里要踩离合器,那里要打方向盘,但就是不让摸车,这样我们能学会开车吗?真正要学会开车,必须自己去开,一边开一边教练再讲解,找出错误慢慢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就会开了。

所以通过参与事件来获得认知是高效的输入方式。如果只是让孩子在边上看看,孩子可能根本没感知到,输入效率就会反而不高。同样道理对于家长,如果听了讲座回家不做,那是不是真的懂了呢?

认知线的推进,其实遵循的线路大致仍然是“四阶图“的顺序。但认知的设计方式,却是从词汇—样本,变成了事件—词汇—样本,再变成了事件—词汇—逻辑闭环—样本的思路。但最终殊途同归,都是在建立认知网络的过程。

早期词汇—样本模式,很大的弊病是家长想样本想破头。当时为了减轻压力还会在群内做样本接龙,建立样本库。中间也有少数学霸家长做到了极致,把认知网络构建出来了,但大部分家长想了一推样本,回家执行就会发现生活非常碎片化,家长每天赶样本,一到晚上还有一堆样本没有做的时候就会焦虑,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上,对着样本库蛮干的也不少。

现在看来,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但是不够优化,不够亲民,难度很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开发了事件—词汇—样本的模式,这种模式把样本限定在事件里面,减少了想样本的难度,后来又规划了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日程表),把建立规律生活放在优先解决的问题上,这样家长的干预慢慢变的有条理了。但即使这样,也会发现样本过于零散的现象,孩子的逻辑不清晰,输入的结果仍然是比较线条化。所以现在的思路是改成事件—词汇—逻辑闭环—样本的思路。

通过寻找事件中的核心词汇,拉出事件主轴,形成逻辑闭环,核心词在事件中的发生发展变化就是一个个样本。通过事件主轴,让孩子理解词汇的同时,也慢慢理解我们在干嘛,即体验逻辑。然后再通过寻找分支,每一个分支的名词各自形成小逻辑闭环,完成事件的输入。寻找分支的过程,就是在一个事件中推进四阶图的过程。样本还是那个样本,但这种设计思路把想样本变得平民化,我相信多练习几次大部分家长都能够掌握。

参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最早提出参与的时候,我记得一个例子是我们问家长,让孩子去丢个垃圾孩子愿不愿意?其实绝大部分孩子都愿意。为什么呢?这件事也没有动机啊,实际上是因为这件事情足够的简单,足够的重复,孩子能够把握到位。所以参与一定是由容易到难,并且伴随大量重复的。在每一个恰到好处的参与过程中拿到好的结果,慢慢孩子的参与能力就上来了。孩子如果在参与中一直掉线、抗拒、卡住,一般都是难度没有调整好,辅助没有做到位。

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动机问题。有人说目前的做法不需要孩子的动机了,这句话其实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我们设计的时候确实不怎么需要考虑孩子的动机,因为总是考虑孩子的动机会导致我们的设计总是跳不出孩子的舒适圈,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限制。不对是因为我们的做法仍然是有动机的,这个动机来自于孩子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强调事件参与中,家长和孩子的氛围感是第一要义,感觉找到了,拿到了好的结果了,就能让孩子产生良好体验,提升心理需求,也就是产生了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下次更加愿意参与,形成正向循环。反之,压迫式干活绝不是我们的做法,这样只会让孩子感觉抗拒,有的孩子见到家长说话就跑,原因就是在这里。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做好,我们的目的是输入,永远记住认知是目的,参与是手段。

社交线是印证上述两条线的结果。就像前面的举例,孩子最初的社交能力的发展是大量吸收信息的结果。孩子最早的主动社交,我们只需要学会一个技巧:需求链接。

需求链接的起始是观察孩子需求,讲穿了就是大人先要有同理心,当孩子还不会说,不会指的时候去同理孩子的需求和情绪,就像面对一个婴儿一样。婴儿啼哭了,我们会怎么做呢?肯定是过去看看,哎呀,是不是饿了?是不是拉了?是不是要抱抱了?对待婴儿的时候,我们非常富有同理心,但面对自闭症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同理心去哪了呢?同理到孩子的需求之后,帮助孩子表达出来并且满足。久而久之,如果认知线和参与线能够起来,孩子大概率就会开始学会家长的社交方式。初级的社交方式(语言和手指)有了,才谈得上后面几个阶段的高级社交能力。

-03-

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从理论到落地,是六步循环图的使用。

第一步是客观评估孩子能力,最早我们的评估是根据四阶图来做,能够大致评估孩子的认知能力,但没有办法评估孩子日常生活的状态。后来改成了干预主线评估,经过精简优化,根据干预主线将评估阶段优化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要完成的是孩子听懂词汇的能力,并且在这个阶段要完成孩子体验事件逻辑,提升参与能力,达到事件参与不会阻碍认知输入的程度,换句话说孩子需要能够持续地参与事件而不是弄一下就跑,或者掉线率很高。持续的吸收信息能力是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关键;

第二梯队主要解决的是孩子听懂逻辑的问题,并且这里也会出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形容词,区辨。由于逻辑有因有果,孩子需要观察到因,体会到果,所以需要孩子持续吸收信息的能力。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第一和第二梯队,孩子的社交主要是被动社交;

第三梯队会出现更加多的抽象概念,慢慢覆盖四阶图里面的认知点,孩子会慢慢进入到主动社交,主动推动事件的发展。从我自身的个案上面来看,在进行大量的重复输入之后,孩子在熟悉的事件中是能够发展出主动推动事件的能力的;

第四梯队主要解决主动社交的问题。

四个梯队明确了每个梯队孩子应该达到的状态,孩子的各项能力需要齐头并进而不是单项能力特别突出。有的孩子认知线特别突出,事件参与能力很弱,这种情况实际上还是孩子没有持续吸收信息的能力,能力很虚。或者也有的孩子在某类别事件中特别突出,比如做美食特别好,其余都不行。那么还是需要慢慢发展其他事件,齐头并进,不然永远难以突破孩子的舒适圈。三条干预主线中,计划需要按照最低的线条来设定。

第二步是制定日程表,书写干预计划。制定日程表是我以前经常忽视的内容。把六大类事件重复性地安插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自理类,家务,游戏,美食制作,手工,户外。安排好一天的生活可以一点点拓展孩子的舒适圈,也可以让孩子在每一类事件中有均衡的发展。制定日程表的时候除了写明大类,也需要写明里面每一天要干什么,这样才能够细化,不至于到了前一天还是不知道要干嘛。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不需要把时间卡的很死,还是可以有一定的灵活度。

根据日程表里面的事件,来写一天的干预计划,每一个事件的设计方式都是参照逻辑闭环的方法,从核心步骤,主轴开始推,这样就变得非常简单高效。亲测每天设计样本的时间可以在半小时搞定。

第三步和第四步:执行反馈和调整参与

如果前面几步是方向设计层面的问题的话,这两步开始就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了。目前我们的执行标准有几个:DTT原则(回合、辅助)、公交车三原则(重复性、环境控制排除干扰、事件性)、沉浸式体验、目标责任制、合作、好体验。篇幅限制这里重点说一下沉浸式体验原则。

沉浸式体验实际上是为了更加有效的输入,这个原则非常重要,关乎到孩子能不能在事件中持续的吸收信息。做法实际上就一条,在DTT的基础上,每一步都慢慢做,保证孩子体验到位,不急着推进事件的发展。我们的家长很容易做成每一步都着急推进,催促孩子,孩子手指刚刚沾了一下,马上就推进到下一个环节。整个过程就像走流水帐一样,看似一个事件完结,实际上到最后孩子还是什么都没有记住。只有慢下来,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我们在做什么;只有慢下来,孩子才能够体验到我们做事的逻辑;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真正观察到孩子,能够和他们保证同频。

第五步和第六步,是多样本多事件,以及推进计划的难度

只有家长熟悉了操作的原则,建立了和孩子良好的操作体验,再加上前面的生活事件的安排和计划书写,我们可以慢慢丰富样本,增加计划的复杂程度。通过六步的操作,以月为单位,家长和孩子都达到了不断进步的正向循环。

-04-

唯有不断实践

我们的干预体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实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它和其他自上而下的干预体系不同,它来自于实践,最终又要回归到实践中去检验。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中间会有多少声音,做出来了,有效果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总结经验梳理原理,不正是在努力回答那五个问题吗?

康复师X灵魂五问

我该怎么做?

我为什么这样做?

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结果?

这种结果多久会实现?

最后孩子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合肥市庐阳区慧灵社会服务中心
机构简称:合肥慧灵
成立时间:2021年04月22日
区     域 :安徽合肥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 社会公益机构
优势课程:融合课程 | 公益事业 | 托养服务 | 就业技能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合肥慧灵_合肥庐阳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价格贵不贵?
2轻微自闭症能恢复正常吗
3自闭症的多面性

作者专栏sign up

孙欣
孙欣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绵阳市育子园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四川绵阳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残联定点机构
热点文章
1如何让自闭症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如何为自闭症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3脑瘫儿童救助项目助力脑瘫患者获得康复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