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公约第七课·25条:健康

来   源:武汉康语硚口第一中心(武汉市硚口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什么是人的尊严,一讲到这个的时候就蛮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哲学,涉及到探讨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权,人为什么有尊严,因为这些问题如果最后解决不掉,你没有办法论证心智障碍者在这个社会上应该受到平等尊重的,为什么他有尊严,为什么他是人,为什么是人就要有人权、就要被平等保护,到很抽象的部分都在最后,我们都是从前面,大家感受最深的、可以入门的这些条款开始讲起,也相信今天这个条款,《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第25条——健康,对大家而言应该是“广泛性感受”,大家可能觉得自己都懂,健康有什么可说的?
关键词:自闭症,融合教育,认知,特殊教育,儿童康复,康复中心,康复机构,早期干预,社区康复,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康复,自闭症的孩子

文章来源:【公众号】青春与未来;ID号:GroupHome-DayCenter

这是张巍老师2021年10月18日小宇宙APP直播课的内容——公约第七课·25条:健康,经授权进行录音整理并发布。音频识别:耿心语,编辑整理:李佳洋,文字校对:禾禾爸爸,排版:耿心语。

各位伙伴大家好,欢迎来到心智圈。我是张巍。《公约》到了第七次课了,预计要讲30次,说实话,再往后讲的课程就开始有点难了。前10课还好,把最基础的、对大家最有用的都先讲,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到最后会有很多很抽象的内容,比如最后几次课可能会讲到“尊严”。什么是人的尊严,一讲到这个的时候就蛮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哲学,涉及到探讨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权,人为什么有尊严,因为这些问题如果最后解决不掉,你没有办法论证心智障碍者在这个社会上应该受到平等尊重的,为什么他有尊严,为什么他是人,为什么是人就要有人权、就要被平等保护,到很抽象的部分都在最后,我们都是从前面,大家感受最深的、可以入门的这些条款开始讲起,也相信今天这个条款,《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第25条——健康,对大家而言应该是“广泛性感受”,大家可能觉得自己都懂,健康有什么可说的?但是我们要从公约的条款中看出两方面的东西来,我们讲公约主要是这样的目的,最少是有两方面东西要看出来。

第一个,我作为家长要知道,我的孩子权利总共有多少?这里面很有意思,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里面被明确表达的权利是指27个,但是也有30个权利的说法。公约总共这么多,它总共讲了孩子的多少个权利,光正规版就有27个权利和30个权利的说法。假设是民间解读,很可能就更多了。

但是问大家一下,你想没想过作为家长,我的孩子从国家要保护孩子的权利角度来讲,他有27个权利要实现的,我们当爹当妈的能不能数得出来?能不能知道我的孩子到底有什么权利?这就是个大问题。当然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讲30讲的原因,大家也大概能够看出来其中的架构。这是爹妈角度,学公约就是我要知道我还有多少权利,这个体系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个部分是说作为机构或者家长组织从公约中要学啥?我们当然是要学我们的服务对象有多少权利。但是说句实话,你不是父母,你也没解决案主全部的、终生的、全方位的、全生涯的,这些你不可能——时间和空间上,包括业务专长上,你解决不了人家全部权利的问题。假设说,你只是做其中的一个权利的实现,或者在一个年龄段几个权利的实现,其实感觉上你是很快就能学会的,其他的部分也不归你负责,你也负不了这个责。但是作为服务机构和家长组织的工作人员,我们要知道这件事情从公约中能找到我们的生存之道。

对组织而言,是一定要想生存之道的。这个组织运作了半天运作死了,就像我做心支持一样,实话实说,心支持中间休克了三年,基本上处于死亡状态,植物人三年。现在又重新把心支持重整河山,把它再好好的做起来,就是过去很大、最高的时候50几名员工,在三个城市提供服务。但是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作为服务机构都会有活不下去,你的所有理想根本谈不上实现,对心智障碍者的服务再有情怀,你组织运营不好,组织死了、团队散了,还能干什么?所以对于服务机构、家长组织而言,我们特别强调公约是我们进行组织定位、进行项目创新、产品创新的重要来源。它是其中一个。

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给大家讲过的《社区康复指南》,越是往项目层级,社区康复指南越灵,特别好用。我们在心智圈都有课,大家假设想做心智,按里面的项目设计,去看那个去,非常简单。但是当我们在组织定位的时候,或者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不创新就要死了,到这种时候它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公约中找组织的方向,就是组织的大定位,战略性定位和定位好了,基于战略再去设计小的项目,再去研发小的产品。这不是一回事儿。涉及到大战略、大定位是要看公约的,这对于转型期、初创期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谁是转型的?我们客观地说,很有可能利智在转型期,慧灵可能也应该在转型期。但是我们所说的初创期的就是大量的小型家长组织和一些新型的服务机构,都在初创期,对这两类机构,看公约、学公约是非常有作用的。那么健康领域,仅从这两个字来看,大家想一想现在全国做心智障碍服务的有多少是做健康的?假设这个条款非常重要,一定是有很多人做这一条的,有很多机构专门在这上使劲儿的,其实不多。而这个“不多”,恰恰就是当下心智障碍服务发展的空白点。在里面深度挖掘一下,就能找到你的创业灵感或者是转型的方向。01关于残疾人应该获得的健康标准

首先,“缔约国确认,残疾人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健康标准,不受基于残疾的歧视。”这句话太有意思了。什么叫“可达到的最高健康标准”?也就是说公约没有规定,每个残疾人必须拥有全生命周期的社会保险,所有看病免费,不花钱。不能。法律中不能这么规定。它说的这个措辞叫“可达到的”,注意首先一个词是可达到的。第二个词是“最高的健康标准”。最高的健康标准有几个因素。第一,身体的自身发育状况、实际健康状况,本身的这个底子是他自己,他对身体的物理状态。但是为什么全部叫可达到?我当然想让我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但是我地处偏远农村,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我作为爹妈都没有钱带他去做诊断,我是看出来了他可能反应比别人慢、说话比别人晚、走路比别人软,那我咋办?我没那个钱。这就是“可达到”这个形容词的重要作用。

我们为什么现在在推进要为三四线的家长加油?我们一上来没说我们要解决农村问题?因为直接解决农村问题是不可达到的,对于家庭而言,对于农村当下的家庭而言,他们孩子的健康状况,处于要和他们的消费能力和交通便利程度,和整个村子对于孩子的宽容度,以及可能是个少数民族,可能自己在传统文化之中,对于自闭症孩子或者智力障碍孩子到底怎么看……很可能这些因素都有关,所以这些因素就形成了关于健康这件事不能搞绝对标准。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是有体育达标的,上小学了划个段,引体向上多少个?短跑50米应该跑多快?跑多快以后叫达标、不达标,你会看到学校在体能促进上是有所谓的标准化。但是为什么在公约上强调的是弹性的、相对的,但是又充满了愿望,就是可达到的、最高的健康标准。以我们的孩子的状况和家庭的消费能力和周边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真达不到就是达不到,但我们要做尽量最高,这就展现了人权公约在针对每一个人的健康问题上,既有倡导性,我们要为这些人达到最高健康标准去努力;但同时又说到可达到、有一定的弹性——我们要体会到法律中的“美”,这种法律中的措辞是充满了对人的关怀味道的,同时又极具务实的精神。它可落实的尺度会根据每个国家的不一样,做出差别。

“缔约国应当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残疾人获得考虑到性别因素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第二句话就出现了“性别因素”,这里指什么?首先来讲,第一步大家都能想得到的,一定是妇女,公约中始终对于妇女儿童的保护是有着重规定的,所以上来性别因素就是指妇女。但是如果他只是这样的一个导向,考虑到性别因素这个词只解释为,不能男的残疾伙伴或者男孩子有健康服务、女孩就没有,如果只理解到这一步,那就浅了。因为在性别这个因素,关于性别这个词,实际上是有丰富的含义。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刀切男和女吗?人是多样的,我们再次强调人的多样性,不去做过多解释,但是告诉大家这一点上关于性别因素的理解,要想得更加丰富、更加放开,公约在订这条的时候从来没有说非男即女、非黑即白,所以在这里面谈到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和这些事相关,一定要和性别因素相关。

过去在性别因素上被弱化的要在新的公约指导下进行补足,这里面“包括与健康相关的康复服务”。看到没?我们一上来,应该是第二课讲的就是康复和适应性训练,到了第七课的时候才讲到健康,健康这一条又导向了康复,它俩之间关系很简单——康复一定是健康内的概念,健康是康复的上位概念。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事是广泛性的、覆盖很多人的、大范围的概念。康复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康复是和我们的心智障碍伙伴最直接相关的,而且绝大多数服务机构都是做康复的,所以把康复先讲了,但是后面的大概念、母概念在健康这儿,这是我们要确认的。

02残疾人享受的医疗服务应与普通人相同

“缔约国尤其应当:(一)向残疾人提供其他人享有的在质量范围、标准方面相同的,免费或费用低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和方案。”一听这样的措辞,马上想到“双轨制”,其他人享有的和其他公民一样的,都是双轨制的说法。首先强调免费或者低费,大家注意,公约中特意强调,不推崇一定免费。免费当然好,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免费这件事情会导致国家财政真正的运作不起来,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很有可能属于不合理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费用低廉的部分就更加符合公平原则。所以在这里面确认一下,不是免费就是最好的,有可能低费是更好的。在这样的医疗保健服务和方案,什么意思?就是国家有社保、医保、长期照顾险这些体系的时候,都叫医疗保健服务和方案;一老一小,这都是国家以城市为单位做的保险,跟健康相关的重大疾病,这都叫做医疗保健方案。这些方案的部分,可不能把残疾人排除掉——不允许排除掉,和其他人一样平等享有。这是双轨制的第一部分。

凡是公共有的,我们就不单独做。融合教育,在普通小学里上学,满足不了才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能在普通工厂里上学、上班,就不要去搞庇护性的工厂,它都是双轨制的体现,医疗上、健康上又是双轨制。

后面还有一句话“包括在性健康和生殖健康及全民公共卫生方案的方面”。“全民公共卫生方案”,这个没问题,我们的医保系统是包含残疾人伙伴的。但是什么叫“性健康”和“生殖健康”?请问关于健康主题,那里面包不包含性的部分?包不包含性教育?包不包含女性?我们这回单独说女性,比如女性的定期体检,为了防止比如子宫癌、乳腺癌,这都是对女性生命构成了极大威胁的现代疾病,这些疾病属不属于生殖健康?它的体检,包括体检前面知识的普及,算不算医疗健康保健的方案?如果有这种方案,是不是应该让心智障碍女孩儿一样拥有?心智人士女性的专门体检,我们的孩子十七八岁了,青春期已经来六七年了,有没有进过妇科医院?坐在真正的妇科检测椅上被专业的检测,能不能做到一年一次?大家会看到我们现在这方面的方案还没有,没有到底和公约是否违背?我们就看别人有没有,假设别人有了它没有,它就是违反公约了;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件事情好像别的女性、其他的社会生存压力比较大的一些底层民众,兴许也不见得都有,因为它不见得是强制。

还有一个事儿——生育险,能保什么?生育险在别的国家是保相关的所谓的生殖健康检查,是保孕育、分娩,包括后面的产假,保这些部分。现在我们到底做得怎么样?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但换句话说,我们谈的是大范围的,谈的都是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双轨制第一条无非就是这个。现在假设都没有,我们就要去看值不值得单独做?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在当下中国的服务机构里面,有没有专门的机构去关注心智障碍女青年的体检、妇科疾病普及以及预防问题?

你看这几个项目,这几个活儿就出来了吧。怎么体检?能不能组织大家大量的体检?能不能发动全国的家长组织,一起来关注女性心智障碍者的生殖健康问题?她们的月经是怎么解决的?月经教育是怎么做的?月经来了的时候用的什么样的月经垫?有所谓的“月经自由”吗?大家都知道“月经自由”这个词是现在最流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很多贫困的地方很多女孩儿用不起月经垫。这些部分有没有心智障碍领域组织来关注?

而且大家想一想,这个是多大的项目,这个要倡导起来,这是我们所说的一家地方的家长组织就能做的事儿吗?你一做就是全国,因为这个部分非常具有宏观性,它事关健康,事关心智障碍女孩儿整个成年以后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这个事情太大了。了解了数据以后,我们怎么样为她去进行教育?心智障碍女孩儿在使用卫生巾的部分,需要多少个流程?是需要动画演示还是一对一的亲子辅导?需要给妈妈教一教吗?这些妈妈们在自己的生殖健康的部分认知有多少?她每年体检做吗?这些自闭症妈妈们假设因为长期照顾孩子已经离开了职场,她们的月经自由是否还有?她们的生殖健康体检有没有人关注?这些妈妈们的更年期是不是也需要有人从心理到生理进行全面的关注?这些妈妈们在更年期假设情绪出现了状况,是不是还胜任一个心智障碍者,可能一个重度心智障碍者的照护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大家想一想这个议题,可以真的很深入地做很多的事情。03特需医疗与早期诊断和干预

再往下走,“向残疾人提供残疾特需医疗服务”,第一条第二条,就是一个普通一个特殊,双轨制,“包括酌情提供早期诊断和干预”。大家熟悉的早疗、早期干预——EarlyIntervention,就在这里出现了。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早疗的内容。问题来了,大家知道在中国早疗这件事儿有民间行动吗?我们看到在台湾,早疗的关注、号召,是整个心智障碍领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小龄的部分,就是在小龄康复之前串起来了医疗保健系统里的儿科医生,把那些单体的医生串起来了。大家一起做的目标是台湾的早疗协会,前秘书长是大家熟悉的林美媛老师。台湾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防止的是什么?早疗协会成立以后有什么样的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于让个体的医生形成早疗、干预的共识,让妇幼保健医院、儿科医院、儿科保健单位、早期儿童康复单位都能找到一个平台、找到娘家,对他们这种专业人员个人和机构都有作用。这是不是一件该干的事儿?

我们想一想中国当下出现的所谓的医疗专家做康复是多诡异的一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医疗专家真的懂康复吗?他是做诊断的,他学的部分是确认,确认是什么;但是真正后面康复的部分,他的经验不见得有在民间机构里做实务的康复师经验多,(因为这种人)真的是天天在围绕着孩子,陪伴着孩子的发展和变化,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如果能够把这些医生们串到一起,通过民间的早疗协会的方式再注册,一定得是正规化,这样的组织就是一个专业协会了。专业协会对于整个行业、专业的发展会非常有利的,而不会像现在似的。

中国现在当下的专家,哪些是专家?很多靠的是机构品牌、医院品牌,那个医院大了,他就是专家。所有这几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你瞧不上我,我瞧不上你;最大的麻烦是全国都集中了,就那几个医院最好——中山三、北医六、南京脑科。但是大家知道,早疗这件事情有多复杂?确定自闭症(ASD)诊断这件事情,在六岁以前都是不应该明确的去诊断为自闭症,所以大家听到大量都是疑似、疑似,这是从医生的伦理道德上不允许这么做的。更多的是不管你是否能确诊,哪怕就在疑似范围,也要尽早的为孩子开展干预。所以你会发现对早疗协会这件事情,对这样的专业医生的联合平台还没有重视起来,没有发现它的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都知道,我们有康复协会、有自闭症协会,关键是这些协会是做了所谓面上人的联合,看似有很多的大咖都在那里面,请问有联合行动吗?请问在做这样的过程中,真正的推进了早疗的协作吗?这是我们要向其他地方成功的组织去学习的。

“并提供旨在尽量减轻残疾和预防残疾恶化的服务”,这个概念看公约大家看不懂。那么这个部分实际上是指三级预防的概念。三级预防是指预防残疾本身、预防残疾引发的并发、预防残疾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因为这些社会问题,最后会加重残疾本身的发展,你会看到,这个里面讲的都是三级预防。请注意,它为什么是放在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医疗卫生服务上了?为什么没有放在普通的那个?因为恰恰是三级预防,要非常具有针对性。普通的部分更多的是是检查、体检,你检我也检、你有我也有。但是到了真正的预防,他的三级预防的前提是你已经知道了,最原始的状况,但是你要预防它发生疾病的并发和整个社会化结果的产生,所以你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是特殊的。所以在针对特需医疗服务的时候,这种特殊化服务的深挖是整个成长的关键。有没有人做?这一部分我们看到的都是健康,大家一定想这里面应该是医生做什么,当我们把这一部分讲到了三级预防的时候,本质上是社工、个案管理员要做三级预防的整体协调。

大家一定要想清楚,医生是没有兴趣、没有时间长期跟随个案的,他的工作时间保证不了。那么长期跟随个案,看着你未来会不会有更进一步的并发、恶化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什么人可以在做?医务社工,或者是社区社工里面的,在社区里的社工的负责家庭服务的人员。他看待你整个只是一个家庭,其中不要出现恶化,要不断地去关注,要记录在案,包括整个疾病的诊治、包括抢救,很多环节都要由社工来做个案管理。包括向儿童和老年提供这些服务,这是这句话的收尾。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特殊医疗这一块又是大量的事情可以做。我们首先来讲,大家都知道,最近在社工站这件事情上,国家又一波政策红利来了,要求在乡镇街道这个层级必须成立社工站。为啥要成立社工站?这些社工站实际上是现在国家所进行的将行政权下沉到乡镇街道一级的重要举措中的一个分支。行政权全面下沉,也就是说中国的未来的行政治理的级别,就是真正具有管理权的级别,将会由过去所谓的区(县级)下沉到在城市里的街道和农村乡镇,包括大家看的行政权全面下沉,其中包括执法权,大家都知道派出所这个事儿是吧?以后派出所将会主管单位不是区级的公安分局,是这些派出所更重要的要汇报,他要去负责的是街道和乡镇,派出所也就是治安管理权。民事大家都知道民政局,所以所有有关民政的事儿基本上全部下沉到街道(乡镇),什么老了小了这些事儿全是街道(乡镇)层级要解决掉。所谓的关于民政项目的采购在哪儿?你说我找市里去要钱去,我找区里要钱去,对不起,我没这钱,想要钱,一个一个街道(乡镇)去跑、去参与竞标。民政全面下沉,包括我们所说的健康全面下沉,健康的事儿一定是下沉到街道(乡镇)的。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会看到越来未来越来越重要的,其中的民政下沉、残联下沉,他的服务功能由谁来完成?养老下沉,养老因为在民政系统里,全都是由社工站完成。你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说你对公安的理解是一帮真警察配了一帮假警察——所谓的“辅警”,就穿得像警察,但实际上他不是真正的执法人员,那么未来在社工站将会是出现一群具有实权的社工管理者,当地社区的社会工作的管理者和大量的聘用的合同制的社工在当地进行服务。他编制上不是那种干部编制,但是他是为社区进行服务,社工站就这样的一个属性。

而这样的属性的东西应不应该懂得残疾人服务?应不应该懂得个案管理?应不应该知道早期疗育的重要性?他是那个在社区里面专门接触居民的人,他早发现早治疗这个事儿,他是其中的发动机之一。我光发现了行吗?我还要协助他去预防、要为他建档、要向他推荐好的康复机构。我们看这些事情都应该是在社区层面。

04就近服务与社区康复的需求

“(三)尽量就近在残疾人所在社区,包括在农村地区,提供这些医疗卫生服务。”这一条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公约给大家讲的第二个,最常用的规则就是就近原则。就近原则的一般表述就是这个样子,一般在所在社区,这是讲城市,包括在农村地区就近安排服务,这个是强调医疗健康的事情。别去想,全国一有什么事儿都到301医院,都到协和医院,都到省会的湘雅医院,那就错了。应该采取就近原则。健康未来起作用的是门诊式的服务,是社区内的诊所,这个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同样,我们既然说看病都在社区了,请问你康复在哪儿?社区诊所的康复功能怎么实现?一样都在社区。

所以未来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大家现在了解这个成年服务的,刚才在沟通的过程之中,慧灵的服务总监慧萍老师也都在,刚才介绍了一下台湾的状况,现在大家在康复这一部分,未来如果熟悉成年的,大家看过去那种玩法叫做阳光家园,温馨家园,你想想那个阳光家园、温馨家园就是以街道、乡镇为单位。成年服务就已经都是这样了。一个北京有400多个阳光家园,这400多个其实对应了北京的600个街道,大体上就是一个街道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年服务的部分本来就已经街道化了,现在将会是把小龄服务,尤其涉及到公共服务,也要在街道化层面、社区化层面进行完成。这样的概念又和什么相似?一定能看得到的——上幼儿园。请问现在还有没有孩子每天早晨,他爸开着车十公里把他送到幼儿园?在楼下想上个幼儿园,发现本社区没有、本街道没有?这种状况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每个街道都要保证有普惠性的幼儿园,在本阶段存在,它就这样的管理。

养老也是一样的。养老驿站就是以街道(乡镇)为基础单位的养老。我是这个街道(乡镇)的居民,我们社区里的绝大多数的老人是居家养老的,街道(乡镇)要有服务力量上门给我来做服务。假设变得重一点了,我想在所谓的集中式,我要住在那儿了,因为集中式养老是另一个词了,我需要有人密集照顾了,住的地方叫“养老驿站”,也是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的。我的问题来了,凭什么小龄自闭症康复就不是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如果它是一种由国家补贴的康复服务的话,它为什么不能是一个街道(乡镇),我就招20个孩子的名额,就跟上小学一样,一波一波的,我就在这做服务,让所有的小龄孩子可以就近服务?它的好处是未来在就近康复了以后,未来就近上学,再后来就近社区居住、社区就业。现在是资源有限导致了它是以区、市为单位,“某某市儿童康复中心”,未来不会有这种事儿。它一定是不管你做了多大,你怎么地都得是承包三个、五个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的康复点。这就叫就近,这一定是未来居民接受康复的便利性和有效性,要兼备的一种设计。

05长期照护人员的重要作用

“(四)要求医护人员,包括在征得残疾人自由表示的知情同意基础之上,向残疾人提供在质量上与其他人相同的护理。”这个护理还得是符合双轨制的,跟别人一样的,他有我也有。“特别是通过提供培训和颁布公共和私营医疗保健服务职业道德标准,提高对残疾人人权、尊严、自主和需要的认识。”

这句话全都有两部分,医疗人员提供的护理和服务既要符合专业标准,跟其他人一样,你别给我搞的东西质量差,这个叫跟其他人一样。但是还有一点是要专门的在职业道德标准中,强调医护人员对残疾人人权、尊严、自主还有需要,要有专门的认识。这事又来了。请问现在医院里边的服务人员涉及到和心智障碍者相关的服务人员,他们学过《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吗?我可以很确认跟大家说一点,残联系统的工作人员是一定要学《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但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据我了解是没这课的,你要想了解什么叫残疾人人权、残疾人尊严、残疾人自主以及需求,它的需要的认知,公约肯定是必修课。请注意到现在为止在医疗体系这个事儿还没有做,但是医生们普遍认为自己因为能诊断,所以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在这一部分对于人的关怀上、关心上还挺了解的,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很了解。但是他们是否从权利角度有所认知和了解?不知道。并且没有体系化的解析。这是好大的问题。

还有一点,大家在这里面要清楚,所谓的康复医疗,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第一发展得比较落后、比较晚;第二在这个体系中没什么太大的地位,所以会导致在一个医院里,所谓能到康复科的人,基本上和到老年科差不多,负责开开高血压的药,也就大概是这个意思了,都不是比较上进时候的主要安置方向。但是康复重不重要?我们在国外康复重不重要,我们平时所说的这些OT、PT、ST,反正这都是医院里面应该有的,都是在医院里面最受欢迎的医生的职业方向之一。但是在中国,现在这件事情可能是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那么医生要懂人权,就是这句话里面的意思,护士要懂人权,还有一点,这里面强调了护理。护理这件事太逗了。有的时候你看刚才我对了半天,我说医生懂康复吗,医生不懂康复,很多医生非出来讲,最搞笑的是,某大咖现在都开始讲成年就业了,我们就觉得你做过吗?你写论文写过吗?做过调研吗?成年就业还是你能讲了,你诊断的是两岁到两岁半的你诊断行,你说你懂这个成年就业怎么干,太扯了。

第二部分,护士,你说懂不懂?医生他可能没精力在这,护士他懂不懂?那就看这个人或者这个护士是否是长期照顾。因为护士不仅仅在医院,刚才所说的在社区里的诊所也有护士,没护士诊所都注册不了。还有长期照顾老人的,你会发现很多护士是懂需求的,就有懂的可能性。这里面我们再塞一个全新的概念,很实际,在中国有,但是你找不到这个东西放到那个部分,就是护工。护工不是护士,护工没资质,护工按小时结算,收入上不如保姆,但是大家看护工实际上有可能还真是康复方面的专家。千万别小看护工,一个好的护工尤其是居家失能失智了以后,一个好的护工的专业体现,真的是在延长生命保护健康。有的时候对于好护工,我们是认为人家是真的懂康复,尤其是高位截瘫人士PT的部分,有的护工是蛮厉害的。在这一点上护工就并没有出现在我们所说的这种健康的条款里,我们严格这里面所说的医护人员是不会包含护工的。

但是护工咱能不能做?护工是不是一个创业切入点?我们再结合刚才所说的社区或者乡镇的事,你能不能把老年服务的护工照理、心智障碍者的居家服务有结合?能不能形成社工做个案管理?护工做护理照护,普通的保育人员,40、50后可能做了保育员,但他没做护工,这几方面能不能形成社区力量来进行综合服务?一定可以。未来它一定是这样的趋势,就是在社区层级,我就不是301、不是协和,就从来没指望过,但是生活就在我这儿,我就是用实操型的人才对他好,对他这个信任,他熟悉我这个地方,就够了。所以在这个部分中,民间机构未来在服务的事业上,要知道护工的创业可能性。

还有一点,护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险,有一个险种叫“长期照护险”,长期照护险已经在全国现在全面普及了,在过去的几年里进行了试点。长期照护险一出来推动的第一个结果是养老助残一体化,在社区一体化。由谁来付钱?保险公司。因为它是长期照护险,他和健康险一起投的保,评估你的护理需求,一个月26小时的护理需求,我就这评估完了来吧,有人上门给我做26小时的服务,一个月评估完,60小时、200小时,它就是不同等级的护理需求。你交了这个险以后,保险公司负责报销,然后有人来给你干活。所以我们说护理这件事情,尤其是长护照选长期照护选出来以后,我们是一定要着重关注的,它是你真正减少费用的一个关键因素。06保险与其他医疗服务的非歧视

再往下,“(五)在提供医疗保险和国家法律允许的人寿保险方面禁止歧视残疾人,这些保险应当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提供。”国内做这个事儿的,现在看到的是两个团队,一个团队是北京周玲老师的易宝团队,他们做全国,其实他是一个保险的教育机构,就关于保险怎么重要,它针对心智障碍领域这些家庭进行教育,当然也有销售。第二部分就是心智障碍的服务机构,经常会有意外险或者场地险的需要。易宝团队都提供这样的支持,因为在很多保险,很多保险公司要如果找他单独投保,他会认为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很有可能通不过。在这样的一个投保资质的审核过程中,易宝这样的团队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得很好。第二个现在是在南京,那里的这个几家服务机构很有创新能力,再加上当地的家长们希望在医疗保险这一部分有所突破,家长需求很迫切。他们和当地的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南京在明年有可能会出一个相关的医疗保险,这样很有创新性的新项目,很可能和周玲老师那个不一样,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要清楚,就这一块儿,未来创新者、创新团队一定会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涉及到的保险是金融,为什么保险公司不敢把心智障碍者作为他的客户吸纳进来?他的那个脆弱点在哪里?他为什么觉得这个赔付的几率太高?到底什么样的程度是他能接受的?这样大人群的保险方案的解决,不可能就两三家公司就把中间作为代理就解决掉了,一定还有更多的创新。

“(六)防止基于残疾而歧视性地拒绝提供医疗保健或医疗卫生服务,或拒绝提供食物和液体。”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跟大家讲过社会保护,社会保障的一个环节,衣食住三个内容。其中在医疗健康的机构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内,举一个例子,救护车上,医疗点周边假设有人求助,但是他拒绝提供水和食品,意味着这是医疗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主体单位,如果拒绝提供食物和液体,就是拒绝救命,你将会是基于残疾进行了歧视。这是对医疗机构提出来的一个特殊要求,他是一个特殊主体,这个主体是不允许不给水、液体和食物的,因为它有人道主义的职能性要求,包括这个人现在紧急的状况下,他要会获得医治,这个医治不敢保证他是否有钱能够负担起医疗费,但是命得先救,这个部分都是医疗机构作为特殊主体具有的特殊责任。

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在医疗机构里面,就是这个服务,我不会行不行?举一个例子,口腔拔牙,你说孩子们很多,就面临着这个问题,现在到了牙科诊所,孩子一叫唤,医生不敢上手,拔牙确实很疼,而且中间还有一些实力问题,张嘴都不张,一个劲儿地在那儿反抗,怎么办?很多拔牙的时候,成年孩子就开始打全麻,全麻以后做口腔治疗;但另一部分是很多医生在从小龄自闭症儿童开始为他们的服务去做引导术,怎么样让孩子在医院里舒舒服服地往那一躺,甚至屏幕上能够看着一个小动画片分散注意力,很愿意来医院,粉色的小椅子,专门适合他的这样的座椅?因为你想一想,任何一个NT孩子拔牙是愿意拔的吗?是不喊叫的吗?是一定把嘴张开了,任你去拔来拔去吗?引导术这个事情实际上在口腔科里面一直就有。问题来了,只有口腔这一部分的是有引导需求吗?如果对于心智障碍者而言,是不是很多科都会有这个需求?换句话讲,那个需求不是为了控制他的胳膊不乱动、控制他挣扎甚至去打人,假设还有心理安慰需求,还有所谓的通过言语对话进行一定的精神分散,甚至所谓的解痛,该不该做这样的服务?

我们再次回到以医院为背景,实际上是可以进驻服务机构第三方,从导医开始、从前期挂号开始、从服务档案保留开始,到术中的陪伴。如果是心智障碍者的家庭,应该有这样的专业医疗服务的支撑者,可以是医务社工,如果是医院提供医务社工,当然也可以是第三方的专业心智障碍支持机构。

所以在这里面,我们会看到在健康领域的事有太多太多还没有做,家长的需求有的是,国外的样本有的是。创新从来都不缺模板,关键是我们自己能不能撸起袖子自己下海来干。谢谢各位今天的收听。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武汉康语诊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武汉康语硚口第一中心
成立时间:2022年02月23日
区     域 :湖北武汉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 语言训练机构
优势课程: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职能治疗 | 能力评估
最新文章
1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应对情绪变化? 家长指南
2孩子经常傻笑自闭症的症状和表现吗?
3怎样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作者专栏sign up

林馨颍
林馨颍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所属单位:上海学建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区     域 :上海普陀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博士爸爸力荐!家长可以跟自闭症孩子一起做的十大活动!
22022年12月08日青岛市自闭症机构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3东方启音言语康复中心怎么样?
相关文章sign up
  • 什么是人的尊严,一讲到这个的时候就蛮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哲学,涉及到探讨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权,人为什么有尊严,因为这些问题...
  • 孤独症服务行业人才流动自律公约(讨论稿)第一条为促进孤独症服务行业人才规范、合理流动,保障孤独症人士、服务机构人才和服务...
  • 大家现在听疫情新闻的时候有一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通报疫情数据的时候是它,但实际上在研究自闭症的部分,这所学校也是全世...
  • 校长也好,我们所说的教育局的教育部门的官员也好,甚至公众也好,都有可能会同情那40个孩子的家长们所说的教育权的问题。你跟...
  • 我们一直在强调,《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是对于残疾人、对于身心障碍者的“全方位、全生涯”的保护体系,它的保护力度非常之大...
  • 这其实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心智障碍者,往往在行动过程中不太需要这些东西助力,但是大家想一想,在城市探索也好、出去郊游...
  • 我,一个心智障碍者,一个残疾人,我现在住在托养机构里面,我不想把我的婚姻状况,如结没结过婚?比如说,男性心智障碍者关于生...
  • 举一个例子,无障碍的模式提供文化材料,但是在我生活的城市,比如说连云港、无锡、兰州,那块儿所有有关文化的材料,假设盲文版...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