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孩子撒谎、偷拿家里的钱,该不该严惩?

  • 2020-08-25 13:47:18
  • 周映君
  • 认知训练;
  • 2.2W次
  • 分享
来   源:大米和小米(深圳市龙岗区)( 电话:17097222919 )
作   者:周映君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几天前,齐妈(也是小米好友一诺的妈妈)向我揭发,小米跟她自炫半夜去洗手间的时候,看到爸爸的钱包放在沙发上,她就拿了里面的一些钱存起来,变成了她的小金库。这事已经持续干了一段时间了,据说攒了好几百。东窗事发后,很多妈妈表示,孩子偷家里的钱必须要被严惩。主犯小米向我坦诚了错误,以后不再偷爸爸妈妈的钱。那
关键词:CBA,社交故事,提示,问题行为,应用行为分析,自闭,自闭症,辅助,行为塑造,行为分析师,叶晓欣,大米和小米


几天前,齐妈(也是小米好友一诺的妈妈)向我揭发,小米跟她自炫半夜去洗手间的时候,看到爸爸的钱包放在沙发上,她就拿了里面的一些钱存起来,变成了她的小金库。这事已经持续干了一段时间了,据说攒了好几百。


东窗事发后,很多妈妈表示,孩子偷家里的钱必须要被严惩。主犯小米向我坦诚了错误,以后不再偷爸爸妈妈的钱。那些主张严惩的妈妈都表示,自己小时候从不偷拿父母的钱。


可是,我忽然想起了,小米的妈妈大米,也就是我,小时候就是个偷鸡摸狗拔蒜苗的主啊。我妈是厂里的会计,经常抽屉有零钱,我经常不问自拿,买雪糕,也买了很多很多的《小说月报》《收获》等文学杂志。至于上学路上摘农民伯伯田野里的苹果、黄瓜之类,那更是家常便饭,还曾被农民伯伯抓获示众。(捂脸中)


上梁不正下梁歪,小米既然拿钱是遗传或者其实很多孩子都拿过父母的钱,小米也非常清晰的表示:“我拿爸爸的钱是因为那是爸爸的钱,拿了也不会怎么样啊,我又不会拿别人的钱和东西。”


那我到底应该不应该为了她拿爸爸的钱大发雷霆呢?我非要把她变成一个五好学生吗?而事实上,思维活跃而不中规中矩的孩子,长大了可能才是那个有创新思维的人啊。


后来我跟小米说:第一,别人的钱物万万不能拿,这是法律问题;拿父母的钱可以问我们要,不需要偷,而且万一同学丢了钱,知道你过去拿过家里钱的同学老师,也会先怀疑到你,让你先背黑锅。小米马上表情凝重。她意识到后果很严重,说再也不拿了。可是她又忽然看了我一眼:“你不是也炫耀你小时候经常偷你老妈的钱吗?”

 

我无语中。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教社会规则,同时又让他们不失弹性?我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两位行为分析师。(另外深圳大米和小米教育基地准备了父母学堂系列工作坊,欢迎大家加入,详情见文末)

 

一起来看看两位行为分析师的答案


分得清黑白的前提下

让孩子明白有灰色地带

 

叶晓欣

国际应用分析认证BCBA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BC)自闭症及发展障碍儿童发展教育学硕士

《大米和小米》深圳实验教育中心执行BCBA


很多社会规则都不是黑白分明的,有很多灰色地带,这些灰色的地带叫做隐藏的规则(Hidden rules )

 

这些隐藏的规则没有人明说出来的,比如说坐电梯也有社交规则,从来没有人教我们,但我们会慢慢这样做。

 

每一个项目都有不同的规则,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情况下是有不同的规则,所以就需要教会孩子们如何根据环境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觉得对待不同程度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1


面对程度不是很高的小朋友

 

小朋友的程度如果不是很高,他们可能不是很容易明白,就应该明确告诉他,他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要这样做,什么情况下不要这样做——因为至少要分得清楚黑白,才可以加灰。黑白也都分不清,就不能再加,加了会混乱。

 

例如,在娘润当班长的例子中(详情点击:娘闰居然当班长了!),我们可以明确告诉他,哪些事班长的职责,哪些不是班长的职责。

 

最基本的,就是教会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中间地带他不明白也没关系。一般来说,他的环境里面有一两个老师或者同学,他不明白的时候可以直接去找这个人,可以问他,这个事情怎么去做。这个人对他来说是安全的,不会去批评他,只是跟他解释这个情况下应该怎么去做。此时,两个人就有机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小朋友。

 

我们也可以预计会出现什么情形,提前跟他们讨论。假如说,我们知道娘闰要去当班长,就可以提前预料一下他当班长可能有什么情况会发生,发生以前我们可以先跟他进行沟通。


2


面对程度较高一些的小朋友

 

程度再深一点的,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教他,跟他解释、讨论。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漫画的提示来谈话,跟他们去讨论:你在做这个事的时候,别人在想什么?你看见别人的小朋友不排队,你去告诉老师,老师会说什么?其他小朋友会说什么东西?让他明白灰色地带。

 

我有时候会做些表格,在表格上写好发生情况之后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每一个解决方法分别会有什么后果,然后再让孩子选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

 

比如娘闰当班长这件事,我们应该让他明白,娘闰不仅有一个班长的责任,也有作为班上朋友的责任,


班长的任务是很明白,但娘闰不只是班长,也是班上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其他人的朋友,所以不同角色怎么平衡。这时候需要有人跟娘闰一步一步去分析。告诉他们各个选择会有不同的后果,然后让他自己选择,并且要会承担选择的后果。

 

其实很多时候,可能是他做事之前没有想过他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后果。如果他知道有这些后果,他一般不会去做。

 

当然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即使知道后果,也控制不住自己,去做了,这种情况就是有情绪。如果有情绪的话就要教他控制情绪。


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规则

 

柳一明:

副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师BCaBA

《大米和小米》深圳实验教育中心教学总监


很多家长可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通过社交故事,可以很清楚的表达什么时候该如何做,但为什么到了实际环境中就会有很多小状况出现呢?

 

我们可以在教会孩子明白规则或者是流程的同时,给他们营造更多的亲身实践的机会。

 

有时,家长们会觉得我们的孩子太有原则,或是无规无矩。其实,一个行为的发生是否恰当,跟所在的环境密切相关。


比方“躺”这一行为,在不同的地方发生,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孩子“躺”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没有问题。但他随意“躺”在学校校长的沙发上,就不合适了。若他随意“躺”在一个公众场合中,也许还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甚至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在教会孩子一个行为时,还需要通过实际情境,教他区辨环境及人物的关系,并做出合适的行为反应。

 

家长的共同目标就是:孩子能够有普通人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给孩子营造更多真实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区辨,从实践中学习不同的社会规则。

 

那么,如何教会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行为?我的建议是——

 

 让孩子先接受环境的变化,然后适应环境,最后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

 

我们或多或少会有带孩子去不同餐馆用餐的经历。首先,我们要能让孩子进入餐馆,而没有影响他人的问题行为。(听觉敏感或者对环境特别敏感的孩子除外)然后,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坐下来,不会影响大人吃饭。例如:孩子可以在大人吃饭的时候自己玩玩具、看iPad等。慢慢地,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根据餐馆的不同,做出进餐不同的行为反应。


例如


在麦当劳,我们可以用手直接拿着食物进餐

普通的中餐厅,我们需要用碗和筷子进餐

西餐厅也许我们需要尝试刀叉


(如果小朋友不会用刀叉,这其实是一次很不错的实景教学机会,家长可以利用肢体辅助,手把手教孩子多次进行练习,然后慢慢撤销肢体辅助的等级,也许孩子就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使用刀叉,也明白“刀叉”是一起使用的概念)同样是吃饭,环境不同,行为也不用。

 

又比如


同样是看电影,在家看和电影院看,行为的反应也会不一样。在家看电影,孩子不会要什么规则约束,就算是大声自言自语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在电影院,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小声说话,甚至他要能够接受带3D眼镜,并熟悉找座位、离场等社会规则。

  

 让他的生活中,也有少些“NO”

 

我们的孩子,其实也需要逆商的锻炼。很多家长会事事顺从孩子,希望预防他的情绪问题。但预防仅仅是从行为之前做了防范,我们无法控制所有的人都能够顾及孩子的情绪。因此,家长可以偶尔让孩子尝试一点点拒绝,并借机教孩子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如: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手里有一个小汽车。当他说:“我要小汽车”,对方不给时。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做?因此,利用这个环境我们可以教他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实际情境教孩子不同的方式来获得小汽车。孩子可以选择多次尝试,如:讨好、交换或者其他方式来获得小汽车。若对方还是坚持不给,我们的孩子要可以选择接受,而没有情绪问题。

 

 反复练习,让规则行为变成习惯

 

其实,环境的差异,也会让我们的行为反应不同。针对于我们的孩子,至少要让他对基本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正确的反应。也许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行为塑造过程,但家长们要坚持做,制造不同的机会让他反复练习,让他慢慢熟悉流程,并遵守它,成为一种习惯。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深圳市复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部)
机构简称:大米和小米
成立时间:2014年10月27日
区     域 :广东深圳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地板时光 | 融合课程
最新文章
1自闭症儿子潜伏幼儿园3年,爸爸说有4大误区要避免
2邹小兵:自闭症训练千万不能忽视这100多个社交元素!
3自闭症孩子学社交的难度,可能被高估了!

作者专栏sign up

周映君
周映君
人物性质:机构督导
所属单位:台湾儿童发展早期疗育协会
人物特长:机构督导
区     域 :台湾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一份给普教老师教学谱系儿童的指南
2孤独症能被治愈吗?从干预和教育的角度分析,结局大相径庭
3与孩子沟通时的5大雷区,绝大多数家长都犯过最后一条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