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我国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运行及启示

我国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运行及启示

  • 2023-12-18 14:25:43
  • 1.9K次
来   源:绥化学院学报
作   者:
摘   要:中国台湾地区已建立了近30个特殊教育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如何为融合教育发展提供系统的资源中心,已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专业支持和服务。2010年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市级特殊教育其中台北市作为中国台湾地区的主要城市,特殊教育发展最资源中心[3],随后北京海淀、成都双流等地纷纷开始探索独立好,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网络较为完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王雁等学者开始关注特殊教育较大的参考意义,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期为其他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合教育,台北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运行及启示,个别化教育,深圳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王红,王雁

秦铭欢

(深圳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广东深圳518112)


摘要】:在融合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区域内各组织和个人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资源和服务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以我国台湾地区台北市的六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例,介绍其发展历程、地位、组织结构、人员编制、经费管理和主要任务等运行机制和特点。启示大陆地区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可以通过明确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能和定位、完善法律支持和规范、加强组织和资源的管理、构建特殊教育共享资源网络和增强教师职业指导的能力,以促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有效运行。

关键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中国台湾地区;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1)10-0017-06


前言

学校从单一的教学功能机构转变转变成为地区性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支持区域内随班就读的发展[4],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正根据教育部最新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共有特殊教是我国在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土化产物[5]。2017年新育学校2192所、在校生79.46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在校生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用法律条例39.05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49.15%;送教上门在校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区域内的各类学校提供优质的特殊教中国特色的融合安置形式。


一,处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育资源和服务,正因融合教育发展,其重要性日显突出。但的主体地位,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正继续向融合方向发

已有研究多数集中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展[2]。但是在融合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融合比例不高、质量不高和随班就读“回流”等问题。融合教育不只是一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具体运行的研究较少。在特殊教育资个安置的地点,同样需要专业支持,我国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源中心建设方面,中国台湾地区已建立了近30个特殊教育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如何为融合教育发展提供系统的资源中心,已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专业支持和服务。2010年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市级特殊教育其中台北市作为中国台湾地区的主要城市,特殊教育发展最资源中心[3],随后北京海淀、成都双流等地纷纷开始探索独立好,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网络较为完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王雁等学者开始关注特殊教育较大的参考意义,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期为其他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二、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介绍

(一)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为应对社会潮流,加速特殊教育发展,积极执行推动《发展与改进特殊教育五年计划》,在各县市设置特殊教育资源中心[7]。1999年我国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法施行细则第一次明确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是直辖市、县(市)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为协助办理特殊教育相关事项而设立。同年,台北市教育行政部门开始筹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设立工作[8],先后共设置了6个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详细信息可见表1,另设了1个服务于超常青少年儿童的资优教育资源中心。表1台北市六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信息表

(二)运行概况。

1.地位及其分工。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整合特殊教育资源,建立完整特殊教育支持系统为目标,以零拒绝和适性发展为教育理念。作为一个专业平台,是普通学校最坚强有力的后盾,提供融合教育的支持。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下简称为“特教资源中心”)隶属于我国台湾地区台北市教育局特殊教育科,并协助负责各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资源规划、整合与执行工作,其与台北市特殊教育鉴定及就学辅导委员会、特殊教育咨询委员会、特殊教育专业团队和特殊教育辅导团共同组成台北市的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如图1所示,特教资源中心与特殊教育辅导小组和鉴定及就学辅导工作小组共同组成特殊教育支持网络的二级系统,为各级各类学校和特殊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台北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阶段、行政区域位置及特殊教育类别[9],在全市范围共设立了6个特教资源中心,分别依托于特殊学校或普通中小学。6个特教资源中心分工明确,各自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彼此合作协调共同为全市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资源,具体分工如表1所示。图1台北市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系统结构图

2.组织结构及其职责。

特教资源中心致力于让特殊学生能在融合教育环境中,充分发挥潜能,适应社会生活,并发挥资源中心的资源整合共享功能。各个特教资源中心在组织结构上主要依托于特殊教育或普通中小学,设有一名中心主任负责拟定工作计划、推展业务、督导工作组开展的工作。各个中心会组建多个工作组,工作组的设置和职能划分都会有所不同,但每个中心都设置了研究推广组和辅导服务组。研究推广组主要负责规划和主办相应学段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培训;辅导服务组主要负责相应类型的巡回辅导工作和有关资源整合工作。辅导服务组普设巡回指导教师团,以加强巡回指导老师的管理,其功能与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中的特殊教育辅导小组功能相近,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资源整合,特殊教育辅导小组正在逐步整合进特教资源中心。以北区特教资源中心组织结构为例,如图2所示,除了研究推广组和辅导服务组还设置了专门加强辅具管理的辅具服务组。其他各特教资源中心根据其职能分工也有独特的组织设计,如,西区特教资源中心因负责管理全台北市特殊教育信息系统、信息统计等工作需要设置了资讯管理组;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设立了资源服务组。图2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及其所依托的启智学校组织结构图

3.人员编制及人员管理。

特教资源中心是教育行政机关为协助办理特殊教育相关事项所设的任务编组;其成员由主管机关聘请学校教师、学者专家或相关专业人员担任。[10]人员编制统一于所依托的学校,由地方教育局安排,具体的编制人数根据需求有所不同。仍以北区特教资源中心人员为例,中心主任1名;研究推广组有3名教师;辅导服务组有1名教师;辅具服务组有1名教师和1名物理治疗师;辅导服务组另有巡回指导教师团26名。[11]在教师薪资方面,特教资源中心教师同样享有特殊教育专项计划,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有同等薪资标准,可根据工作时长获得加班津贴;巡回指导教师可依规申请交通补贴。在人员管理方面,基本参照学校正常人员的假期工作安排,拥有寒暑假,特教资源中心假期需排班值岗提供咨询服务等;人员请假事宜等仍需向所属学校的人事部门申请,征求其同意。但由于巡回指导教师团将长期巡回于各学校,在特教资源中心时间较短,所以在交通安全、集体活动等方面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4.经费来源。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可持续性运作离不开经费保障。2017年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修订的《补助直辖市县(市)政府办理身心障碍教育人事及业务经费办法》,根据特殊学生(幼儿)人数确定特教资源中心业务及设备经费。由地方教育部门编订相关预算支出,由资源中心所依托的学校负责经费财务工作,特教资源中心财务不单独制表。特教资源中心人员劳务费、巡回指导交通费、相关团队服务钟点费等经费支出也统一归入所属学校财务报表。特教资源中心与其他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沟通联系和运行所需经费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联系及运作办法》单独编制预算支出。

(三)主要任务。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肩负着为特殊教育教师、普通学校教师、特殊学生、学生家长、相关服务人员等诸多对象的服务任务,工作任务包括:协助鉴定、安置和转衔工作;规划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办理巡回指导工作;汇编出版参考资料;管理租借教材教具等用品和提供多元社会服务。

1.协助鉴定、安置和转衔工作。

鉴定、安置、转衔的任务是需要特殊教育支持系统共同支持完成,特教资源中心将负责规划学生的鉴定安置工作,协助教育部门和其他组织的行政工作。特教资源中心在办理就读学生鉴定安置转衔相关工作时,始终秉持适性原则让每位学生获得最佳选择,以帮助各级各类特殊学生能够提高学习和生活适应能力为目的。首先对各阶段的障碍类型学生提供鉴定,全面评估学生各方面现有的能力水平。其次协助家长和学生了解不同安置形式和不同学校的特点;依据评估结果和兼顾家长期待、学生自我决定等因素开展教育安置工作,选择最合适的安置方式和安置学校。安置过程也不是一次确定不可变动的,特教资源中心将持续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学期中持续调查学生的状况,协助学生的适性发展。在每个安置阶段完成前将面临升学或就业的转衔需求,转衔工作是衔接两个不同阶段的必备过渡环节。

2.规划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培训。

特教资源中心通过规划和办理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巡回辅导教师、普通教育教师和部分家长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和家长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为特殊学生提供有效辅导。特教资源中心每年将根据调查,了解教师和家长的特殊教育需求,规划和组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学习活动,提供最新的特教理念、信息、教学和辅导策略等。课程内容的设置以落实推进融合教育为目标,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聘请特殊教育专家和高校研究者进行演讲,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前沿;组织家长和教师到访专业机构观摩学习、开展专业技能工作坊等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培训方式,充实老师和家长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照顾与协助。

3.办理巡回指导工作。

巡回指导工作通过对接受特殊学生的普通学校提供支持,帮助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特教资源中心办理巡回指导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服务系统;二是选派巡回指导教师前往普通学校进行巡回指导工作。特教资源中心将承担台北市整个特殊教育相关专业团队的管理,将于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专业人员进行签约,并安排个案派出、服务督导及经费审核,为巡回指导教师到校指导提供资源保障。特教资源中心将于在编特殊教育教师中选派优秀教师,并担任巡回指导教师前往普通学校进行巡回指导工作。为普通学校教师提供特殊教育信息与相关服务;协助教师制定和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教学与辅导策略及相关教材教法运用,充实教师班级经营及教育教学方法。巡回指导教师也会依据需要直接辅助普通学校的特殊学生学习与发展,以增强特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满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求。

4.汇编出版参考资料。

特教资源中心将发挥资源中心的定位,汇编出版参考资料为社会各界学习特殊教育提供参考,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教资源中心通过广泛收集专家学者特殊教育教师、医生、家长等相关人员的研究成果、教学心得、经验分享、专题演讲、成功案例等资源,编辑整理并定期出版教材、刊物或资料集。此类参考资料能够减少教师收集资料和摸索的时间,增进教师教育和康复的知识和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5.管理租借教材教具等用品。

普通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向特教资源中心申请租借教学辅具、教材教具及评估工具等材料,为学生建立无障碍学习环境。特教资源中心统计整理并公示已有的学习辅具、教具、教材和评估工具清单,各校可以提出需求申请,向特教资源中心登记借用这些教学支持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为丰富教材资源和提高教材的适用性,提高教育质量及提供优质特教服务,特教资源中心还将聘请专家学者汇编适合融合环境的教材,推动特殊教育教材研发及教材汇整。为满足教辅具的需求,特教资源中心定期对有关学校或巡回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使用的情况,并改进服务措施;并根据需求进行网上招标采购新辅具和辅具保养服务。

6.提供多元社会服务。

特教资源中心同时还承担着服务社区的任务,为辖区内学生及家长提供信息咨询、倡导亲职教育、主办成人教育等服务。特教资源中心通过电话解答家长、教师教学辅导、亲职教育等咨询服务;或通过网络方式主动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特殊教育最新资讯动态和咨询服务,来回答教师和家长有关特殊教育的咨询,并解答一般社会群众对于特殊人群的疑惑。

倡导亲职教育,提供特殊幼儿、班级教师、家长教学辅导咨询,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活动,提升特教教师教学质量和改进家长教养方式也是特教资源中心服务内容之一。特教资源中心还将结合社区资源,满足特殊人群终身教育的需求,开办特殊青年成人教育班。重点开办关注特殊人群职业技能和休闲教育的课程,如咖啡技巧班、手工艺班和羽毛球班等,不仅能够提高特殊人群就业技能,还能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四)运行特点。

1.多部门协作化。

特教资源中心持续为台北市特殊教育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支持,保障融合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这离不开特教资源中心发挥着统筹资源和协作运行的特点,整合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中的各方力量,统筹社会各渠道的资源,各资源中心分工协作共同致力于为特殊教育提供最优资源。

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各组织有专门服务职责。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将配合特殊教育鉴定及就学辅导委员对特殊学生进行评估鉴定和安置工作,为特殊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而做好准备;特殊教育咨询委员会将指导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服务工作等。各组织间互相联系,2011年,台北市《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联系及运作办法》明确将整合组成特殊教育行政网络联系平台并要求每年定期召开支持网络联系会议。特教资源中心通过与社区系统、医疗系统、社会福利系统等教育系统以外机构合作,强化特殊教育行政与其他部门的行政联系,发挥特殊教育行政功能。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特殊教育资源库,为教育提供更多选择。特教资源中心能够充分地发挥台北市大量医院、机构、大学等单位和大型企业总部等丰富的社区资源助力特殊教育发展[12],以跨部门合作方式,设立了多个实习商店;和社会企业共同合作开设多家咖啡店,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成为就业前转衔适应场所。6个特教资源中心同样分工协作,负责各服务区域和学段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和辅具等。不同学段和不同障碍类型的差异性较大,各中心分工协作,能够集中有限资源更加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提高资源支持的质量。6个特教资源中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问题的解决措施。

2.学生教育终身化。

特教资源中心通过发挥协助安置转衔和提供多元社会服务的功能,督导家庭亲职教育开展;帮助各类学生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就学、升学转衔、就业转衔;主办特殊人群的成人教育等。特教资源中心作为负责亲职教育主体之一,通过开展特殊学生家长亲职教育成长团体活动、学生转衔家长座谈会、跨教育阶段鉴定安置与升学辅导家长说明会、亲职教育专业咨询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于特殊学生的生涯发展的关注,帮助家长能够正确处理与学校和教师之间关系,推动家校互动,共同为学生生涯发展服务。关注学生的学龄阶段生涯发展,为个案提供全程的转衔服务,协助学校开展新生辅导和转衔通报;加强巡回指导帮助教师制定和执行个别化转衔计划;主办教师生涯辅导相关知识培训活动,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转衔安置,接受适性的教育。各个特教资源中心每学期开办1—5个成人教育班,招收18岁以上的特殊人群,每班15人,通过电脑班、烘焙班等职业培训和休闲娱乐的成人教育课程,使毕业后的特殊人群能够再次得到合适方便的学习环境,学习不同的生活技能。

3.融合教育品质化。

融合教育环境下的,特殊学生以就近原则的安置于普通学校就读,普通学校教师对于特殊学生的专业知识缺乏,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教学需要的教材和辅具分散,需要教师独自收有关材料耗时耗力,将降低教师的积极性。特教资源中心通过提供教材教具等物质支持和巡回指导教师的人力支持,提高融合教育质量。教材教具等物质支持包括课程、教材、教学、教具、科技辅具等。特教资源中心作为教学资源分享平台,建立了各教育阶段的教材与教具数据库,方便教师们进行资源分享和交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特教资源中心还组建了电子教材研发小组,编拟生活管理及数学等教材,不断根据需求丰富教材与教具数据库的资料。另外,提供科技设备辅具器材及辅助教学软件等租用管理,并提供使用指导。特教资源中心同时也提供人力支持,选派的巡回指导教师定期巡回于各学校,深入班级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方式;推动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实施;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执行与评估。提供专家和相关人员资源库,供学校和教师寻求帮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真正保障特殊学生进入学校享受到合适教育而非被忽视。

4.师资队伍专业化。

特教资源中心加强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区域内特殊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依托于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为区域内普通教师提供巡回指导服务,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通过签约管理全市的特殊教育相关专业团队,并建立各类教师资源名单和信息库,公开信息供各界需求帮助。培养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特教资源中心将与台北市其他有关组织如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等合作规划和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每年18小时、普通班教师每年3小时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同时,特教资源中心也将在普通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工作中,介绍特殊教育运作内容,安排资深教师辅导新教师熟悉有关资源,传授教学经验,辅导新教师应对融合环境中特殊学生的教学。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明确特教资源中心职能和定位。

我国大陆地区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学校设置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但存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问题,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并未发挥服务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的作用,尚未达到设立初衷。从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经验来看,特教资源中心将作为特殊教育支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广泛的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区域内特殊教育发展。通过提供鉴定安置服务保障能够接受适性的教育,提高融合教育比例;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将为融合教育提供支持,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主办教师专题培训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也能够提高普通学校教师的融合素养,极大地推动当地融合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建设特教资源中心的第一步就要回答特教资源中心是什么和要做什么的问题,特殊教育学者和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二)完善法律支持和规范。

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立之初便有法律条款作为支持,并在不断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对其的论述更加具体,并保障运行资金。在大陆地区,早期的成立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始于自发性的尝试,并无足够法律支持,直到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开始为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法律法规的保障,但在具体的支持举措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仍待完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办法,重点需明确特教资源中心的价值、职能、服务对象、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督导等内容。保障特教资源中心能够正常运行,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支持,提高融合教育质量。另外,我们仍需补齐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相关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认其法律地位;加强规范管理,确保资金和人员编制安排到位。

(三)加强组织和资源的管理。

加强特教资源中心的组织管理,涉及行政制度、经费管理、人员编制等问题,需要逐一解决,可以学习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运行特点,特教资源中心依托特殊教育学校,经费、人员编制等不单独编制依托学校组织发展,降低组织管理的难度,专注资源建设和管理。立足于中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资源现状,大量普通学校开始设立资源教室,拥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备却缺乏专业人力支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应提供专业支持;将资源教室资源纳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管理系统,统一调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特殊教育长远发展考虑,可根据行政区域面积和学生的数量考虑设置分中心,或构建多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协调区域内特殊教育资源,高效发挥资源优势,为特殊教育提供支持。

(四)构建特殊教育共享资源网络。

特教资源中心整合特殊教育行政网络中各方力量,凝聚全社会的资源是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能够发挥卓越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特教资源中心建设过程需要依托教育部、民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残疾人联合会等多部门支持,可发挥多部门行政支持的优势,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在政府行政系统外,社会上仍有广泛的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关心着特殊教育发展,特教资源中心同样能够加强合作,为特殊教育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如与爱心企业合作争取融合实习机会、与社区组织合作改善特殊学生的社区融合环境,与社会组织合作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等。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合作关系,收集相关信息,组建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库,向社会公开,为更多个人和家庭提供服务,真正发挥资源中心的使命。收集专家学者、资深教师、服务个案等经验汇编成册,通过网络刊登或线下出版等方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五)增强教师职业指导的能力。

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出现是基于社会已具有丰富的特殊教育资源,但未得到高效利用而产生。中国大陆地区的特殊教育发展相对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因素,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师、相关专业人员等资源仍处于不能够满足需求的阶段。我们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已有资源的高效分配,还需肩负培养专业人员培养的使命。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定向培养特殊教育人才,减少资源重复或不均衡的问题。特教资源中心可以加强与区域内高等院校、师范学校、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等组织合作,开设专项特殊教育培训班,培养优秀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特殊教育专业服务人员,进行巡回指导;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培养每个教师能够掌握一门及以上的专长。并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保障培训效果,增加培训班结业证明含金量,结业教师可以进入相应领域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吴婕,赵斌,秦铭欢.新时代中国大陆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五大国家中心城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文本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9(7):121-123.

[3]达理.上海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J].现代特殊教育,2010(1):12.

[4]朱楠,王雁.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职能的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3-8.

[5]王红霞,王秀琴,王艳杰,等.融合教育教师对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能期望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12):10-14.

[6]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

[7]庄胜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台中县特教运作功能角色之探讨[J].特殊教育学会年刊,2007(12):69-78.

[8]台北市视障教育资源中心.2003-2004年度台北市视力障碍教育资源中心成果报告[R].台北:台北市教育局,2005.

[9]郭色娇.台北市特殊教育发展史[M].台北:台北市教育局,2008:44-45.

[10]中国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特殊教育法施行细则

[11]台北市教育年鉴编辑工作小组.2014-2015台北市教育年鉴[M].台北:台北市教育局,2016:691-692.

[12]王宜忠.从台北市特教资源中心规模谈宜兰县身障教育的资源与支援[J].特殊教育学会年刊,2007(12):1-12.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
机构简称:天津宜童总部
成立时间:2013年09月03日
区     域 :天津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融合课程 | 幼小衔接 | 小组课
最新文章
1宜童走进天津警备区第一、第二幼儿园开展主题讲座
2宜童苏州中心:一起迈出进入普教幼儿园的第一步吧!
31:2500人!孤独症儿童康复人才匮乏 如何填补缺口全方位服务来自星星的孩子?

作者专栏sign up

张原平
张原平

滨海新区

人物性质:机构创始人
所属单位: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
人物特长:机构创始人
区     域 :天津滨海新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IEP计划书?
2IEP
3什么是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法?结构化教学法的好处有哪些?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论文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