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关于特殊儿童教育和教师培训的两会建议

关于特殊儿童教育和教师培训的两会建议

来   源: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成都市武侯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建议特殊教育向学前和职教两端发力-周晔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教学校校长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应该在义务教育基础之上向两头延伸。一方面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无法满足更多残障儿童进入学校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安置评估标准缺失,导致很多可以入校的残疾儿童,特别是部分中轻度残疾、具备自主能力的残疾儿童被动成为“送教上门”对象。
关键词:融合教育,孤独症康复,​特殊儿童教育和教师培训

关于特殊儿童教育和教师培训的两会建议


想要孩子康复效果好,特殊教育和专业的老师必不可少。今年两会关于特殊教育和师资队伍培训做了很多努力。

1.建议特殊教育向学前和职教两端发力

-周晔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教学校校长

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应该在义务教育基础之上向两头延伸。一是对3岁至6岁的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要扩大招生,比如让残疾儿童进入到普通幼儿园学习,在特教学校开设学前班。二是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比如加大课程的开发、开办职业培训班、完善职业学校的办学体系等。为残疾儿童融入社会找到出口,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方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真正实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

周晔认为,幼儿期是残障儿童康复干预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提前介入,对于残障儿童全过程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和课程的开发力度,完善特教职业办学体系,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2.建议尽快健全“送教上门”工作规范 

-周晔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教学校校长

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已形成了以融合教育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发展格局。“送教上门”是我国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途径之一,保障无法到校学习的重度或多重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数据显示,我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在2020年底达到95%以上。

在此过程中,“送教上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选择“送教上门”的人数过多。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我国“送教上门”在校生分别占当年特教学校学生总数的17.48%、21.5%、23.0%。本来只是一个补充手段,却成为目前残障儿童教育安置的主要形式之一,严重违背了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

二是“送教上门”的实施标准缺失,送教对象被泛化。一方面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无法满足更多残障儿童进入学校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安置评估标准缺失,导致很多可以入校的残疾儿童,特别是部分中轻度残疾、具备自主能力的残疾儿童被动成为“送教上门”对象。

三是送教内容不明确、时长过少,送教效果打折扣。有存在以送关怀、送物资代替送教学的现象。

四是送教的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送教队伍普遍以特教学校和个别普校的专任教师为主,特教学校教师编制不足。

普校教师又普遍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知识,“送教上门”对他们来说是日常教学之余的额外工作,既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还面临交通、意外等安全风险,缺少相应的工资报酬、专业支持和社会支持。健全“送教上门”工作规范,首先要尽快明确送教上门到底送什么、送给谁、送多少、谁来送、怎么教、如何评价等一系列核心概念及内涵。

其次进一步明确评估标准,压缩送教上门人数和比例。同时,加强送教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送教上门质量。

教育部门应统筹协调不同部门和社会力量中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医疗人员等专业资源,建立专(兼)职服务、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固定与临时相结合的动态性的送教上门专业队伍,为重度残疾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加大特教学校教师编制投入,研制“送教上门”相关培训课程,组织开展“送教上门”相关研讨与培训等。

3.重视融合教育,加大对普校教师的特殊教育课程培训 

-周晔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教学校校长

周晔认为,目前我国对融合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增加,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能够进入到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普通学校要应收尽收。他认为这是从人的发展规律出发,是对生命尊重的一种体现。但是现在普通学校的教师,对于残疾儿童缺陷的基本认知,包括对残疾儿童的评估以及教育策略等,是一个专业短板。所以周晔认为要加大普通学校的教师对残疾儿童的专业培训。

一方面是校本课程的培训要跟上来;另一方面区域的研修部门或者教研部门要承担起对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的培训。周晔还建议高校要在普通师范生当中增加特殊教育的课程,并且列为必修课。这也是周晔曾提过的提案。

4.同香港地区加强合作交流

-李子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教育大学学术及首席副校长

李子建建议,内地可以参考香港对特殊教育的适用范围,扩大特殊教育的受益面:

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全方位的特殊教育人才队伍。

国家为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鼓励 20 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旗)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李子建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相关部委与人才通力合作。“香港教育局为相关类别的特殊学校提供额外的常额教师,例如为孤独症学生提供学习支援的辅导教师、教导视障学生的定向行动导师及低视能视力训练教师等。”

在李子健看来,不同类别的特殊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残疾或学习障碍情况提供各种专责人员,如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职业治疗助理员、护士、教育心理学家、社工等。

二、加强内地和香港特殊教育的合作。

“内地和香港的特殊教育各有特色,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门及香港教育局应加强联系。”他举例道,“内地有关高等院校可以和香港的大学建立交流机制,共同关注研究特殊教育发展前沿问题,并在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方面互通有无,尤其可以建立相关案例的大数据库,以促进有关识别、治疗和药物的发展,加快整个治疗效果,两地的特殊教育受益人群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交往。”

三、加大宣传以消除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偏见。

“政府应提升市民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并推动学校建立关爱校园文化,消除对残疾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童的歧视和偏见。大众媒体也应该积极做好特殊教育的宣传,让整个社会建立起敦厚、善良、包容的柔性和关爱文化,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

5.我国康复事业现状:康复医学没有设为一级学科!

-龙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

我国康复事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其中,我国康复高等教育仍以本专科教育为主,康复治疗师研究生培养几乎空白,康复高端人才培养严重缺乏,但康复事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的根本靠教育。这导致孤独症康复领域缺乏专业的人才,没有统一的资质考核标准,这对孤独症康复事业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据了解,目前,我国医学链条学科门类中没有下设康复医学。完整的医学链条包括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五大方面。随着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都设为了一级学科,唯独康复医学没有。同时,我国康复人才教育机构有400多所大中专院校,但学科专业设置门类不全,专业方向窄、人才培养单一。

就此,龙墨建议,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议在医学门类中下设“康复医学”一级学科,破解康复医学快速发展的瓶颈。康复医学下设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假肢与矫形工程学、眼视光医学、康复基础医学等二级学科,授予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位。开展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

6.关于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培养机制的建议

-方燕 陕西省律师协会监事长、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

现每年全国普通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为2500至3000人,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244所,专任教师6.6万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在校学生86.4万人。

另据中国残联2020年统计数据,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2022年中国人口结构显示,6至15岁儿童大约占总人口比重的12.5%,同比计算现有6-15岁需要特殊教育人群规模可能在1000万人以上。

在结合具体实践调研情况后,方燕得知,每8至10位特殊教育儿童就需要一位专门的教师进行教育与陪护,全国人才需求至少在100万人以上,人才培养在特殊教育领域十分迫切。

方燕提到,在当前的普通学校中存在一种现象,即班级中有特殊儿童的老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关于特殊儿童相关的基本培训,绝大多数普通学校的老师对于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持有质疑或排斥态度。

已入学的特殊儿童学业跟随困难、入班混读、入班就座情况突出,融合教育质量不高。“配套特殊教育教师对于做好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在协调制定特殊教育学校编制标准时,要一并考虑特殊教育教师的编制和配备问题。”

方燕重点提到,当前基本没有普通学校配备该类教师资源,且现有特殊教育教师考核存在以普通教师标准考核、由资深普通教师考核双重问题,评先评优名额对特殊教育教师未落实倾斜政策,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不完备。

由此,方燕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培养机制的建议》。建议根据《特教发展计划》要求,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年度工作要点中加入“增加特殊教育的高等教育师资培养数量”,教育部同步规划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编制。同时,建议教育部出台《特殊教育评价指南》,由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对如何出台该指南做全国范围内的调研考察。

资料来源:人民政协网、央广网、华夏时报、澎湃新闻、新京报、中国新闻网、教育新闻网、南方都市报、贵州慈善等。

END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成都西南儿童医院
成立时间:2015年07月15日
区     域 :四川成都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语言训练机构 | 感统训练机构 | 脑瘫智障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 RDI干预
最新文章
1成都西南儿童医院_成都武侯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语言训练实力如何?
2成都举办2023年ADHD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临床学术交流会
3两会回顾:探索设立全国脑瘫儿童公益专项基金

作者专栏sign up

孟青
孟青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所属单位: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区     域 :四川成都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语言训练机构| 感统训练机构| 脑瘫智障机构
热点文章
12022定远县特殊教育巡回辅导活动在张桥第二小学取得圆满成功
2中国孤独症儿童精神发育实验报告
3孤独症儿童发音训练的前提与要点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