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文章库
  • 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PEERS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长期疗效研究

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PEERS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长期疗效研究

来   源:内蒙古越佳教育(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二、研究方法被试招募本研究的参与者从先前的学龄前儿童PEERS(R)临床组的家庭数据库中招募的,这些家庭曾经签署过参加后续研究的同意书。学龄前孤独症儿童通过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PEERS)干预后在社交技能方面有所改善并能长期维持干预效果,干预效果在训练完成后1-5年仍可以保持,这可能与培训项目使用的策略有关(例如,具体的支架式教学,持续的练习,父母的参与),这表明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能够学习并保持重要的游戏和交友的技能。
关键词:孤独症症状,替代行为,社交技能,问题行为

文献推荐理由


众所周知,孤独症患者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并伴随整个生命周期,这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都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Program for the education and enrichment of relational skills, PEERS)是一项家长介导的社交技能培训项目,通过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同步进行团体训练,提升其社交技能,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长久而有效的友谊与亲密关系。本研究报告了29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在经过PEERS 训练后1-5年的干预效果的维持情况,证明了PEERS培训项目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产生持久、长期的干预效果。


孤独症患者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


一、研究背景

1.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社交方面的问题行为对儿童及其家庭产生重大影响;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困难和孤独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parenting stress)的升高可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2.①研究表明,在孤独症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父母参与的社交技能的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明显的干预效果,并且能在预后仍继续保持;

②一项针对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社交技能计划的综述表明,许多最有效的计划包括基于具体步骤和规则的指导、行为建模和排练、表现反馈和家庭作业、以促进儿童社交技能的泛化;PEERS社交技能干预计划中包含以上元素,且干预后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显著减少,社交技能显著提高;


3.①少数单一被试实验使用PEERS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后1-6个月进行了结果评估,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显著并且在预后干预效果能够维持;

②一项为期6年由父母参与孤独症儿童社交干预的纵向研究中发现,2-4岁儿童在干预和随访期间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均有所下降;

③对UCLA -PEERS进行长期随访中,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项目在干预前后实现社会功能的改善,并在1-5年后干预效果可以得到维持;


4.目前研究中,对于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干预的持久性,尤其是包含父母培训成分的项目,研究有限。


二、研究方法

被试招募

本研究的参与者从先前的学龄前儿童PEERS(R)临床组的家庭数据库中招募的,这些家庭曾经签署过参加后续研究的同意书。

1. 招募标准

原始标准

要求学龄前儿童: 

(a)难以与同伴交流;

(b)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c)不存在影响干预过程临床问题; 

(d)有一位英语流利的家长并且愿意参加干预实验;


当前标准:

要求在研究招募前1至5年已经成功完成青少年社交技能训练(PEERS)干预前(T1)和干预后(T2)测量,即: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目前的样本仅限于之前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


2. 实际招募情况

在45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中,64.4% (n = 29)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完成了后续测量;家长在干预完成后16 ~ 56个月完成随访阶段测量(T3)。


实际招募情况


干预流程

1.被试分组父母和孩子分别被分成8-10人的小组(儿童组、家长组),每周进行16周,每周90分钟的干预训练。


2. 干预内容

儿童组:通过木偶戏来教授教学内容,在小组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

家长组:讨论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评审、学习心理教育知识为孩子提供社交技能训练。

3. 干预特点

①在每节课的最后20分钟,家长和孩子共同与其他参与者进行模拟的一对一游戏;

②每周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儿童在干预时间外进行社交技能的训练;


评估工具

1. 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学龄期(SRS‑2)

SRS‑2由65个项目组成,识别自闭症谱系中社交障碍的存在及严重程度,并将其与其他疾病中发生的社交障碍区分开。生成一个总分及五个子量表分数-社交意识、社交认知、社交表达、社交动机、受限的兴趣与重复行为,得分越高损伤越大。


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学龄期


2. 游戏质量问卷 (QPQ)

QPQ由26个项目组成,通过计算游戏日期的总数(被邀请/主动邀请),评估一对一游戏约会的频率和质量;除了评估孩子的社会参与,该指标还反映了父母安排孩子玩耍的主动性的变化。


3. 社交技能提升系统评定量表(SSiS)

SSiS由79个项目组成,用于评估3到18岁儿童的社交技能、问题行为和学术能力;社交技能和问题行为分数越高分别表明社交功能越好或行为挑战越明显。


4. 亲职压力量表 (PSI‑4‑SF)

PSI‑4‑SF共36个项目,涉及三个领域:父母苦恼(PD)、亲子功能失调互动(P-CDI)和困难儿童(DC);分数越高说明父母的压力越大。


三、研究结果

总体来看,从基线(T1)到干预后(T2),所有儿童均有显著改善。在长期随访(T3)中,与孤独症儿童相关的玩耍损伤和交友技能相关的治疗收益表现出较强的维持能力; 然而,在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的发展规范测量中,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持续。干预后亲职压力有明显改善,但长期随访得分与干预前后并没有显著差异。


四、研究结论

讨论

1. 问题行为

①干预后问题行为的减少可能与儿童沟通和游戏技能的能力增加有关,因此适当的技能可以作为一些问题行为的替代行为;

②在小学阶段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可能会导致问题行为的重新出现,因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学习不断发展的社会技能方面存在困难;

2. 亲职压力

①家长亲职压力有所缓解但不能维持的情况与儿童问题行为的不断增加有关;

②困难儿童(DC)的得分与儿童内化-外化行为和孤独症严重程度相关;


结论

1.学龄前孤独症儿童通过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PEERS)干预后在社交技能方面有所改善并能长期维持干预效果,干预效果在训练完成后1-5年仍可以保持,这可能与培训项目使用的策略有关(例如,具体的支架式教学,持续的练习,父母的参与),这表明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能够学习并保持重要的游戏和交友的技能。

2.社交障碍在孤独症患者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存在,所以对儿童进行社交技能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干预效果仍然存在影响。

3. 当前的研究强调了早期游戏和交友技能的重要性,这是孤独症儿童建立社会关系的基础。此外,干预措施和家长培训需要适当满足孤独症儿童不断变化的需求。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作者专栏sign up

唐静文
唐静文
人物性质:诊治医生
所属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
人物特长:诊治医生
区     域 :湖南长沙市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科研学术机构| 事业单位
热点文章
1怎么样制作自闭症社交故事疗法?
2“一起守护星海”杯孤独症儿童融合足球赛在海南举行
3孩子的重复刻板动作,别强迫纠正,更好的方法在这里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