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识思维知干预

来   源:杭州心驿(杭州市江干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思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了,思维也是我们最自然、最普遍、最擅长且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同时也是很少会被觉察的正在发生的事,以至于我们从来不去想、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去想是怎么会思维的。更不用说去理解为什么会有孤独症、孤独症者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上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组成了一个人的心智,用
关键词:DTT,ESDM,PRT,RDI,孤独症,孤独症干预,孤独症孩子,认知能力,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孤独症,问题行为

孤独症者与我们显而易见的不同不是在机体的外形上,而是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上。我们无法观察到他们的思维过程,但是我们可以切身地感受到他们的种种“孤独症行为”或者“问题行为”。我们难以理解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但很努力地想用我们所理解的方式去帮助、改变他们,往往会觉得无效、无奈,甚至是情况变成更糟。所以,要想帮助和改变孤独症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得认识思维是怎么回事。

 

大脑是思维发生的场所,机体是精神活动的主体,而思维又超越了大脑和机体。大脑是认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必要条件,是一个超级复杂的混沌系统。

 

人类原始古老的脑深层结构和后期进化出来的脑表面结构,从进化的远古时期到现在都在发挥着作用。进化而出的新功能脑结构,总是附加在古老的脑结构之上,并且包裹在最外表的面上,最终形成了人脑从深层皮下至表面皮层的多层次复杂结构。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也是最外层的结构,间脑、基底神经节、中脑、桥脑和延髓都在大脑皮层的下面或着更深层。

 

从进化和比较解剖学的视角来看,人类大脑功能有与动物的重叠部分,但又远远地超过了动物的大脑功能,所以孤独症干预不能止步于低层次的功能阶段。

 

我们可以把人脑的功能层次大致分成五个层级:

 

1、所有动物共有的功能层级:饮食、防御、性行为是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不可缺少的。如呼吸、心跳、血压、摄食、饮水、性,防御和睡眠调节,这些维持生命功能是由皮层下结构来执行。再如,知觉探索,这也是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有许多孤独症者伴有睡眠障碍,这与睡眠调节中枢异常有关。睡眠调节中枢的核心是视交叉上核,是指前侧下丘脑核,位于视交叉上方,是哺乳动物脑内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可调节身体内各种昼夜节律活动,使内环境以一合适的时间顺序对外部环境作出最大的适应。

 

2、高等脊椎动物共有的功能层级:自动化的条件反射和多级条件反射功能是人类和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习得性行为模式。现代神经生物学发现,动物的进化无论出现多么复杂的学习、记忆行为类型,但记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相对恒定的,即从突触变化到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再到细胞核内基因表达,导致巩固记忆的新蛋白的合成。许多动物都会具备一些记忆性“智能”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但它们并没有语言能力;比如,非洲大象群的头领母象,脑中有一份在茫茫沙漠中水源所在地的导航图,能够带领整个象群找到珍贵水源。头领母象会及时发现一个水源枯竭了,也会转移到下一个水源,而这种行为能力也只有被指定为传代的头领母象才会有,象群中的其它大象没有这种能力。再比如,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猪齿鱼(TuskFish)可以用嘴搬走障碍物、找到躲藏在下面的蛤蜊,并带到一个专用的碗状珊瑚,利用这个珊瑚里面的一个特别突起去打开蛤蜊吃掉里面的肉。这也是行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神经基础。

 

3、人类特有的功能层级:自我意识和语言。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有自我意识和用语言表达意念的本能行为,会涉及到人脑的一些功能性定位中枢,比如语言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和食物中枢。自我意识和语言体现的内涵是高级层次的,是全脑的功能。

 

4、人类个体的行为层级:是个体发育中形成的个人习惯性行为,是个体独具的高度自动化过程的体现。比如,一个人走路、说话的姿势等,具有其相对稳定的脑结构基础,包括小脑和基底神经节。

 

5、人类个体的思维、认知控制和社会认知层级:这是全脑活动的结果,不存在定位明确的脑中枢结构,但控制区域集中在前额叶。前额叶在执行思维、认知控制和社会认知等高级功能时,同时会涉及到其它脑区,也必然会受控于大脑的其它脑区。

 

孤独症者大脑的皮层及皮层下结构与我们的有着很大的差异。自然,上述大脑的五个功能层次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异常。我们在实施孤独症干预时,一定要对大脑有真正的理解,而为了真正地理解大脑,必须要有多层次的辨证观。对于脑的高级功能,比如学习、语言、思维、认知控制和社会认知等,它既涉及到一些关键的脑区,比如前额叶,又是全脑动态变化的结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孤独症者的大脑能够发展出高级层次的功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脊椎动物的功能层次上。要到达此目的,那就得要看干预的设置有无触及到孤独症者的思维、认知控制和社会认知。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维和推定行动的,至今仍然存在无数个谜;而众多未知中最大的一道谜就是,源自深层的无意识是如何变成了可以觉知到的意识。迄今为止,大脑恐怕是科学界已知的最复杂的实体,对其的研究也涉及到极多的学科。

 

要了解人类的思维和意识,就必须要理解神经机制,但是我们面临3个难题:

 

▣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脑细胞的工作方式。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为存在着几百种不同类型的脑细胞。

 

▣ 其次,我们必须理解每种类型的细胞如何与和它们相连的其他类型的细胞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 可能有数千种之多。

 

▣ 最后,也是最难的部分:我们还必须理解我们大约有800~1000亿个(神经元)脑细胞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开发出许多新的理论和组织概念。关于人脑如何由更简单的动物的脑进化而来,我们了解得越多,回答上述问题的任务就越简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言:“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at all comprehensible.”(有关这个世界最难以理解的事是它竟然是可以被理解的。),是对这一现象的最佳诠释。

 

爱因斯坦原话的意思:要知道为什么世界能被我们所理解是一件在世界上最难的事!换而言之,我们能理解世界的思维能力源自何处?爱因斯坦发现了宏观世界-天体运动的规律,创立了相对论理论,让我们理解了身处时间及空间不可分割的四维时空,但是他本人也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赋予了他去理解这些规律和创立这些理论的能力。

 

我们任意、自由地使用这些能力去发现物理化学世界规律、去创造建设唯一适合我们生存的空间。我们知道了能量守恒、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值而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及重量无关等等我们界定为科学的知识。在理解微观世界时,我们创立了理论物理学、量子力学、思想实验来解释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世界。由于可观察和无法被观察同时存在,存在各种合理的、但有矛盾的理论和假说。人类也许会发现大统一理论。但这个大统一理论并不是爱因斯坦最初想的大统一理论,因为不可能通过一个简单美妙的公式来描述和预测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情,毕竟宇宙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统一。

 

我们不知道我们怎么就会了这些去理解世界的能力,“反正就是这个样子的”、“生下来就会的”。我们在用这些能力去理解自我、他人想法时,发现似乎没有像我们理解的物理化学数学这么直接的黑白、泾渭分明;对与错、好与坏不是那么容易甄别了,也没有可以借鉴的规律、公理、公式。

 

我们可以把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天体称之为科学,但是我们不能把心理、文学、绘画、音乐、道德、法律、厨艺、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称之为科学,在这些领域内的对与错、好与坏只能基于你自己、或者他人的感觉及感受,没有一条公式会告知何为对、何为好。在我们的世界,非科学的成分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与空间。

思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了,思维也是我们最自然、最普遍、最擅长且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同时也是很少会被觉察的正在发生的事,以至于我们从来不去想、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去想是怎么会思维的。更不用说去理解为什么会有孤独症、孤独症者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上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

 

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组成了一个人的心智,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获得知识;2)应用知识;3)抽象推理。意识是心智附上了主体的标签,如果没有意识,你将无法知晓自己的存在,更不用说你是谁、你在思考什么?

 

如果没有意识赋予心智的主体性,人类的记忆、推理都不可能发展到如此强大的程度,语言及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巧妙复杂的人类意识也不可能踏上平坦的演化之路。创造性无法蓬勃发展,歌曲、绘画、文学统统不会出现。如果主体性不曾革命性地出现,就不会产生认知,也没有人能够知晓,于是乎,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发展史将无法形成,文化也压根不会出现。

 

我们的意识是“两面神”(Janus- faced), 它同时俯视两条路径:它的一张脸向外转向自然/他人,视认知过程为行为(behavior);另一张脸则向内转向人类世界/自我、或者现象学家所谓的“生活 世界”(life-world),视认知过程为体验(experience)。我们在俯视自身之外的世界时,体验的是科学的客观世界和非科学的他心主观世界;我们在向内俯视自身世界时,体验的是非科学的自心主观体验,无法向外传递个体专属的真实感受。

 

当基本的心智加工中加入了对自我的加工后,有意识心智就诞生了。从意识的真正意义上来说,在心智未拥有自我之前,还算不上具有了意识。当自我加工因为无梦睡眠、麻醉或脑疾病而中止时,人们也面临着失去意识的窘境。心智的精神主人是躯体、心理、过去和现在、其它的一切,有关这些对象的任意一种知觉产生出情绪和感受,感受又反过来将属于自我的内容与不属于自我的内容区分开来,令心智得以知晓这种支配的存在,且这种支配来自于它们的精神主人。这也是我们心驿干预的理念--相关性、兴趣、体验、感受等原则之源泉。

 

机体以其整体和环境互动,躯体或大脑无法单独进行这种交互过程;我们称之为心智的这种生理过程来源于人类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而非只来源于大脑。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与机体互动的背景下,我们才能完整地理解心理现象。

 

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所谓的客观世界的规律也在不断的被改写,以前被认为是真理的,现在看来很可笑,比如“地心说”。事实上,人类文明及对世界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我们的大脑进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个体的主观世界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人的想法、感受、喜好和我的截然不同,他人同样也无法理解我的想法、感受、喜好和他的截然不同。但我相信总有一日,我们会明白什么是孤独症?和如何对付由此带来的困境?

 

我们天生都是“二元论”者,请原谅我使用主观、客观来划分我们的体验。客观被赋予了意味着“正确”的褒义,主观往往被赋予了意味着“错误”的贬义。我们常常会说“你太主观了”、“你应该客观地......”。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并不能区分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客观的。之所以我们有了感觉、意识和思维过程,是身体之内或者之外的东西投射到了我们鲜活的大脑,合二为一的整合之结果。换而言之,没有鲜活的大脑的生理活动和外部世界的同时存在,哪来真实的感受、意识和思维过程,更不能有所谓的客观。

 

孤独症被我们界定为属于客观世界,要像物理学、化学、数学一样的被解决,其实是属于主观世界的问题。主观世界的问题其实占据了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比如你为什么会喜欢某人、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聚会的晚餐是穿长裙还是短裙、是吃鱼还是吃牛排、喜欢的鞋子是多来几双还是一双就够了?即使在做所谓的理性选择及决定时,同样的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决定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当受到外敌入侵时,就会出现“战和降”的二极矛盾的选择。

 

我们社会的本质就是变化与选择,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统一。我们每时每刻更多遇到的是非标准的、随时变换的问题和情况,而随时做好应对的策略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否则寸步难行。孤独症者由于其大脑结构与我们的不同,靠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适应于这个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社会)环境,这就是造成孤独症者困境的核心问题。孤独症者只适合于一成不变的无意义的生活或者行为,我们对此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于一个没有经过前期系统及有效干预的孤独症孩子,直接给予我们所认为必须的高强度的变化的训练,无疑是将他们处于一个比不干预更恶劣的境地。

 

造成这一恶劣的境地原因是,家长、“专家”都认为孤独症孩子是刻板,所以我们需要提供一个不断变化的情景来训练他们,这样他们就不刻板了。却不知,他们的刻板就是因为他们无法适应变化的一种自身防御机制。提供不断变化的情景来高强度训练他们不会有效的,反而是有害的。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观点、换一种思路去理解孤独症者的世界,去真正帮助到孤独症者。

 

进化与环境催生和发展了人类的大脑,人类大脑有其世间最复杂和最独特的组织及化学结构,属于复杂系统,比天气预测、经济预测更为复杂的系统,是非线性、混沌系统,自然带给了我们理解的困难和神秘。用我们自己的大脑去理解我们自己的大脑,比用我们的大脑去理解外部世界还要困难!

 

大脑组织及化学结构提供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基础认知能力,再加上派生而出分类、推理、学习、问题解决、判断与抉择、语言、情绪控制等高级的认知能力,用以处理主体与客体、个体、群体间的关系,这个理解和处理的过程就是思维,是以意识为前提的,而注意又是意识的守门员!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人通过思维对客观事物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转换和综合,从而认识客观事物与外部世界。思维活动涉及到大脑皮层上广泛的区域,包括除了负责运动和感觉以外的所有大脑皮层有关,但不同的思维类型可激活不同的区域和核团。也必然涉及到皮层下结构,因为它是大脑皮层的支持性基础结构。在所有相关的皮层中,前额叶的功能尤为重要。额叶的前部称为前额叶,人的前额叶特别发达,是人类高级智能活动部位,也是人脑和猴脑的主要区别所在。

 

意识是指一个人随时随刻察觉到的所有体验,包含了我们对外部世界和身体感觉的感知、以及我们的思维、行为、情感和记忆。意识是一个持续变化的状态,是思维的前提,在当下的思维过程、记忆、视觉和听觉刺激以及身体经历之间移动。形象的讲,意识就是一股溪流,变化无常,不停改变方向。

 

孤独症干预的方法,正因为我们不能真正地正确理解思维这件事,而基于各自对行为、认知、思维、意识等概念和理解方式的不同,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成百上千的干预方法。海豚疗法、骑马疗法、宠物疗法、音乐疗法、DTT、PRT、VB、TEACCH、PCI、Floortime、RDI、Social Story、 SCERTS 、ESDM、LSP 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孤独症的复杂性、孤独症者个体间的巨大差异,或者花费和付出的精力等因素,目前市面流行的孤独症的干预都没有特效性及普适性。在这点上,每一位家长都有深刻的体会,总是在羡慕别家的孤独症孩子改善了、前景变得越来越光明,但是自己也很努力,为什么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研究孤独症干预时,必须对这些认识予以厘清及理解,才有可能找到一条方向性的路径来帮助孤独症者最终的独立与自主。独立是指孤独症者不需要任何人的陪伴可以独立生活,自主是指孤独症者不是生活在被设置好的生活中,而是有自我意志的生活。


展开全部

作者专栏sign up

张茹男
张茹男
人物性质:机构管理
所属单位: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
人物特长:机构管理
区     域 :天津滨海新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儿童康复||孤独症儿童叫名没有反应怎么办呢?
2为什么我们不着急去幼儿园
3关键技能训练PRT
相关文章sign up
  • 思维干预

    2020-06-26

    思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了,思维也是我们最自然、最普遍、最擅长且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同时也是很少会被觉察的正在发生的事,...
  • 干预实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教学,最重要的是鼓励儿童的创造热情,并引导他们从绘画中体验到乐趣。表6-2个案的课堂表现单元...
  • ID:gh_2f6e70eb4033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提到过不少武林秘籍。比方郭靖资质愚钝,通过掌握九阴真经,最终NB起来...
  • 多动症患者们的跳跃性思维有时在谈话中让人抓狂,但这种跳跃性思维并非一无是处当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想到的可能全是跟这个...
  • 大米和小米曾松添(Tim)华盛顿大学学前教育早期干预准博士Bamford基金会全额资助学者美国早期干预协会循证实践评估项...
  • 大米说|所谓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借助图表来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所谓思维导图最近在...
  • 首先,常人的思维发展顺序是由直观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逐渐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而孤独症孩子早期的思维发展与常人类似,...
  • 第二步:将积木排列在桌子上,让儿童从左到右用手指点数积木,每点一块,口中说出一个数字,一定要手口如一地点数。第二步:将积...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