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重复刻板行为

来   源:杭州心驿(杭州市江干区)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请理解一下你的孩子孤独症孩子的标签与周围成年人的反应,其中最多的是:❖情绪问题行为,-->“很烦人,搞得我也情绪失控。”❖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不会的我教。”,“我可以无微不至地呵护他。”❖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就是不明白,不理解。”问题行为自然被理解为是因为孤独症孩子不爽而导致的,
关键词:孤独症,孤独症孩子,孤独症谱系,孤独症诊断,孩子情绪,社会交往,提示,问题行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请理解一下你的孩子


孤独症孩子的标签与周围成年人的反应,其中最多的是:

❖ 情绪问题行为,--> “很烦人,搞得我也情绪失控。”

❖ 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 “不会的我教。”,“我可以无微不至地呵护他。”

❖ 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 “就是不明白,不理解。”

 

问题行为自然被理解为是因为孤独症孩子不爽而导致的,其实不全是。问题行为并不是孤独症特有的标签,通常是获得性的,但是与孤独症以上2个特有的标签有极大的相关性。(详见上周推文《情绪记忆 -->孤独症问题行为及对策》)

 

孤独症孩子缺失的能力人们很容易明白,是因为他们不会,不具备这种那种能力。比如,不会说话。自然把缺失能力理解为障碍,就像理解盲人、聋哑人一样。其实不是一回事。末端设备的损坏,比如肢体缺损或失去运动能力,这是一种障碍;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异常导致的能力缺失不仅仅只限于障碍,而是思维方式及内容的紊乱。

 

我们都会有视错觉:当某些刺激欺骗你的视觉系统构建出错觉时,哪怕你知道自己受了欺骗,错觉依然不会消失。产生错觉的视觉系统部位,是不受意识认知修正的,我们是没有能力通过意识去修改大脑最终的加工结果使其符合真实的情况,哪怕我们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那是错觉。视觉错觉永存,但是我们知道那是错觉。

 

大脑视觉皮层受损的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视力出了问题,但是视神经以下的终端,比如角膜、晶状体、视神经的问题导致没有输入,皮层会告诉你视力出了问题,“医生,我看不见东西了。”  如果视觉皮层出了问题,你实际上不会感知到你看不见就在眼前的东西,即使你的视觉终端是完好无损的。

 

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与外周神经及终端受损是完全两回事,虽然从外行的角度看起来是那么的一样。把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翻译成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家长把自己孩子理解为是一种障碍,是导致了集中式教育机构蓬勃兴起的直接原因。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和那么直白的逻辑。相信一直在努力阅读我们的推文的人会有所体会。

 

对于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人们普遍很难理解为什么?因为超出了我们所能理解的范围。而用“大脑结构异常所致”这样的一句话来解释不足以对我们理解和帮助孤独症孩子有任何的益处。

 

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与能力缺失是跷跷板的二头,一头低了另一头就高。能力高了,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就会低下去。而能力低,则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就高。重复刻板、兴趣狭窄往往是相伴相生的。



刻板行为是环境导致的情绪失调所致


通常来说,孤独症孩子举止怪异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情绪失调的困扰。就拿我们来讲,当情绪调节良好的时候,我们学习做事、与人交往都会得心应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各项活动时,总是力求高度警戒、精神集中,处于最好的状态。神经系统会帮助我们筛除过多的刺激,告知我们何时疲惫、何时饥饿、何时会遇到危险。

 

由于孤独症孩子的神经结构(大脑神经网络的工作方式)存在缺陷,特别脆弱,他们很容易受到情绪和生理失调的困扰,所以,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身体不适、情绪焦虑、思路混乱。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失调的挑战,对他们来说困难也更大。

 

显而易见,孤独症的一个核心的基本特征就是情绪调节和生理调节存在障碍。很不幸的是,专业人员长期以来对此视而不见,只是关注异常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背后的异常原因。

 

想一想你认识的一位孤独症孩子,思索一下哪些情况会导致他情绪失调:与人沟通的障碍,身处混乱嘈杂的环境,面对说话很快、动作很多的人,遭遇预期之外的变化,对不确定事情的过度担忧等。此外,对于触觉和声音的感觉过敏,身体动作和运动控制的障碍,睡眠障碍,各种过敏,胃肠道的问题,诸如此类的困难都会对他们构成挑战。

 

当然,并非只是孤独症孩子会遭遇这些困难,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时处于失调状态。当众演讲可能会使人汗流浃背,双手颤抖,心跳加速。新穿上一件羊毛衫会让人浑身不自在,无法集中精力思考。你每天早上的常规生活,比如一杯咖啡、一张报纸、洗个热水澡,受到意外搅扰,一上午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夜里失眠,白天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中午饭也没时间吃了,凑巧这时电脑也死机了,这些因素的不断积累能让人抓狂。总之,变得高度焦虑并不是难事。

 

作为人,我们都会遭遇这些挑战。但是,由于孤独症孩子的神经构造问题,应对这些挑战特别力不从心。这就使他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也就是说,他们的焦虑阈限更低,所具备的应对策略也更少。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有感觉信息加工的异常,对于声音、光线、触觉以及其他感觉,他们或者过度敏感,或者极度迟钝,因此,学习应对环境会变得更加困难。此外,处于情绪失调、行为失当的状态下,如何理解别人的异样眼光,是很多孤独症孩子天生缺乏的能力。

 

情绪失调对不同人的影响方式有很大差别。通常情况下,孤独症孩子的反应是直接的,具有强迫性。孤独症孩子的行为可能瞬间发生转变,找不到明显的原因。比如说,突然出现的巨大噪声,会让一个孩子瘫倒在地。我经常看到孩子拒绝进体育馆,进学校的餐厅,他们的老师会错误地认定这是一种故意捣乱的违规行为,是他们有意逃避学校常规活动的小伎俩。真正的原因通常是深层次的:那个环境中高分贝的噪声和极度嘈杂的场面,孩子根本无法忍受。

 

许多孤独症孩子摆动手臂,或者是表达他们的兴奋,或者是让自己安静下来。每当感觉愉快的时候,或者在活动转换时期感到焦虑的时候,孤独症孩子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孤独症行为”。不要尝试直接去干预这些“孤独症行为”,据我所知,直接干预不仅没有实际的效果,而且往往是雪上加霜。而是提前预告下一步的活动是什么,从而减轻他活动转换的难度。

 

人们很容易不动脑筋地把摆动手臂、摇晃身体、用脚尖跳舞等等说成是孤独症行为,然后就感到万事大吉了。但是孤独症孩子的父母还有长期与他们一道工作的专业人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我们需要像侦探一样,观察、比较所有可能的线索,弄清楚某个特定行为的深层原因和直接动机。是什么让孩子情绪失调,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是否可以直接观察得到?是否是感觉领域的问题?是疼痛、身体不适,还是创伤性的记忆?大多数孩子自己不能用语言做出解释,所以周围的成年人需要做出清晰可辨的梳理。

 


刻板行为是应对环境的策略(一):自我调节行为



人们常常称之为孤独症行为的那些行为根本就不是什么缺陷,这些是当事人使用的应对策略,其目的是让他们感觉情绪调节得更好。换句话说,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都是优势。设想,一个感觉高度过敏的孤独症孩子走进一个嘈杂的房间,用双手捂住耳朵并前后摇晃身体,这类行为既表明他处于情绪失调状态,同时也表明他在使用应对策略。你可以称之为孤独症行为,也可以追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答案是双重的,一方面,孩子的行为揭示了有什么情况不对劲;另一方面,他已经学会了一种反应,以便设法阻断导致焦虑的来源。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所有的人都会运用这一类仪式化的习惯来帮助我们进行自我调节,例如平复激动的情绪,安顿自己的身心,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环境。比如说,你也像很多人一样,当众演讲会让你感觉焦虑。为了镇定自己,你可能深吸几口气,在演讲的时候前后踱步。深吸气和踱步并不是我们在公众场合的典型做法,但是看到你这样做的人大概不会认为你的行为是异常的。那个观察者会理解这是你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压力的个人方式,以便镇定你的神经系统,完成演讲。

 

对于孤独症人群,令人感觉舒适的仪式和应对机制多种多样:用特定的姿势活动身体,用不同的方式说话,把熟悉的物品带在身边,把物品排成队列,创造可以预测的、固定不变的环境布置等。在空间距离上靠近特定的人也可以成为一种调节的策略。

 

孤独症孩子在情绪低沉的时候,会通过旋转、蹦跳、摇晃身体来提供他们的警醒程度。如果他们感觉过度兴奋,可能会通过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打响指,或者盯着转动的风扇来让自己安静下来。很多人把这些简单地称为“行为”,我们会常常听到家长和老师们谈论哪个孩子有“行为”。难道我们没有行为吗?只是在孤独症领域,“行为”这个词不加任何修饰,就有负面的含义。老师会说:“我们新来的学生某某有好多行为。”或者说,“我们正在努力消除某某的行为。”还有些人会用“刺激”这个词来表示重复性的自我刺激行为,同样也具有负面的含义。

 

过去几十年间,很多研究工作人员试图消除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有的运用惩罚,有的甚至使用电击,作为消除孤独症行为的方式。我们不应该把这些简单地看作是“行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是应对情绪失调的策略。早在1943 年,美国精神病学家里奥· 肯纳最早介绍孤独症诊断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些孩子的一个明显特征,他称之为“对于持久不变的坚持”。这个特征到现在仍然被看作是自孤独的一个定义性特征。确实,很多孤独症孩子试图通过控制环境的同一性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不是病理的症状,而是应对的策略。

 

还有的孩子习惯性地吃同一种食物,挨个去关掉教室里所有的橱柜小门,无数遍地重复观看同一段视频,或者每天都坚持坐同一个座位。是否表明他患有重复性强迫症?实际上,孤独症和强迫症造成的影响全然不同。真正的强迫症行为,对当事人没有助益作用,它只会让自己感觉更糟糕。也就是说,反复洗手,或者离家之前将所有的凳子摸一遍,只会让这个人生活得更不容易。但是,孤独症孩子坚持穿同样的衣服,听同样的音乐,把物品固定排列,乃是因为他们已经习得这样做事会帮助他们的情绪得到调节,生活过得更容易。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等着周围的人(有些是陌生人)在他身边谈话的时候,他找到了一种身心安顿的有效方式。换一个观察者可能会认定他做的是自我刺激,但我认为这是自我调节,而且具有创造性。有的时候,一件物品可以帮助一个孩子自我调节。有的孩子随身带着一块黑色的光滑的小石头或者其它物品(玩物),这就与婴幼儿抱紧毛毯或者布娃娃从而感到安全,是一样的道理。这块石头让他感到宁静,即帮他自我调节。有的孤独症孩子往往会用嘴巴吸吮、咀嚼和舔舐特定物品,来帮助自己调控情绪。我们很多人习惯性地嚼口香糖,或者含硬糖块,原理与此类似。

 

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系列支持行为来减少他的焦虑和困惑程度,并且尝试提供更合理安全的替代品。



刻板行为是应对环境的策略(二):“互动性”调节行为



关于孤独症孩子的迷思有很多,其中最有害的一个是:他们是自我封闭的孤独者,有的就直接称他们是孤独症。他们既不需要也不会寻求与他人建立关系,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对很多孤独症孩子来说,与他人共处,尤其是身体的近距离接触,是他们情绪调节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些时候,孤独症孩子会情绪失控,原因就在于某个特定的人不在身边。

 

有些策略是使用语言的,很多孤独症孩子表现出模仿式语言(仿说),即重复说一句话。有时是即时的模仿,有时是延迟的模仿。这个行为也经常被简单地归入孤独症行为,被误解为毫无用处、毫无意义的废话。但是,模仿语言对孤独症孩子有许多实用功能,其中包括情绪调节。

 

有一个男孩会反复地问同样的一个问题,即使你已经回答了N遍。我们可以把这个孩子不停地提问看作是病态的,并试图阻止他,我们也可以追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他有什么帮助?也许他需要让事情显得可以预测。所以,他的提问既是心情不安的信号,也是他所使用的应对策略,以便获取必要的信息,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期待,从而降低他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

 

有些孤独症孩子不仅总是自己重复,还会试图控制、主导与他人的谈话。只管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大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地理或者火车),而丝毫不考虑对方的思想、情感和兴趣,这也可能是一个失调的信号。如果一个人不能掌握社会交往的细微线索,他就会发现常态的谈话过程不可预测,因此充满了焦虑。而不停地大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提供一种控制感。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孤独症孩子更离谱,他们会试图控制正在谈话的双方。有些孩子会给父母提示台词:“妈妈,你问我‘你要玉米片还是杂粮片?’”很多孩子在得到别人的回答之后,还是会无数次重复轮回此类的问答:“你问我'你喜欢吃什么?你家的车是什么颜色?你住在哪里?' ”。那么,明知道答案,他们为什么还是要轮回呢?这样做,可能还是试图要施加控制,增加可预测性,保持统一性,以便更好地面对社交性谈话所引发的焦虑情绪。同时,这也表明,孩子们有与人发生关系的强烈愿望,想要实现与他人的交往。


“重复刻板行为”不是应该被粗暴地消除的目标,尤其是在你还没有解决孤独症孩子所面临的困惑环境时。


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与能力缺失是跷跷板的两端:

✦ 能力的一端高了,则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的一端就会低下去;

✦ 能力的一端低了,则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的一端就会高上去。

 

各式各样的标签,诸如,“感官刺激”、“平衡感”、“秩序感”等被用来解释孤独症孩子的此类行为,这些都是专家、学者试着来解释这种不被我们所能体验到的感受时发明的词汇。真正的从神经工作机制来解释、或者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解释目前并不存在。这是我们惯用的循环论证思维结果:为什么孤独症孩子会有刻板行为?那是因为他们需要感官刺激;为什么他们需要感官刺激?那是因为他们是孤独症孩子。人类是一个热衷“寻因”的物种,无论如何一定要有答案,哪怕付诸循环论证或者神话。

 

人们会认为:消退了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也自然“治愈”了,但这是个完全错误的认识。如今即使在当下资讯如此发达,许多孤独症孩子还会遭受到诸多方法的惩罚,比如,被关在小黑屋、被大声呵斥“停下来”“闭嘴”、甚至被暴力侵害(这些孩子也同时养成了暴力倾向)。人们觉得似乎只有这样,别无他法了。

 

这些方法把人的某些特征和行为界定为“孤独症式”,并且聚焦于如何“消退”它们(治疗师专业术语),这些模式是完全忽略了孤独症刻板行为背后的真实机制与意义。这也是一种惯性思维所致:不入流的、或者不正常(常态分布)的都要被消退。

 

家长、老师和干预师通常会指责孤独症孩子拒不服从、故意捣乱,而不会承认、或者不能体会到孤独症孩子是在成功地使用合乎自己需求的应对策略,尽管他们的做法看上去是那么地不合常规(俗套)的、不入流、甚至“烦人”的很。

 

我们认为重复刻板与兴趣狭窄往往是相伴相生的,都是由同样的大脑神经结构基础导致的。研究发现,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是孤独症孩子的大脑与当下所处的环境互为压力所导致的,是孤独症孩子应对当下周遭环境的一种策略。

 

假如那些所谓的干预方法成功地“消除”了孤独症行为,他们真正的功效就是剥夺了当事人的应对策略。这种粗暴的干预短期目的是达到了,但研究证明长期效果是适得其反,因为会导致其它的重复刻板行为与问题行为出现。

 

应该是: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价值,而且在需要的时候教给孩子其他的策略,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在不理解其意义的时候,强行消除孩子的行为,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无视当事人的尊严。更糟糕的是,这样做会让孤独症孩子的生活雪上加霜。

 

正确的应对思路是:改变了环境就会影响到知觉信息输入、影响到大脑的加工的信息,进一步影响到大脑对信息加工的方式,从而就会提高能力 --> 降低刻板行为 --> 增加适切的兴趣。

 

一旦你明白由环境导致的情绪调节和失调在孤独症孩子身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及长久的,你就会很清楚地意识:仅对照缺陷清单来进行所谓的教育式干预,其效果极其有限。这种“缺啥补啥”直白的思维模式及行事风格实际上会导致孤独症孩子产生更多的焦虑,尤其是当他们试图阻止当事人使用个人有效应对策略的时候(见上周推文),情况更加明显。



我们的建议


✦ 1、不是所有的重复刻板行为都是“坏东西”而必须要被消退;咨询懂行的专业人士来一起判读,而非评估表。 

✦ 2、重复刻板行为有其特定的价值,是帮助家长或专业人士判读孤独症孩子当下思维的一个绝对好的负性指标;

 ✦ 3、利用重复刻板行为来设置干预的入口及路径,因为重复刻板有其特殊的注意机制;但是我在这里提醒广大家长在没有掌握技术的情况下不要瞎做,而是先咨询懂行的专业人士。

✦ 4、在某种公共场合下,无负面关注的重复刻板行为是你帮助孤独症孩子逐步介入社会的很好的“稳压器”。咨询懂行的专业人士来一起判读和寻找此类的“稳压器”。 

✦ 5、由于重复刻板行为的存在对孤独症孩子有其特殊的意义,直接的消退不是主要方向(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有害),而无社会负面关注的替代物和提高能力是主要干预的方向。

 

推荐的应对做法

 

✦ 1、对环境进行组织、并施以结构化的调整,比如去除干扰信息,安静或降低嘈杂、清除无关的视觉杂乱信息等,使得孤独症孩子所处的环境与当下的活动、或者与干预设置的任务有着紧密的联结;这样会增强干预设置的价值,孤独症孩子更能从中获得“意义”感。

✦ 2、所从事的活动或者干预的设置对孩子是适切的,没有超出孩子的认知能力范围;同时孤独症孩子对当下的活动有高度的介入度,能够明白其中的意义,并且有愉悦感;

 ✦ 3、由于孤独症孩子信息加工的独特性及其困难性,对于一切将进行的活动都给予事先的视觉信息提示,如果口语或者文字能力强的,那么配合平行口语或者文字信息,这样会大大地降低刻板行为的触发。因为对活动的未知、或者预设、习惯的改变都会导致刻板行为的触发、情绪的爆发。

 ✦ 4、尽可能地利用多知觉通道来设置当下的活动或者干预设置,以此减少或者压制刻板行为的触发,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拔河”,你设置的活动越是好,孩子的刻板行为越是少。这是因为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带宽是有限的,占据的带宽就是占据了当下大脑的注意,而自然过滤和屏蔽了无关信息;

 ✦ 5、每一位家长、干预师总是会自然想到如何促使孩子加快进步,往往会心急。我们主张在增加干预设置的难度时,必须是符合“脚手架”原则的;

 ✦ 6、帮助孩子学习使用替代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而这些替代方式是不会引起周围的人过多的负面关注,进一步消除了刻板行为的触发;

 ✦ 7、理解刻板行为,不给任何直接的压力,而是帮助环境调整和情绪的调节;

 ✦ 8、鼓励孩子暂时避开人群、离开当下的环境;

 ✦ 9、带领孩子避开人群、离开当下的环境;

✦ 10、调整活动时间和内容,要求休息等等;

 ✦ 11、利用一些规则,比如“何时、何地”可以进行一些孤独症行为,课间休息或者下课后,干预的必要性就降低了。

 

相对固定及可预期的环境是孤独症孩子最大的福祉


家长甚至专业人士都直白地认为,就是因为孤独症孩子是刻板的,所以要给他们多参与变化的活动,或者走不同的路,去不同的商店,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刻板了。这种想法,与”让孤独症孩子与普通孩子多相处、一起上学,那么孤独症孩子就会变成正常“的想法,如出一辙。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孤独症表现出的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是由其大脑结构的特殊性造成的,不经过一段周期的干预(非ABA的),企图通过想当然的做法来改善重复刻板行为,只能使得情况越来越糟。重复刻板行为是指物任何现实意义的动作、发声或者行为,是一种孤独症大脑对环境的特殊应对策略。相对固定的生活规律与重复刻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在孤独症孩子干预的早期,一种相对固定、可预期的环境比多变的环境更能帮助你实施有效的干预。变化虽然是我们社会的本质,但那是你后期干预的目标,而非在干预的早期。究竟在孤独症孩子什么阶段可以增加变化的设置,需要咨询懂行的专业人士,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

 

无论从研究、实践的角度来看,环境是制约孤独症孩子发展的唯一因素!

 

第一人称的主观体验和意识是不可被还原成可观察及可测量的科学证据的,它是一种“涌现”,但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因为你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了它的存在,这种存在就像你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一样。

 

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意味着热力学系统的单向退化,它也是进化的原动力,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最大状态只是演化的终态,而在演化过程中,不可逆性会导致自组织的出现。在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中,如果系统对外界开放,系统本身所产生的高熵将被及时地输送到外界,而自身保持在有序状态。这种通过与外界保持开放而将自己维持在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状态的系统被称为耗散结构。

 

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物理系统会自发地产生高度有组织的行为。在越来越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越过了越来越多的分叉点,分叉点之后可选择的可能性越来越多,此时,我们就进入了完全不可预测的状态,即所谓的决定性混沌状态(deterministic chaos)。决定性混沌有别于一般性混乱无序的所谓随机性混沌在于,它是由遵循决定论的动力学系统在并无外部随机性干扰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内禀性混沌现象。它虽然完全不可预测,但内部依然隐藏着结构和规则。

 

对大脑和意识这个远离平衡的系统而言,身处的环境就是其对外开放的外界,而这个作为外界的环境就是意识混沌性的决定因素。孤独症者的种种“孤独症行为”,比如,重复刻板的手指或肢体动作,重复刻板地发声,重复刻板地排列东西、翻转、旋转玩物,盯着车轮或者频率性的光源,极为狭窄的、痴迷的及执着的另类兴趣,刻板的仿说等等,都是大脑对外界环境的信息处理的自组织平衡过程。

 

控制了环境也就意味着控制住了干预的技术的核心,也可以预测出孤独症者个体发展的未来。当然要决定什么是合适孤独者认知发展的环境,自然离开不了每时每刻对其的判读,并非是评估表。

 


当然不要成为导致孩子情绪失调的那个人



我看到太多的例子,周围的成年人(包括家长、专业人士、老师、家人、热心人)的行为在孩子的生活中实际上成为了孩子情绪失调的直接原因。以下几种情况大家都不陌生:

 

✦ 不停地带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而家长自身没有能力评判这些活动的适切性;

✦ 过度关心和保护孩子,其实的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 喜欢用口语,而且是长句子和复杂结构的句子和孩子说话; 

✦ 喜欢用逻辑推理方式和孩子交流; 

✦ 随意改变生活计划,也不预告下一步计划,让孩子处在一个永远未知的世界; 

✦ 拿着食物就是不给,一定要孩子说出来要吃的类似话; 

✦ 做所谓的高强度、高密度训练,DTT,而全然不顾孩子的愿望、兴趣和理解能力; 

✦ 打断孩子在做的愉悦的活动,一定要他们说出某些话才能得以继续下去; 

✦ 对孩子提出超出他们能力的要求; 

✦ 总是强调个人意志力的作用,强迫孩子去完成已经表现出烦躁、厌恶、焦虑的任务。

 

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切的原因就是你不懂孤独症孩子、不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因为他们是孤独症,自然想把你认为对他们好的东西教会他们,想办法让他们变得正常。

 

懂孤独症才是一切的开端!

 


建立与孩子的信任关系



信任性的关系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是: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听他说话。认可孤独症孩子沟通的尝试。尽管孤独症孩子通常使用非口语的方式沟通,即使说话,他们的语言也属于特异性的口语,但他们身边的人们必须尽量学会聆听、认可,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做出反应。这样做往往需要巨大的耐心,这是干预取得进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当然如何做出正确的回应、如何维持轮动?这个需要专业的培训。

 

在干预事件中分享控制,以促进自主性的发展。由于孤独症孩子能力的缺失,自然会让周围的成年人、或者甚至是干预师对孤独症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和一味地施加外部控制,这是不对的。应该是必须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规划活动、日程安排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自主决策。当孤独症孩子感觉自己受到尊重,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效能感,他们就会对周围的人更加信任,就此完成由成年人的主控转向由孤独症孩子的主控。如何把握这种转发及时机,也是需要专业培训的。

 

认可当事人的情绪状态。孤独症孩子情绪失调的时候,会从事一些不合时宜甚至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责备他们,而是应该停下来问自己:“他现在有什么样的感受?我能做些什么来缓解他的焦虑?”如果我们这样做反应,就会减轻而不是加重他们的压力,从而建立信任关系。

 

尽量做到可靠、稳定、清楚。孤独症孩子常常觉得各种社会交往情境让人困惑,觉得难以解读社会交往中他人行为的微妙细节。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熟悉有关的社会交往的规则,对于不同能力的孤独症孩子的方法也要区别对待。不是一味地去解释这些规则存在的理由,尤其是对于语言理解力较弱的孤独症人士要注意这一点。我们自己要清楚想表达的用意,而且自己要保持言行一致,起到示范作用。

 

很多与孤独症孩子打交道的家长、老师和干预师太多地关注消极面,他们眼里只有症状和困难。我们很难信任一个总是使用负面的评价和指责我们的人,很难信任一个总是想改造和修理我们的人。孤独症孩子的生活本来就已经充满挑战,所以他们不需要别人不断地提醒他哪些事你做不好,或者哪些事你总是做错。如果我们聚焦于成功而不是失败,就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提升他们的能力,使之信任我们、信任别人、信任这个世界。


展开全部

作者专栏sign up

陈前
陈前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青岛奥烨星空康复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山东青岛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2022年12月31日汕头市儿童康复中心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自闭症孩子有可能会变成了游戏大师吗?
3ABA“十宗罪”
相关文章sign up
  • 刻板行为

    2021-11-02

    在自闭症谱系儿童中,按照智能的由低到高,其刻板行为依次表现为:刻板动作、刻板思维、刻板语言、刻板规则等。常见的刻板行为有...
  • 重复刻板行为

    2020-06-26

    请理解一下你的孩子孤独症孩子的标签与周围成年人的反应,其中最多的是:❖情绪问题行为,-->“很烦人,搞得我也情绪失控。”...
  • 刻板行为作为自闭症诊断除社交之外的另一个核心指标,很多家长对此绝望而害怕,在孩子出现了一些沉迷或者我们视之为奇怪的行为的...
  • ​刻板行为,是一种重复的、固定的、无明确意义的某种行为。通常,这种行为被打断时,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冲突。孤独症孩子的刻板行...
  • 自闭症的刻板行为和强迫症看起来相似,但实质上却不同,主要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动机不同。自闭症者这对这些行为的背后意义...
  • 一、儿童背景资料1、儿童基本情况:姓名:彤彤(化名);性别: 男;年龄:三岁半;出生年月:2006年6月;入学时间:20...
  • 自闭症的刻板行为经常被误解为强迫症,但实际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自闭症的重复性刻板行为是该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表现为孩子...
  • 重复的行为及兴趣狭窄与能力缺失是跷跷板的二头,一头低了另一头就高。能力高了,重复刻板及兴趣狭窄就会低下去。而能力低,则重...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