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 您当前位置:
  • 自闭症康复
  • 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023-07-14 23:04:51
  • 3.9K次
来   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年第30卷第12期
作   者:
摘   要:在为自闭症儿童组织课程时,教师应根据自闭症患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并且结合相关的干预方法,重点利用视觉化结构教学,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增加游戏行为。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结构化教学,语言障碍,游戏治疗,社交沟通

熊淑萍①李文炜②王坚③△
①南昌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330044E-mail:410277001qq.com②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③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近年来,被诊断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样不仅影响儿童和家庭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也给整个社会带来困扰。因此,回顾自闭症的研究历程,梳理近十年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康复相关干预方法的文献,提出当前自闭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干预方法,很有必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研究存在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研究对象样本数量亟待提高,以及要强化研究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三大问题;家庭需求与支持体系构建、音乐治疗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干预等能够有效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最后,通过认真反思现有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推动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自闭症;干预方法;康复路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811(2022)12-1902-07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儿童发育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不断得到满足,各种自闭症的干预方法也相继涌现,在政府、社会和家庭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归纳、整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自闭症儿童康复的近70篇核心期刊文献,重点分析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有效实践路径,主要包括4个方面:家庭与教育干预、技术干预、训练干预、医疗干预,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结论和展望。


1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干预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1.1自闭症研究的发展历程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发达国家在自闭症方面的研究显然走在世界前沿。事实上,第一个使用“自闭”这个词的人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斯。关于自闭症的第一份国际公认的报告是1943年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坎纳发表的文章《情感接触中的自闭症》,他将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特征形容为“极度自闭、孤独”,表现为丧失了发展正常的社会关系或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能力[1],而这也是坎纳采用“自闭症”(autism)来命名这类儿童的原因。在美国,政府不仅颁布了关于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合和康复的独立法案[2],扩大对自闭症患者的承诺,而且在病因诊断方面、干预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美国的研究人员还应用越来越全面的遗传学分析和更复杂的大脑成像方法,以便于进一步研究自闭症患者的基因—大脑—行为关系,这对提高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3]。在澳大利亚,自闭症患者的看护者和服务提供者指出,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单一结构是提供残疾支持帮助服务主要障碍之一[4],家庭与社区的良性合作关系可确保自闭症患者获得最佳的援助服务。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国家缺乏适合本土文化的自闭症筛查和诊断工具[5],英国学者研究出了一套旨在找出可能影响自闭症识别、求助和诊断的文化和语境因素的框架,它能够为未来的跨文化自闭症研究方向提供信息。
我国对自闭症(孤独症)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1982年,陶国泰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因》的论文,此文报道了4例自闭症。由此,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从国外回国的医务人员,开始探索中国大陆自闭症的诊断标准。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被命名为自闭症患者。此前,这类患者大多被归类为精神病和智力迟钝。2006年,中国首次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并首次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纳入相关保障体系。2009年,中国政府成立第一所公立自闭症学校———康纳学校。2010年7月23日,卫生部发布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和康复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儿童自闭症的康复行为。截至2010年,根据《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公报》,中国已建立了34家省级自闭症儿童培训机构。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自闭症指导中心,随后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和新华社公益社联合发布《中国孤独症儿童发展报告》,这是第一份全面介绍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的行业报告。2016年,《中国自闭症教育与康复产业发展报告II》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显示,中国有1000多万自闭症患者,患病率约为1%。2017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国0~14岁的自闭症儿童超过300万。根据2019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2238家机构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干预服务[6]。2021年的“两会”期间,上海市妇联副主席黄绮提出了为自闭症患儿提供专门特殊教育机会的意见,其它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就自闭症家庭的迫切需求发声:建议将自闭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提高对自闭症儿童的救助标准等,这表明国家对自闭症患者的福利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中国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数量远远不足以满足自闭症患者的干预需求,并且当前自闭症研究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1.2当前自闭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2.1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丰富众所周知,社会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占据着主导作用,科学、合理、得当的研究方法会推动研究成果向纵深领域发展。通过对文献的对比和分析发现,目前自闭症领域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大多数自闭症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单一被试实验和随机对照实验。在单一被试实验中,多基线交叉学科实验所占比例最大。在研究过程中,超过一半的文献采用了实验方法[7]。尽管每种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应避免方法单一的现象,要充分运用好诸如融合访谈法、归纳与演绎法、田野调查法等与自身科学研究相符的方法,利用好逻辑和实证,得到真实数据,不断推动自闭症研究领域向前发展。


1.2.2研究对象亟待进一步扩大目前,自闭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单一被试实验方法上,受试者的数量大多在3~50人,受试者人数和研究范围有限。并且自闭症儿童的自身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其重复刻板行为、共情缺损、社会注意力缺失等症状也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目前进行的自闭症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个体特征,只是依据在处理自闭症相关因素方面的一般经验。鉴于此,在后续的干预研究中,一方面要将自闭症研究对象的样本数量扩大,增强干预效果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在干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自身技能的影响因素,探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干预方法,推动自闭症研究向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2.3加强干预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干预目标、干预过程和干预结果是当前干预自闭症患者比较集中的3个方面。在干预目标方面,应该重视社会性注意力缺失、重复刻板行为、共情缺损、焦虑的研究质量的提升。现有的研究对自闭症儿童的这4个特征关注度不足,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和频率方向上,还应该加强研究质量的提升。其次,目前大部分研究者集中于各个自闭症儿童单一特征方向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些特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此,自闭症儿童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再次,重视干预目标的完整性。虽然不同的研究对干预目标有不同的定义,但比较研究在干预目标的完整性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影响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在干预过程方面,一方面,干预媒介有待进一步丰富,现有的干预媒介集中于社交机器人、音乐治疗和家庭干预等传统的干预媒介[8]。建议可以进一步深化虚拟现实技术、5G、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媒介在自闭症儿童干预实践的应用,实现干预媒介的多元化。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干预执行者的研究。当前,大多数研究人员将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兄弟和姐妹纳入研究范围内,扩大干预效果的影响。在干预结果方面,自闭症儿童习得技能的维持是衡量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一方面,一些研究在干预效果的维持方面重视度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仅仅维持5~10周,没有形成一个长期有效跟踪并且持续反馈的体系。在约70篇文献当中,只有30多篇文献讨论了干预结果的维持。另一方面,目前干预结果泛化多集中于跨目标和跨环境,而对跨对象的泛化不足,缺乏对不同情境的泛化的综合研究。


2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的有效路径


2.1家庭与教育干预

2.1.1家庭需求与支持体系构建当前,在漫长的治疗中,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需要他们的原生家庭的长期照顾,因此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构建以自闭症患者为中心的原生家庭支持体系[9]。生态学家布伦纳认为,个体发展与一个从小到大的生态系统密不可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系统对个体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构建一个既有统筹规划又有具体执行的自闭症患者家庭支持体系,需要得到学校、政府、社会等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支持[10]。如果这些支持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那么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为自闭症患者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将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康复[11]。以下几种措施可以推动自闭症患者家庭支持体系的建立:第一,家庭教育与家庭咨询相结合,构建家庭内部支持。家庭会影响到自闭症患者的未来,承担着自闭症儿童的希望。一方面,家庭教育不仅要全面掌握自闭症的相关情况,还要对自闭症患者的历史和病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普及相关家庭教育法律知识,要与自闭症儿童和睦相待,尤其是家庭成员要调整好心态,平等交流,勇敢面对挫折[12-13]。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发挥作用,让家庭真正成为一个既充满爱又充满温情的地方[14-15]。在家庭辅导方面,社会服务的资源应关注自闭症患者的家庭。家庭成员要积极接受照顾自闭症儿童的培训,调整好心态,及时有效地处理复杂难题;鼓励专业人士参与自闭症患者的家庭咨询,与自闭症家庭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体制[16]。其次,与家人和朋友交谈并倾听他们的支持。自闭症患者家庭及其成员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17],亲戚朋友对他们经济、心理、情感和体力上的无私支持无疑是最强有力的援助。第三,结合优惠和包容政策,建立家庭—社会支持体系[18]。仅仅依靠家庭的长期照顾,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健全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针对自闭症患者的优惠政策和综合策略,提高自闭症困难家庭的经济补贴;发放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与自闭症相关专业和机构的蓬勃发展;建立专门的自闭症患者大数据平台,利用云计算,建构完善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


2.1.2混龄教育应用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残疾人事业的教育,再加上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ASD儿童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国内外已有成熟的混合年龄教育范式和理论体系,但关于混合年龄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影响的研究较少。从整合的角度考虑混合年龄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发展的价值也较少[19]。已有的研究也缺乏实证性,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基于此,混合年龄教育对3~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干预研究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研究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为对象,探讨不同混龄教育模式对自闭症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干预作用,以混龄教育在自闭症儿童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视角,为自闭症儿童社会行为干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一方面,混龄教育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行为的发展。另一方面,混合年龄教育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2.1.3音乐治疗教育音乐治疗会从儿童的听觉视觉等各个感官方面进行刺激,给自闭症儿童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让他们在感觉舒服、安全的前提下参与到周围的活动中。通过仔细比较国内研究人员对自闭症音乐治疗的干预研究发现:首先,国内的自闭症音乐治疗的干预目标集中于自闭症的情感行为、社会交往等方面[20]。其次,就研究对象而言,儿童或青少年是主要研究对象。第三,在干预方法上,共同关注了即兴式音乐疗法以及辅助沟通系统。在使用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目的不是要求他们学会音乐,而是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这样更有助于他们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就感。


2.1.4美术治疗教育目前我国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美术治疗教育的重点在绘画治疗上[21],经整理我国的相关文献后得出:首先,就发展阶段而言,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教育也对应着不同年龄段发展顺序的不同阶段[22]:前期的教育多为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种能力,后期多为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自闭症儿童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其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治疗分成了5个层次[23]:一般性预热治疗、分散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绘画治疗、对比性艺术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治疗以及团体合作绘画艺术治疗。第三,从治疗形式上来看,国内的临床使用中很少单独运用绘画治疗[24],更多是将泥塑、手工、剪纸、曼陀罗绘画等其它美术形式或音乐、戏剧等其它艺术形式与其结合进行结构化教学[25]。未来我国的自闭症绘画治疗教育发展可以向线上迈进,有研究表明,多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支持在线上服务平台进行自闭症干预治疗[26]。


2.1.5游戏治疗教育许多学者指出,游戏能够锻炼人的观察、协调、创造、社交等能力,因此,我国的研究人员或者治疗师能够利用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治疗。第一,游戏中的疗愈元素对于ASD儿童的言语和非言语社交沟通技能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27]。在针对ASD儿童的早期干预模式中,语言言语治疗与游戏治疗的结合,可以改善语言障碍儿童的沟通技能。且这种干预模式不仅要存在于学龄前时期,更是要发展并贯穿到ASD儿童的终身教育。第二,象征性游戏治疗方法中,ASD儿童的假装和模仿行为能够得到充分地锻炼[28]。通过效仿他人,ASD儿童得以学习站在他人的立场下看待不同问题,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且有研究表明:假装游戏训练能有效提高ASD儿童心理理论能力[29]。但目前相较国外而言,我国对于自闭症儿童游戏及游戏干预的相关研究仍旧处于介绍和进行验证性研究的阶段,而鲜有实证研究[30]。


2.2技术干预

2.2.1SGD的干预应用语音输出设备(Speech-GeneratingDevice,SGD)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可显示各种图形符号或书面语言,并生成数字或合成语音。通过对促进自闭症患者SGD相关研究的文献整理与总结发现:首先,SGD侧重ASD儿童的言语需求,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交流体系[31]。其次,个性化评估会提升SGD干预的实效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自闭症儿童可以自己决定自己喜欢的交流方式和通信设备,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对陪伴的依赖。第三,使用SGD可以促进伙伴之间的互动,有助于自闭症患者的康复,产生心流的体验。一方面,SGD促进自闭症患者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互帮互助;一方面,SGD也帮助自闭症患者尊重他人的差异,学会包容与接纳他人的不同。


2.2.2社交机器人的应用社交机器人是一种以参与、娱乐和灵感为目的,在人类社会环境下工作和互动的机器人。使用社交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两种基本原理进行干预:一是作为玩伴。ASD儿童具有沟通障碍症[32],而社交机器人会在某一方面鼓励自闭症儿童迈出第一步,创造一种轻松、快乐和安全感十足的游戏氛围。智能社交机器人会自动引导ASD儿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游戏环节,引导他们出现良好的交往行为,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情欲体验。二是社交行为代理模型。在某些情况下,社交机器人会刺激ASD孩子进行模仿,促进ASD儿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行为[33]。


2.2.3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是一种由交互软件和硬件创建的逼真、身临其境的三维虚拟环境,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许多研究者已经成功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孤独症患者的治疗[34]。经过一定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针对自闭症患者的特定恐惧治疗、情绪识别治疗和社会功能治疗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35]。相比于传统疗法,虚拟现实提供了一个大部分ASD患者不受时空、人员限制的,更为逼真、动态,视觉刺激比较强烈的社交场景平台。在逼真的平台中,虚拟现实技术会调动ASD患者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在虚拟的社交环境中勇敢地冒险、探索。虽然虚拟现实技术在帮助自闭症患者康复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目前大部分的虚拟现实技术都是针对自闭症患者某一特征方面的能力训练,不能从多个方面进行整体训练。二是一些研究结论只是在虚拟的社交平台有用,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三是在虚拟现实世界,ASD患者更多是由计算机设定的虚拟对象交往,与自然人真实的交流比较少。一种技术的成熟必然要经历长期的过程,期待用于ASD患者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满足自闭症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2.2.4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InformationTechnology,SIT)是以获取、管理、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空间信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总称,它能够揭示空间数据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以期达到预测及调控目的的一种研究手段[36]。与前3种技术干预不同的是,SIT更多地关注群体而非个人;更强调预防而不是治疗。通过分析ASD病例地理数据等方法,卫生部门能够对某一地区的ASD发病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和干预。且有研究利用SIT分析后证实,越靠近有精神科或神经科的医科大学或医院的地区,ASD儿童被诊断出患病时的年龄越小[37],这提示要注意防范医学机构不密集地区的儿童患ASD的启示。目前国内SIT与ASD结合的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但有理由相信,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带动此类研究,帮助自闭症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2.3训练干预

2.3.1行为技能应用行为技能训练是一种包裹式介入,通常包括讲解、示范、演练、反馈。前期的研究证明,ASD儿童在任务的过程中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对他人的观点与爱好不太容易做出反应,这就导致他们的社交行为比较差[38]。而研究发现,行为技能训练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回应他人的欺骗和习得白谎能力[39],且干预效果一直保持良好。虽然自闭症儿童技能训练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即时、分类和维持效果,但仍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第一,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扩大范围,不仅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还可以考察训练ASD儿童语言、智力、模仿能力的必要性。其次,不能精准的估算出ASD儿童掌握了白谎能力后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帮助,期待接下来的研究进一步突破,精准监测干预前后被试社会互动能力的变化。


2.3.2动态材料的干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单纯的静态材料已满足不了儿童的需求,可结合电子设备,利用声音效果和视频动画进行干预,它不仅能引起儿童对周围信息的注意,还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近年来,使用动态材料对于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进行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对自闭症患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0-41]。有研究采用回合式的教学策略,以情绪视频、音频作为干预材料,对一定数量的ASD儿童的基本情绪(开心、难过)进行了为期8周的干预[42]。研究发现:受干预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即时和维持效果,并显著提高了其识别能力,这是因为情景记忆给自闭症儿童留下了深刻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可以引导ASD儿童多多经历一些影响更为深刻的事情,增加情绪体验,促进健康发展。但是此类研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对象个体差异较大,只研究ASD儿童基本情绪导致其研究内容面比较窄,对复杂情绪的识别难度比较大。在未来的研究中,适当增加自闭症儿童的样本数量,延长干预训练周期,并且对被试者进行追踪干预,将ASD儿童的周围环境生活化。


2.4医疗干预

2.4.1西药干预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针对自闭症的特效药,更多的是使用现存的减缓焦虑、抑郁或强迫性精神障碍等抗精神病西药去改善自闭症的部分症状[43]: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认证,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是仅有的能够被使用到治疗5至16岁自闭症患者的药物,它们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可以用于治疗自闭症患者严重的行为问题。然而,长期使用精神类药物很可能产生副作用,鉴于自闭症儿童因自身状况难以表达其用药感受,研究人员应仔细监测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

2.4.2中医药干预中医药的古籍中虽然没有自闭症的病名,但可以发现自闭症的症状,现代中医学家认为其病位在脑,与肾、脾、肝、心密切相关。中医外治法中,我国临床实验证明针刺治疗、推拿、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等中医外治法结合训练或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ASD儿童的自理能力[44];中药治疗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二陈汤、犀角地黄汤、引火汤加味等能够改善自闭症儿童先天肾气不足、后天失养等症状[45]。ASD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其他合并症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里需要根据ASD儿童的个体化情况,将中医药治疗与教育训练等干预方法联合起来针对性地治疗自闭症。
2.4.3肠胃调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胃与大脑协同工作,它不但控制着饮食,还可以影响心情甚至诱发精神类疾病[46]。因此近年来学者对自闭症的研究重点从脑部也逐渐扩散至肠胃。研究显示,具有胃肠道问题的ASD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概率比未患有的ASD儿童要高,如果胃肠道状况得到治疗,疼痛能减轻,ASD儿童将减少问题行为的动机[47]。可以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摄入抗生素或益生菌、肠道和心理综合征饮食等办法改善肠道环境。


3结论与展望


3.1扩大关注的范围,扩展干预对象、干预过程的研究

一次实验并不能回答一个计划是否具有普遍的可行性,但可以开展一系列不同的实验,选取不同的地点或实验中不同的外来干预因素(或者二者兼有)。国内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自闭症患者焦虑、共情缺损、重复刻板行为、社会性注意力缺失的干预研究,针对其它行为的研究较少,缺乏将各种干预技术系统整合[48-49]。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样本时,可以扩大干预对象、干预过程的研究,对临床样本进行细化,严格按照最新的判断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按照病症的严重程度单独进行研究。


3.2增强实证研究,系统整合干预方法

目前国内针对自闭症患者涉及到物理和教育的干预方法有很多,而且每一种干预方法都被研究者证实在某一范围对特定群体会起到一定的作用[50]。然而,这些活动的范围并不普遍,因为目前自闭症干预研究大部分都属于个案研究,研究数量有限。且自闭症患者病症的水平也不同,这就导致研究效果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51-52]。未来的研究需要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加强实证研究,聚焦自闭症患者自身的特点,鼓励有效的干预方法推广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53]。


3.3教学与干预结合,打破环境限制

在为自闭症儿童组织课程时,教师应根据自闭症患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并且结合相关的干预方法,重点利用视觉化结构教学,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增加游戏行为。但家庭与学校、社会的配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自闭症患者在外出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充满挑战。因此,要打造自闭症患者小、中、大的生态系统教育,规范评估标准,提高自闭症儿童叙事能力[54-55],推广分阶综合运动训练、基于VM技术的PECS教学和动态图片结合回合式教学、打造基于AHP与TOPSIS法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产品设计、情绪主题绘本教学和ICT教学[56-63],将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融合贯通。新的征程上,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学校、社会组织重视并参与到自闭症群体的康复治疗中[64-65],    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参考,推广具有普世价值的干预方法,帮助更多的自闭症患者成功融入美好的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SchreibmanLaura.Thescienceandfictionofautism[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7:35
[2]陈雯珺,余英,SueAnnLee,等.国外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远程诊疗:现状与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22(1):68-74
[3]McpartlandJ,VolkmarFR.Autismandrelateddisorders[J].HandbookofClinicalNeurology,2012,106:407-418
[4]BaileyB,ArciuliJ.IndigenousAustralianswithautism:Ascopingreview[J].Autism: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andPractice,2020,24:1031-1046
[5]HoekstraR,FrancescaHappé,LeeuwAD.Aconceptualframeworkforunderstandingtheculturalandcontextualfactorsonau-tismacrosstheglobe[J].JournalAutismResearch,2019,10:1-69

[6]李欢,黄文桥.美国特殊教育高影响力实践策略及其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9(15):76-80
[7]代美娜,孙玉梅.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互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0(5):48-53
[8]周林妫,刘婵,金海菊.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养需求、教育现状及康复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2,38(1):102-105
[9]刘鹏程,刘金荣.自闭症群体的家庭需求与支持体系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18(8):113-121
[10]雷敏.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11]赵萍萍,李诗晗,谢思敏,等.自闭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及其心理需求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4):66-71
[12]张稚,陈曦.自闭症家庭实证分析[J].中国残疾人,2011(4):60-64
[13]徐云,张宇慧.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1):78-81+85
[14]代美娜,孙玉梅.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亲子互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0(5):47-53
[15]徐云,徐晨欣,朱旻芮.家长执行式干预在自闭症儿童家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3):634-637+612
[16]华红琴,曹炎.信念、沟通与联结:自闭症儿童家庭抗逆力生成研究[J].社会工作,2019(3):28-40+110
[17]朱丽娟,张守臣,张亚利,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闭症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的关系:亲职胜任感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0(2):43-48
[18]李力,王若辰,吴周康,等.社会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5):31-36
[19]卒丽春,马秀秀,尹晓燕.混龄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基于对山东省J幼儿园的田野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16(9):24-26
[20]常欣,刘雨婷,王沛,等.音乐干预对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391-1397
[21]张宇琦.美术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2]邵雪原,祝慧.自闭症儿童开展治疗性美术教育方法的策略研究[J].美术大观,2018(7):132-133
[23]杨开颜.运用艺术治疗践行儿童美育———评《美育践行:艺术治疗教育行动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3):128-128
[24]马芸.美术治疗在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美术观察,2020(8):25-28
[25]禄晓平,陈青萍,明兰.曼陀罗绘画疗法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效能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8):1179-1182
[26]赖越欣,徐欣艳,周丽晴,等.自闭症儿童家庭现状及对线上绘画技术需求分析———以杭州市某儿童康复中心为例[J].心理月刊,2022,17(5):215-217
[27]温雯,王树峰,谢晴晴,等.自闭症儿童言语和非言语社交沟通技能的游戏式干预模式[J/OL].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2022:1-5.
[28]陈顺森.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的原理和操作[J].中国特殊教育,2010(3):42-47
[29]肖晓,杨娜,钱乐琼,等.假装游戏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4):742-745
[30]毛颖梅.国外自闭症儿童游戏及游戏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1(8):66-71
[31]曹溶萍,孙玉梅.SGD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0(7):75-78
[32]栾华珙,景时,董欣.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社会技能训练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22(1):69-73
[33]任翰林,黄亮,郑玉玮,等.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肢体情绪加工特征:来自眼动的证据[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1):8-13
[34]丹豫晋.自闭症儿童视运动知觉生活困境与虚拟现实(VR)干预前景[J].体育与科学,2021,42(2):106-113
[35]林戈琪,王希,彭凯平,等.虚拟现实技术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治疗:科技新希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8(3):518-525
[36]潘雄峰,AtipatsaC,Kaminga.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的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5(1):85-90
[37]KalkbrennerAE,DanielsJL,EmchM,etal.Geographicaccesstohealthservicesanddiagnosiswithanautismspectrumdisor-der[J].AnnalsofEpidemiology,2011,21(4):304-310
[38]庞艳丽,卜瑾,董良山.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动作发展障碍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8(4):46-52
[39]刘晶波.特殊儿童早期发展支持[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80-180
[40]李艳玮,安然,邵雨琪,等.智慧教育视域下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干预[J].中国特殊教育,2021(12):47-53
[41]柳慧萍,刘穿石.动态材料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1(2):53-59
[42]李浩泉,陈元.教育研究方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189-199
[43]段云峰,吴晓丽,金锋.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45(9):820-844
[44]闫海虹,张喜莲,戎萍,等.中西医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2):933-938
[45]江晓宇,蔡在欣,张作美,等.引火汤加味结合干预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322-4324
[46]WhiteleyP.Foodandthegut:Relevancetosomeoftheautisms[J].ProceedingsoftheNutritionSociety,2017,76(4):1-6
[47]郭德华,聂云霞,杨广学.自闭症儿童肠胃道问题及护理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74-379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所有限公司
机构简称:北京长和大蕴
成立时间:2016年04月08日
区     域 :北京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连锁康复机构
优势课程:社交训练 | 认知理解 | 沟通理解 | 感觉统合 | 言语训练 | ABA训练
最新文章
1家长想知道: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患病及其病因
2马斯克首聊孤独症儿子,对于“天才病”阿斯伯格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3李月萍医生:为什么孤独症儿童越来越多?早期预警有哪些?

作者专栏sign up

徐瑞迎
徐瑞迎

朝阳区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所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北京朝阳区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12023年01月01日佛山市自闭症康复中心十大品牌热度排行数据
2儿童认知理解提升训练的两大方面和12个要点
3熟悉“自闭症文化”解读孩子的心理诉求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论文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