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流量门户 自闭症机构入驻

使用多重范例教学提升孤独症儿童言指他人的感官感受

  • 2024-03-01 18:13:29
  • 理论观点;
  • 2.1K次
  • 分享
来   源: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
关注机构:
联系机构:
摘   要:观点采择能力是孤独症儿童发展高阶心理理论能力及复杂社交行为的必备能力,对孤独症儿童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识别他人眼神是发展观点采择能力的关键技能。已有研究基于公共信息,使用多重范例教学提高孤独症儿童言指他人看到的内容。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多重范例教学,言指他人感官感受

 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文章是发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杂志上的文章《Teaching a perspective-taking component skill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该研究拓展了Gould et al (2011) 和Hahs (2015)的研究,把教学环境从桌面转入自然环境之中,使用多重范例教学、强化、纠错程序等方法提升孤独症儿童言指5种他人的感官感受的能力,同时关注多重范例教学对未经训练的刺激的泛化效果。


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


在正式开始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几个核心概念:

多重范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范例、形式的教学材料,并培养儿童对目标技能的多种反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标。


观点采择能力:儿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去推断对他人想法、情绪或预测他人接下来的行为。该能力是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认知过程。


言指他人感官感受:教授与内隐感受相关的公开刺激提高孤独症儿童言指他人的感官感受能力。在该研究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5种感受,即他人眼睛看向⼀个物体与视觉有关,他人嘴⾥品尝一个食物与味觉有关,他人触摸⼀个物体与触觉有关,他人听见的声⾳与听觉有关及他人闻到一个物体与嗅觉有关。


引言

观点采择能力是孤独症儿童发展高阶心理理论能力及复杂社交行为的必备能力,对孤独症儿童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识别他人眼神是发展观点采择能力的关键技能。已有研究基于公共信息,使用多重范例教学提高孤独症儿童言指他人看到的内容。然而,当前缺少研究教授孤独症儿童言指他人味觉、感觉、听觉和嗅觉的感官感受,而该能力对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如照料者与儿童共同阅读绘本时,照料者可基于该能力针对绘本主角提出更多样化的问题,如“这个小女孩她听到了什么?”。同时,在此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和照料者可教授儿童社会规则,如“因为她看不见,所以你需要描述给她听”。基于此,该研究旨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多重范例教学、强化、纠错程序组成的干预包,提高孤独症儿童言指他人的感官感受的能力。


研究设计

一、被试信息

三名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童,年龄为4-8岁,VB-MAPP语言里程碑得分均处于三级,也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三名儿童先备技能如下:

1) 正确言指所有目标刺激

2) 正确回答包含代词的问题

3) 正确回答包含熟悉名字的问题

4) 正确言指自己的感官感受,如被问及“你看到/尝到/感觉到/听到/闻到了什么?”时能够正确反应。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由多重范例教学、强化及纠错程序组成的干预包。

因变量:言指他人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正在感受的刺激的正确反应百分比。操作性定义如下:


三、教学环境与材料

教学环境在被试家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包括卧室、厨房、浴室、花园等,教学材料为各个空间的不同刺激,如“看电视、姐姐吃东西”。


四、研究流程

教学前准备

每个时段包含10个回合。被试与目标人物距离1.8至2.4米,同时还有另外两位助教用以分散儿童注意力。在教学开始之前,研究者会确保演示者与被试的行为不相同。如当研究者提出“  名字  在闻什么”前,研究者会确保被试无法闻到目标人物正在闻的物品。


其次,演示者每个回合只会对一个目标刺激做出一个感受行为,如研究者提问“  名字  能看到什么?”时,演示者的眼睛会注视一个听不见、没有气味的物品。


最后,为了确保被试的反应受到问题的刺激控制,演示者在演示目标感受行为“闻润肤乳”时,在手上会握着一根铅笔用作干扰。


基线期

研究者选取4位演示者(父母、兄弟姐妹和两名研究者)。每一时段同一研究者会询问10个问题,问题框架为“  名字  可以看到/尝到/感觉/听到/闻到什么?”或者由演示者提问“我可以看到/尝到/感觉/听到/闻到什么?”。探测开始前,研究者采用半随机的形式决定探测顺序,首先,制定教学规则如下:(1)每个目标人物在同一时段不能出现超过两次;(2)同一人物的感受行为在同一时段不能出现超过两次;(3)五种感受行为在每个时段必须出现两次。其次,采用掷骰子的形式决定每一回合演示的人物及感受行为。


探测期间,每一回合的目标刺激均不重复且教学内容不同,被试回答正确与否不给予任何的反馈。基线期探测刺激示例如下:


教学期

研究采用多重范例教学、强化及纠错程序对儿童展开教学。


在教学前研究者都会进行一次非正式的偏好物评估,向被试展示两种偏好刺激,并询问被试是否想要获得其中一种刺激。首先,研究者向被试提问,框架与基线期相同。当儿童正确反应时提供偏好刺激物用于表扬(该阶段采用连续强化计划进行强化)。反之,当儿童错误反应或无反应时进入纠错程序,包括三个层级:(1)引导性问题,如“我真的在看 错误刺激  吗?”;(2)方位提示,被试将站在演示者视角进行观察,演示者提问“我能看到什么?”;(3)仿说,“跟我说 正确目标刺激 ”


教学期的第一个时段主要对视觉和味觉这两种感受进行教学,当儿童独立正确反应率达到80%,在下一时段增加触觉感受,如此类推,直至所有感受教学完成。当被试5种感官感受反应正确率达到80%后,进入新颖人物探测,采用连续强化程序直至儿童正确反应率达到80%。随后,采用VR-3强化计划对5种感官感受进行教学,若儿童连续两个时段正确反应达到80%,教学结束。


教学刺激示例如下

后测

后测的探测内容与基线期相同,儿童正确反应与否不给予反馈。该阶段主要用于探测泛化效果。


研究结果

(1)三名孤独症儿童能够正确识别他人的感官感受。

(2)三名孤独症儿童均能够对新颖刺激与人物进行泛化,具有良好的泛化效果。


对未来实践的启示

综上,该研究有效提高了孤独症儿童言指他人感官感受的能力,未来研究者和教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与完善:

(1)由于教学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因此存在较多的干扰因素,教学程序由始至终均由研究者执行,未来研究者和教师可以尝试由家长实施教学,并收集教学忠诚度的数据。

(2)该研究有关听觉的教学与探测未受到较好的刺激控制,因此较难确认被试的反应是自己听到的声音还是他人听到的声音。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让被试佩戴耳机或让目标人物聆听非常安静且无法察觉的声音。

(3)尽管相关心理理论研究表明,识别他人的感知的能力是观点采择的一项技能,但对于该技能是否为建立观点采择能力的必备技能还有待探索。同时,未来研究者及教师也可在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多额外的技能。


教学示例

教学前准备:教师提前确定好教学环境,对环境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偏好物(在教学开始时让儿童进行选择)

注意事项:1. 教师和家长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尽量避免儿童因为干扰因素而错误反应;2. 教师和家长可根据儿童回答的情况逐步增加辅助层级。


参考文献

Welsh, F., Najdowski, A. C., Strauss, D., Gallegos, L., & Fullen, J. A. (2019). Teaching a perspective‐taking component skill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52(2), 439–450. https://doi.org/10.1002/jaba.523



展开全部

来源机构专栏sign up

安阳市人民医院
机构简称:安阳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成立时间:1901年12月14日
区     域 :河南安阳市
单位性质:公办诊疗医院 | 残联定点机构 | 科研学术机构 | 事业单位
优势课程:学术科研 | 评估诊断
最新文章

作者专栏sign up

马伟娜
马伟娜
人物性质:机构特教
所属单位:浙江融爱学园康养有限公司
人物特长:机构特教
区     域 :浙江绍兴市
单位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连锁康复机构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sign up
相关资讯sign up

人工快速找机构

注: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文案

信息接受方式

点击进入东营所有机构列表
本站人工服务电话:400—1334-1414
本站人工服务微信号